[情報] 「腦機介面」從科幻走向現實!改善睡眠、

作者: tingmeow (雪爐喵)   2021-08-01 22:56:14
「腦機介面」從科幻走向現實!改善睡眠、提高腦部疾病治癒率,還有哪些巨大商機?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4161/brain-computer-interface
宋晨楓創立的「小魚在家」於2020年被百度全資收購,自己也從項目中退出。許多人認為
,這位被優秀資本追逐的企業家將展開下一個創業項目了。
回到2017年,小魚在家聯合百度推出搭載螢幕的智慧音箱「小魚在家」,也就是小度系列
智慧音箱的前身。後來,小度系列逐漸稱霸智慧音箱全球出貨量的第一名。
不過,退出後的選擇令人出乎意料。曾擔任過微軟Xbox產品經理和YY開放平台總經理的宋
晨楓,竟開啟了研究之旅—— 腦科學 。他在一年內的時間裡,走訪中國、新加坡、日本
、美國等地超過100名頂級的腦科學專家。
他認為,過去10–20年內,以人口或網路為基礎的紅利基本上已劃上句號,「未來能為世
界創造巨大價值的方向, 要回歸到科學+技術+商業的垂直整合 。」
腦科學領域就是他瞄準的方向,因此研究起了腦機介面。宋晨楓表示,「 我認為這在未
來10–20年內都會有巨大的機會 。」
然而,他指的「巨大機會」,和人們過去想像中的畫面可能不是同一回事。
腦機介面熱潮背後的「真相」
由漫畫改編的電影《攻殼機動隊》於1995年上映,4年後,以《攻殼機動隊》世界觀為基
礎所製作出的電影《駭客任務》風靡全球。他們在全球影迷的腦海中植入了「腦機介面」
的最初想像:主角們透過植入腦中的電子晶片與電腦相連,不但能進入虛擬世界,也可以
用意念操控機器。
在過去幾十年裡,腦機介面在人們的想像中,似乎已是人類進化成下一個物種的關鍵。
為此,美國科學哲學家希拉蕊.普特南曾提出過一個名為「 桶中之腦 」的假想:若將大
腦浸泡在一個充滿營養液的桶內,將腦的神經末梢連接在電腦上,這台電腦就會不斷向大
腦發送訊息,包含「感覺」這樣的訊息,而大腦就會認為自己活在真實的世界裡,藉此實
現「永生」。
2016年,在馬斯克創辦腦機介面公司Neuralink之後,美國媒體Wait But Why曾評價道,
「Neuralink在某種程度上,成功超越了特斯拉、SpaceX在工程方面的挑戰與成就。後者
兩家公司的目標是重新定義人類未來會做什麼,而Neuralink則是在定義人類未來將成為
什麼。」
馬斯克的目標很明確—— 讓人腦與電腦融合,成為「半機械人」,幫助人類與AI實現共
生,避免AI對人類造成「生存威脅」 。
直至今日,這項被熱烈討論、寄予了巨大憧憬的技術,究竟能如何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依舊很難看到腦機介面的影子,也鮮少有人能回答出它率先落地的消費
場景會是什麼。
實際上,在馬斯克創建Neuralink的時間前後,有大量的腦機介面創新創誕生。除了有IBM
、高通、Facebook等巨頭紛紛湧入,來自中國的BrainCo、博睿康、NeuraMatrix、腦陸科
技等公司也陸續獲得了紅杉資本、經緯中國等著名基金的投資。而關於腦機介面的討論熱
潮,也正是從那時開始的。
腦陸科技也是在這一波熱潮中誕生,其創辦人盧樹強博士在美國就學時,便聽聞馬斯克在
佈局腦機介面及下一代互動方式。當時他意識到,「人們經歷了完全沒有電腦、電話,再
到擁有桌上型電腦、筆電、智慧型手機、APP的時代,明確地知道肯定有下一代的互動方
式。而這將是訊息傳遞方式的改變。」
畢業後,擁有人工智慧、數據科學背景的盧樹強,在矽谷做了幾年的研發。矽谷的起源,
來自於史丹佛大學將土地租給學校孵化以及由學生創業的半導體公司。
而史丹佛大學聚集了不少腦機介面領域的專家,在與他們的交流中,盧樹強更堅定了做腦
機介面的決心,「尤其是歐美的頂尖學校和企業,一直在深耕腦科學和腦機介面。因此,
近幾年陸續出現一些進展是很正常的事情。」
除此之外,他認為,人工智慧推動了腦機介面的巨大突破,「 在這波腦機介面創業潮中
,人工智慧可能佔據了50–60%的技術因素 。」
不過,按照目前全球腦機介面的研發進度,對比「取代手機並成為下一代人機互動入口」
的願景依舊有著一段遙遠的距離,商業前景渺茫。這也是所有腦機介面企業不得不面對的
問題:如何讓公司獲得營收以支撐研發投入?而上述宋晨楓所提到的「巨大機會」指的又
是什麼?
現在可以使用到的「腦機介面」
盧樹強表示,「若腦機介面要取代手機,形成下一代互動方式,至少需要5年以上,甚至
是10–20年。因此,這幾年內必須要有微小的技術落地才能支撐企業發展。」。
腦陸科技透過與清華大學、三甲醫院的合作,搭建了自主研發的腦機互動技術平台。2021
年6月,他們發佈了一款消費級睡眠產品「SleepUp」,選擇從現代人生活中最困擾的睡眠
問題來進行商業化切入。
SleepUp的產品體積很小、重量僅38克,將一次性的醫療睡眠貼片放在額頭上,藉此檢測
腦波訊號。而這就是迷你版的腦機介面了。
SleepUp透過辨識人體的腦電波,根據大腦神經訊號狀態的分佈及變化,智慧化配對不同
頻段和強度的聲波響應。透過匹配特定特徵的聲波,可以誘導大腦神經訊號狀態由興奮狀
態逐漸過渡到平靜狀態,進而使人們從清醒狀態誘導至睡眠或冥想狀態。
根據數據, 2020年中國睡眠經濟市場規模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1.7兆元台幣),到了
2030年有望突破兆元 。睡眠健康是腦科學領域的一項分支,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市場,這
也是腦陸科技選擇切入睡眠的重要原因。
這也是宋晨楓判斷短期內「巨大機會」的所在,他認為 腦科學領域的推動力主要來自於
「工具」的變化 ,例如基因編輯工具Crispr、誘導生成神經乾細胞做細胞治療、
AlphaFold(人工智慧系統)、神經探針、各類侵入式或非侵入式腦機介面等工具的創新

他說,「我認為未來10–20年內,腦科學、腦機介面的主要落地或可帶來巨大改變的領域
仍是神經與精神類疾病方面的診斷與治療。抑鬱、老年癡呆、自閉症等等,未來的腦機介
面技術有望解決一些先前無法治療的疾病,也有機會取代一些以往需要開顱的手術,有助
於提升腦部疾病治療及康復的機率。」
因此,目前的腦機介面企業幾乎是從健康、醫療領域切入,即便他們瞄準的未來都是「下
一代人機互動方式」、「人機融合時代」。
例如,同樣是來自中國的BrainCo,其透過腦機介面技術為身障人士提供智慧義肢產品。
2020年8月,馬斯克發表Neuralink最新一代的腦機介面產品:一枚可以植入大腦的晶片N1
及一台手術機器人V2。這些也是瞄向醫療健康領域。
未來20年內,腦機介面會走到哪?
與馬斯克一樣,BrainCo創辦人韓璧丞也是「半機械人」理念的倡導者。他認為未來的腦
機介面有兩項作用,第一為造人、第二為造超人。簡單來說,就是「人們未來一定會成為
半機械人的狀態,且人機融合會變得更加成熟。」好比安裝智慧義肢,也可以理解為一種
人機融合。
盧樹強預測,「未來5年,保守估計腦機介面會如同圖像辨識一般地普遍,包含對精神、
腦健康的監測和輔助治療,以及睡眠、夢境等等;未來10–20年內,若樂觀的話,它會對
世界造成很大的顛覆,例如讓人在虛擬世界裡進行意念交流和通訊。」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鈸則認為,腦機介面是中國有望成為領頭羊的一項領域。「中國想在產
業或科學研究上超越世界的水平,唯一的途徑就是在該產業發展初期就已是參與者,才有
可能在這個領域中占據重要地位。」他覺得,在腦機介面領域裡,無論是侵入式腦機介面
,亦或是非侵入式腦機介面,起跑線幾乎是一樣的。
無論如何,從落地產品的形態或發展路線來看,腦機介面不再披著神秘的面紗,它的「確
定性」越來越高—— 從醫療健康領域落地,再逐漸落實於人機互動的未來想像 。
本文授權轉載自:極客公園
責任編輯:文潔琳、錢玉紘
==============================================================
想玩 //hack 想玩刀劍神域愛麗絲版 然後不用張開眼睛=w=
作者: orze04 (orz)   2021-08-01 22:57:00
差遠了
作者: s8018572 (好想睡覺)   2021-08-01 22:58:00
中國腦機 怕
作者: orze04 (orz)   2021-08-01 22:59:00
光是貼電極就先花半小時
作者: gino0717 (gino0717)   2021-08-01 22:59:00
AV產業
作者: sunshinecan (陽光罐頭)   2021-08-01 23:03:00
假如能用腦機控制夢境 就能實現完全潛行了
作者: dnek (哪啊哪啊的合氣道)   2021-08-01 23:04:00
中國人全力向賽博龐克加速了,以後韭菜都要裝
作者: Yanrei (大小姐萬歲!)   2021-08-01 23:11:00
感覺就在洗名氣而已吧
作者: reyes2222 (多雨多快樂)   2021-08-01 23:28:00
最近了解對岸的一些公司,其實商業操作非常厲害
作者: vincent8914 (群青)   2021-08-01 23:34:00
念力攻擊
作者: IMGOODYES (傳奇般的洗廁所終結者)   2021-08-02 00:23:00
目前看來最實際的還是馬斯克公司的腦機方案
作者: Mayfly (Baccano)   2021-08-02 02:57:00
基努李維:準備裝上銀手
作者: a8856554 (虛舟)   2021-08-02 03:33:00
不錯啊,以中國的玩法,侵入式的腦機介面說不定可以在那邊大量實驗
作者: chino32818 (企鵝)   2021-08-02 07:10:00
那個遊戲終於要出來了嗎
作者: neerer (neerer)   2021-08-02 07:25:00
中國大概會是最快出現西比拉系統的地方
作者: eypon (eypon)   2021-08-02 08:57:00
看看前面的那些計劃,真的覺得中國人畫大餅唬濫人的能力真的強
作者: Feverist (坐北迴鐵路去恆春)   2021-08-02 10:03:00
這些農場網站現在連校稿都不做了嗎
作者: HiMWork   2021-08-02 10:39:00
農場網站本來就沒在校稿的吧
作者: tim910282 (tim)   2021-08-02 11:17:00
人機介面不是問題,難的是機人介面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