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以前不懂日文玩rpg的樂趣在哪?

作者: Athanasius (倒數)   2020-02-02 10:24:27
※ 引述《hass231470 ()》之銘言:
: DQ? FF? 一個字都看不懂
: 那個時候到底玩這種傳統按對話, 看人排排站打來打去閃數字
: 這種樂趣在哪裡?
1985-1995年代
視聽娛樂不多,除了家庭電視遊樂機之外,就只有少數的街機可玩,
例如:魔術方塊、快打旋風1&2代、雷電1&2代
還有一些清涼(脫衣)遊戲,像是花式撞球、天蠶變、四川省麻將
但是以上都是在遊樂間才有的機台(頂多某些超商-界揚?會放魔術方塊或快打)
別說去玩了,光是佇足在旁邊看,都會被長輩抓去罵
家庭遊樂機的話,就是紅白機年代,那時候常玩的大概就是
冒險島、馬利兄弟1&3代、沙羅曼蛇1&2代、魂斗羅、影子傳說....等
在Sega saturn和Play station橫空出世以前,遊戲真的沒有這麼豐富
這時候RPG(E社的DQ和S社的FF)大概到3代是達到一波高峰
即使現在還是很多人會去回味DQ3的轉職自由性、王道劇情、迷宮解謎
以及FF3的職業豐富度(還有洋蔥戰士彩蛋)、前後排設定、圖示小動畫
就算看不懂日文,光是「可存檔」、「數字化成就感」配合上攻略本猜劇情
這種感覺就像自身投影在遊戲主角上,根深蒂固在1980-1990年世代
這種影響有多大?後來的日式韓式MMOPRG也只是變成可多人連線
架構差不了多少,而且可炫耀性更高,成就感也越足,影響1990-2000年世代
別忘了更早mud年代的老人,光是只有跳文字就可以玩很爽
而且整個連動ACGN文化,輕小說興起,尤其是爛俗的異世界題材,
幾乎都是架構在J-RPG上(DQ和FF系列) (作者幾乎都是1980-1995年世代的人)
後來的手遊放置play世代,也擺脫不了經驗、等級、職業、技能、屬性等RPG設定
另外,比較和RPG無關
收藏感也是重要因素,2005年到現在一堆卡片街機,像是甲蟲王者、寶可夢系列
成年人都不了解到底好玩在哪,但是還不是一堆小朋友排隊投幣搶卡片
只不過都是卡片+數字+圖像而已,「成就感」、「收藏感」、「炫耀感」就夠了
更何況現在也很多年長者現在還是Pokemon Go的死忠粉絲
最後,好不好玩是看當時環境,以及人的主觀感受
古人可以看簡單線條的春宮圖就能嚕很爽,放到現代大概沒幾個人能用
作者: Layase (小雷17æ­²)   2020-02-02 10:31:00
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當人年紀越來越大就會逐漸失去當初連MUD都能玩的廢寢忘食
作者: sunstrider (逐日者)   2020-02-02 12:30:00
國中的時候靠想像力就能衝破褲檔 現在肉片再怎麼重口味還是一條海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