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譯者K.K.的新世紀福音戰士(EVA)文(1996-2021)

作者: askemm   2021-01-31 19:45:23
  譯者K.K.的新世紀福音戰士EVA文(1996-2021)
<25年後的前言>
  各位好,我是不起眼譯者K.K.,K.K.就是我。這幾天上來看到老高講EVA的討論
串,讓我也有感而發。
  下面要介紹的這篇新世紀福音戰士(EVANGELION,EVA)的介紹文,原來是刊載於
1996年10月出版的台灣大學卡漫社社刊第12期。當時是在EVA動畫TV版結束之後、劇
場版「死與新生」上映之前,個人因緣際會有幸成為最早看完動畫TV版全局的台灣人
之一,本文也因此成為「台灣最早書面出版的EVA文」。個人拜這篇超長到破萬字的
心得文所賜,不但更有效的推廣EVA,也因此結識更多好友,一個阿宅的人際關係就
醬打開了。
(這是當年社刊中EVA文的扉頁,當中的「綾波零獨白」譯文是我做的)
https://i.imgur.com/4tm9uRh.jpg
(順帶一提,本文寫作時將「綾波レイ」譯為「綾波玲」,與後來公布的官方譯名「
綾波零」不同,特此說明)
  25年後,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最終章即將要上映,正好最近也開始有像老高
等許多知名網紅陸續出來介紹蔗部神作。身為最早推廣EVA傳福音的先驅之一,我也
蹭個熱度把這篇25年前寫成、現在應該吐槽點也很多的EVA文拿出來曬一下,順便用
後記的方式補完25年後自己對EVA的一些心得吧。
<正文開始>
  新世紀EVANGELION
一、這就是一篇介紹文章:
  EVANGELION,本字不存於現有的英文字典中,據了解應為新世紀後所創的新字。
如果從語意學來分析,本字應作名詞用,意思為「傳福音」。因此,本作標題可譯為
「新世紀福音」,當作「動畫」的標題好像稍嫌神奇。
  西元二千年,新世紀的肇始,人類遭遇到歷史上最大的浩劫「第二次衝擊」(
Second Impact),在這次起因於巨大隕石擊中南極陸地使其冰山完全融解、海平面
大幅上升造成類似溫室效應惡化後的世界性陸沉現象以及其後為爭奪資源而起的世界
性戰爭中,約三十億的人類死亡。隨後經過了十五年,世界正在努力復興的時候,未
知來處,未知目的的巨大武裝生物(?)「使徒」(Angels)忽然無預警的攻擊日本
第三新東京市,在人類使盡一切防禦手段都無法打倒使徒後,唯有總部設在當地的聯
合國秘密機關「NERV」所有的汎用人形決戰兵器EVANGELION可以與使徒抗衡。同時,
因為父親的需要,EVANGELION「第三適格者」碇真嗣也來到了第三新東京市,NERV作
戰部長葛城美里奉命迎接……。另一方面,為了人類的未來,NERV總司令、真嗣的父
親碇源堂,也正在聯合國的支持下企畫極密的「人類補完計畫」……。
  九零年代後的日本。一方面,在「泡沫經濟」崩盤後的國內經濟不景氣導致需要
大量外部資金的動畫工業缺乏收入支持;另一方面,由於「機動警察PATLABOR」的名
利雙收現象以及同期資訊技術如光碟、CG(電腦繪圖)的重大發展,所謂「娛樂多媒
體」(Entertainment Multi Media,我稱之為EMM)時代的演進似乎也是不得不
然的潮流,動畫界的支出擴張也無法避免。在這種情況下業界將有限資金作最佳運用
乃是最適合的生存之道。結果是將製作歷程中成本壓低如畫片張數減少、重覆場景增
加、對非重要場景的畫工及顏色也簡化後,再拼命的出TV版、OVA 、劇場版甚至在遊
樂主機上亮相以增加營業收入。當然,作品的原創比例也大幅降低,多以暢銷漫畫或
小說改編。對於觀眾而言,雖然必須要忍受作畫品質不高的「半靜畫」,但是從原作
那邊養成的品牌忠誠度已經足夠讓這種現象的存在有充足的理由。這是自「美少女戰
士」(九一年)後四年間,除了少數個案外,日系動畫的一般現象。
  當然,觀眾的忠誠彈性總有疲乏的一天,原創意識型態的作品也不可能永無出頭
之日,在進入本年代後半段的九五年,日本被認為具「高度原創性」的三大動畫製作
團體: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押井守及庵野秀明的GAINAX相繼推出新作,其中
「心之谷」與「攻殼機動隊」雖然已經有水準以上的演出,但是仍然不脫「原作改編
」的模式,而且宮崎與押井兩位大師級監督在其中發揮的空間也不是很多。直到九五
年十月三日,已四年沒動畫作品問世的GAINAX推出「新世紀EVANGELION」TV版後,動
畫迷們終於有如逢甘霖的感受。
相較於宮崎駿在台灣已成為「日本動畫」的代名詞並且動不動就多出一些實際不
是卻硬掛到他名下的作品現象,以及在不少人士心中有「不看押井守(的作品)就不
算看動畫」的極高評價,GAINAX在台灣並沒有前述兩位監督的熟悉度。然而事實上,
原來就是おたく(比「迷」還更深入的人,亦專指「卡漫迷」)出身的他們,每次推
出作品都有充份的準備。其處女作「王立宇宙軍」(八七年)接近真實照片的作畫水
準連美國動畫業界都大吃一驚,但是過於深奧的內容也讓其叫好不叫座。此後他們的
製作風格就有所轉變,也就是將故事的表現方法輕鬆化,甚至耍寶化(笑),而讓他
們所想表達的(通常很嚴肅的)意念隨著笑聲傳進觀眾的腦中。在其後的作品「不思
議海之娜迪亞」(台譯:海底兩萬浬)TV版(九零年)、以及「勇往直前」(八八年
)、「おたく的錄影帶」OVA (九一年)乃至於這部「新世紀EVANGELION」TV版一以
貫之。質言之,也許GAINAX的作品一直都想在「叫好」與「叫座」間努力取得一個平
衡點吧!
  在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GAINAX不愧為おたく,對視聽者的需要照顧的無微
不至。在各話有使用大號「極太明朝」(超特明體)自體的反白標題,也有出現在廣
告之後,以不同於日文標題意義出現的英文標題,這種呈現的手法以及標題本身的耐
人尋味使人不由自主的把它記下來(見表一);視聽者喜歡OP和ED,那就把片頭和主
題曲的搭配弄得既熱血又動感順便考驗認知力,片尾曲雖是老歌「Fly me to the moon」
也用編曲給他作個幾十種版本吧(而且還可以以二十六話就擁有3片音樂CD來行「
新世紀撈錢法」);如果你喜歡聲優(配音員)到無可救藥,那麼除了配葛城美里的
三石琴乃與配主人翁碇真嗣的緒方惠美會讓您有「月野兔欺負天王遙」(看過美少女
戰士吧!)的感受外,聲超活潑話超多「百變聲優」林原惠配的綾波玲,卻是一個雖
然貫穿全場整篇台詞少到可能連NERV操作員都比她多的角色;當然為了服務各種偏好
的おたく(同時也為了收視率),本作把巨大機器人、特攝片、SF、軍事武器、性感
美少女、基督教中的天使研究、末日理論、心理學……等各種吸引視聽者的要素統合
在一部作品中,讓我們一次看個夠;最後,CG製作的應用以及超細緻不隨便變形的畫
工也讓我們不敢相信這竟然只是TV版的畫質。
  總之,如果你向おたく之路努力,這部作品決不能錯過。如你認為動畫只是小孩
玩意,相信本作不輸電影的意識型態應該會讓您改變觀感。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探討「新世紀EVANGELION」中人物角色性格及以心理學的角
度分析本作的最大謎團「人類補完計畫」。也會有服務讀者的部份唷!
二、不完全代表本社立場的人物評論:
  「新世紀EVANGELION」的人物描寫功力,可以說是大部份動畫所望塵莫及的。它
突破了普通AC(卡漫)作品中人物設定「性格一維化」的模式,即使連差男女主角甚
遠的陪襯角色也有相當生動的演出。
在GAINAX的作品情節中常見到一個有很大權威的領導者所統率的組織,而整個故
事也是以這個組織為中心而發展。比如說「海底兩萬浬」中的羅吉拉斯號潛水艇,在
本片中則是聯合國的極密組織NERV(為德文,意為「神經」)。在本作中最活躍的角
色們大抵可以依照世代分成三組,而恰好每一代都各有三人:一男二女。當然,他們
都是NERV這個組織的成員。
  新世紀一代的三人都是「第二次衝擊」後一年出生,到了二零一五年他們已經十
四歲了,由於EVANGELION的特殊性,只有「馬爾杜克報告書」中列出來的人才有資格
開EVA (EVANGELION的簡稱,意為拉丁文的夏娃),而他們,就是被選出來作駕駛員
的「適格者」。
  碇シンジ(真嗣),本片的男主角。早年喪母,由於在三年前因為某種理由與父
親分離住到親戚家而認為父親「不需要他了」,而有一種自暴自棄的性格。雖然被選
為EVA 初號機的駕駛員,但並不心甘情願,是一個相當消極的角色(這與一般巨大機
器人駕駛都是熱血派截然不同)。總覺得他在片中一直受人擺布,被老爸玩弄於股掌
之上不說,連後來住進葛城美里的家都被美里甚至更晚來的明日香當作傭人使喚,好
不容易在交到願意認同他的新朋友都會莫明奇妙的受傷或死掉……。
  綾波レイ(譯作「玲」,但也與日文的「零」同音),一出場就五花大綁…,不
是,是包著一大堆繃帶。不曉得是不是當初碇司令為了把兒子騙去開EVA 的手段(「
你若不開我就叫這個繃帶少女去開!」),不過也讓她有了「繃帶少女」這個封號。
身為EVA 的「第一適格者」暨EVA 零號機駕駛員,其一切過去在故事的開始是完全的
謎……,話非常的少,但與碇司令在一起的時候例外(更可怕的是連嚴肅冷酷的碇司
令對綾波玲也是笑顏以對……),而且說話時也完全不帶感情,對任何NERV上級,尤
其是碇司令的命令都完全服從並確實的執行。雖然她是本作人氣度最高當然也是最受
喜愛的角色,但總覺得隨著故事的進展,她也愈來愈像碇司令精心製作的GK(人形模
型)娃娃(碇司令曾對其妻說過,如果孩子生出來是女孩,就叫她レイ)而且到了「
第三個」玲的時候,似乎與「使徒」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
  惣流.アスカ.ラングレー,簡稱アスカ(明日香),血統上是父德母日的混血
,但國籍是美國(真複雜)。(在學過德語的我而言,配音員宮村優子說得挺標準)
EVA 第二適格者兼貳號機駕駛員,背負著母親因為第二次衝擊罹患精神疾病視她如無
生命的「物體」最後自殺,父親再婚的過去,她讓自己視依賴為懦弱,並認為真嗣及
其學校朋友都是表現軟弱的人而叫他們「白癡三人組」。明日香很討厭玲,正因為玲
不太像人倒像個「物體」(事實上綾波玲正是為了某種目的而造出來的人造人),她
不屑與「物體」一起共事(似乎玲也不喜歡明日香)。在本社社員間,喜歡アスカ的
人最多,因為她比較漂亮,個性又活潑開朗,重要的是她身材比較好(笑),所以當
她遭第十五使徒的精神攻擊再加上不甘心被綾波玲所救而精神崩潰時,大家不禁唏噓
不已。
第二代的三人都是NERV的中級幹部,包括再上一代都經歷了第二次衝擊,他們的
年齡在三十歲上下,彼此間都是好友。
葛城ミサト(美里),打破一般作品必為男主角情侶的慣例,本作的女主角。二
十九歲(年齡超過真嗣的兩倍唷!),NERV作戰部長,平常負責保護並維持EVA駕駛員
的精神狀態,篤信奇蹟要靠自己直接創造的她,擬定了許多無厘頭的作戰計畫確實的
打倒陸續襲來的使徒。但其打倒使徒的執念卻來自於不幸的過去。與真嗣相同年紀時
隨父親的葛城探險隊前往南極卻碰上了第二次衝擊,直接目擊者的她所看到的卻是一
隻使徒……?因此一度得失語症,但已回復。雖然是NERV的中級幹部,但是她所了解
的事比其他兩人少得多。「愛耍寶、啤酒癮(卻沒有啤酒肚)的懶散單身女郎」、「
世故、有能的女性軍人」,到底那一個才是她的真實性格呢?也許兩者都是吧!
  赤木リツコ(律子),NERV技術部部長,E計畫(就是EVA 的開發計畫)負責人
,因為是科學家的緣故,與碇司令一樣的冷酷刻板。喜歡搜集貓飾物(包括露娜與阿
爾戴彌斯),除了正副司令外,她也了解許多NERV的核心機密,原因之一似乎是來自
與碇司令間的曖昧?但是後來知道在碇司令的心中連綾波玲都比不上的她,開始展開
了復仇的破壞……。
  加持リョウジ(良治),NERV特殊監察部部長,負責監視NERV的行動並向聯合國
的人類補完委員會報告,為了護送明日香而自德國回來日本的他,大學時是美里的男
友,但由於美里視他不過為逝去父親的替代而走向分手。同時也是日本政府間諜的他
,是不折不扣的雙面諜。生性愛冒險尋求真相,對真嗣而言,由於時常提供一些鼓勵
其自主的建言,可算是他的人生領航者之一吧!由於夜路走多了,被控制世界(包括
聯合國)的神秘狂信組織ゼーレ(Seele ,德譯為「心靈」)槍擊,生死不明……。
  一九九九年,京都某大學形而上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冬月コウゾウ(耕藏)指導一
名優秀研究生碇ユイ(唯),冬月曾問她將來的出路,她說她寧願當一名稱職的主婦
。這樣的她當時正在與某神秘男子六分儀ゲンドウ(源堂)交往,而六分儀源堂接近
碇唯的原因似與她跟ゼーレ的關係有關。在第二次衝擊後一年,冬月前往南極調查,
遇到了從妻姓的碇源堂,此時碇唯已懷孕。兩年後,聯合國所支持的「人工進化研究
所」成立,由碇源堂擔任所長,碇唯開始以專長研發EVA ,赤木ナオコ(直子),也
就是律子之母也加入並研發後來成為NERV主電腦系統的MAGI。再一年,碇唯在一次EVA
的實驗中當著當時年僅四歲的真嗣面前亡故,而赤木直子愛上了碇源堂…。人工進化
研究所改組成ゲヒルン後,綾波玲忽然謎般的出現…。稍後,MAGI系統終於完成的同
時,赤木直子由於玲無心重覆自碇源堂的「妳已經用過了,妳已經沒用了」怒而勒死
了玲後,自殺……。這是NERV誕生前的歷史,而當時活躍的這一代由於碇司令的冷酷
無情而犧牲兩位女性。總覺得碇司令是造成本作所有角色痛苦不堪的來源,真正應該
被補完的傢伙,在本社沒一個人對他有好感,給他一個「大魔王」的渾號。但是他對
碇唯似乎不僅只利用而含有愛的元素在內……。
除了這三代九位主要角色之外,其他角色也有相當吃重的演出,如前段所提及的
冬月教授後來似乎逐漸認同碇司令的作法,更擔任了NERV副司令。真嗣、玲與明日香
的同班同學中,熱血硬漢鈴原トウジ(冬二),軍事狂相田ケンスケ(劍介)(是「
白癡三人組」的後兩位)以及暗戀冬二的班長洞木ヒカリ(光)的「日常少年」存在
,也相當程度的反諷了NERV的救世高調。
  最後,就要來談NERV的敵人「使徒」了。它們前仆後繼的襲擊NERV本部,其目的
似乎是為了與NERV地下深處的第一使徒「亞當」接觸。而其形態也千奇百怪,如八面
體、長腳蜘蛛、病毒、黑色圓球、EVA 參號機、羽翼天使(笑)、雙螺旋呼拉圈……
最後甚至有了人類大小形態的使徒:渚カヲル(薰),同時擁有「鋼彈W」及「絕愛
」特質的模範美少年!難怪只出現一話人氣度竟僅次於綾波玲(呵)。是由ゼーレ送
過來的第五適格者(第四是鈴原冬二),對真嗣表現過「在共浴時將手疊覆於其上」
的動作,也說過「也許為了與你相見才生於世上」的話,讓真嗣有找到歸處的安全感
(「碇」終於停泊「渚」邊的象徵)。但最後卻化身為使徒一舉攻陷第一使徒的存放
處,更訝異的是他看到的竟然不是亞當…,最後,雖然被真嗣殺死了,但是由第一個
會說話的使徒所說的不但不能解開一切,反而開啟了更多的謎……。
在十七個使徒全被肅清之後,NERV最重要的工作「人類補完計畫」也準備開始執
行了……。
三、二十五~二十六話、心理分析與「新世紀福音」:
  現在,來,讓我們在你我之間立約,作你我之間的證據。(創三十一:44)
如果要分析「新世紀EVANGELION」的故事重心,可以發現自第十四話、第一個總
集編的「綾波玲獨白」(譯文請見扉頁)之後,本作以宗教末世論及心理學為基的兩
大重心開始突顯。尤其在心理學的部份,在標題中吾人時常看到一些心理學名詞,在
劇情中也時常看到以一連串問答的形式探討劇中角色的複雜心理狀態。甚至還不惜在
最後分別在二十二、二十三及二十四話中以近乎殘酷試鍊般的事件分別將アスカ、
レイ、シンジ三位EVA 駕駛員的價值信念作完全崩潰式的粉碎而在最後以兩話的長度
徹底的用解釋「人類補完計畫」的形式將GAINAX的「內隱心理學」(可解釋為個人對
事物的判斷原則)發揮的淋漓盡致。換句話說,二十五、二十六兩話可說是「庵野秀
明的心理教室」也不為過。是的,這也就是本作TV版最大的爭議:「不按牌理出牌」
的最終話結局。
  而本章,就是試著以心理學的觀點,去詮釋庵野監督想藉本作傳達給視聽者的一
些看法。
     ※     ※     ※
  你,究竟是為了什麼去開EVA 呢?
是シンジ的話,大概會說:「為了不讓周圍的人困擾,所以才去開的。」
  (參考第四話)
  可是,真的沒有為了「自己」的理由嗎?
  如果是アスカ,她會說:「你白癡啊?當然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才會去開的啊!」
  (參考第十六話)
  然而,真的沒有為了「他人」的理由嗎?
     ※     ※     ※
  在「新世紀EVANGELION」中,GAINAX用了不少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來處理劇中人
物的心境。說起精神分析還不知道是啥的人所在多有,可是說到創始人佛洛依德大家
就應該沒啥疑問了。不過庵野監督不愧是為先進的おたく,不會像一些○○主義論者
濫用本理論中較早期關於性及潛意識的部份(這種人太多了,甚至也有教授級的)。
所以再強調一遍,他們用的是精神分析,不是佛洛依德,請別任意誤會(笑)。
回題是岸,庵野秀明將精神分析學派的主要觀點之一「衝突」(conflict)引進
本作,並且似乎視為本作人物行為背後心理機制的主要重心。個人以為,在「新世紀
EVANGELION」中少年在能成為「殘酷天使般的神話」之前要先能妥善處理兩種類型的
衝突。這兩個衝突分別是人際關係層面的「親近/被拒」衝突以及「自我價值證明/
社會規範要求」的衝突。
  基本上,在與他人的互動中,人都是希望能與他人親近而害怕被他人拒絕疏遠的
。當我們好小好小,還在媽媽的懷裡吃奶的時候,個人與他人「客體」(object)間
的關係就已經開始建立並被自我所知道。心理分析學派的客體關係論者認為第一個客
體就是自己的母親(作註:見TV26話對白中),從母親對自己的反應中,我們會感受到
不同的情緒狀態:正向的愛(術語:好的胸部)及負向的恨(術語:壞的胸部)。這
種同一母親呈現的對立情緒影響我們也將對這個世界事件的觀感以二分法分開:好的
,不然就是壞的。這種現象就是第十六話的英文副標Splitting of the Breast(胸
部的分裂)。另一方面,這時的我們因一切都仰賴母親的撫養而發展出依戀
(attachment)(作註:即TV25話反白"愛著行動")情感,當她離開視線的時候,一般
一歲前後的嬰兒會有分離不安的表現,這時的我們也許已經將與客體間關係的親近
視為被愛:好事;而疏遠則視為被恨:壞事。
  也在這個時候,自我的本能慾望開始產生。佛洛依德的性心理發展論說自出生至
二歲前是以滿足口慾為主的口腔期(oral stage),吮吸母親的胸部不但維持了生命
,也為口腔帶來了快感,因此嬰兒會將其視為親近的象徵。這稱為「本我」(id)的
本能慾望遵循著享樂原則,它的滿足對自身而言本屬理所當然。然而,當孩童成長到
了發現大小便的行為也產生快感的肛門期時,外界客體對自身的要求正式開始介入。
當他發現自己如果滿足本我慾求而隨時拉屎尿床,他就無法與希望他自我控制的母親
親近時,原來快感與親近的連結反而變成衝突,因而他陷入一種矛盾情感交織
(ambivalence)的心理狀態中,他必須要在滿足本我和親近他人中間作一個兩難的
選擇。
  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與客體間的互動開始成熟,而客體再也不僅限母親一人而
逐漸增多。根據客體關係理論,這個時候由自身心中的「自己」會與他人心中的「自
己」產生一種互動,為此自己會想辦法將他人的形象弄進心裡來,就像二十五話中
ミサト與ミサト心中的シンジ對談以了解シンジ心中的ミサト一樣。而客體對自我的
違反本我慾望的要求也愈多愈嚴格,因此到了約六歲左右,代表他人及其價值觀的「
超我」(superego)成形,也在人心中與本我開始了一生的衝突。這個衝突的最後仲
裁者就是有意識的自我(ego),它的行事原則簡言之就是依照現實原則在本我的欲
望及超我的壓力間取得平衡,並且以一些稱為「防禦機制」的方法向兩造解釋為何沒
有完全遵照其要求。比如說在第十九話中,(本我)已決定不再開EVA 的真嗣後來仍
照加持的建議(超我)去對抗第十四使徒的歷程中自我就是用內射(introjection)
將外界的要求短期的納入自我價值體系中去向本我解釋這並不對其造成威脅。不過,
自我並不是完全中立的,有些人的自我傾向於遵照超我的規範,也有人的自我靠攏本
我的原始慾望。因此在自己與他人心中自己(其實就是自己心中的他人)在某事件的
互動歷程中,個體會經驗到一些正面或負面情緒。比方說真嗣為了不讓其父看扁而駕
駛EVA 但其實自己卻有被強迫的感覺而不快樂;這些早期經驗不但決定了自我處事的
態度,同時也藉由他人而將自我的形(image)塑造出來。易言之,假如一個人面臨
的情緒多半都是負面的,那麼他看事情的態度也較悲觀,而他的性格也會因而內向,
就像真嗣一樣。
  到了青春期,也是公認人生衝突最大的轉捩點時,依照Eric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
論,衝突的兩方在性質上都有相當顯著的改變。在自身的欲求上本我原慾的角色不再
是主要,自我「價值」(value)的追求及證明慢慢的突顯出來;而外界客體對自身
的要求也更多且更複雜化,總括一句就是以整個社會所認可的規範與價值標準為依歸
。根據這個理論,人在這個時期的重要課題就是如何成功的達成自我認同(identity)
,也就是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正確角色定位的狀態。
  現在,讓我們綜合一下上面那一大串人成長歷程的精神分析。人從很小很小的時
候就期待親近他人而畏懼被他人排斥,所以我們不太可能不考慮別人的觀點,可是他
人的要求對自身的欲求是一種對立甚而壓制,所以人一直都在如何處理這兩種衝突,
不曉得該往那一方靠攏的問題上面苦惱著,天曉得有多少少年因此無法成為神話。在
把過去人心隱誨處分析殆盡之後就得拿出具體方案來解決由過去的因造成的現代苦惱
,所以,在這個距新世紀不過五年的現在,一個可稱為「新世紀福音」的「人類補完
計畫」藉著本作的最後兩話,開始在電視上向視聽者傳播了。
     ※     ※     ※
  衝突,讓我很不爽;不好的事情,讓我很不喜歡,我渴望絕對的自由,一個可以
從現狀逃開,無拘束的自由世界。我覺得這樣我就可以「作自己」,會好過些。可是
使徒告訴我們,要達到唯一的絕對自由,只有死路一條?
  沒那麼誇張,不過本計畫給你一個完全空白的三度空間,在其中你可以無憂慮的
愛怎麼作就怎麼作。
  可是,不曉得為什麼我覺得好害怕好不安,這,就是「自由」?
  好吧!那讓我給你一點你所認為的「不自由」好了,現在我畫一條地平線,這樣
子你就只能被拘束在在二維空間活動而已,如何?
 好奇怪,我可以「自由」的在地面上走動了。可是這竟然是「不自由」換來的?
我覺得心裡踏實安心不少,可是這卻是由他人的「限制」得到的?
     ※     ※     ※
  老問題再問一遍,你為什麼要開EVA 呢?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呢?
  「當然是為了自己,為了證明自己有這能力呀?」アスカ這樣說。
  那你為什麼要證明自己的能力呢?這種事自己不是最清楚,就夠了嗎?除非……
你是想證明給誰看。
  ……。
  「我想,我是為了不讓其它人困擾才去開的。反正父親不是說了,除了我也沒別
的駕駛員了嘛!」シンジ這樣答著。
  老實說,達成別人的期待如果那麼痛苦的話逃掉也沒關係呀!你為何不逃呢?而
且你自己不也聽到父親難得的贊賞就高興的不得了。這麼說來,你也有為證明自己價
值的理由嘛!
  ……。
     ※     ※     ※  
  格言有云:「人是群居的動物」,由上述心理學的觀點換句話說,事實上,如果
沒有他人客體的存在,人自身的形象就很難塑立。因為我們害怕,由於心中某部份的
缺陷。雖然青少年們需要以勝過幼年的特別的事件來證明自己的成長,卻又因為我們
害怕別人拒絕我們的依偎,否定我們存在的價值,而不得不「隨波逐流」而痛苦,這
也是因為心中的缺陷。
  而宣稱能補完這個缺陷的「人類補完計畫」到底是怎麼個「補完」法呢?
 在二十六話的最後,彷彿從「開EVA 惡夢」醒來的真嗣發覺自己正被青梅竹馬明
日香叫醒還一邊數落自己每天都被她叫醒的不是。在因為被看到早上的「睡態」(請
自行想像,越邪惡越好:>)而被明日香打醒的真嗣向自己的父母道早安後出門上學。
這時候的碇唯也正在數落自己的老公(不是司令了喔!)只會看報紙跟兒子一樣懶…
…。
  遷都完成後的第三新東京市。隨著人口的增加,轉學生也多了起來。現在就有一
個「不思議國的綾波玲」一面叼著麵包一面跑著……。碰!和同樣跑著的真嗣在路交
叉處撞在一起。看到撞到她的人是一個男生,玲下意識的遮住自己的裙子以後站起來
繼續的跑,留下不明所以的真嗣和不知為何原因生氣的明日香。
  到了學校後,「白癡三人組」正在熱烈的討論真嗣有沒有看到那個漂亮妹妹的內
褲,而班長洞木光及明日香也加入了爭執。忽然,開著法拉利的葛城美里「導師」來
學校了(遲到?),白癡三人組又在對老師的身材品頭論足(有興趣的可以把這時真
嗣的表現與第七話對照看看)。非常平和的學園生活…(?)。
  「高興吧,男生們!介紹一下傳說中的轉學生!」「我是綾波玲,請多指教!」
「啊?」「啊!你是今早那個內褲偷窺狂!」「別講的那麼過份!不是妳先給他看的
嗎?」「妳是他的誰呀?那麼快就替他辯護,難道你們已經那個過了嗎?」「只,只
,只是兒時玩伴而已啦,妳很吵喔!」「等一下,現在是上課中,安靜一點!」「啊
啦,這樣不是很有趣嗎?我也覺得很有意思呢!請繼續吧別客氣!」(全班大笑)…
…。
  又回來故事的現實了。真嗣發覺到其實在這個看起來很有趣的另一世界中自己的
角色扮演,價值證明都隨著外界環境的差異而有所變化,換句話說,在現實的狀況中
開EVA 是一種必要的事件,跟在另世界中被兩個女生煩是一樣的,那麼其實不管是那
一個現實都沒有那麼糟──只要看待的觀點改變一下。也許真嗣還是害怕別人拒絕他
,但是說實在的,別人那有那麼多時間去記這種事呢?那都是自己那麼自以為是的結
果。所以,只要照顧好你自己,自然可以信任以及愛別人。作一個總結,協助個人在
「他人客體的期待」與「自我價值的證明」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也正是「人類補完計
畫」的正體!
  最後,GAINAX希望接受心之補完成功的你我都能像真嗣一樣可以高興且滿足的跟
大家說聲「父親啊,謝謝了!母親啊,再見了!最後所有的孩子們啊!恭喜了!」(
啊!別還是丟雞蛋、扔番茄啊!)
     ※     ※     ※
  你,又為了什麼去喜歡「新世紀EVANGELION」呢?
我不知道,我又不是你。(笑)
     ※     ※     ※
不過,以創作者而言,他搞一件作品也許是要說一個他想說的故事給看他作品的
人,也許可能是想對讀者倡導一些他覺得有趣、有益的想法。無論如何,隨劇情的發
展作者在有意無意間都會流露出對特定事件的個人觀點,這些觀點就是所謂的「意念
」,如果它可以被整理的有條理而且對讀者有深遠的意義的話,那麼一般而言有這種
功力的創作者所得的評價也會比較高。
  另外一方面,一個再想把自己的想法傳達給他人的創作者如果就直接的把一堆理
論或是專有名詞硬塞給人家(就像前述的最終話情節),大概從文明開始以來就被讀
者證明連接受都不肯(果然),為了要讓多一點的人能夠接受了解並贊同自己的抽象
意念,在這個AC與多媒體儼然成為新世紀主流藝術的現在,除了在作品本身的體裁、
所呈現的媒體要多樣化外,劇情中加入一些能使讀者「看得下去」的「調味料」即所
謂呈現作品的「手段」也是必需的。但是,創作者藉作品以傳遞意念的「目的」相信
是不會改變的。總之,創作是為了表達個人意念希望讀者至少、能夠了解。各位在某
種層面上同為創作者,應該可以感同身受。
  那麼,回到原來的問題,我想答案應該很明顯了。我們這些作讀者的看EVA 或者
是其它的作品,也應該試著弄清楚到底作者想在作品裡頭告訴我們什麼才對,這種欣
賞作品的方法,我稱它為「內容取向」。這樣作,至少作者會覺得他的創作心血沒有
白費。作品(有些人喜歡很玄的叫它「文本」)本身的媒介功能也才能發揮。(至於
我們對此意念的贊成或反對等進一步的問題則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可是,由於讀者本身也會有一些預設的想法以及觀點,而且個體間的差別也很大
,所以對於作品的欣賞角度以及詮釋的焦點並沒辦法符合作者的一廂情願。比如對「
喜歡新世紀EVA 的理由」的實際答案可能就一大票:美少(老)女、「服務鏡頭」、
巨大機器人、熱血、カヲル、使徒有幾隻、一堆愈深入愈繁殖的謎……,當然,先前
心理學的詮釋也許僅為其中一部份。筆者無意討論那種觀點比較高階,畢竟連有些自
命高格調的人都為了要掩飾自己無法「內容取向」的事實而厚著臉皮高舉「作品既出
、作者已死」、「作品因讀者而存在」的好笑論調,當然也沒有誰有資格說誰的觀點
幼稚無聊。
  不過,這並不意味讀者在與創作者的互動歷程中可以完全不負責任。我的意思是
不要被作品中吸引您的「手段」給牽住了。比方說您喜歡EVA 與使徒的對戰場景,那
沒使徒出現的話數請別感到無聊而略過去;您如果支持アスカ,那就不要覺得綾波玲
像GK(笑,不過反之亦然喔!);而若您真認為「人類補完計畫」是本作的重心的話
,那麼希望您看完二十五、二十六話後別用防衛機制給「否認」掉或說這是在洗腦(
哈)。更請千萬不要以一種頑固獨占排他的負面心態看待創作,比如說「AC都是小孩
玩意」、「反應了小日本的不知反省」、「這不過是╳╳體制下對○○的□□」都是
代表作。這樣子不但對創作者極不尊重,也讓自己拒絕掉不少好的東西。總而言之,
如果看EVA 或是其它AC甚至非AC的作品時,僅以一個觀點而排斥其他觀點的存在可能
與對話空間的話,作品意念傳遞的目的既已不存,那還不如不看以免心煩。
我個人以為,如果要內容取向以理解作者本意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自己同
時以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它,這樣作至少碰對的機率會大一點。可是這作法無法速成,
漸進的方式是至少試著去不反對其他人的不同觀點。我想如果這樣作,惡趣味愈多,
自然就無所不看,所看到的也會愈接近作者所想表達的內容。
雖然,從讓視聽者了解意念表達的層面上,GAINAX的企圖算是失敗了,但是,至
少他們一直在朝叫好與叫座間的平衡在努力而且也把他們要講的都丟出來了。不過視
聽者本身的反省呢?希望最後兩話的第二版本及劇場版出來後能夠讓我們正視這個「
新世紀福音」吧!
  本文身為新品印象的第一篇,也算是替本書的「成長專題」作個句點。限於篇幅
,關於美里他們的成年困境及神話學或使徒象徵的討論,就留給想發揮的人吧!
  願每位少年都能成為現實的神話,阿們。
(原刊載於1996年10月出版的台灣大學卡漫社社刊第12期)
<25年後的後記>
  對於一路看這篇「台灣最早書面出版的EVA文」到這個地方來的朋友,我要表達真誠
的感謝。
  25年來,EVA出了劇場版、新劇場版,貞本義行的漫畫版連載也結束了。
  可是25年後,我對EVA的心得就沒那麼萬言書了,就簡單寫二點個人認為EVA對日本
ACG產業發展的主要貢獻吧。
  第一點,是1995年上映的EVA,扭轉了日本ACG產業受到1989年宮崎勤事件的形象汙名
化以及1991年泡沫經濟崩潰的雙重打擊之下所產生的衰退趨勢,為整體產業再創顛峰。而
且EVA的劇情架構、人物設定以及強調內在心理探索的敘事風格,也成為往後10多年期間
的ACG典範。從1996至2005,從機動戰艦NADESICO、翼神世音Rahxephon、蒼穹之戰神
Fafner到交響詩篇Eureka,許多ACG神作或多或少都有向EVA致敬的概念。
  第二點,是EVA讓「傲嬌」跟「無口」成為ACG美少女角色的二大主要標準屬性。綾波
零的「無口」屬性毫無爭議;不過嚴格說來,明日香在動畫中「只有傲、幾乎沒有嬌」,
直到新劇場版時期才出現不到10%的「嬌」屬性,然而並不影響視聽者腦內補完她「傲嬌」
的印象。「傲嬌」與「無口」的ACG美少女組合,在2006年為另外一部輕小說改編的動畫
繼承;而這部名叫「涼宮春日的憂鬱」的動畫,本身也成為再往後10多年期間「輕小說
改編ACG風潮」的典範。
https://i.imgur.com/kv89iJ8.jpg
  寫完這兩點,其實對我來說,就是坐等新世紀福音戰士心劇場版的最終章在台灣上映
,刷個幾遍,為我人生中有關動畫評論的一段章節做個補完了。
  作為台灣最早推廣EVA的先驅之一,對於25年來仍然有那麼多動畫迷對EVA保持高度的
興趣,是真心感到高興。
我是譯者K.K.,K.K.就是我。
作者: jingea (ㄎㄎㄎㄎ)   2021-01-31 19:58:00
大神推
作者: godzero666 (兩歲就很神)   2021-01-31 20:00:00
作者: gn00465971 (沙嵐之焰)   2021-01-31 20:03:00
《登入次數》8426 次 (同天內只計一次) 怕!!
作者: BVB (BVB)   2021-01-31 20:14:00
身為卡漫社學弟要叫一聲學長好
作者: jeeplong (chickenhammer)   2021-01-31 20:22:00
作者: thuki (揮動夜晚的散尾鞭(s))   2021-02-01 01:28:00
是不是在電研社事件後有去上社論節目的那群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