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日俄戰爭對日本是驕傲的嗎(黃金神威)?

作者: sam09 (柊鏡)   2021-01-03 02:00:19
日俄戰爭已經是英俄大博弈的最後一局了,但稱不上是一戰的前哨戰。一次大戰的成
因非常複雜,大體上而言是1870年代以來歐洲列強之間各種合縱連橫之下的產物,英俄
大博弈是其中的一環,而日俄戰爭只是更小的子事件。
俄國在19世紀的主要戰略目標是取得暖水港,以強化武力投射能力,首要目標是土耳
其的君士坦丁堡,除了軍事價值外,在宗教和政治上也有不可取代的意義,第三羅馬和
斯拉夫人的老大哥可不是叫假的。但土耳其這個目標在克里米亞戰爭和1878年柏林會議
中兩次被其他列強擋下,便促成俄國向中亞和遠東推進,從大清手中拿到海參崴。
海參崴的地理位置並不好,面對日本海的四個出口全都被日本卡住,使俄國有意再進
一步將勢力伸入滿洲地區和朝鮮半島,面對黃海的旅順是首要目標,這也是俄國在1895
年找來德國、法國一起逼迫日本退出遼東半島的理由,同時讓日本與俄國結下樑子。
前面提到武力投射的能力,19世紀後期有辦法達到全球性武力投射的國家只有英國,
可以藉著強大的海軍將軍隊佈署到任何他想要的地方,並且給予足夠的支援能力。相較
之下,俄國的武力投射能力很糟,遠洋艦隊規模不比英國,各項交通基礎設施也不足,
尤其遠東地區當時西伯利亞大鐵路尚未建成,太平洋艦隊擴充緩慢,要打一場大規模戰
爭的成本必然高出預期。
在日俄戰爭中,俄軍動員兵力遠勝日本,軍事技術和經濟潛力也不算差,但作戰效率
卻意外的低劣,加上俄方高層和前線決策出包的數量和程度都多於日方,戰爭的勝利就
落在犯錯較少的那一邊。
日俄戰爭既然是英俄大博弈的一個環節,那自然也得提一下英國扮演的角色。英國在
1880年代起走向「光榮孤立」政策,避免和任一列強結盟以防捲入大戰,專注經營自己
的殖民地,並且和各個國家保持穩定關係。在這個時期,英國的主要假想敵是俄國,其
次則是法國。
英國與俄國的關係早在1838年第一次阿富汗戰爭期間便交惡,英國一直擔憂俄國在高
加索、波斯、中亞的擴張將會威脅到英國在地中海與印度的利益,於是形成了外交史上
著名的「大博弈」,英俄兩國在亞洲內陸競逐勢力範圍,但沒有兵戎相見。法國則是在
拿破崙三世執政期間大規模擴張殖民地,使得英法雙方關係趨於冷淡,這也是為何英國
還沒有將德國列為主要對手的原因之一。
在俾斯麥下台前,德國在1870年代的外交政策一直都有收效:孤立法國、安撫英國、
修好奧匈、結交俄國。1873年的德奧俄三帝同盟是俾斯麥外交的成果,1878年柏林會議
則是顛峰,然後便開始走下坡,原因當然在於俄國和奧匈對巴爾幹半島的爭執,德國選
擇支持奧匈的態度導致三帝同盟瓦解,俄國則向法國示好,1894年結成法俄同盟,打破
了德國對法國的孤立。
德國在1890年代都還能與英國保持穩定關係,但隨著1898年德國通過《海軍法案》,
開始大規模擴編海軍艦隊,挑戰英國的壟斷地位;以及1902年第二次布爾戰爭中,德國
公然聲援南非布爾人抵抗英國,才讓英國了解到德國的潛在威脅,並放棄了光榮孤立政
策,開始尋找可能的盟友。
到1900年代,德國雖然名列英國的假想敵之一,但其威脅性仍不如首位的俄國。俄國
已在中亞站穩腳跟,開始滲透波斯、蒙古與西藏,這讓英國國內反俄派十分緊張;但此
時法國與俄國結盟,英法之間關係正在改善,英國不能公然與俄國開戰,他需要一個堪
用的代理人,不久前才在義和團之亂中被打趴的大清不行,那就只能選日本了,於是有
了1902年英日同盟。
而在日俄兩國酣戰之際,英國與法國締結誠摯同盟,放下殖民地間的衝突,共同對抗
德國;俄國在遠東踢到鐵板後又將目光轉向巴爾幹和土耳其,成功減輕英國在亞洲的壓
力,加上德國對土耳其的拉攏威脅到英國在中東的利益,這才讓英國將德國提升為首要
假想敵,並與俄國在1907年締結英俄協定,終止雙方在在亞洲的衝突,也形成三國協約
的雛型。
至於德國這邊當然也知道自己被圍剿了,在1912年時停止與英國之間的海軍競賽,專
注於在陸上對抗法俄的包夾,打算以此討好英國,但兩邊的關係已經回不去了。
推 hortl233: 費舍爾在1904年擔任皇家海軍領導人,就喊出雙艦對一艦 01/02 23:41
→ hortl233: 的戰略了,那時公海艦隊就已經是皇家海軍,乃至整個英 01/02 23:41
→ hortl233: 國的針對對象。你說的不放眼裡,是1900年之前的事 01/02 23:41
Fisher代表的是英國海軍方面的利益,當然不樂見被德國海軍超越,但當時輿論還是
在印度總督Curzon的反俄派這邊。英國政界直到1908年德國海軍法案第四次預算通過時
才改觀,按照Tirpitz的構想,德國在1914年將會擁有21艘無畏級戰艦(英國約28-30艘)
,符合德國以英國的2/3為基礎的目標。
※ 引述《saviora (颶風之翼)》之銘言:
※ 引述《hortl233 (hinet.net)》之銘言:
: 俄國強不強?
: 日俄戰爭爆發在1904年,一戰的10年前
: 可以說是一戰的前哨戰
: 論陸軍
: 10年後更腐敗的帝俄陸軍都能拖住當代最強的德意志陸軍
: 就更別說1904年,尚未爛到根的帝俄陸軍
: 論海軍,帝俄海軍是次於公海艦隊的世界第三大海軍
: 公海艦隊長期在波羅的海放置監視艦隊
: 嚴重干擾了對英國本土艦隊的戰略(雙線作戰)
: 與這樣的對手作戰,就算是獲得慘勝
: 也是足以大書特書的事
: 當時世界列強沒有一個看好日本能贏
: 日本打贏日俄戰爭,讓很多人忙著滿地找眼鏡
: 另外俄國海軍會輸
: 完全是自己作死
: 以當時的科技條件,除了英國這個日不落帝國
: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海軍能遠航千里還能保持戰力的
: 連世界第二的公海艦隊都不行
: 不過就算如此,聯合艦隊贏得也不多
因為帝俄就是招惹了英國
所以波羅的海艦隊出航要補給沒補給 整個慘兮兮
畢竟沿路上能夠補給的城市大多為英國的殖民地
然後日本又是英國為了封鎖俄國大博弈的棋子之一 當然要整死你的艦隊
作者: hortl233 (hinet.net)   2020-01-02 23:41:00
費舍爾在1904年擔任皇家海軍領導人,就喊出雙艦對一艦的戰略了,那時公海艦隊就已經是皇家海軍,乃至整個英國的針對對象。你說的不放眼裡,是1900年之前的事
作者: askye546388 (東北季風)   2021-01-03 03:11:00
作者: nealchen (NealChen)   2021-01-03 03:35:00
作者: hoitoiskai (掛機兔子BB)   2021-01-03 03:53:00
好文 推
作者: neodere16 (蔥花)   2021-01-03 06:46:00
我是來到戰史版了嗎?
作者: kerry0496x (ACG紅短髮勢力崛起中)   2021-01-03 07:31:00
我超愛這種大歷史、大戰略觀的歷史分析
作者: jpnldvh (兒子長得像隔壁老王)   2021-01-03 10:11:00
作者: afjpwoejfgpe (脖子黃)   2021-01-03 12:09:00
我還以為跑到戰史版
作者: Segal (Dino)   2021-01-03 15:17:00
在戰史,你甚至可以討論希洽..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