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關於輕小說套路 會讓你覺得很糟的橋段..

作者: GodVoice (神音)   2021-07-27 20:07:53
※ 引述《Vulpix (Sebastian)》之銘言:
: 偶爾想一想,為什麼我會覺得有稻米醬油味噌的異世界很奇怪?
: 明明小麥馬鈴薯蜂蜜水果通常都有啊。
: 甚至偶爾也會看到醃漬發酵食品照搬。
: : 好像異世界都是沒文化沒美食,要靠主角帶來文明光輝一樣。
: : 大家都蠻族就你文明人(好像沒說錯)
: : 並不是說不能這樣寫,但研究一下異世界的人要怎麼做料理
: : 不是更有趣嗎?穿越到異世界卻又想著重現家鄉的味道,這
: : 有點沉重,輕鬆不起來啊。
: 穿越異世界卻又想著重現家鄉的味道,挑幾個來看看。
: 1. 無職轉生
: 盧迪幾經追求,總算吃到米飯,但是難吃。
43
說到這個
剛好這兩天也碰到一個異世界 把米當飼料用的 作品
因為女主角才把米飯發揚光大
但是這個世界已經有黑麵包和軟麵包了
其實就加工而言
我一直很好奇當年是怎麼發現 麥子 和 稻米的加工法的
因為這個作物不是收割後 直接丟到水裡煮的類型
麥子還要磨成麵粉 加了XXX揉成麵糰 還要發現酵母才能弄成XX麵包
或是麵條等加工法
米要打? 反正也是一堆過程後~~~ 反正做成粥簡單多了 做成飯應該會失敗很多次
基本上 水煮應該是很早就會嘗試的作法
但這個加工過程 是怎樣開發出來
真的讓我覺得很迷
誰會這麼好吃 研發出這種 一隻只有一堆一粒一粒
把一堆粒粒收集起來 再幾次的加工 才能吃得作物
種馬鈴薯不是很簡單嗎? XD
作者: melzard (如理實見)   2021-07-27 20:08:00
馬鈴薯那東西也不是到處都有的吧
作者: TABEKING (食神)   2021-07-27 20:13:00
米麥類的東西容易儲存阿,薯類作物儲存比較困難
作者: GodVoice (神音)   2021-07-27 20:14:00
我倒是沒想過儲藏的問題只想到要怎麼吃
作者: yuizero (14)   2021-07-27 20:17:00
真要說的話 其實 一開始地球的野生稻米超難吃一開始的米其實稻穗長的參差不齊 米糠很難去 還特別苦是史前人類花了百年時間改良培育 才變成現在長的整整齊齊 米糠還有稻穀可以輕鬆去掉 晶瑩剔透的白米史前的米即使去米糠 煮起來還是黃黃的沒有飽含水分
作者: melzard (如理實見)   2021-07-27 20:21:00
等等 那麼難搞的食物史前人類怎麼會想吃的
作者: yuizero (14)   2021-07-27 20:21:00
但是 含米糠的糙米才是最營養的 中古世紀中國和歐洲
作者: trywish (一一二)   2021-07-27 20:22:00
肚子餓連樹皮都在啃了,米好歹也算一種食物。大麥、米、
作者: yuizero (14)   2021-07-27 20:22:00
各國都用便宜的糙米來餵食動物 反而動物沒有腳氣病
作者: xkiller1900 (cerberus)   2021-07-27 20:22:00
你沒有餓過肚子齁
作者: fanrei (我不孤獨)   2021-07-27 20:24:00
原始麵包算是埃及發現的
作者: protess (釣魚宗師)   2021-07-27 20:25:00
以前可能隨便煮隨便吃吧
作者: yuizero (14)   2021-07-27 20:25:00
人類在填飽肚子之餘 會想要讓食物變的可以美味是正常的吧
作者: GodVoice (神音)   2021-07-27 20:26:00
我在當學生的時候 常常餓肚子 發誓出社會後 絕不餓肚子
作者: yuizero (14)   2021-07-27 20:26:00
就類似優生學阿 就因為史前稻子雜亂又參差不齊 所以下一
作者: GodVoice (神音)   2021-07-27 20:27:00
也是啦 聽說朱重八死父母時 家中只有幾粒米
作者: Yanrei (大小姐萬歲!)   2021-07-27 20:27:00
研磨這個真的很神奇
作者: yuizero (14)   2021-07-27 20:27:00
種就會挑穗多又飽滿的米種來種 下一次就繼續挑種出來的
作者: commandoEX (卡曼都)   2021-07-27 20:28:00
小麥也能煮成粥/飯啊
作者: yuizero (14)   2021-07-27 20:28:00
更好的 如此反覆 比科學挑法慢 但還是有用的
作者: GodVoice (神音)   2021-07-27 20:28:00
在元朝 十幾粒米 就能煮稀粥了(都是水的粥
作者: nisioisin (nemurubaka)   2021-07-27 20:29:00
米就神農氏吃了之後發現的呀 沒看過小太極?
作者: GodVoice (神音)   2021-07-27 20:30:00
沒看過
作者: BITMajo (BITMajo)   2021-07-27 20:30:00
古代人的腸胃吸收能力大概遠勝於現代人
作者: nisioisin (nemurubaka)   2021-07-27 20:32:00
他一開始吃了之後肚子痛 後來就發現要剝殼 可能他咬一咬發現甜甜的吧?小麥就不知道了 怎麼會想到要磨成粉還發酵我猜一開始應該也是去殼直接吃吧?
作者: yuizero (14)   2021-07-27 20:35:00
發酵是埃及無意間發現的 那時空氣中的酵母進入麵團膨脹讓他們以為是神的恩賜 後來才發現泡過特定食物的水也有同樣效果
作者: storyo11413 (小便)   2021-07-27 20:37:00
小麥的歷史真很久遠前就發現,別小看古人
作者: yuizero (14)   2021-07-27 20:37:00
而醬油的發酵一開始不是大豆 而是醃肉發酵的醬汁
作者: BITMajo (BITMajo)   2021-07-27 20:38:00
八大古文明不是叫假的
作者: yuizero (14)   2021-07-27 20:38:00
是傳到日本後 肉太貴才改用豆類測試的 肉發酵醬汁其實還比較容易做出 跟現在一堆漫畫用黃豆慢慢試還簡單
作者: GodVoice (神音)   2021-07-27 20:40:00
古文明真的好厲害
作者: yuizero (14)   2021-07-27 20:46:00
是現在輕小說太看不起古人了 夏商周春秋戰國雖然古老
作者: adasin (ada)   2021-07-27 20:46:00
古代人也會想吃好吃的東西 當然會發明然後慢慢改良
作者: adasin (ada)   2021-07-27 20:47:00
就真的是YY小說作者太蠢 把古代人當智障來寫 ...
作者: yuizero (14)   2021-07-27 20:47:00
很多輕小說寫古人只會燒烤 鹽烤 清水煮 真他X的看不起人類像是那個異世界幸福廚房 他X的市場可以買到醬油 香料 糖的世界跟我說沒有燴飯 燉煮 糖醋 咖哩等 他X的是怎樣
作者: BITMajo (BITMajo)   2021-07-27 20:50:00
古代人是缺材料,食材物種跟調味料都受限很多
作者: togg (好的~ 請稍等)   2021-07-27 20:54:00
有材料不代表想得到料理,你看到路邊的牛大便你會想到要吃嗎?
作者: yuizero (14)   2021-07-27 20:56:00
古時候有麵包 有肉 有菜 三明治居然近百年才發明.....帶餡麵包也是 洋芋片原本也只是某廚師的惡作劇
作者: CCNK   2021-07-27 20:57:00
野生禾本科強健耐蟲害好繁殖 以量取勝 缺點是加工過程
作者: GodVoice (神音)   2021-07-27 20:58:00
我覺得只是沒有人邊賭撲克牌邊吃刈包而已
作者: hermis (火山菌病病人No.01221)   2021-07-27 21:01:00
馬鈴薯發芽有毒啊啊啊~
作者: BITMajo (BITMajo)   2021-07-27 21:02:00
古代應該很多拿餅夾東西吃的飲食法吧所以廣義來說也算三明治?
作者: LAODIE (老爹)   2021-07-27 21:26:00
發現能不能吃很簡單 看別的動物吃不吃就知道 連猴子都會觀察不同種猴類分辨食物 研磨這動作就是知道其他動物能 可是不好吃為了去除堅硬外皮而發明的
作者: a05150707 (Tw)   2021-07-27 21:26:00
以前連糠皮都能吃啊 整株除非有毒 不然都盡量吃
作者: LAODIE (老爹)   2021-07-27 21:28:00
但其實古代物流不發達 食物很多也只能那樣煮啦 很多辛香料都沒有為了好吃還是會進步啦 尤其地位高的人 累的又不是他們多搞剛都沒差不過把米當飼料的地區除非種原是從有人吃的地區來的 不然一定要改好幾代
作者: Vulpix (Sebastian)   2021-07-27 23:17:00
幸福廚房真的不太行,連愛情描寫都差其他作品很多。但漫畫畫風不差。
作者: ficolins (Iris)   2021-07-28 02:39:00
小麥和米都可以帶殼煮熟吃,至於怎麼知道去殼比較好吃…啊就參考其它水果啊……最一開始人類並不是農耕,而是拾荒和狩獵,但人口暴增之後只能靠農耕養才轉農業社會的古代很缺的除了調味料之外,食用油也缺,所以白麵包應該沒有現代軟,點心也很難酥脆可口然後烹調器具也是個問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