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灣電競製造,秒勝中國

作者: wizardfizban (瘋法師)   2018-07-15 06:40:46
台灣電競製造,秒勝中國
https://tinyurl.com/y7cagrnk
2018 年 1 月 22 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的《爐石戰記》電競大賽,最後進入決賽的
是台灣的陳威霖、中國 JasonZhou、美國 Fr0zen 和南韓 Surrender 4 名選手。
經過一個多小時廝殺,中國選手氣力放盡提前出局,原本領先兩盤的美國選手 Fr0zen,
場中已落下冠軍彩帶,但台灣選手陳威霖無視漫天飛舞的彩帶,從容面對這場硬戰,手指
飛快撥動鍵盤和滑鼠,最終上演大逆轉秀,硬生生從 0 比 2 的劣勢,扳成 3 比 2,拿
下冠軍獎盃。
這一刻電競舞台上,不是只有「台灣選手拿下全球冠軍」這件事,選手使用的鍵盤、滑鼠
、螢幕、桌機、筆電大多是「台灣製造」,更代表台灣廠商在全球電競產業的硬體設備競
爭中,已制霸全球。
根據市調機構 SuperData 統計,17 年最受玩家喜愛的遊戲《英雄聯盟》,全年高達
1.57 億收看人次;第二名為最近竄起的《絕地求生》,同樣擁有破億觀眾數;排名第三
的《爐石戰記》,也擁有 8,300 萬收看人次。美國高盛集團報告預估,到了 22 年,全
球每月電競觀眾將達 3.8 億人次,數字將超越美國最受歡迎運動項目 NFL(美式足球)
的觀看人次。
全球電競熱 觀看人次創新高》亞運、奧運推一把,熱度升高
全球電競產業熱度持續加溫,不僅將於 8 月在印尼雅加達舉辦的亞運賽,將把電競列為
示範賽,國際奧委會最快可望在 2024 年將電競正式納入表演項目。
在這股狂熱的風潮與龐大的商機下,人們往往輕忽了,台灣正是推動全球電競產業背後的
硬體「軍火庫」。
國內最大電競整合行銷公司的 4Gamers 執行長黃智仁表示,當電競變成運動產業的那刻
,遊戲本身就等於運動項目,直播單位等於轉播電視台,電競周邊的耳機、滑鼠、鍵盤、
螢幕、桌機及筆電等產品,就像愛迪達、耐吉的球鞋、運動服飾等產品,這才是最賺錢的
領域。
台北電腦公會引述 Newzoo 統計,2017 年全球遊戲產值達 1,160 億美元,預估到 2020
年遊戲產值將達 1,435 億美元。這金額已遠超過筆電的產值;這意味著,電玩產業不是
PC 產業的延伸,而是整個電玩產業,推動 PC 產業提升。
台灣的電競兵團早已攻占全球市場。根據市調機構 GFK(捷孚凱)今年 1 月最新出爐的
統計,單價 1,000 美元以上的全球高階電競筆電市場,華碩以 22% 市占穩居龍頭寶座,
其次是惠普的 18%,第三名微星市占 14%,聯想以 13% 位居第四,宏碁排名第五,市占
率 9%。
在一級戰區北美市場,單價 1,000 美元以上的高階電競筆電市場,仍由華碩拔得頭籌,
市占率達 33%;微星則超越戴爾的頂級電競品牌 Alienware(外星人),位居第二名,市
占率 24%;外星人位居第三,市占率達 14%;戴爾排名第四,市占率 10%。至於 1,000
美元以下的北美中低階筆電市場,由戴爾摘下桂冠,市占率 35%;第二名為宏碁,市占率
23%。
高階電競筆電 台灣品牌占大半》華碩、微星、宏碁名列全球前 5 名
全球高階電競筆電市場中的前五大 PC 品牌商,台灣就囊括 3 家:華碩、微星及宏碁,
總市占率高達 45%。一級戰區北美市場也不遑多讓,台灣總市占率更高達 57%,已過半。
就連 1,000 美元以下的北美中低階筆電市場,宏碁也打敗眾多競爭對手,掌握 23% 市占
,居第二。
現在看來風光,但現在台灣 PC 品牌商在電競市場的榮景,卻是 PC 產業的大衰退潮換來
的。
2004 年聯想收購 IBM 桌上型、筆電部門,以及有關的研發和採購業務後,幾乎不費吹灰
之力,就輕鬆站上全球第三大 PC 品牌商地位,在市場掀起價格戰,幾乎是壓著台灣廠商
打。
沒想到,2008 年金融海嘯來襲,全球 PC 品牌商無一倖免,華碩 2008 年營收與獲利都
大幅縮水,微星 2009 年營收也急遽下滑,台灣 PC 廠陷入發展困境。
眼看 PC 產業走下坡,華碩首開業界轉型先例,於 2008 年跨足電競產業,專攻高毛利的
高階電競筆電市場,開始與戴爾的頂級電競品牌外星人爭奪高階電競筆電市場;2010 年
時,微星也加入市場戰局。
「過去,台灣 PC 產業一直巴望微軟新一代 Window 平台刺激 PC 換機需求,但最終真正
成為 PC 救世主卻是電競,它讓 PC 規格強迫升級了。」機殼廠首利負責電競事業的副總
黃稟洲說出產業現況。
台廠彎道超車 贏在設計力》中國聯想節節敗退,去年還呈虧損
關鍵之一,就是台廠在板卡這塊領域一直獨步全球,這也讓 NVIDIA 與台廠一直以來保有
良好合作關係;當 NVIDIA 推出新電競晶片時,都會提早交給台灣板卡業者測試,盡量達
到最佳相容性,符合高標準的電競需求。
「過去,科技產業是大吃小、強吃弱的時代;但在電競產業,比的是速度,以快克慢。」
動力科技董事長許文昉一語道破,在這波 PC 轉型過程中,台廠以「唯快不破」的優勢,
完勝了中國競爭對手。
經過調整期後,如今攤開台廠 PC 品牌商財報,近 5 年,微星、技嘉兩大台灣 PC 品牌
商,每股盈餘都維持增長態勢;宏碁也在 2017 年終止連續 7 年虧損,靠的就是電競產
品的加持。台北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說,在電競的拉抬下,台灣的 PC 產業復活了!
反觀中國紅色供應鏈在 PC 市場拚搏了十年,最終連中國最大 PC 品牌商──聯想,也敗
下陣來;聯想的營收與獲利一路走下坡,近 5 年每股盈餘節節衰退,甚至 2017 年虧損
還達 0.50 元。
PC 大廠如 HP、聯想這兩年看到台廠在電競產業風風火火,也跳進來想搶攻 500 至
1,000 美元的中階電競筆電市場,但始終觸碰不到玩家的心,就算各家廠商開出同樣的
晶片、主機板、顯示卡、記憶體規格,台廠品牌就是更勝一籌。
「台廠透過與玩家互動,理解到電競消費者『決戰時刻的速度』的需求,除了高階硬體,
關鍵其實是如何調校『韌體』,讓電競筆電處在最相容穩定的狀態,發揮比其他廠商更快
0.1 秒的反應,這也是競爭對手都落後的原因,也是台廠致勝關鍵。」一位主機板工程
師說出祕密。
「聯想早就在做了,但這兩年在電競市場依舊拿不下來。」一名電競筆電主管說,傳統
PC 大廠並沒有學到真正的電競文化,說穿了只是將原本的產品加上「電競」之名,使用
比較高階的規格而已。
例如,電競大本營三創生活,就常看到學生帶著父母來購買電競筆電,父母劈頭就說給我
A 牌、M 牌最貴的機種;換句話說,在電競文化中,品牌建立比價格重要多了。
微星掌握先機 小品牌大翻身》台廠贏得玩家認同,對手短期難挑戰
對未來兩岸在電競領域的發展,動力科技董事長許文昉認為,台灣硬體仍居於領導地位,
中國在設計表現差了一截。
產業結構轉變的關鍵時期,往往也是重新定義輸贏的關鍵時刻。新興的電競產業不僅讓台
灣廠商彎道超車打敗中國,也催生了「小品牌大翻身」的故事。
微星正是台灣 PC 品牌商小品牌翻身的最經典成功案例;連華碩、戴爾、惠普、聯想、宏
碁等營收規模比微星大上數倍的 PC 品牌大廠,也不敢小覷微星在電競筆電市場的能耐。
先前,微星創辦人盧琪隆接受《財訊》獨家專訪時,坦言當初微星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
投身電競領域,其實是迫於現實的無奈。回想 2009 年時,如同其他 PC 品牌商,微星也
全力搶攻主流的 399 美元低價筆電、薄型筆電市場,結果鎩羽而歸。這一大挫敗,幾乎
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微星 5 位創辦人不得不下定決心,孤注一擲將所有的力氣放在高
毛利電競市場。
「放下決策權,把一切授權給懂得電競玩家的工程師!」微星內部人士說,當初五大創辦
人是把權力交給年輕人放手一搏,所有內部電競討論過的決策都不可說,唯有從頭更換一
家公司的 DNA,才有辦法跳脫 PC 產業思維,進入電競領域。
一位微星高層回憶說,當所有 PC 產業都在跟風蘋果做薄型輕量化,微星為了迎合電競玩
家,就要做看起來肌肉、強壯、最高規格的筆電;反其道而行之下,倒是打中了電競玩家
的心,在多數 PC 市場走向低價化的同時,微星的轉型,正好切入這塊沒人關心的處女地

2010 年當微星決定要跨足電競領域時,華碩早已推出電競筆電品牌 ROG 打響名號,如今
,微星卻已成為職業電競選手心目中的最愛品牌;就連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近期接受《財訊
》專訪時也不諱言:「以前華碩在電競筆電投入的資源只有微星的一半,但之後會用盡全
力;未來兩三年內的目標,是擴大在電競筆電市場的攻勢,要贏得這個市場。」
台廠靠電競翻身的故事不只微星,身為電競市場的後進者,宏碁於 2016 年跨入電競市場
,才花短短 2 年時間,就把產品戰線全面鋪開,2017 年靠著電競產品在市場告捷,終止
連續 7 年的虧損。更不用說,包括華碩與多家 PC 周邊品牌商,也跟著華麗轉身。
電競機殼大廠曜越自 10 年成立電競品牌「TteSPORTS」,市場定位就瞄準在高階市場。
曜越財務處協理劉建邦回想,2008 年金融海嘯後,興起宅經濟,電競也開始蓬勃發展,
當時曜越董事長林培熙也正在思考做了傳統 PC 周邊與零組件逾十年,毛利率成長也遇到
瓶頸,於是加速轉型為電競品牌商。
電競換機潮 下個決戰點》跟著贏家走,再賺一波投資財
5 月,電競硬體商老大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再度親自來到台灣,這回重點不是 AI 人工
智慧了,而是全新的 12 奈米 Volta 電競晶片。台廠相關廠商直言,這將引爆電競新一
輪換機潮。
一位台廠資深主機板業者說,由於電競產品屬於最高階規格,電競玩家對高效能的好壞非
常在意,反倒對產品價格敏感度不高。當 NVIDIA 兩年未出全新款晶片時,正好趕上這股
電競玩家的換機潮。
接下來,各 PC 品牌商也開始端出新戰略,快馬加鞭將戰線從高階電競筆電擴大至中階市
場。因為,相較於高階電競筆電市場年成長達 10 至 15%,中階電競筆電年成長率高達
30%。
更重要的是,高階加上中階市場,市場比重高達 70% 以上,絕對是兵家必爭之地。為持
續鞏固市場影響力,微星董事長徐祥在今年股東會,也宣布大舉進軍 500 至 1,000 美元
的中階電競筆電市場。
此外,今年電腦展,如何結合愈來愈大量的手遊玩家,是 PC 廠商爭相開發的新戰場。華
碩破天荒展出首款電競手機 ROG Phone,顯示未來所有電競筆電品牌商的戰場,也將延伸
至手機遊戲。
微星也早有準備,針對時下最夯的手遊──《傳說對決》,開發出可從智慧手機無縫接軌
到電競筆電的產品;未來電競手遊玩家,在外使用智慧手機玩電競後,回到家可以再透過
微星內建獨家軟體的電競筆電,繼續在電競筆電順暢打手遊。
這一場兩岸 PC 大戰,台廠靠著電競產業脫穎而出,隨著電競換機潮來臨,產業前景看好
,台灣廠商在既有的硬體優勢,繼續攻城略地、擴大市占,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
雖然比較像是投資文,但這篇能看到電競背後的相關產業鏈。
作者: xxtomnyxx (翼天)   2018-07-15 06:45:00
我特地出去看了一下,還以為我跑到電蝦版...
作者: kuninaka   2018-07-15 06:50:00
不過LOL是中國遊戲
作者: lucifiel1618 (Lucifiel)   2018-07-15 06:50:00
傳說對決也是
作者: kuninaka   2018-07-15 06:51:00
賣RGB風扇也算電競產業鏈嗎
作者: oscarss07 (XDOrz)   2018-07-15 06:53:00
Tt定位高階產品?嗯?
作者: spfy (spfy)   2018-07-15 06:56:00
1K鎂就算高階電競筆電了?
作者: howerd11 (時間永遠不夠)   2018-07-15 06:57:00
台灣設設計 大陸組裝吧
作者: kuninaka   2018-07-15 07:01:00
有些是貼牌而已
作者: crazypeo45 (死刑)   2018-07-15 07:08:00
老實說CM的機殼比Tt好就是了...
作者: gladius442 (實驗品)   2018-07-15 07:11:00
外國也有電競品牌是台灣組裝R
作者: crazypeo45 (死刑)   2018-07-15 07:16:00
不曉得HP的OMEN的評價如何
作者: LANJAY (LANTING)   2018-07-15 07:30:00
信仰>RGB>>>>其他
作者: ymcaboy (水城)   2018-07-15 08:20:00
MIC吧
作者: twn65w65 (喵喵羊)   2018-07-15 08:23:00
這時又要搬出別人的名言:信新聞喔~你永遠看業界的車尾燈
作者: mekiael (台灣加油)   2018-07-15 08:25:00
雖說如此 但很殘念的電競最賺錢的區塊並不是硬體
作者: tot9221 (江城子)   2018-07-15 09:03:00
其實電競品牌都是跟幾家廠商拿,再附加自己的品牌價值
作者: s20116 (小小慘戶)   2018-07-15 09:06:00
盤子的世界,魯蛇不懂
作者: extemjin   2018-07-15 09:14:00
一隻羅技的普通滑鼠,打爆一堆虛有其表的電競鼠
作者: vanish456128 (BattleCat)   2018-07-15 09:19:00
微星頗戳啊 有買的朋友都送修好幾次了
作者: AMDMARSHAL (你知道鳥為什麼會飛嗎)   2018-07-15 09:55:00
蛇摸時候要出ROG RGB機殼風扇 ==
作者: Sabaurila (サブリナ)   2018-07-15 10:05:00
這是豬油記者自慰文是不是
作者: j1551082 (薄荷哈亞鐵)   2018-07-15 10:07:00
糞g電競 科科
作者: deepseas (怒海潛將)   2018-07-15 10:32:00
台灣製造,大陸接單。
作者: Yanrei (大小姐萬歲!)   2018-07-15 10:35:00
當然不是記者自慰啊,新聞版面都是要錢的……
作者: leamaSTC (LeamaS)   2018-07-15 11:58:00
爐石賣電競配備XDDD
作者: hitoshiki (人識)   2018-07-15 12:00:00
爐石需要飛快的點滑鼠鍵盤哦?
作者: Hollowmoon (阿猴)   2018-07-15 12:01:00
電蝦版
作者: train2009 (黑貓)   2018-07-15 12:25:00
不是中國製就好 我說遊戲
作者: power241 (單人華爾茲)   2018-07-15 13:11:00
不是都MIC了?現在要找MIT很難了吧
作者: bluejark (藍夾克)   2018-07-15 13:31:00
真的在自high....
作者: knife5566 (愛心癤瘤‧刀)   2018-07-15 14:30:00
怎麼不說桌子椅子到肥宅身上的脫鞋吊嘎都中國製造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