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福原P對製作委員會成本與收益的簡易說明

作者: sydwuz (・ω・)   2019-10-17 01:57:13
福原慶匡:動物朋友、煙草等作品的製作人
https://twitter.com/fukuhara_ystd/status/1184368282347851776
「為什麼明明赤字還會有那麼多動畫做出來?」的詳細說明。
其實還有幹事手續費、原作版稅等等的各種收益來源,
這邊只是用比較簡單的方式來呈現。
重點在於一部分的公司是有賺錢的,所以他們會想繼續做動畫,
而對虧錢的公司來說反正都各自有收入來源,動畫就當作是投資。
https://i.imgur.com/VBMNbB6.png
●成本
˙製作費:1500萬×12話=1億8000萬
˙宣傳費:2000萬
˙時段費:3000萬(1000萬×3個月)
合計:2億3000萬
●製作委員會的銷售收入
˙海外播映(歐美):1000萬×12話=1億2000萬
 扣除窗口手續費(假設為20%)後=9600萬
˙海外播映(中國):500萬×12話=6000萬
 扣除窗口手續費(假設為20%)後=4800萬
˙碟片銷售:8000円×3000份×6卷×15%=2160萬
 ※假設製作委員會拿15%
˙音樂銷售:2000円×2000份×15%=60萬
 ※假設製作委員會拿15%
˙商品銷售:1000円×1000個×5%=5萬
 ※商品權利金算售價的5%
˙活動銷售:5000円×2000人-製作費800萬=200萬
銷售額合計:3億3900萬
銷售收入合計:1億6825萬
●小結
上面是就賣得還可以的作品進行試算,這樣子委員會的收益約為50%,
那麼,製作委員會的各成員究竟有沒有賺錢?
https://i.imgur.com/iprzxMg.png
●製作委員會的收益分配
假設製作委員會由5間公司組成,各出資20%的話,
成本為2億3000萬,意即1間公司要出4600萬。
銷售收入為1億6825萬,分配下來1間公司可得3365萬,
乍看之下每間公司都虧1235萬。
但,各公司尚有因為擔任業務窗口所產生的利潤。
●各業務窗口銷售收入
A:海外播映窗口 1500萬×12話×手續費20%=3000萬
B:碟片業務窗口 8000円×3000份×6卷×20%=2880萬(假設利潤20%)
C:音樂業務窗口 2000円×2000份×20%=80萬(假設利潤20%)
D:商品業務窗口 1000円×1000個×20%=20萬(假設利潤20%)
E:活動業務窗口 100萬
●各公司收益總計
A:負責海外播映 委員會收益3365萬+窗口收入3000萬-4600萬=賺2365萬
B:負責碟片業務 委員會收益3365萬+窗口收入2880萬-4600萬=賺1645萬
C:負責音樂業務 委員會收益3365萬+窗口收入80萬-4600萬=虧1155萬
D:負責商品業務 委員會收益3365萬+窗口收入20萬-4600萬=虧1215萬
E:負責活動業務 委員會收益3365萬+窗口收入100萬-4600萬=虧1151萬
實際上A和B公司的出資比例多半較高。
(按:所以實際情形可能更加懸殊)
https://twitter.com/fukuhara_ystd/status/1184369114573230080
所以沒擔任業務窗口,單純出資的公司多半都是虧錢的。
另外唱片公司會藉由跟多部動畫Tieup的方式提高旗下藝人人氣,
再透過舉辦個人演唱會/巡迴演唱會、CD、周邊等形式攢錢。
作者: CactusFlower (仙人掌花)   2019-10-17 01:59:00
先推 晚點好好研究一下數字比重是說越瞭解真的越覺得製作委員會制度再走下去整個動畫產業會很危險= =
作者: gm79227922 (mr.r)   2019-10-17 02:00:00
算是講的很細了 因為這些數字平常是不會公布的
作者: dragon803 (wet)   2019-10-17 02:03:00
推,好詳細
作者: gm79227922 (mr.r)   2019-10-17 02:03:00
碟片這邊很有趣 照他這樣算10000片都還回不了本
作者: t77133562003 (我是一隻山羊)   2019-10-17 02:03:00
委員會 是拿錢/找人的方法 短期之內不會有解...
作者: gm79227922 (mr.r)   2019-10-17 02:04:00
也就是碟片現在只被當成是額外收入了
作者: finzaghi (琴之森)   2019-10-17 02:04:00
說明的蠻清楚
作者: t77133562003 (我是一隻山羊)   2019-10-17 02:04:00
不是每個工作室都可以拿到大老撐腰...
作者: twosheep0603 (兩羊)   2019-10-17 02:07:00
願意出來講這麼細的人也滿罕見的
作者: gargoyles ('''''')   2019-10-17 02:07:00
沒有危險吧?反而是分攤風險的產物
作者: Xavy (グルグル回る)   2019-10-17 02:09:00
那是因為委員會只拿15%啊
作者: gm79227922 (mr.r)   2019-10-17 02:10:00
簡單來說就是純委員會的收入是不太夠 大部分投資者會賺是利用IP本身去進行業務 像是周邊商品跟音樂演出等
作者: crystal0345 (昴)   2019-10-17 02:11:00
這樣的收益結構也能解讀成幾乎沒有能拿來提升基層動畫從業者的利潤空間吧
作者: CactusFlower (仙人掌花)   2019-10-17 02:11:00
危險的地方在於整個利潤流動的方向是侷限且不正常的製作方跟投資方的獲利管道完全不同 主導性當然就跟著降低 到後來低成本大型廣告番會越來越多 想創新的獨立原創製作會越來越少
作者: cactus44 (鋼彈仔)   2019-10-17 02:12:00
就分攤風險啊...沒製作委員會制度更危險
作者: gm79227922 (mr.r)   2019-10-17 02:12:00
這也是為什麼動畫看似這麼多賠錢貨卻還是越來越多部因為投資的人不是從委員會賺 而是靠IP各憑本事
作者: cactus44 (鋼彈仔)   2019-10-17 02:13:00
老製作公司因為一部動畫暴死就倒也不是什麼新聞了
作者: shintz (Snow halation)   2019-10-17 02:14:00
大家都想要賺錢,製作費用能低就低
作者: gm79227922 (mr.r)   2019-10-17 02:15:00
另外這是委員會的組成 不一定動畫公司 動畫公司沒加入委員會就只是代工廠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19-10-17 02:17:00
碟片的利潤20%很怪
作者: CactusFlower (仙人掌花)   2019-10-17 02:19:00
分攤風險的投資模式明明很多 但動畫公司被壓榨得這麼徹底的大概只有這種了
作者: fhsh810305 (預警芒果干)   2019-10-17 02:21:00
光碟只有15%有點扯耶 其他是給誰賺走?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19-10-17 02:21:00
台壓的bd,500~600台幣可能已經是售價了,日盤bd少說2000台幣以上現在又多是網路訂購,日亞至少佔了1/3的銷售量,這些就算有通路成本也沒有店面成本的
作者: gm79227922 (mr.r)   2019-10-17 02:23:00
BD要看成本跟售價 台版有些品質較差 像之前你的名字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19-10-17 02:24:00
通路跟製作的成本有高到80%?
作者: fhsh810305 (預警芒果干)   2019-10-17 02:25:00
看錯 應該還要算上擔任窗口的20% 這樣也只有35%?
作者: gm79227922 (mr.r)   2019-10-17 02:26:00
http://i.imgur.com/l1bSOHQ.jpg碟片算利益率高的商品 30~40趴左右的利益率的樣子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19-10-17 02:33:00
30~40%也是我抓的大概數字20%可能指的是後發box類那種4、5片光碟出一個box賣2片初回錢的
作者: fhsh810305 (預警芒果干)   2019-10-17 02:35:00
所以要算30~40%再加上15%嗎?
作者: gm79227922 (mr.r)   2019-10-17 02:37:00
15趴是出資份量
作者: david7112123 (Ukuhama)   2019-10-17 02:37:00
原來如此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19-10-17 02:38:00
文中的15%是指總銷售金額拿15%出來給製作委員會分
作者: gm79227922 (mr.r)   2019-10-17 02:40:00
拍謝看錯15趴就是收益了 一般來說30趴比較合適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19-10-17 02:44:00
不過宣傳費2000w,時段費3000w,日本是還沒進入網路時代嗎
作者: fhsh810305 (預警芒果干)   2019-10-17 02:46:00
niconico 跟 dmm 的串流品質 我想是還沒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19-10-17 02:47:00
不過現在就是每一季的原創番越來越少
作者: YoruHentai (*゜ー゜)b )   2019-10-17 02:51:00
原創本來就不多吧 我覺得這兩年還算多的了
作者: bamama56 (bamama)   2019-10-17 02:52:00
所以那個動朋2...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19-10-17 02:54:00
動朋2是電視台主導的例子這一個數據是假設賣海外播放權和賣碟片的主導整個案子動朋2是電視台主導,我猜一般的電視台收益來源可能是收視率廣告至於敗家子的揮霍手段另當別論
作者: Fuuin (FSErureido)   2019-10-17 03:13:00
這種幾千萬幾億在討論的真讓人無法跟上
作者: rronbang (Ron1)   2019-10-17 03:25:00
海外播映可能就帳面回本了? 不過很多討論度低的動畫國外也不會買吧
作者: Ben40 (來自巴哈的魚酥)   2019-10-17 03:36:00
動朋惡那種花錢噁心人的應該算特例中的特例吧
作者: fhsh810305 (預警芒果干)   2019-10-17 03:37:00
動朋二巴哈也有上 搞不好有回本ㄛ
作者: LeoYuri (LeoYuri)   2019-10-17 07:31:00
扣除成本後,平分銷售利潤,這還算虧錢哦?
作者: kurenaiz (紅)   2019-10-17 07:44:00
所以之前一堆人講海外播放權多賺 實際上也還好
作者: DDG114514 (AN/SPY-114514)   2019-10-17 08:00:00
感謝解說
作者: obeytherules (藍菇菇王)   2019-10-17 08:03:00
做動畫赤字怎麼辦? 做下個動畫賺回來啊!反正風險有人分攤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19-10-17 08:12:00
這個數字是總收益減總成本的表,算算下來到製作委員會分成的這個階段都還是虧的要賺是要看出資方各自拿ip做其他經營在賺例如jump系動畫,就是靠賣播放權和拉抬原作銷量的收入在賺
作者: gm79227922 (mr.r)   2019-10-17 08:17:00
海外播放權如果是獨佔的那費用可以抵全部的製作費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19-10-17 08:20:00
但有些就是要當廣告宣傳,製作委員會注重散步率勝於靠動畫本身賺回本動畫本身賠掉沒有關係,靠賣原作或是手遊或是周邊賺回來就好
作者: notneme159   2019-10-17 08:31:00
推個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19-10-17 08:35:00
海外放映權我的感覺就是跟合作窗口訂個公道價一部片就大概給製作委員會多少代理窗口先訂好
作者: berice152233 (WASHI買的zenfone2)   2019-10-17 08:37:00
感覺很容易出現一個慣老闆然後把整個作品拉倒的樣子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19-10-17 08:39:00
超過預期的就算代理商賺,不合預期的就算賠,但多部分散的結果總合讓代理商賺,動畫就賣的到海外去
作者: dogluckyno1   2019-10-17 08:39:00
推翻譯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19-10-17 08:41:00
然後製作委員會大概心裡有底靠播放權能回本多少之後,剩下的再回去評估效益看是要怎麼賺回來同樣也是超出預期的就是賺,不合預期的就是賠廠商彼此合作多了都有默契的話,剩下的就是各憑本事了而且日本動畫圈本身很封閉,會投資動畫的廠商來來去去就那幾家,其他資金想投資,沒有建立合作默契的話也未必會相信你
作者: Innofance (Innofance)   2019-10-17 09:09:00
音樂公司現在大概也都不是拼賣盤,都是靠後續捧紅藝人的Live之類
作者: a125g (期末崩潰討噓哥)   2019-10-17 09:10:00
我覺得這篇可以m起來
作者: lordmi (星宿喵)   2019-10-17 09:16:00
你用觀眾的心態看會覺得分配不均,但是以法人的觀點看是目前唯一比較好的作法。就像過去公司行號是私人建立,現在很快就會IPO是一樣的趨勢演變
作者: Kowdan (尻蛋)   2019-10-17 09:22:00
作者: Jimmy030489 (jimmychen)   2019-10-17 09:35:00
做動畫就是小賺或大賠的差別
作者: devilkool (對貓毛過敏的貓控)   2019-10-17 09:38:00
也好奇木棉花買這麼多播映權那要賣多少週邊才賺得回來
作者: durantjosh (肚爛特‧喬許)   2019-10-17 09:41:00
木棉花買番的風險也會轉嫁到平台方啊目前授權收益還是佔據最大主流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19-10-17 09:43:00
木棉花是靠賣中國的放映權啊
作者: bnn (前途無亮回頭是暗)   2019-10-17 09:45:00
因為這種產業是十分之一大賺 十分之九虧錢維持金流虧錢在資金夠燒時可以撐到下一部大賣(至少小賺)的作品出現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19-10-17 09:57:00
木棉花的地位比較像是代理窗口文裡的「窗口手續費」的假設20%就是木棉花在賺的就是「這些錢給你賺你幫我把動畫賣給海外的各個平臺電視台」的概念
作者: durantjosh (肚爛特‧喬許)   2019-10-17 10:10:00
碟片商,電視台,廣告代理店,出版社等,都有甚至也有亞洲窗口和歐美窗口不同的廠商的狀況假如b站,Crunchyroll,羚邦等有投資(入製委),那他們也會是那個海外窗口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19-10-17 10:14:00
瞭解了,也就是一開始談出資順位的時候就直接談好海外播放權收入給哪家公司拿的意思
作者: durantjosh (肚爛特‧喬許)   2019-10-17 10:16:00
要舉幾個代表的話,東映 東京電視台 Aniplex 角川 講談社 博報堂 ADK 東寶 松竹 avex 波麗佳音 富士電視台,滿常會是那個負責海外銷售的窗口的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19-10-17 10:18:00
說錯,是窗口的收入給誰拿,播放權還是要拿部分出來給大家分
作者: durantjosh (肚爛特‧喬許)   2019-10-17 10:26:00
不過相對應的就是在出資總額上要負擔較高的比例,50%60%都很常見想要拿大頭,就要承擔相對應的風險
作者: w40w40w40w40 (w40w40w40w40)   2019-10-17 10:33:00
海外窗口真的賺
作者: kevingwn (如雲如風的人生)   2019-10-17 10:42:00
跟過去所知的一樣 只是把數字寫出來更具體了 如果出資比例能更接近真實就更好福原之前想推的是夥伴模式 也就是夥伴出資給制作組做動畫但只拿播映權 其他二次利用權都歸制作組
作者: w40w40w40w40 (w40w40w40w40)   2019-10-17 10:56:00
樓上的夥伴模式聽起來很像網飛那套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19-10-17 10:58:00
要這樣談也不是不行,但就可能是A公司算好,播映權能賣多少,就出個該出的數字,剩下的給製作組出想賺錢的就是多出錢,然後拼結果是否符合預期還是超出或不如預期,製作委員會就是這種概念誰拿什麼利益其實不是重點,重點是每家公司賺的是否能大於投資的
作者: lordmi (星宿喵)   2019-10-17 11:57:00
製作委員會制下單一法人出資有上限,其他公司會抵制獨佔
作者: cactus44 (鋼彈仔)   2019-10-17 12:16:00
純賣播映權除了平台商對其他公司誘因太弱了
作者: SCLPAL (看相的說我一臉被劈樣)   2019-10-17 12:22:00
Q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