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總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然後在自卑轉自大
對自己的失敗不了解
對他人的成功不了解
可悲啊
先認清一個事實
國產遊戲從來沒成功過
某些人所謂的國產RPG輝煌,真相是去吃日本RPG的殘羹冷飯
日本DQ1是1986的作品
同是80年代台灣的遊戲是什麼?
答案是精訊1987的星河戰士
和大宇的異型方塊
異型方塊就簡單的益智遊戲,不予置評
至於星河戰士和DQ1完全是不同量級的作品
畢竟星河戰士是吃西方RPG殘羹冷飯
等到大宇1990才推出軒轅劍
1990年的遊戲界是什麼水準?
比全部太殘忍,光比日式RPG
除了頂尖的最終幻想3、DQ4
夢幻之星3
女神轉生2
大航海時代
這還是當年部份知名的
80年代末開創歷史的薩爾達
然後91年薩爾達三角神力跟軒轅劍一比,那是不同次元的作品了
1995年台灣出了仙劍奇俠傳
情懷雙劍終於湊齊的同時,日本RPG的格局是什麼?
伊蘇5
太閣2
聖劍傳說3
時空幻境
DQ已經6了
最終幻想早就6代
這些都只是一部分
隔年96有一個紅遍全球的怪物叫神奇寶貝
不過現在叫寶可夢
視野放大一點,回頭看看仙劍
能在華人圈紅也不過是托武俠題材、當年代理商不成熟、語言屏蔽的福
跟吃封閉市場的紅利沒兩樣
如果要一堆護航不願意面對事情的本質
那國產遊戲的現在跟以前是差不多的
古早用落後10年的技術和創意、套武俠皮做RPG單機
以前用落後10年的技術和創意、套武俠皮做線上遊戲
現在用落後10年的技術和創意、套武俠皮做課金手遊
本質上是一樣的,變得只是玩家的視野放寬了
如果台灣遊戲界總是那樣幻想以前以前有多好,那難怪台灣遊戲界一點長進也沒有
把落後的東西當寶是沒眼界的證明
有研究日本遊戲史的就知道
日本遊戲史圍繞一個核心主題
主機大戰
上面日本RPG哪一個沒上過家機平臺?
來看看咱們的國產雙劍
軒轅劍系列
1990年1代推出PC版
1994年2代還是PC版
1999年3代依然還是PC版
仙劍系列
1995年1代推PC版
1999年才要移植到SEGA土星上
講到這邊國產的部分可以停了,已經沒用了
日本人在70年代布局主機遊戲
80年代開始主機大戰,搶佔名額
90年代主機市場開始日漸成熟
然後台灣人要到快千禧年的時候才反應過來
別人在蓋火箭自己還在殺豬公
跟PC單機遊戲好不好無關,這跟產業的發展思維有關
去玩別人玩爛的東西還認為自己會比他們好
是怎樣? 誰給的勇氣
台灣比較有資源?
台灣比較有市場?
台灣比較聰明?
台灣比較努力?
如果都沒有,那做一樣的主題憑什麼台灣會成功?
想想當初韓國90年代末,如果跟台灣一樣的思維,去發展PC單機而不是線上遊戲他會成功
嗎?
先行者付出智慧和勇氣獲得大餐
後來者就是只能撿剩飯
不信嗎?同樣的過程不斷上演
日本發展主機遊戲
台灣先殺豬公殺10年在進場
韓國發展線上遊戲
台灣先殺豬公殺10年在進場
中國發展手機遊戲
台灣先殺豬公殺10年在進場
東西落後別人10年
商場戰略眼光落後別人20年
這就是台灣產業的縮影,從以前到現在都沒變過
現在居然還有人探討台灣為什麼做不出原神?
幹5年前就該探討的東西還要等現在原神出了才探討,時間太多了是不是?
我們這種死老百姓嘴一嘴就算了
畢竟做遊戲又不是我們的專業
連業界人士還在糾結這個?
沒救了,真的沒救了
現在各國大廠開始在布局VR、AR技術了
一定有人說技術還不成熟還要很久,甚至成本、空間問題沒商業性等等等
或許啦,沒人可以準確預測世代的發展
但我敢肯定未來遊戲界台灣還是只能撿剩飯
然後一天到晚問為什麼台灣做不出XXX
業內外人士在一堆藉口
政府問題啦、沒資源啦、市場小啦、房價物價啦巴拉巴拉
可不可以直接點承認台灣遊戲界就是廢、台灣人就是廢,從以前到現在都是
畢竟解決問題的前提是先承認自己的問題
作者:
a210510 (隨風)
2021-07-18 16:11:00風色幻想呢 嗚嗚嗚
作者:
owo0204 (owo0204)
2021-07-18 16:12:00要不檢剩飯要有很多錢搞技術,但如果你有那個錢,為啥不去房地產
作者:
k960608 (霧羽‧浪沙)
2021-07-18 16:12:00以前有資訊不流通形成的天然牆壁 現在牆沒了只好自己蓋
作者:
vsepr55 (vsepr55)
2021-07-18 16:13:00你去跟任天堂SESEGA比不就是你文中的自大轉自卑==
作者:
tomalex (托馬列克斯)
2021-07-18 16:13:00(′・ω・‵) 推 FY問題不用說了
作者:
emptie ([ ])
2021-07-18 16:14:00:( so true
作者:
aa9012 (依君)
2021-07-18 16:15:00這篇正解
作者:
davidex (  ̄□ ̄)/喔~~喔喔~~喔喔)
2021-07-18 16:15:00問一下我覺得大富翁3還不錯 後來怎麼好像聲勢都沒了
作者:
tomalex (托馬列克斯)
2021-07-18 16:16:00(′・ω・‵) 大富翁4也不錯R
作者:
a210510 (隨風)
2021-07-18 16:17:00不過說真的 那時候台灣也沒把心思放在那上面 而且賺錢太容易了
作者:
your025 (your025)
2021-07-18 16:17:00因為大宇想做及時制搭上網遊順風車,然後就電梯向下
作者:
Y1999 (秋雨)
2021-07-18 16:17:00有拉,台灣至少代理跟博弈這塊作的有聲有色
作者:
a2334436 (<lol>)
2021-07-18 16:19:00以前玩大補帖就那幾個遊戲才覺得台灣遊戲有多強
作者:
dnek (哪啊哪啊的合氣道)
2021-07-18 16:21:00推
作者:
zxcmoney (ä¿®å¸)
2021-07-18 16:23:00不是武俠皮的也一堆吧,不過什麼都比人慢倒是真的
別說日本 同時期的韓國單機遊戲就不輸台灣了 類型還更
更豐富什麼類型都有不錯作品 反而台灣死到剩RPG和博弈
作者:
abadjoke (asyourlife)
2021-07-18 16:32:00你說的那票還是有想做"遊戲"的比較好的廠商了現在更多的是直接弄變相線上賭場的 人才都往那邊跑在我看來不思進取炒別人十年前冷飯的這群都還比較好了
作者: tfyzgmf 2021-07-18 16:35:00
有道理
作者:
hdjj (hdjj)
2021-07-18 16:43:00最大的問題是,台灣就算抄也抄不好啊
代理做的有聲有色是哪個平行時空,台灣特別服經驗需求上升、掉落率砍掉,不要說沒遇過
作者: wsx26997785 2021-07-18 16:58:00
台灣早就沒指望了 現在只剩拿台積電在那吹........MHY蹲了12年把營收拿去開發原神去賭 台灣沒這精神說錯除了台積電外 台灣沒有人有這精神去冒險
作者: wsx26997785 2021-07-18 17:06:00
不阿 現在台GG九成外資 營收來的錢都砸入研發創新
作者:
mi324 (筆筆)
2021-07-18 17:07:00真相總是殘酷的,當然不只遊戲,不看好還會被說唱衰。呵呵
作者: wsx26997785 2021-07-18 17:07:00
起初是政府沒錯 但台GG發展起來時早已經是外資投入
作者:
Kagero (摩荔枝天(茄汁))
2021-07-18 17:09:00灣灣吹捧的台GG已經是阿拉伯人和華爾街的東西了啊 我還少了北歐維京後裔
作者: LuMya 2021-07-18 17:15:00
這篇正解 終於看到真的懂問題的人了
作者: wsx26997785 2021-07-18 17:21:00
當初還指望赤燭 結果台灣也沒人要投資他們
作者:
et310 2021-07-18 17:26:00假設在座各位有2000萬 會去投資股房雙市還是赤燭大宇
作者: franknine (f*******e) 2021-07-18 17:35:00
miHoYo 八輪吃了六千萬美金的投資不只自己的錢吧
作者:
zxcmoney (ä¿®å¸)
2021-07-18 17:59:00有錢當然自己做啊
靠杯 你完全突破盲點了啊....我都不知道當年仙劍時國外已經有這麼多遊戲 就是因為不知道才以為國產很強XD
作者:
zilkle (SEE)
2021-07-18 18:00:00雙劍就是詛咒,永遠都走武俠,結果2000年後網路遊戲網頁遊戲手機遊戲通通做爛,國外一堆工作室也是新創
作者:
alinwang (kaeru)
2021-07-18 18:01:00可惜沒點出在台本土賺的錢遠遠不如歐美日本土賺的資源累績速度就遠不如別人
作者: as789624 2021-07-18 18:06:00
某些留言也說明為什麼會有這些問題的原因嘿嘿
台灣遊戲很多就抄日本的,日本偶像遊戲做出誕生,台灣就做明星志願,當人家進化到偶像大師唱歌跳舞了,台灣還是只能舊式養成遊戲
作者:
alinwang (kaeru)
2021-07-18 18:42:00智冠:還好我早不做單機嘻嘻。鈊象:還好我早把重心轉博弈嘻嘻。漢堂:還好我早就倒掉被吃嘻嘻。
如果說萌妹子這領域是啦 但博奕賺很大也是事實台灣人好像比較喜歡錢 賭博賺錢的文化倒是發展很深
真的 以前是資訊流通慢 大家以為很優質的國產,其實早就落後外國遊戲界十年,幻想中的台灣之光
說到智冠條件更好 做盜版起家又搶先搞代理和翻抄日本遊戲 還掌握幾大遊戲雜誌和物流 結果坐大後就只會坑國內小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