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台灣漫畫新浪潮 ( 漫畫誌 圖像小說 )

作者: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20-03-30 19:09:52
中央社 文化+ 文:陳政偉
十年磨一漫:CCC創作集培養台漫生力軍
https://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200314w003
從國家型計畫到商業化再出發,《CCC創作集》將本土題材推上國際,跨域可能無限寬廣
《CCC創作集》(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是國科會的「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成果
之一,最初的構想是創作以台灣歷史、文化為背景的漫畫史料數位化的平台。2012年數位
典藏計畫結束,CCC改由民間出版,2017年文化部補助新台幣千萬元復刊CCC,委由數位文
化中心執行,從「季刊」變成「月刊」。
《CCC創作集》近10人編制的團隊,從去年7月起轉到文策院。
來到位於松菸古蹟區的文策院,走上2樓,首次開箱這本在業界打響名氣漫畫雜誌。《CCC
創作集》計畫專案經理、文策院產業策進處內容開發組組長黃冠華領著我跟攝影,前往辦
公室,他才想到,離上次團隊合照好像是很久之前了。團隊的大家拍照完旋即走進會議室
,跟依約來到的漫畫家又談起作品與企劃。漫畫才是他們的同溫層。
雜誌最初是免費發送,2011年起正式商業化出版。這本以台灣文化為題材的漫畫人文誌,
20期累計銷量超過10萬本,堪稱是台灣最受歡迎的政府刊物。它更孕育出《異人茶跡》、
《北城百畫帖》等人氣單行本,被稱為台灣漫畫家的練功坊。
黃冠華說,製作團隊原本隸屬在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下,與中研院各領域研究員合作,挖
掘台灣歷史、民俗文化等題材,將人文科普知識轉譯成輕鬆有趣的漫畫作品,製成一本本
的漫畫雜誌。
當初做這本漫畫雜誌,原本想找出版社合作卻無疾而終。「2009年前後可以說是台灣漫畫
發展谷底,本土創作者跟本土題材這樣雙重票房毒藥的企劃提出來,其實內心就知道拉不
太起來。最後,決定自己來做。」黃冠華先是苦笑,同事們身先士卒就撩下去,只能慢慢
摸索。一邊詢問線上的出版編輯實務,另外最重要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文獻探討」,看遍
各種題材與故事內容的作品。
除了不用自己鋪貨銷售,運作上就如同一間小型漫畫出版社,黃冠華解釋,他們就是責任
編輯,所有漫畫創作過程中的資料收集、劇情企畫到台詞校對,都會參與其中。篩選出適
合轉譯的創作題材後,再與漫畫家開會討論,由創作者選出感興趣的繪製主題,並向他們
提案。
隨著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結束,《CCC創作集》停刊。再出發對雜誌來說是重要的轉捩點
,做成月刊的「長篇連載」會變多,讓每個故事的世界觀更完整,劇情架構更穩固,角色
塑造更立體,深入地介紹台灣文化,也訓練漫畫家用長篇的思維來說故事。
復刊後的《CCC創作集》,更強調主題規劃封面故事,展現編輯團隊與讀者閱讀傾向的連
結。黃冠華說,除封面的形象翻新,還增加漫畫產業報導。他不怕雜誌太像業內刊物,因
為有太多事情要跟讀者分享,包括漫畫的次文化介紹,或是跨領域合作的可能性。
漫畫雜誌擁有多工任務,是平台也是養成學校
投入大半心力,黃冠華也發現這個產業沒有想像中這麼簡單,畢竟台灣比不上日本有完整
產業鏈,漫畫家只能兼職創作。這群新人漫畫家,大多是視傳或相關科系的學生,或是漫
畫獎項的獲獎者,也有在漫畫活動現場面談的自薦繪師。
「必須跟到處兼差的創作者溝通,從有限檔期中,幫助漫畫家完成交稿,絕對是艱鉅任務
。」談到產業面,黃冠華開始滔滔不絕。
在台灣,漫畫界比較缺乏漫畫腳本人員、漫畫編輯這類的專業人才。新一代漫畫創作者面
對與日本不同的產業狀態,較少師徒制,新人大多都是「自己來」,沒有經驗傳承,也較
少有做長篇連載的機會,所以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去協助漫畫家練習如何說有結構性的故
事。
和新人漫畫家合作過程中,也讓漫畫家學習到該如何與團隊協作。像是其中一期刊物有個
「漫畫植劇場」的企劃,邀請影視劇本作家現身說法,幫助有興趣從事漫畫腳本的人,可
以知道兩種不同文本轉換的要領。
黃冠華說,「未來,像是動漫角色扮演者COSER,或像聲優這類相關專業人員,在漫畫產
業形成規模後,都是可以投入發展的下一步。」
走出台灣,本土議題也打中國際讀者
這些年眾多參與合作的台灣漫畫家當中,已經孕育出5名金漫獎得主,還有10個創作者到
過日本、法國參展;另外,台灣漫畫家AKRU的《北城百畫帖》不僅單行本叫好又叫座,還
將推出真人版電影版躍上大螢幕,也是《CCC創作集》努力協助的成果。這些成功授權海
外的經驗,代表著外國人對台灣文化的好奇,而本土漫畫家創作帶有濃厚台灣色彩,是作
品脫穎而出的關鍵。
「有些題材既台灣又世界,變成台灣漫畫題材的優勢。」黃冠華去國外參展才知道,從國
外讀者回饋裡發現,有些題材真的只有台灣人想得出來,像是性別平權、女性自主的角度
與議題都是台灣優勢,尤其在亞洲,台灣LGBT文化為內容的作品更是走得很前面。甚至,
台灣政治漫畫得天獨厚,突破過去鮮少談論自家空間、地方和文化的漫畫內容界線,使《
CCC創作集》得以成功開闢一條台漫新路線,讓漫畫的題材更多元。
黃冠華分享,去年日本niconico超會議,《CCC創作集》跨國參展,現場結合AR科技將漫
畫立體化,在「超廟會」展區重現漫畫《神之鄉》中的桃園大溪關公誕辰遶境慶典,觀眾
穿上大仙尪仔布偶,踩著廟會僮仔的步伐,親身體驗傳統祭典陣頭表演。
「想梗最難了,每次參展都要痛苦一番。」黃冠華認為,在實體出版逐漸萎縮的現下,數
位化出版會是不可逆的趨勢。未來跨域整合會是更急迫的下一步,所以正積極進行《CCC
創作集》數位化上線。之後有文策院不同部門的跨領域合作,注入更多資源,結合不同產
業一起來拓路。
台灣漫畫這些年,本土創作者與產業漸漸走出路的雛形,越來越多漫畫家被國內外讀者看
見,《CCC創作集》的確在其中扮演推手的一部分。黃冠華謙虛地說,「其實我們就是加
油添薪的角色,找來越多人跳火坑,希望柴火燒得越久越旺。」
創造圖像小說 島嶼風味的大人漫畫
https://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200314w002
跳脫日式王道漫畫和台式大嬸婆框架,兼具連環圖像和文學敘事的台漫作品如雨後春筍出

五年級生的小時候,漫畫養分可能來自劉興欽的大嬸婆,也看原子小金剛或怪醫黑傑克。
六年級一邊追著無敵鐵金剛、七龍珠,敖幼祥的烏龍院同時間也出現在各大報章雜誌。七
年級生,則可能看著電視版閃電霹靂車、七龍珠以及櫻桃小丸子,或是從小叮噹改名成哆
啦A夢的機器貓。
台灣漫畫讀者的童年,幾乎無法不接受日本漫畫洗禮,所以台灣讀者習慣了日本風格的漫
畫,也是俗稱的manga。日本漫畫好像緊箍咒般,禁錮著台漫的靈魂。
近10年來,台灣本土漫畫家終於走出島嶼,帶著自己血液裡的文化題材跟世界交流,也終
於發現愈台灣化的內容,愈能被全球漫畫讀者接受。儘管在圖像上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或敘
事方式,台灣漫畫家經過數10年的實力累積,在題材與敘事上卻更具有深度,包括小莊的
《80年代事件簿》、61Chi 的《城市裡,有時候》等作品。
於是,台灣漫畫敘事開始不再傳統,跳脫不是日式王道漫畫就是台式大嬸婆的框架。既保
留圖像連環故事特性、又具有文學性敘事方式的作品如雨後春筍出現。這些有遠見的擺渡
者,投入心力發起獨立漫畫雜誌,拋除過去依附於日漫或同人誌的形式,帶起一波新興漫
畫雜誌浪潮。
這些漫畫雜誌讀物的讀者不再只是小孩子、青少年,作品中能充分感受原創內容蓬勃發展
,正在堆起萬千的創作浪花,推進台漫的精神大躍進。
圖像小說是給大人的漫畫
走進大辣出版的會議室,就被書架上堆滿的「圖像小說」所震懾,擔任多年法國安古蘭台
灣館策展人的總編輯黃健和,帶過許多台灣本土漫畫家世界趴趴走,在各地的書展人生中
,逢人就介紹來自寶島的創作。
在世界各國出版展會裡,最常問到他是「出什麼樣的作品?」黃健和這幾年很自然回答,
他是出「圖像小說」 (Graphic Novel)的,對方就會了然於心,這也是全球漫畫出版大
歸類裡,很清楚的一個分類。
這幾年漫畫被出版界逐漸肯定了藝術價值,漫畫家 Art Spiegelman 創作的《鼠族》(
Maus)系列曾獲普立茲文學獎,被認為奠定了圖像小說在美國文學界的地位。而美國新銳
圖文作家德納索(Nick Drnaso)以美國911恐怖攻擊後,校園槍擊案頻傳的美國當代社會
為背景,創作《薩賓娜之死》,入圍2018年英國曼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
1978年出版的美國漫畫《與神的契約》(A Contract with God),創作者是美國動漫教
父威爾・艾斯納(Will Eisner),艾斯納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40年代推出的英雄漫畫《
閃靈俠》(The Spirit)。
黃健和說,1978年,艾斯納創作出《與神的契約》,描述猶太人遭神背棄的故事,他也首
度提出「圖像小說」概念,認為漫畫應該被視為是藝術表現形式的一種。
這個潮流發展於80、90年代,全世界的漫畫創作者或許都在這時間裡,感受到漫畫內容的
限制,及形式的拘束。於是,在內容上,走向家族敍事及個人成長記憶。
台灣早有圖像小說
已經投身漫畫30年的他,披著格紋襯衫配上夾腳拖就侃侃而談,「不管美式漫畫comics、
日本漫畫mang或法式bande dessinée都算是漫畫」,只是台灣人過去只熟知日本的漫畫
作品,對本土漫畫家的了解也大概就是劉興欽、敖幼祥的作品。
黃健和從小就愛看漫畫,去租書店不待個半天不罷休,從阿三哥與大嬸婆看到七龍珠,只
要故事有趣,他不挑食的。從戲劇系畢業後,當過副導、主導,工作之餘消遣就是看漫畫
。意識到自己的愛好若能變成志業,可以讓更多人看到好的作品。後來進入出版業,在時
報出版編過2本漫畫雜誌,跟敖幼祥、蔡志忠、鄭問等人合作過。
他說,台灣其實已經有創作者實踐「圖像小說」的形式,麥人杰的《麥先生的麻煩》、小
莊的《廣告人手記》的漫畫內容都從生活出發,麥人杰以生活中的各種麻煩事出發,小莊
則紀錄自己的廣告導演生涯,圖像小說都有類似的脈絡,他們當下用畫筆紀錄了瑣事與歷
史,如今來看就是圖像小說的本質,可能創作者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從對象而言,「給大人的漫畫」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鄭問的《刺客列傳》、《東周英
雄傳》用漫畫方式呈現歷史故事的文字,《阿鼻劍》講佛道跟武俠,不論是廝殺或是人性
流露,都是傾向成人的題材,談嚴肅的議題或是成人世界的愛恨情仇。
日本漫畫風格充滿熱血、友情、勝利的王道,缺乏一些現實人生的真實性。圖像小說則看
見人生或是談論嚴肅的議題,例如生與死的哲學或是性的嚮往,都是成長的掙扎,這些都
有別於王道漫畫的內容。另外,圖像小說裡作者風格強烈,以自己的方式表達故事。
近10年來,漫畫這塊領地開始長出不同的花,除了讀者熟悉的日漫、精緻的歐漫,開始聽
見「圖像小說」,出版社推出圖像小說、漫畫界談圖像小說、書店出現圖像小說區。創作
者累積能量開始投入這些新漫畫浪潮的雜誌刊物。
台灣逐漸累計能量,獨立漫畫雜誌終於被國際看見,乘載這些本土化、全球性、個人化的
刊物,在這個時間點達到燃點,如同《熱帶季風》與《波音漫畫誌》與《TAIWAN COMIX》
入圍2020年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另類漫畫誌獎。
如今創作者,在形式上尋找圖像與文字的對話,及個人風格的特殊性,因此逐漸走出不同
於傳統漫畫作品的風格。
埋首漫畫的生涯裡,黃健和總是在尋找新銳作品看到屬於他的「魔幻時刻」,挖掘出那些
讓人驚豔的圖像。就像他有次在漫畫展看到一位作家的作品,第一頁是有個四口家庭在吃
飯,餐桌上作者父親、母親與弟弟,而姊姊正從天花板上像貞子般爬下餐桌。這個作者來
自異國婚姻家庭,他看到一個超越國界與文化的想像才華,黃健和當下就想要簽下版權搬
回台灣。
這幾年網路自媒體發展快速,創作者不再是被動地讓出版社所知道,漫畫家選擇不同的平
台發布自己的作品,參與更多的國際性展覽或比賽,觸及全球讀者。管道變多後,被看見
不是難事,而是要回到作品敘事性有沒有普世價值,是否讓讀者有共鳴。
走出島嶼,漫畫作品成認識台灣的載具
圖像小說在歐美行之有年,自成獨立的閱讀類別,更受到文學界的肯定重視。2019年
Openbook好書獎揭曉,首度出現以漫畫形式得獎的中文創作,插畫家阿尼默的漫畫集「小
輓」,讓大家開始對圖像小說形式感興趣,也肯定漫畫作為創作的本質被看見。
黃健和頻繁出入法國安古蘭、美國聖地牙哥、西班牙巴賽隆那漫畫節,也期望能夠看見台
灣漫畫家拿到大獎的一刻。不過,他看著台灣漫畫走出去面對國際市場檢視,創作者似乎
還沒準備好面對商業行為的考驗。新興漫畫的浪潮在崛起,台灣漫畫家與創作者、出版界
,要更努力抓緊機會,趁著浪頭衝出去。
「我想要出版的作品,是能擺在架上10年,且會頻繁被拿下來翻閱的漫畫。」黃健和正在
用5年級生的浪漫,幫助更多創作者被看見。被視為圖像小說發跡鉅作的《與神的契約》
,終於讓他出版,介紹給台灣讀者。
「非主流也會變成主流,在蟄伏過程,漫畫家仍然持續創作,等待被挖掘的時刻。」黃健
和攤開新銳漫畫家的作品,一本本如數家珍地描述故事、畫風、作者。他像球探,也像投
手教練,尋覓著將要綻放光芒的作品。
即便願景如此恢弘,黃健和卻沒有急切簽下什麼神級創作者,他的願望更實際,只是想讓
漫畫重新走入所有台灣讀者的生活裡。他期望著,台漫有一天能像當年敖幼祥的《新烏龍
院》一樣,鋪天蓋地般出現在各大報章雜誌以及媒體,這就是他繼續下去的最大動力。
另類漫畫雜誌:他們選擇一條足跡罕至的創作之路
https://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200314w004
房瑞儀、劉倩帆聯手打造波音漫畫小誌,熱帶季風黃珮珊獨力掀起亞洲紀實漫畫浪潮
這天,台灣漫畫基地正舉辦「法國安古蘭漫畫節臺灣館回顧展」,漫畫家劉倩帆(好帆)
在講座分享參展與駐村漫畫家的經驗,也聊到與房瑞儀(Elainee's)一起辦《波音
Bo_ing 漫畫誌》的冒險歷程。趁著講座結束,把兩位漫畫少女留下來聊聊這一路創作驚
奇之旅。
2018年,房瑞儀與劉倩帆在安古蘭漫畫節相遇。房瑞儀是當年獲選的駐村漫畫家,劉倩帆
則因獲得安古蘭數位競賽漫畫銀獎前往領獎。二人相識,發現彼此有共同欣賞的藝術家,
都喜歡小誌風格的歐洲漫畫雜誌,對彼此創作想法有共識,一拍即合。
「創刊一開始沒有遠大的目標,就只想找喜歡的創作者,把大家集結在一起,在平台上分
享故事。」房瑞儀說,這是內心的哲學,目標談太遠就越不容易達到,把期望值拉近,不
自覺中就會完成。
房瑞儀與劉倩帆都是創作者,先前都沒有編輯台工作經驗,手上只有擬定的刊物方向。決
定要推出刊物後,連創刊號主題還是用網路抽籤機決定的,「島」就這樣誕生。
她們號召台灣漫畫家、插畫家甚至藝術家,繪製一本擁有各種風格的漫畫誌。憑著在國外
接觸過的大量漫畫刊物,兩人一步步摸索出工作流程,邊做邊學,從創作者轉換成雜誌編
輯的頭腦,也學習編輯的基礎。但兩人一個住英國,一個在台灣,工作分配上,劉倩帆負
責電腦排版與編輯,在台灣的房瑞儀則負責封面繪製、印刷與送貨。
化學作用讓她們相知相惜,決定一起共辦雜誌,但兩人的漫畫創作路卻截然不同。
安古蘭促成波音漫畫誌
劉倩帆從小就喜歡畫畫,學生時期在各種日本卡通中成長,模仿日漫的筆觸是開始漫畫創
作的起始點。還有家裡漢聲小百科的插畫,也讓她著迷圖像創作。
熱愛鉛筆塗繪的筆觸,劉倩帆五專唸了商業設計,畢業後在設計公司工作。後來毅然辭掉
工作,遠赴法國學習當代藝術,報考貝桑松高等美術學院,在法國住了3年,直到最近搬
到英國定居。
在國外留學時,在藝術書店看到當地的圖像小誌,讓她喜歡上漫畫創作。但決定走到專職
創作,是參加法國安古蘭漫畫節得獎後,讓她有信心全心投入漫畫創作。劉倩帆說,因為
創作靈感都來自生活周遭。
漫畫是劉倩帆跟世界溝通的方式,讓她願意投入。內心世界好像透過漫畫,就可以跟其他
人深層交流。
房瑞儀的記憶裡,嘗試畫漫畫是小學一年級,只知道要編故事,把格子填滿,而那張紙如
今仍留在家裡,紀念著。半路出家自學的她,本身卻是貨真價實的職能治療師,最近才把
她之前作為賺錢本業的工作點滴化為創作。工作上有許多接觸活生生人們的真實體驗,成
為她創作的養分。在辭去治療師專職漫畫創作前,她只覺得自己比一般人會畫畫一點,下
班後喜歡圖像創作。2018年毅然決定出國留學,最後一年投了安古蘭駐村,是個生命的轉
捩點。
房瑞儀說,創作者都會面對風格確立這件事,等她創作久了,才知道這些是自然累積而來
,不需要特別強求。
《波音 Bo_ing 漫畫誌》顯示台灣已逐漸累積能量,獨立漫畫雜誌被國際看見,乘載這些
本土化、全球性、個人化的刊物,在這時間點達到燃點,也引爆台漫的新浪潮。像是這幾
年出版的《熱帶季風》與《波音 Bo_ing 漫畫誌》與《TAIWAN COMIX》就入圍2020年安古
蘭國際漫畫節另類漫畫獎。
異軍突起的《熱帶季風》與慢工出版的總編輯黃珮珊,則又是另個有趣的故事。
慢工出版磨出細活,體現社會真實
《熱帶季風》是慢工出版社長、總編輯黃珮珊歷經5年努力所迸發的驚人之作。
黃珮珊給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殺氣騰騰」,在漫畫圈女性氣質濃厚的出版或創作圈來說
,她顯得獨樹一格。當然,她也是非常軌的的出版人。大學念的是劇場設計系,後來到法
國馬賽美術學院改念當代藝術,原本想朝影像創作發展,把自己丟進中國雲南、東南亞等
偏遠地區去取材。
影像沒拍成,她卻下定決心做出版人,且是針對亞洲議題的「紀實漫畫」。電話打去住在
泰國的黃珮珊,背景傳來了屬於叢林裡蟲鳴鳥叫,完全陷入對於《熱帶季風》的想像情境
中。
黃珮珊在2012年開始醞釀「亞洲紀錄漫畫」的出版計劃,希望以視覺敘事的方式,出版亞
洲地區不同創作者的紀實創作內容,並且以全手工絹印出版,受到台灣出版收藏界關注。
在出版《熱帶季風》前,她已經做了4本書。第一本書是楊鈺琦的《工廠》,以母親在工
廠做事養大他的故事為靈感,將主角從人變成企鵝媽媽,畫出台灣70年代加工廠榮衰的縮
影。之後的《前線Z.A.》記錄台灣的社會運動;《青空下的學堂》是印尼教育工作者與孩
童生命故事分享;今年出版的《哈囉哈囉馬尼拉》,作者黃駿則用圖像帶領讀者體驗馬尼
拉的生活。
出版4本書,黃珮珊認為是該轉型的時候,也因當時遇到資金燒完,出現出版事業的谷底
。黃珮珊直白地說,「只想到要豁出去拚了,若5年做不出成績,就要面臨失敗。當下,
只能幹一票大的。」
黃珮珊決定豁出去做番大事業,雜誌的名字就在猶豫不決的那個炎熱下雨午后,她浮現法
文的Mousson,用中文詮釋出來就是「熱帶季風」。
2017年決定衝刺的黃珮珊,開始積極籌畫《熱帶季風》。
首本亞洲紀實漫畫雜誌熱帶季風面世
《熱帶季風》的作者群大多來自台灣,也有香港、澳門、馬來西亞和關島漫畫作者。黃珮
珊想要傳達的是亞洲寫實議題。題材包括視障者的故事、90年代的澳門建築、老吉隆坡的
生活描繪、獨立音樂人的巡唱心聲、澎湖擲炸棗民俗過程、一種叫高體鰟鮍的本土魚種生
態、60年代的香港回憶、關島查莫洛原住民文化推廣困境。
這幾年,台灣吹起一鼓以社會紀實為體的漫畫新浪潮,顛覆漫畫讀者原本的想像,影響、
培育出一批有著各式畫風、能夠作出深度內容的創作者。如果《熱帶季風》是個時代的開
端,可能因此捲起漫畫新浪潮,大家都在看著。黃珮珊很興奮地告訴我,她做到了。
開拓國外市場是另一項挑戰,黃珮珊花很多精力去推廣漫畫雜誌到全球,就是希望這些內
容可以被亞洲不同國家的人看見,也讓歐美國家的人看見亞洲漫畫家自述下的亞洲,這一
直是慢工的初衷。
至於國內產業,她覺得台灣漫畫市場有段時間缺乏多元題材的累積,導致想要做有深度、
有風格的長篇時,面臨人才缺乏、讀者也不夠的窘境。如今發行4期後,透過大量作品更
能讓讀者了解什麼是紀實漫畫。回到慢工出版的初衷,她想要做的是長篇敘事圖像小說,
這些「細活」幫助他們邁出步伐。
幾天前,慢工出版才剛發表台灣第一部政治受難者的傳記漫畫《來自清水的孩子》募資計
畫,故事是白色恐怖受難者蔡焜霖為主人翁,由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游珮芸和
繪本藝術家周見信共同創作。
「出版是社會上傳播與溝通的一環,要呈現人類的真實生活。」黃珮珊如此堅持著信念,
因為說故事是她的喜好,以漫畫為形式,身為這些寶藏的製作人,了解這個世界並讓人流
傳下去。對於志業的目標,她已滿足。
台灣第一本科幻圖像小說誌Zigma的誕生
https://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200314w005
冒著風險挑戰非寫實圖像小說,從寫實轉換到虛構故事,最終還是專注在人與人性之上
台灣第一本以科幻為主軸的圖像小說雜誌《Zigma》,是一本定調為實驗性的原創內容書
籍,群募計畫日前終於籌資完成,預計要在4月中發行第一本刊物。
繪本能說的故事內容有限,傳統漫畫對插畫家來說又有點吃力,圖像小說則是一種介於繪
本與傳統漫畫的說故事方式,既能以圖畫來呈現,又能用像是小說般的文字內容加以敘述
,題材範圍更寬廣,表現手法也更自由。
也許,圖像小說會是台灣漫畫的新解。
首本科幻圖像小說雜誌如走進未來烏托邦世界
《Zigma》是一本以創作者為核心的科幻圖像小說雜誌,刊物名來自於數學的求和符號Σ
,由奧斯卡發起,manual_for_all、廖若凡、An Chen 等7位創作者共同創作,每人將以
30 單頁左右的篇幅講述科幻主題卻截然不同的故事。第一階段以半年刊形式發行四期,
也用中英文雙語呈現。
在主創者奧斯卡選的共享工作室碰面,落座後才覺得空間像是世外桃源般,從民權東路繁
忙街口拐彎進來小巷,彷彿屏除喧囂,來到異世界般的《Zigma》時空裡。
他說,一開始將《Zigma》定調為實驗性的原創內容,不只有別於市場中的主流形式,還
要以「科幻」為創作主題。當時看到 Netflix 的《黑鏡》與《愛*死*機器人》,深受
其中對科幻的想像、天馬行空的創意,及科幻與人性的複雜關係所吸引。
「台大資管畢業,沒有去當工程師,一頭栽進了圖像創作。」奧斯卡恰如我對陽光男孩的
印象,淡定地回答選擇創作的原因。
年紀輕輕的奧斯卡即使國際參展經驗豐富,訪問仍滿臉嚴肅,一開口就感受到他表達內容
的精準。他對提問好像早有準備的應答,但我總覺得少了什麼,空氣有點凝結,我在腦袋
中不斷搜尋著訪問切口,不自覺地滲汗起來。
終於,在聊到他喜好獨自旅行、享受孤獨時,我瞥見角落的電影海報如獲至寶,問了一句
,「你該不會跑去阿拉斯加的荒野吧」,他露出瞳孔放大的表情,讓我知道「就是這個」
。那是《阿拉斯加之死》的電影海報,主角艾米爾荷許坐在阿拉斯加河邊廢棄巴士上遙望

美國一名探險家麥肯德利斯(Chris McCandless),乘便車去阿拉斯加尋找自我。在一個
大雪紛飛的冬天,抵達阿拉斯加獵人作為臨時避難所的一部廢棄巴士前,最後也死在那裡
。被美國作家克拉庫爾(Jon Krakauer)撰寫成名為《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
)的小說,也在2007年拍成電影。
他說,「10天裡我在三個不同的區塊露營,找離主要道路外很遠的地方,可以碰不到人的
地方。」第一次露宿野外,他心裡害怕極了。但知道自己必須要經歷這些,過程中全然的
孤獨感,讓他在接下來幾天只想逃,也不斷問自己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情。
虛擬現實的漫華雜誌是對現實的反動
說起本名蔡文軒,有些羞赧,台大資管出身,最後也沒當工程師,卻做起插畫家。開始畫
畫,是因為2011年大學四年級一場告白失敗的意外。當下眼前就突然浮現一個男生走在蜿
蜒路上的畫面,回家拿起色鉛筆、紙畫下,就開啟創作的冒險。
奧斯卡喜歡手繪的風格,因為會留存下來溫度。他早期風格近乎寫實,透過近年來回各城
市,在出發與歸途的過程中認識許多人、知道些事,看過很多風景,用畫筆記錄當下生存
的時代。
他曾受邀為總統蔡英文的新書《英派》繪製其中一版扉頁插畫,別人問他是否沾上政治色
彩,奧斯卡卻認為他只是個旁觀者,或說紀錄者,而非參與者。他習慣不涉入任何事物太
深。像創作《台北人》系列的插畫,透過生活周遭的人事物,實地觀察、繪製台北人物,
想當一個時代的紀錄者。
他曾在一組圖像中探討惡魔思索著該如何受人歡迎,於是索性穿上兔子裝。可愛的兔子裝
,引人憐愛,到底人們會看到的是兔子的外表還是惡魔的內在。像這樣冷酷的溫暖,試圖
接近這個世界的全貌,使他插畫作品擁有強烈的個人特色。
話鋒一轉,奧斯卡提到,去年遇到生活與創作的瓶頸,一切都不順的狀態,亟欲轉換方向
,才決定策劃《Zigma》。寫好雜誌企劃,花時間找到4個認同彼此理念的主創者,經過半
年的籌備,也邀請加入3名客座創作者,再來透過募資計畫也申請參與上「台北市政府文
化局圖文創作扶植計畫」。
原本懷著忐忑心情,推出試閱號後,也得到讀者與出版圈的回響,募資計畫在日前結束,
解除資金的問題。箭在弦上,刊物即將在4月底發行。雜誌剩下一個月就要面世,問他最
大壓力是「收稿」,從單純創作者到一本雜誌主責,許多大小事情在身上,一邊顧及自己
作品的進度,反而壓縮到創作的時間。
Zigma是人生重新啟航的母艦
回到創作的本質,奧斯卡說,圖像小說最需要克服是如何講好一個個故事。如今漫畫雜誌
更能分眾化,精準做出小眾的特色。特殊的畫風或是題材,也能直接打中讀者的心。更期
望的是刊物帶來可能性,題材的可能性、畫風的可能性,或是表現手法的可能性,沒有限
制、更沒有框架。
將創作轉向,挑戰實驗性的非寫實圖像小說,是冒著風險的。儘管從寫實轉換到虛構故事
,最終還是專注在人與人性之上。用科幻的題材,來表達之前作品無法呈現的角度。
如同他發起《Zigma》前,對那趟新的人生旅程註解。「我想要改變,跳脫原本的框架。
」以前的創作,畫的是寫實生活,社會百態的人們。在雜誌裡,則構築出沒有邊界的想像

這本刊物是奧斯卡人生重新啟航的新座標,孵出《Zigma》,就像創刊號主題所說的虛擬
現實,期待讀者像駛離航道的太空飛行器一樣,探索未知,尋找下一個可以生存的地方。
關於未來,奧斯卡正在發想的計畫,是將他2015年以創作者身分在冰島藝術駐村,隔年到
阿拉斯加取材之旅的經歷,都畫出來。「這趟旅程讓我知道,原來人可以生存的需求那麼
低,原來只要一個背包的東西就可以活著。」他理性中的思路,埋藏著罕見對人性的溫暖
觀察。
全文索引 https://www.cna.com.tw/culture/topic/55
作者: xhakiboo (xhakiboo)   2020-03-30 19:11:00
太長==
作者: astrayzip   2020-03-30 19:14:00
為啥內容感覺就是要直接放棄大眾市場的感覺
作者: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20-03-30 19:16:00
應該說 先不選擇直球對決 改以變化球先試探及建立信心
作者: y1896547 (巴斯)   2020-03-30 19:16:00
可以吃嗎?
作者: gsock (急煞客)   2020-03-30 19:20:00
漫畫除了jump本來就小眾 小眾化後的小眾又被束之高閣 很難理解吧
作者: chino32818 (企鵝)   2020-03-30 19:24:00
台灣…漫畫…月刊…
作者: hinajian (☆小雛☆)   2020-03-30 22:04:00
瞄準小眾也是一種策略 只要有一小撮死忠讀者就能活下來這點就是漫畫和其他創作形式(例如電影)不同的地方並不是說大家都該這樣搞,只是覺得有這種存在也很自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