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讀書筆記:西化的文法,漫畫的語法

作者: BoBoLung (泡泡龍)   2020-12-19 00:44:32
原文發在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337972872
個人覺得比較好閱讀(也方便修改),所以建議看知乎的版本。只是我也理解也許有人不
喜歡對岸平台,所以還是全文照貼,後續有更動都會盡量同步更新(盡量XD)
最近花了不少時間研究「寫作」,特別是和「閱讀順序」有關的問題。
1.
首先是閱讀的「先後」,也就是「先讀到的先理解,後讀到的後理解」,這聽起來有點像
是廢話的,但是卻往往被人忽略,例如史蒂芬極郁J在《風格感覺:21世紀寫作指南》給
出的例子:"The view that beating a third-rate Serbian military that for the
third time in a decade is brutally targeting civilians is hardly worth the
effort is not based on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happening on the
ground."
這是個非常難懂的句子。我們可以大略知道這個句子是在評價「某個觀點(The view)」
,但是我們很難搞清楚作者到底是如何評價這個觀點,我們甚至也不清楚,他想評價的那
個觀點到底是在說什麼?
這是因為在提出他的評價之前,他先花了一段篇幅解釋這個觀點在說什麼。然而,因為這
個觀點是對另一個事件的評價,所以在說明這個觀點的內容之前,他又先介紹了這個事件
的大概(塞爾維亞軍隊屠殺平民)——但是在「塞爾維亞軍隊」和「屠殺平民」之間,他
又硬生生地插入了「在這十年間的第三次」的描述——最後才終於說出這個觀點認為「打
敗這樣的軍隊不划算」還有他的評價:is not based on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happening on the ground.
平克認為,作者之所以會寫出這樣的句子,是因為他沒有搞清楚「作者寫作」和「讀者閱
讀」的「先後」的順序:英文是「向右」的語言,不斷地堆疊給出新的資訊,而不是一邊
「向左地」丟出名詞留下空隙,一邊不及時填補,反而繼續丟出新的資訊。
因此,對他來說,這句話如果要正確地改寫,應該調整成如下次序:
"For the third time in decade, a third-rate Serbian military is brutally
targeting civilians, but beating it is hardly worth the effort; this view is
not based on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happening on the ground."
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這句話「向右」的結構:「在這十年間的第三次、一個三流的塞爾
維亞軍隊、殘忍地以平民為目標、但是打敗它是不划算的、這種觀點不是建築在缺乏了解
、發生在戰場上的事情。」每個新的資訊,都是對前一個資訊的補充,一環接一環。
2.
然而這裡有兩個問題,其一是「先後」和「左右」的關係,其二是「英文」和「左右/先
後」的關係。平克說,英文是「向右」的語言。為什麼要特別說向右,不說向後就好?這
其實是平克基於英文書寫方向的想當然爾——因為英文只能從左往右寫,所以對他來說,
往右就是往後;但是在中文裡面,我們有橫書(左往右)直書(右往左)之分,所以向余
光中在說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他說的就不是左右,而是「前飾」和「後飾」。
既然「左右」就是「先後」,那麼另一個問題是,有往前的語言嗎?某種程度上來說,中
文也許是往前的語言(當然,余光中不會承認這是中文,他會說這是西而不化的「英式中
文」)舉例來說,"I saw a man who looked like your brother."翻譯成中文最直接
的翻法是「我看到一個長得像你兄弟的男人。」這就是把原本「後飾」的子句變成「前飾
」了。
對此,在〈怎樣改進英式中文?——論中文的常態與變態〉中,余光中又區分「白話文/
文言文」而主張,這不是「中文」之謬,而是「白話文」之過。舉例來說,司馬遷寫項羽
「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翻成白話很容易變成「項籍是一個身高八尺,力能
扛鼎,同時才氣過人的漢子。」
由此可見,文言文其實是「後飾」的,只是變成白話文後,不知何故才出現這種弊病(雖
然余光中認為這是「西而不化」的結果,但是這完全沒有道理:如果文言文和英文都是「
後飾」的,那麼怎麼會文言文受到英文影響之後,反而變成「前飾」的呢?)然而不管白
話文是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余光中的結論也和平克相同——我們應該把「前飾」(錯
誤的)句子修改成「後飾」(正確的)句子。
3.
但是進一步的問題是,這真的是「誰對誰錯」的問題嗎?
在《精簡寫作》這本書中,羅伊楨摹o概J拉克提出了寫好短文的4個原則:平衡(
balanced), 不平衡(unbalanced)、變換節奏(change of pace)、切中重點(
hitting the target)。
其中「平衡」(balance)指的是「形式」對稱,例如拳王阿里著名的"Float like a
butterfly, sting like a bee."但是「不平衡」(unbalanced)卻不是「形式」的變化
,而是「有所側重」(Give weight to one side)——將兩個對等的句子變成「主句」
和「從句」的關係。舉例來說:"It was a sixty-degree day in February. The
citizens of Iowa came out to play."是兩個對等的句子,但是"When it hits
sixty degrees in February, Iowans will abandon their snowsuits and come out
to play."就是「有所側重」的句子。
不過,這只是第一步,在決定要有所側重之後,第二步是決定要如何側重?
——他說的,其實是「前飾還是後飾」的問題。
對余光中來說,前飾句以名詞壓底,一長了,就顯得累贅,緊張,不勝負擔。「顫巍巍地
,像頂大而無當的高帽子。」克拉克也有類似的形容,他說主句和從句就像翹翹板兩側的
大人和孩子,我們需要倚仗成年人的力量來穩住翹翹板。
但是他並不認為「穩定」的翹翹板才是正確的,因為這只說明了,反過來把從句放在前面
,我們會壓不住翹翹板,使它不再穩定,而變得飄忽、懸在半空,從而製造出「懸念」。
4.
到此為止,不管是英文還是中文,前飾還是後飾,談的都只是「文字」的問題。如果變成
圖畫,會有什麼不一樣嗎?台灣漫畫家陳弘耀就曾經討論過這個問題,在〈談漫畫節奏的
調整(上)〉文中,他以自己的作品《一刀傳》為例,進行了如下說明:
https://i.imgur.com/HCQCblS.png
根據他的夫子自道,完稿優於草稿,是因為「先說果再說因,文法上來了個倒裝句,於是
多了一層想像空間。」然而在我看來,這並沒有完全把握到兩者的差異——我們只要把兩
者都轉換成文字就能理解了。草稿版是金庸小說常見的模式:「貫萬齊從大石後面悄悄探
出頭,只見山洞口站了兩個人影,赫然是林東洲和陳一刀。貫萬齊心下尋思,他們倆在這
兒做什麼呢?」
而定稿則是:「這是怎麼回事?貫萬齊從大石後面悄悄探出頭,往聲音來源看去,只見山
洞口站了兩個人影,赫然是林東洲和陳一刀!」
很明顯,文字完全沒有表現出圖畫的差異。雖然都是「先因後果」變成「先果後因」,但
是在文字的版本,我們從貫萬齊的內心疑惑往外轉移到他觀察的對象,最後聚焦在洞口的
林東洲和陳一刀身上。這一切是如此絲滑流暢,完全沒有陳弘耀說的「文法上來了個倒裝
句,於是多了一層想像空間。」
相反地,在圖畫版本,我們是因為「看到」了貫萬齊好像看到了什麼(而不只是他化成文
字的疑惑),於是被挑起好奇心(他看到了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情?),然後再到
下一格,我們又從「貫萬齊的視角」往洞穴看去,這更讓我們代入貫萬齊的視角,一方面
延續了前面的疑惑,一方面更強化「那兩個人在做什麼?」的困惑,兩個懸念層層遞進。
這凸顯了圖畫的兩個特性,一個是更豐富的資訊量(似乎是廢話?),另一個是「編結式
」(提里‧格容斯帝恩)的閱讀體驗——所謂「編結」指的是不受限於「左和右/先和後
」,固然先看到的東西可以挑起好奇,但是更重要的是,先看到的東西會繼續殘留——我
們不用擔心像是平克說的,因為不及時填補空缺引起讀者困惑,也不用擔心余光中說的,
幫主詞戴了大而無當的高帽子。
因為在圖畫中,我們隨時可以往回(甚至是同時)閱讀「左和右/先和後」的圖像,一邊
像是閱讀「後飾」的文字一樣,讓不斷堆疊的新資訊增添新的資訊,一邊又不斷返回/利
用仍然共時存在的圖像對文本進行交互地詮釋。
5.
最後,這篇的初衷其實只是想要解釋一個問題:在 @山猫嗷嗷嗷翻譯的〈画视线力学基础
——读者的“眼睛”给予漫画的力〉這篇文章中,原作者泉信行利用下圖說明「視線力學
」如何影響讀者對畫面的理解:
https://i.imgur.com/gyj39kr.png
『下面的“ガィン”(註:第二格/中上)的画格中,虽然只能看到“把街灯撞凹在右上
消失的影子”,但读者可以通过感觉理解出“这个影子是在右侧出现,撞到柱子后跳回来
的”。但是这个运动过程没有完整而具体地画出来。“パンッ”(第三格/中下)的画格
相对来说用比较直的方式画出来,乍一看也能看出是“右向左”的移动方向。』
『这里的“虽然没有实际画出来,但是能读出感觉上向着某方向在移动”,就是基于视线
力学产生的效果吧。漫画的画格里所画的物体,基本上都受到“看不见的水流”所影响,
能使读者感受到好像在向阅读方向移动,以及撞上移动方向上“障碍物”之类的错觉。』
泉信行認為,我們會知道「第二格(中上)」右上的影子「是在右側出現,撞到柱子後跳
回來的」是因為有某種「看不見的水流」帶領著我們由右往左,所以我們能夠直覺地感受
到「碰到柱子之後反彈」的效果。對此, @鲜奶布丁認為泉信行就是在胡說八道,這並非
什麼「看不見的水流」的影響,而只是很單純的閱讀順序之影響。此外,他更進一步指出
,被擷取的這幾個話格真正有意思的是:『第二格与第三格集中线的聚焦点有意地将我们
的视觉引导向了运动者已经离去之地,这些都是使得整段分格表现出“眼睛所跟不上的速
度感”的真正原因。』
而藉由這篇文章,我想要進一步補充的是,就如同前面的例子,在陳弘耀的定稿,我們雖
然依照閱讀順序,從貫萬齊的正面特寫轉到過肩鏡頭,但是我們並沒有因此遺忘前面的圖
像,他們仍然共時存在著,於是我們得以將「貫萬齊的疑惑、我們對他看到什麼的疑惑、
林陳二人在幹什麼的疑惑」層層堆疊進而獲得文字遠不能及的感受——同樣的,在「第二
格(中上)」右上的影子,除了集中線聚焦之外,我們也按照閱讀順序(兩個對話框和效
果音),先看到影子,再看到對話,然後是彎折的路燈和聲響——於此同時,我們再「同
時往前又往後地」用新得到的資訊對就資訊進行增補(那個影子踩彎了路燈)同時也用舊
資訊對新資訊進行詮釋(踩彎路燈的是那個影子),於是有了「撞上去、跟不上」的力道
和速度感。
6.
寫到這裡,突然有點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寫什麼,又為什麼要寫,也許只是基於一點,亂
槍打鳥、拋磚引玉的幻想吧。希望這條路不是那麼孤獨。
作者: emptie ([ ])   2020-12-19 00:47:00
但讀者讀漫畫一定會照著格子順序讀嗎
作者: twosheep0603 (兩羊)   2020-12-19 00:50:00
內文其實有提圖像是弱次序的
作者: y1896547 (巴斯)   2020-12-19 01:03:00
你的文章讀起來滿舒服的 請問有在寫作嗎?
作者: jetaime851 (jetaime)   2020-12-19 01:03:00
文字跟圖像兩種不同媒介一樣能達成混淆閱讀者 製造曖昧情境的解讀的意思?
作者: a123444556 (嵐)   2020-12-19 01:07:00
看標題跟內文差點以為要發在book板結果發錯地方XD
作者: CandyIsALie (CandyIsALie)   2020-12-19 01:15:00
看完了但是時間太晚消化不良,先推
作者: pomelolawod   2020-12-19 01:31:00
優文
作者: lio220rap (晴烈)   2020-12-19 01:46:00
小小的疑問,為什麼有的段落全繁體、有的段落全簡體?
作者: meierlink (彤衍)   2020-12-19 01:54:00
簡體部分是引用資料的原文
作者: chuckni (SHOUGUN)   2020-12-19 02:00:00
閱讀順序並不只是分鏡,單圖構圖時一樣有這個概念
作者: Yanrei (大小姐萬歲!)   2020-12-19 02:03:00
先推,還沒辦法仔細的思考內容XD
作者: nadekowang (庫特わふ)   2020-12-19 02:14:00
我有時候搞不懂黑雲你是一帳兩人用,還是本身能一邊反串引戰,一邊又偶而發些言之有物的優文看到這種文,再看看平常的推文或其他版的文,總是讓我揉揉眼睛
作者: loosie (uila)   2020-12-19 02:30:00
假如一個人講話都沒有爭議 那就只是善於討好人的狗而已
作者: d185422 (003)   2020-12-19 02:37:00
作者: NDSL (ND)   2020-12-19 02:50:00
我還以為來錯版
作者: NekoArcueid (貓貓人)   2020-12-19 07:27:00
雖然還不太理解,不過支持你的認真分享ovo
作者: doraemon8709 (正方型男)   2020-12-19 08:43:00
幹原來是黑雲喔
作者: tw15 (巴拉巴拉)   2020-12-19 09:00:00
我反而有點認為1.中 平克舉的調整例子調整之後有點從論述變成農場文章w我會這樣認為或許是因為兩種媒材希望帶給讀者的體驗或者說希望吸引到不同的群眾吧
作者: etvalen (eclipse)   2020-12-19 09:42:00
滿有趣的觀點,給推
作者: linzero (【林】)   2020-12-19 10:14:00
中文自己本身也有倒裝句等用法吧?語言本就沒很嚴謹的語法。有些為特殊用意或閱讀效果的還會故意不遵照常用的語法了
作者: tw15 (巴拉巴拉)   2020-12-19 10:28:00
羅伊楨摹o概J拉克 中間名字亂碼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