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讀書筆記:漫畫和符號學

作者: BoBoLung (泡泡龍)   2019-01-05 22:30:47
這幾天的讀書筆記,雖然版上應該不會有多少人有興趣,但是至少我會很希望有人能在我
找這些資料以前給個方向,或只是丟幾個關鍵字也好,所以還是放在這兒了。
幾乎所有的文本分析都繞不開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的符號學理論,亦即"
符號=符徵|符旨"的結構,其中符徵和符旨又翻譯成能指和所指,例如「god」這個字
(包含字音和字形)是能指,而我們腦海裡面浮現的上帝形象則是所指。值得注意的是,
為什麼是「god」代表上帝而不是「dog」則是任意的,純粹的約定俗成(所以在美劇《傳
教士》裡面,上帝就是隻有著黑白斑點的狗頭人)此外不只文字是符號,圖像也可以是符
號——如果考慮到中文就是象形文字的事實,這完全就是廢話——但是必須特別強調的理
由是,圖像和文字作為符號的區別:巴特(Roland Barthes)認為圖像具有多義性,但是
這個多義性又可以藉由需要語言對圖像發揮錨定的作用,因此在圖文結合的連續性敘事媒
材(例如漫畫)文字就充當指引的功用。
例如這個出自漫畫《獵人》的例子,就是在玩弄圖像的多義性和文字指引的反轉:在沒有
文字的第381話,我們知道旋律基尼在商議事情,但是遭到拒絕,按照前後的脈絡,讀者
下意識地以為旋律找基尼商議逃亡計畫遭到拒絕;然而到了第383話,我們才知道基尼不
但沒有拒絕幫助逃亡,反而是要犧牲性命斷後——嚴格來說,讀者先前的理解沒有錯誤,
基尼確實「拒絕」了旋律,只是他並非拒絕幫助,而是婉拒她的慰留。而這雖然可以是因
為圖像多義性才成立的詭計,卻也可以僅僅理解成文字也能達成的,掩蓋部分資訊的敘事
詭計。
不過,就像前面已經提及的,中文作為象形文字也是圖像,為何卻不具有圖像的多義性?
這就要進入圖像和圖標的區分,或者用更常見的稱呼「漫畫符號」也許更好理解(夏目房
之介)。在經過「變形、省略、誇張」的步驟之後(竹內一郎),圖像變成完全的符號,
因此有了需要學習的規則——雖然對於已經熟悉規則的我們來說,漫畫符號的表現是如此
理所當然,而且其中確實也存在基於人類普遍生理特質的符號,漫畫符號在"符徵|符旨
"的對應仍然是任意的,有著需要學習的規則——但同時也代表存在可以打破的規則。
進一步來說,巴特分析圖像的符號化特性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對場景或對象的「全
體的規制性轉化」,簡單來說就是必須是相同程度的「變形」而不能有風格的斷裂;第二
個層次是對象的主觀排除或是放大,也就是「省略和誇張」;第三個層次則是前述的學習
的需要。只是這樣對圖像進行符號分析並不足以提供我們完整的分析工具,因為漫畫不僅
僅是文字的,也不只是圖像的,而是兩者結合的媒材——有人說,漫畫就是紙上的電影。
於是我們遵循著索緒爾的符號學理論在葉爾姆斯列夫(Louis Hjelmslev)手裡進一步發
展為語符學的理論模型的脈絡,而後來到閻嘯平為了落實到電影分析,又對這個模型進行
之微調,原本的"符號=符徵|符旨"轉變成"符號=表達層/內容層|實體/形式"的
模型,其中四類符號又各自配置了一組「二項式」從而建構出了如下的新模型。
              【實 體】  【形 式】
        【表達層】 單媒/互材  文本/超文本
        【內容層】 故事/往事  敘事/歷史
此外他更援引巴特在《S/Z》書裡所指認的五種網絡符碼(闡釋符碼、行動符碼、義素符
碼、徵象符碼、文化符碼)對前述語符結構進行相關詮釋:文化符碼和象徵符碼屬於內容
實體層,闡釋符碼和行動符碼屬於表達形式層,義素符碼則是內容形式層。文化符碼是無
數的從故事和往事而來的概念和意識型態碎片,但是這些「外延」卻可以因為語境的不同
而有不同「內涵」,這是兩個方面的,一面是將上下文的文化符碼提升成為調動主題的徵
象系列,一面是從現實情境的兩大主軸(日常言談&法理論述)換句話說,徵象符碼擷取
並取代了文化符碼。這是內容實體的運作,而內容實體與表達形式和內容形式聯繫則是由
闡釋符碼的「張力=懸念(謎題/解答中的延宕)」經過行動符碼(蒙太奇的接合形式)
的運作,不斷引出包含敘事和人物的義素符碼。
而在「內容形式」也就是義素符碼,巴特針對內容要素提出「核心-催化-標誌-信息」
的主次結構邏輯,人物的部分則有表演四要素「情節、表演、性格、外型」,而連結兩者
的則是行動功能邏輯的六個行動者和五個表意單位:1.秩序的破壞 2.英雄的品質 3.取回
證據 4.重建秩序 5.要求被承認。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需求/阻礙」的戲劇張力
往往會被認為屬於敘事元素,但是在此則是屬於文本的表達形式。
蒙太奇源自法文"montage"而有兩個意思:「操作零件接合」與「朝上行動」。閻嘯平
認為這其實就是賦比興的修辭方法:「先以現象學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e),作
為『興』的內容;再以結構主義語言學的『組合段』(syntagme)和『類聚體』(
paradigame),分別聯繫起『賦』和『比』。」換句話說,賦比興的修辭也就是如何組合
?組合的意義?為何追求此意義?的三個層次的解答。而蒙太奇的接合類型,又有直接的
、鑲嵌的、平行的、辯證的和類聚的等幾種形式。A追求B是直接的,A和B都追求C是
鑲嵌的,A追求B和C追求D最後AC交會是平行的。A和B的比賦是辯證的,S和Z的
相同又相異則是類比的——電影《鐵達尼號》的兩位主角,男的可愛,女的可憐,而同樣
追求自由這是相同的,但是橫亙在彼此的階級差異是相異的,兩者的接合就是類聚的蒙太
奇。在Scott McCloud的《理解漫畫》裡面,他則將可能的接合類型細分成六種:時刻到
時刻、動作到動作、主題到主題、場景到場景、方面到方面、毫無關聯。
在這裡可以補充的是,在"符號=符徵|符旨"的接合,王敦提議使用弗雷澤在《金枝》
所建構的「交感巫術」原理,也就是相似律(隱喻)和接觸律(借代)的心智運作模式解
釋任意性如何產生普遍性。
不過前面的分析都還沒有涉及純粹的「視覺語言」,也就是漫畫的表達實體(媒材),漫
畫不同於單幅繪畫而是多幅圖像藉由畫格分割但併置的組合,進而製造出類似電影的底片
格運動之特性。也因此「畫格」的研究,也勢必成為漫畫研究的重中之重。
因此漫畫在「形式」層面,首先呈現給讀者的就是各種畫格類型組合產生的「畫格變化」
,其次則是畫格內部圖像和相鄰畫格產生的「視覺引導」,而這兩者進一步形成了漫畫的
時間表現。例如Scott McCloud利用「畫格變化」表達時間差異的例子,以及夏目房之介
以石森章太郎的漫畫《ボンボン》進行的分析:主要的視覺引導來自對話框和畫面主體的
擺放,畫格的壓縮開放帶來不同的速度效果,而特寫拉近(引き寄せ)和視角轉換則有加
劇緊張感的效果。
對於「視覺引導」菅野博之更進一步指出「移動角度」和「視線偏離」兩個要素,在「移
動角度」方面,角度越小,閱讀的速度越快,此外水平的速度也大過垂直的速度——但是
閱讀速度不等於作品的時間流逝,相反地,如果作品時序推進緩慢(畫格內容幾乎是相同
瞬間)閱讀速讀更快的效果反而會是時間暫停的慢動作。而「視線偏離」方面,則是空間
代指時間,因為偏離視線走向而產生閱讀的停頓,然後物理的空間轉化成心理的時間,進
而影響我們對作品時間的認知,於是產生時間剎那停頓的錯覺。
當然,畫格內部的圖像也同樣重要,但是在分析解讀的時候,單幅的圖像其實就回歸到傳
統繪畫的構圖,也就是線條、色調和形狀帶來的心理影響,線條就是各種的效果線,這是
我們最熟悉的。色調在黑白漫畫裡面主要就是黑白分配,或者更直接的是全黑背景(不是
回憶的黑頁);形狀有比例、位置帶來的經驗模擬,還有「圖形語言」的心理暗示——其
實畫格的形狀就是相同機制,斜格更有動感就如對角構圖更有動感一般,而傾斜的人物也
是如此——另一種常見的「圖形語言」應用則是角色造型,但這就回到前述內容形式的人
物表演要素的範疇了。
最後要提及的是「對話框」和「效果音」,對話框的韻律兼具有圖形的也有文字的,效果
音也同樣如此,下面是視覺設計研究所的範例。置於「效果音」目前沒有看到比較完整的
討論——另外有待補全的是空間和鏡頭(攝影機運動)在漫畫這個類電影的媒材/連續性
分格併置的圖像如何作用,也許可以直接沿用電影分析的技術?或者另有不同?只能把問
題暫時記下了。
作者: axion6012 (維森)   2019-01-05 22:34:00
嗯我也是這麼覺得
作者: time6369 (ting)   2019-01-05 22:35:00
喔好好好
作者: buke (一坪的海岸線)   2019-01-05 22:36:00
符號想到丹布朗
作者: bakedgrass (蒙古烤小草)   2019-01-05 22:38:00
要不要再寫一篇獵人漫畫381與蓋提爾問題(Gettierproblem)賣弄一下胡扯再刪除內文的厲害
作者: hedgehogs (刺蝟)   2019-01-05 22:52:00
推一個免得被人說看不懂
作者: bakedgrass (蒙古烤小草)   2019-01-05 22:57:00
裡面堆砌了一堆概念,但是為什麼非要用這些概念而非用其他概念來分析漫畫和漫畫情節?還是只是新學了一些哲學理論然後拉來跟漫畫套用?
作者: ainamk (腰包王道)   2019-01-05 22:58:00
蒙太奇那邊開始就已經不是符號學了
作者: bakedgrass (蒙古烤小草)   2019-01-05 22:59:00
比方說你在蒙太奇那段裡面講了句法,然後後面天外飛來一筆理解漫畫裡面的六種分鏡,這兩者有啥關係?理解漫畫裡面的東西不需要扯一堆符號學理論也能懂硬要拉這些理論來套豈不是畫蛇添足?
作者: rainnawind (守序邪惡的雨颯)   2019-01-05 23:03:00
都說是讀書筆記了,沒必要這麼嚴格吧
作者: bakedgrass (蒙古烤小草)   2019-01-05 23:03:00
McCloud的東西我也有看,但是他是真槍實彈的漫畫家,我說你把他的東西跟哲學理論硬扯在一起,你回答他是漫畫研究的先驅,你這難道不是訴諸權威
作者: rainnawind (守序邪惡的雨颯)   2019-01-05 23:07:00
但是,當然,一般我們在做文本分析的時候並不需要一直強調巴特或誰說了什麼,那一定程度上只是一種方法論的索引,實務上應用時知道原理和方法直接說你怎麼進行的就好了;又或者你是想藉漫畫文本範例來闡述符號學理論具體的內容,呃,這種情況下會建議行文更通俗化一點,這篇真的只是筆記或日記類的東西窩只是覺得對想分享讀書心得的新手別拿摸凶
作者: bakedgrass (蒙古烤小草)   2019-01-05 23:15:00
好吧,我太兇了,抱歉
作者: axion6012 (維森)   2019-01-05 14:34:00
嗯我也是這麼覺得
作者: time6369 (ting)   2019-01-05 14:35:00
喔好好好
作者: buke (一坪的海岸線)   2019-01-05 14:36:00
符號想到丹布朗
作者: bakedgrass (蒙古烤小草)   2019-01-05 14:38:00
要不要再寫一篇獵人漫畫381與蓋提爾問題(Gettierproblem)賣弄一下胡扯再刪除內文的厲害
作者: hedgehogs (刺蝟)   2019-01-05 14:52:00
推一個免得被人說看不懂
作者: bakedgrass (蒙古烤小草)   2019-01-05 14:57:00
裡面堆砌了一堆概念,但是為什麼非要用這些概念而非用其他概念來分析漫畫和漫畫情節?還是只是新學了一些哲學理論然後拉來跟漫畫套用?
作者: ainamk (腰包王道)   2019-01-05 14:58:00
蒙太奇那邊開始就已經不是符號學了
作者: bakedgrass (蒙古烤小草)   2019-01-05 14:59:00
比方說你在蒙太奇那段裡面講了句法,然後後面天外飛來一筆理解漫畫裡面的六種分鏡,這兩者有啥關係?理解漫畫裡面的東西不需要扯一堆符號學理論也能懂硬要拉這些理論來套豈不是畫蛇添足?
作者: rainnawind (守序邪惡的雨颯)   2019-01-05 15:03:00
都說是讀書筆記了,沒必要這麼嚴格吧
作者: bakedgrass (蒙古烤小草)   2019-01-05 15:03:00
McCloud的東西我也有看,但是他是真槍實彈的漫畫家,我說你把他的東西跟哲學理論硬扯在一起,你回答他是漫畫研究的先驅,你這難道不是訴諸權威
作者: rainnawind (守序邪惡的雨颯)   2019-01-05 15:07:00
但是,當然,一般我們在做文本分析的時候並不需要一直強調巴特或誰說了什麼,那一定程度上只是一種方法論的索引,實務上應用時知道原理和方法直接說你怎麼進行的就好了;又或者你是想藉漫畫文本範例來闡述符號學理論具體的內容,呃,這種情況下會建議行文更通俗化一點,這篇真的只是筆記或日記類的東西窩只是覺得對想分享讀書心得的新手別拿摸凶
作者: bakedgrass (蒙古烤小草)   2019-01-05 15:15:00
好吧,我太兇了,抱歉所以你是讀哪一本書的作者把這些理論套用在你舉的漫畫上?出處呢?你列的書當然都是存在的,但是到底是誰把他們這樣連結?是你?還是誰?比方說我隨便舉的「獵人381跟蓋提爾問題」就是胡扯,雖然蓋提爾問題是重要問題,我也可以硬扯這兩者的關係但是真講起來我就是在胡扯阿。跟蓋提爾多有權威一點關係都沒有不管這篇文章連結概念的方式是你還是其他人搞出來的,我跟rainnawind都講了這樣有問題,也講了問題在哪裡就算最後你公開這是哪個大教授做出的概念連結,我也不會改變我的看法,除非能繼續證明這樣的連結方式是好的我認識會寫這類哲學文章的人都不會這樣套概念的,所以我直覺會這樣套的人就是你啊XD
作者: whiteseyes (^o^)   2019-01-05 15:39:00
字很多不過很有意思
作者: llamas (llamas)   2019-01-05 15:49:00
寫書評需要列上references
作者: bakedgrass (蒙古烤小草)   2019-01-05 16:02:00
這就是問題啊,你讀了這些書,書的作者講了一些東西,但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方式並列在一起?麥克勞德在理解漫畫裡面提到的六種轉變是他的技術總結,為什麼要跟閻嘯平的東西放一起?有甚麼意義?能讓我們更好理解麥克勞德?沒有的話講這麼多做什麼呢?我從沒覺得你引的原文本身沒有意義,正好相反,哲學跟漫畫都是我的興趣,但你這樣擺在一起如果沒有更好的用意那不過就是概念的堆砌,跟西洽關係就遠了麥克勞德技巧書寫多了還跑去畫The Sculptor來證明自己的技巧能應用。蒙太奇的哲學又能對他的技巧指引怎樣?如果這些不能解釋,那就老實點哲學歸哲學漫畫歸漫畫在這裡講這麼多哲學幹嘛呢?
作者: DreamsInWind (不幸少女愛好會)   2019-01-05 16:35:00
所以問題意識到底是什麼?想要對話的對象是?
作者: catvvine (catvvine)   2019-01-05 17:24:00
有人不知道在兇幾點的www
作者: amsmsk (449)   2019-01-05 17:26:00
j三小
作者: ok22205983 (Ted)   2019-01-05 19:08:00
太長不看XD但不知上面有人幹嘛兇,心得罷了
作者: alienfromy (阿蓮奈拉)   2019-01-05 20:1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