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轉載 從《我的英雄學院》來看少年漫畫與

作者: vikk33 (陳V)   2018-08-23 19:36:56
從《我的英雄學院》來看少年漫畫與英雄文化的碰撞
https://mp.weixin.qq.com/s/Dsx949IuPc9-4uY8biplUA
輕之文庫專欄第一卷
英雄學院的誕生
伴隨著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的熱映,美國漫畫超級英雄的形象得以在世界範圍內傳播開。
這種影響在文藝創作領域更為深刻,催生了一大堆采用了英雄世界的背景和英雄文化來表
現自己主題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我的英雄學院》算是現在的明星,不僅是原產地日
本的讀者喜歡,《我的英雄學院》的人物也是國外漫展COSPLAY的熱門,傳統熱血的少年
風格也討得相當部分的美國人喜愛這作。
由現象談成因,《我的英雄學院》所代表的日本少年漫畫及其大篇幅致敬的美國超級英雄
漫畫,分別是日本和美國兩個不同文化圈中的漫畫大類,也是各自市場中份額占比最大的
種類,這兩種漫畫類型算的上是兩國青少年“通俗讀物”。雖然目標人群是青少年,但是
喜歡這類漫畫的成年人大有人在,甚至還有從50、60年代就沈迷漫畫不可自拔“老宅男”
。由於時間的積澱,這兩種漫畫已經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現象,而《我的英雄學院》就是這
兩個文化圈堆積之下的一個交集產物。
《我的英雄學院》原作是比較新的連載於集英社旗下雜志《周刊少年JUMP》的漫畫,前不
久少年JUMP50周年的時候,作者堀越耕平也畫過賀圖。說起少年JUMP背後的集英社那是日
本數一數二的漫畫“帝國”,相應的少年JUMP的編輯其實都挺強勢的,而且從事了長年的
少年漫畫制作包裝,企業內部早就有一套成熟的商業運作和推廣套路——什麽時候該畫什
麽劇情,什麽時候該怎麽樣推進故事,外至詳細的讀者調查,看人物人氣決定以後發展路
線等等,編輯都會與作者對接。像岸本齊史、尾田榮一郎這樣的大手都得乖乖合作,唯一
的例外可能就是富樫義博了,誰叫人家有個厲害的老婆可以為所欲為呢。
隔一段時間集英社旗下雜志都會約一些新手漫畫家畫一些短篇漫畫,然後一方面內部審評
,一方面看讀者反饋,綜合意見找比較有潛力的漫畫家來一個比較長的小連載。如果繼續
熱度提高,那麽就有機會成為長期連載的漫畫家。《我的英雄學院》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
來的:堀越耕平最初就是被約了短篇漫畫《我的英雄》,之後便畫了個小連載《逢魔之刻
動物園》,然後就是長期連載《戰星巴爾基》……等等,長期連載名字好象不對?這正是
《我的英雄學院》能夠出現的偶然之處——堀越原本應走上軌道的漫畫家生涯因其突然的
情緒低落而暫時終止。
就在終止活動的時候,堀越從之前的這些作品中汲取了新的靈感,從而創作出了《我的英
雄學院》這一作。因為是繼續之前作品的靈感,所以可以看出不少以前作品的痕跡,尤其
是類似原點的《我的英雄》(《我的英雄學院》中有多篇名字都有“原點”,恐怕也是受
此影響),從這裏出發進而想描寫英雄的日常,搭配以美漫風格,《我的英雄學院》初作
就這樣誕生了。
文化的起點
《我的英雄學院》的分類是少年漫畫,而少年漫畫這一定義的來歷頗有曲折。日本漫畫的
起點從遠了說可以追述到“戲畫”這一事物,當然日本真正引進漫畫還是在明治維新,成
長期則是二次大戰以後,尤其是在60年代。那時候日本經濟開始覆蘇,但是普通民眾的生
活水平尚未有大的提升,電視機這種電器也不是誰都買的起的。就是在這種將起未起的時
候,漫畫成了填補空白的過渡品。此外,戰後迎來的生育高潮,到60年代前夕,恰好就是
一群10多歲左右的熊孩子,是個龐大而又有消費潛力的群體。
少年漫畫這個名字其實一開始指的是刊登在以少年為受眾雜志上的漫畫,當時同本雜志刊
登不只有少年看的漫畫,往往還有兒童漫畫,以及現在怎麽看都是少兒不宜的漫畫。當時
暴力、性、恐怖這些要素在此類漫畫中是經常可見的,這與現在的少年漫畫有很大的差別

相比少年漫畫,超級英雄漫畫的歷史則早的多。超級英雄漫畫起源於美國,也興起於美國
,甚至可以作為美式漫畫的一個代表。美式漫畫最早是起源於小說插畫,後來插畫的比重
越來越高,從幾頁一插畫到一頁一插話,這樣就誕生了全新的故事書類型——連環畫。而
當時流行的故事內容,也是以冒險類和偵探類為主,這一故事類型已經包含了英雄主義的
要素。當題材和內容都已經具備,“英雄”的誕生就水到渠成了。
今年是超人誕生80周年,1938年的《動作漫畫》連環畫第一次刊登了《超人》漫畫,這成
為了一切的起點。現在在電影領域大紅大紫漫威系列作品則起步較晚,1941年才推出當家
英雄美國隊長。之後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英雄漫畫至少經過了四個時期,分為黃金時期
、白銀時期、青銅時期和黑鐵時期。一般認為各時期漫畫的特征是主題深度由淺入深,涉
及的社會話題從無走向沈重,也就是故事由一般的娛樂性質向有著深度內涵發展。
故事內容上的差異也導致英雄出身和設定的差異,在每一時期都會誕生一些不同類型的英
雄。隨著英雄的增多,漫畫公司這邊也就嘗試著將旗下作品的人物混合在同一世界觀之下
。對於讀者來說,一部漫畫就可以看到多個超級英雄那是非常賺的,因此在競爭加劇的形
勢下漫畫商也就傾向於多英雄故事,這樣固定的英雄團體就誕生了。在漫畫歷史上這或許
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但在文化層面則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標志著超級英雄漫畫所承載
的文化背景完全從早期故事畫中分離出來,成為了單一的英雄文化。
因為時代背景和傳統文化不同,日本少年漫畫和美國超級英雄漫畫所強調的主題是完全不
同的。美國人喜歡冒險,所以英雄漫畫的故事多以冒險故事為主;美國人強調個人主義和
自由,所以早期多是超級英雄打遍天下無敵手,偶爾就是被敵人算計也能靠自己的能力和
才智化險為夷。而日本這邊強調集體精神,個人是集體一份子,個人必須在集體中發揮作
用等等,故事上就是團體合作較多,突出人際關系的表達。
此外60年代是科技發展的時代,科學是時代的精神,所以那個時代日本漫畫裏的人物再怪
力亂神也會給出一個“科學”的解釋。這些都構成了日本少年漫畫,乃至於日本漫畫的特
色。而在美國人這邊則是大眾化的浪漫主義情調,英雄能力有天生神力的,有來自於傳說
和神話的,也有時下最強的科技力(比如核能),並不會太過於考慮能力的“合理性”。
從漫畫到動畫的發展
兩家漫畫的差別還不止於此,雙方繼續發展的路程也完全不同。到60年代晚期,電視開始
在日本普通家庭普及,如果說漫畫取代了小說的流行地位,那麽動畫就取代了漫畫的流行
地位。但這一趨勢變化並未讓漫畫銷聲匿跡,因為電視節目巨大需求,作為最大的動畫改
編來源的漫畫就成了原材料供貨商。在這個情況下,對漫畫的需求是不減反增的,那時期
漫畫題材的廣度和深度都呈井噴式發展。
到70年代中期,少年向動畫作品的大量出現導致少年動畫這個分類開始形成,但這個分類
的邊界非常模糊。內容上,體育運動、格鬥、少年冒險等等類型,都可以適合少年這一年
齡層,劍走偏鋒的也大有人在,所以那時候什麽家庭倫理劇,什麽科學少年大戰外星人,
只要帖上勵志和青春的標簽都以少年動畫自詡。
少年動畫的這一混亂局面一直要持續到80年中後期,集英社、講談社、小學館三大少年漫
畫“工廠”推出的作品逐漸占領了線下雜志的市場,從觀眾的認可和口碑上確定下了少年
漫畫的風格,而由此發展來的動畫也就是現在意義上的少年動畫。那時比較典型的作品有
《足球小將》、《北鬥神拳》、《龍珠》、《聖鬥士星矢》這些。熱血、陽光、理想、奮
鬥,這四大要素構成了少年漫畫的主題,貫穿至今的《海賊王》、《火影忍者》乃至少年
JUMP的新時代寵兒《我的英雄學院》也是一樣。
80年代是日本少年漫畫—動畫發展的黃金時期,而美國那邊超級英雄漫畫卻面臨著發展的
瓶頸。那時候正好是超級英雄的青銅時期末期,黑鐵時期到來之前,這在超級英雄漫畫中
就體現為故事的黑暗與反英雄的出現。但過度將主題深化未必就合所有青少年的胃口,而
恰在這時候日本的動畫包括少年動畫大量進入了美國市場。
日本少年動畫一引進就讓美國青少年看的停不下來,這就造就了第一批美國“禦宅”。日
本動畫能這樣大舉入侵,還跟美國漫畫公司的長期忽視有關。當時對於漫畫公司來說,老
朋友電影和新夥計電視劇是推廣和賺錢的最好途徑,對長篇的電視動畫並不怎麽重視。美
國電視動畫的大發展,還是得到80年代晚期受了日本的刺激才開始後起直追的。
美國人喜歡日本的少年漫畫,但日本人並不怎麽喜歡美國的超級英雄。實際上美國的超級
英雄來到日本都面臨著嚴重的水土不服,這種浮誇式的單打獨鬥並不符合日本人的審美,
日本人還是更傾向於團體合作和“科學”的解釋。所以當蜘蛛俠到了日本後,就成了開跑
車操縱巨大機器人的“四百大媽”了。
雖然日本人不喜歡美國漫畫,受到大洋對岸潛移默化的影響還是有的,而且自90年代以後
越發強烈,因為這期間是美式動漫畫相關主題電影的大發展時期。DC和漫威的電影大戰打
到了全世界範圍,在日本的“戰況”雖然沒那麽激烈,但關註的群體一直在擴大。另一方
面,美漫的英雄文化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既是對英雄團體的描寫加強。
其實真正改變英雄團體面貌的,既非正義聯盟,也不是覆仇者聯盟,而是X戰警系列。因
為正聯也好覆聯也好,在相當一段時期內都只是覆數英雄的協作,缺少真正同一世界觀下
的合作。而X戰警本身就是創作有眾多超級英雄的單一作,所以從一開始它就不存在世界
觀融合的問題,可以更好的描寫英雄間的互動。而且還有英雄的培養和成長的路線,對英
雄是怎麽來的這一話題進行了不錯的探索。
在這方面,日本的少年漫畫是有著一定的相似度。縱觀少年漫畫概念成型後的歷史,作品
大多都是描寫的團隊,成員們各懷異才,與美式漫畫的英雄團體異曲同工。發展到今天,
無論是《火影忍者》,還是《海賊王》,都是有一個主角團在打天下。在這麽個時期這麽
個環境下,能出現《我的英雄學院》這樣的作品也就不希奇了。
何去何從
《我的英雄學院》誕生之初很受美漫影響,世界觀也是諸多英雄的世界,這就是英雄文化
的延伸。此外主角之一歐爾麥特的造型就非常的“美漫”,英雄學園的設計也是類似於X
戰警,作者堀越都承認多這方面的借鑒。但在這些之外,直觀的美漫化的地方其實並不多
,綠谷少年純正的日漫風格和歐爾麥特放一起簡直就是跑錯片廠。雖然有這種沖突,但作
品整體給人感覺還是很“美漫”,這是因為《我的英雄學院》所參照的並不是超人、美國
隊長之類的單一作品,而是浸潤著這些作品背後的英雄文化。
另一方面,無論是故事風格還是人物性格,《我的英雄學院》確是不折不扣的“少年漫畫
”。綠谷少年從一區區無個性的普通少年轉變為繼承All for one的英雄,就是一非常正
能量的少年漫畫劇情。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個人和集體兩者的交匯在這裏形成了有機的
統一。對於這樣的漫畫,掌握兩者間的平衡就很重要,不過面臨的出版方和讀者的雙重壓
力,要維持平衡並不容易。
至少在漫畫早期,堀越還是想表現英雄在日常生活和擔當英雄時的反差,想更多的表現英
雄的日常從而突出“英雄為什麽成為英雄”。類似美漫描寫英雄在力量面前矛盾的內心,
“力量越大責任越大”之類的雲雲。在這裏,雙主角的設定就非常重要:歐爾麥特在人眾
眼中是英雄,而在綠谷的眼中則是亦師亦友的夥伴;而綠谷少年則是個普通人,獲得個性
也不過最多數年,卻在危難時刻變為了不可或缺的英雄。什麽是英雄?怎麽成為英雄?漫
畫就是用實際的故事來回答這樣的問題。
作為一個日本人畫的漫畫顯然是會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少年漫畫作為日本文化的一個組
成部分,自然也少不了之前這領域的熱門作品的影子。堀越自己就表示過,這部作品是在
《火影忍者》的影響下創作出來的。《火影忍者》剛開始連載的時候,堀越還是學生,這
種影響肯定是根深蒂固的。《我的英雄學院》中那類似卡卡西的“橡皮擦”老師;綠谷一
身綠裝同是體術強化系,簡直就是小李再世。其實對比《我的英雄學院》與《火影忍者》
早期的學校劇情,就可以發現很多相似的地方,而漫畫後來出現的死穢八齋會,又深有“
曉”組織的感覺。
隨著故事的深入,少年漫畫的成分就越來越明顯了,這最主要原因的還是少年漫畫的制作
流程決定了漫畫故事的走向。作為一部日本漫畫帝國手裏的“商品”,顯然要照顧傳統和
讀者,以及少年漫畫的基本價值觀。尤其是敵聯合出現以後,打鬥場景就是越來越激烈,
而和平的校園時間越來越短。堀越早期還是想有張有弛,一段打鬥一段校園戲這樣來畫,
但經不住敵聯合登場之後讀者對於激烈打鬥的期待,故事就走向重口味。既然不再需要綠
谷少年和歐爾麥特之間的互相參照,那麽雙主角的存在就顯得不那麽必要了,故事走向單
主角也是大勢所趨。漫畫到這時已經沒有多少美漫要素,後面新敵人組織的出現就更加向
少年漫畫的傳統路線的靠攏。
其實漫畫的變化還不止於這些內容,人物的能力從一開始的模糊也逐步走向精細以及日本
特有的“科學化”。像八百萬的創造能力,一開始僅僅就是說的創造,後來設定為了是用
自己的脂肪創造,這樣就避免了物質不守恒的問題,而且在對話中還刻意提了要避免影響
到社會經濟。
但恰在轉型這個節骨眼上,我們看到是一幕美漫的不能再美漫的“超人之死”,歐爾麥特
的All for one余燼在超越自己的發揮後徹底熄滅(今年正巧DC的新52系列動畫電影也放
了超人之死,兩者間真的有默契)。這本來已經讓人淡忘的美漫要素,或許是在不經意的
動畫化過程中以外拾回的。
《我的英雄學院》的動畫挺意外的找了骨頭社,如果說有什麽動畫公司不適合拍少年動畫
,那麽骨頭社是一定名列三甲。就算骨頭社能夠按照制作方的要求,把小清新文藝畫風給
改了,那糟糕的故事節奏把握能力和大篇幅的人物心理描寫,都不適合少年漫畫的故事表
現。加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敢達創戰者》的成功,腳本找的黑田洋介,監督找的長崎建
司,這兩個日升禦用拍大齡動畫的人物,不僅讓這片不少年,而且還讓片子帶上了濃厚的
日升味道,連骨頭社自己的風格也看不出多少了。
但恰恰是這樣一個組合,動畫第1季拍出了原作漫畫不那麽少年漫畫的一面,或許還是連
原作者堀越自己都忘記的初心。骨頭社和黑田的合作,強化了人物內心的描寫,這就很靠
近美漫的人物塑造風格,在故事中體現出了反英雄的一面。也許是動畫的推出讓堀越找回
了當初的感覺,當年漫畫最重要的劇情就是歐爾麥特退場的“超人之死”。
毫無疑問的是,現在《我的英雄學院》已經是少年JUMP的明星漫畫,在宣傳和制作上的套
路傳統化不可避免,動畫方面隨著制作方越來越重視也基本和漫畫劇情無二風格一致。美
漫要素的退出是進行時,誰叫日本人性格天生就和美漫風格相差十萬八千裏呢。但相較其
他前輩們,《我的英雄學院》的英雄文化算是學的不錯,幾乎近似地在日本看到了一個小
小的“澤維爾天才青少年學校”。當然故事的走向依然不可預測,《我的英雄學院》是繼
續《火影忍者》的路線發展到同學爭鬥,還是拐向《X戰警》那樣不同組織為各自的理念
而戰,這就要看堀越自己心中少年漫畫和英雄文化的天平更傾向於哪一邊了。
作者: rronbang (Ron1)   2018-08-23 19:53:00
我英動畫也影響到原作這麼多嗎?
作者: mahimahi (鬼頭刀魚)   2018-08-23 19:59:00
太長
作者: GodVoice (神音)   2018-08-23 20:02:00
太長 END
作者: Zensj1023 (凜冬烈火)   2018-08-23 20:13:00
所以海賊劇情越畫越糟的鍋該甩在尾田還是編輯頭上呢?
作者: good74152 (警視廳刑事部廢文搜查官)   2018-08-23 20:23:00
轉變成one for all吧 文章寫錯了
作者: MasterYee666 (RoyalJS)   2018-08-23 20:24:00
打那麼長他媽誰看的完
作者: Icelandicmen (Ice 艾斯)   2018-08-23 20:35:00
其實還有星戰的影響,平哥是星戰跟美漫迷
作者: winter0723 (啾)   2018-08-23 20:49:00
覺得這篇不行,沒什麼重點
作者: tw15 (巴拉巴拉)   2018-08-24 01:14:00
這篇怎麼這麼像是20年前雜誌上會有的認真文數十年如一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