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用漫畫記錄311災區 耗時五年畫下消逝風景

作者: medama ( )   2018-04-21 14:06:05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419game_japan01/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419game_japan02/
https://i.imgur.com/dLwgt0t.jpg
【用漫畫記錄311震災區(上)】日本第一人 她耗時五年 畫下消逝的風景
日本漫畫家河野史代徒步311震災區,以一隻公雞的視角,記錄下災區日常,出版成《我
https://i.imgur.com/Z63YXcP.jpg
想寫信給太陽》一書。
文|楊政勳 攝影|姜永年
2018.04.20 08:53
日本漫畫家河野史代,從2011年8月起,前後耗時將近五年時間,往返311東北震災區,以
徒步方式,一筆一筆畫下災後的日常,最近在台灣出版成《我想寫信給太陽》一書(原書
名:日の鳥,共兩集)。她以一隻公雞的尋妻之旅,帶領讀者進入災區,除了記錄消逝的
風景,也見證地方的復原與變化,這是日本第一部以漫畫方式記錄震災後現場的作品。
河野史代 擅長描寫小人物的故事
日本311東北大地震共造成近16,000人死亡、2,600人失蹤、12,2000棟房屋全毀,還得遭
遇後續的輻射外洩威脅。地震發生時,河野史代人在東京家中,五個月後,她開始深入日
本東北各縣,幾百公里的田野調查,漫畫裡的每一幅畫,即為她走訪的一個地點、一個景
觀,不用網點,全用素描的方式,一筆一筆刻劃。而細數河野過去的作品,除了擅長描寫
小人物的故事,筆下更是充滿濃烈的人文關懷。
49歲的河野史代出身廣島,是日本破億票房動畫《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的漫畫
原著,作品溫柔細膩地描寫二戰時的生活日常,2016年擊敗《你的名字》奪下有「日本金
像獎」之稱的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動畫;另一部述說原爆後的廣島作品《夕凪之街櫻之國
》,也曾拿下日本漫畫最高榮譽殿堂的「手塚治虫文化賞」。
而這次的《我想寫信給太陽》,更是她耗時近五年而完成的「紀錄式」漫畫作品。負責台
灣出版的木馬文化主編周奕君表示,這不像傳統的漫畫作品,也不像圖文書,「是我編輯
生涯中遇到最特別的一本書。」
公雞尋妻之旅 也是作者走過的真跡
《我想寫信給太陽》以一隻公雞為主角,故事大綱寫著:公雞先生在311地震後失去了妻
子的音信,決定展開一場尋妻之旅,一路上,他飛過城市、荒野、河流,來到受到重創的
日本各地。從東京、仙台到福島… 在路途上,他不斷追尋記憶中的妻子身影,並以獨一
無二的視角,看見了勇敢朝復原之路前行、無比珍貴的家園風景。
雖然營造了一個看似虛擬的尋妻故事,但公雞其實就是河野史代的投射。周奕君表示,「
這本書雖然以公雞作為主角,感覺很超現實,但實際上卻是一個真實經歷,是河野老師自
己走過這些道路的真跡,跟公雞的旅程是交疊在一起的。」
作者甚至把當地人的對話、方言寫入漫畫裡,看似樸實無華的日常,但台灣知名獨立書店
Mangasick店主黃廷玉就在序中寫道:「河野史代彷彿充滿魔法的筆尖,卻將這些微不足
道,稍不留心就被淹沒在時間洪流之中,再沒人記得的小小瞬間以畫作封存,那就是人們
活著的鐵證。」災難過後,再平凡的日子都顯得可貴。
而日本東北從311地震至今,仍有不少交通路線尚未開通,書中甚至提到,河野到距離福
島核電廠僅有13公里的地方,看到一個「禁止進入」的牌子,向警察表明想拍照畫畫時,
還被要求留下姓名與住址。可見河野需耗費多大的精神與毅力,才能完成這樣的作品。
平實中 看見真摯情感
令周奕君印象最深的一幅畫,是河野史代在2011年海繡過後,行經岩手縣的高田松原時,
那裡原先有七萬棵松樹矗立著,當時只剩下一棵松樹孤單地昂揚,繼續結著松果,卻依舊
慢慢枯萎。「若作者不曾走訪,或許不會有人知道,還有一棵松樹曾經在這裡獨自努力存
活著。」河野記錄下這些消逝的風景,也是此書特別的原因。
河野史代走訪高田松原時的孤獨松樹(左),是周奕君印象最深的一幅畫。
而河野史代筆下的公雞,說話有濃濃的大叔味,尋妻過程中,不時可見對妻子的呢喃思念
,卻不灑狗血與悲情,反而像夫妻間的日常對話,深情中帶幽默,甚至有時會嘲弄妻子的
身材,例如公雞在走到盛岡市的三石神社時,說了這樣的話:「妻子呀,我快忘記妳的聲
音了,妻子呀,我不曾像今天這樣渴望和妳說話,妻子呀,妻子呀,聽說這塊岩石凹下的
部分是鬼手印,但這一定是妳的母雞飛踢印吧?」突如其來的笑點,彷彿是作者不讓讀者
陷入悲傷的體貼,卻在平實中看見真摯情感。
妻子是指誰?讓讀者有想像空間
雖然故事背景為公雞的尋妻之旅,但「妻子」的意象究竟代表什麼,也讓不少讀者津津樂
道。周奕君對此表示,「有時會覺得好像在講大自然,或腳下的土地,但又覺得真的有這
個人存在,總之她是一個看不見的東西,但卻一直陪伴在他(公雞)身邊,給他溫暖。」
不過她笑說,「我不想去定義她。」這是留給讀者的想像空間。
而311地震後日本東北災區人口外流嚴重,藉著公雞的旅程,作者也在書中呈現東北的美
麗景色。周奕君表示,書裡描繪包括福島名醫野口英世的故居、福島車站前的繁花盛開,
以及車站前有日本知名作曲家古關裕而的雕像,「我覺得她內心潛藏的,就是希望大家可
以到日本東北走走。」她笑說,期盼這本書可以讓更多台灣讀者,湧起去日本東北的衝動

主角公雞充滿大叔味,除了思念妻子,有時也會揶揄妻子,就像平時的夫妻對話。
這樣罕見的紀錄式漫畫,河野史代也在給台灣讀者的序中表示,「時間會沖淡震災的記憶
,亦能撫平傷痛,但有更多事物需要銘記。也許我無法提供實質幫助,但此刻我強烈體悟
到一個道理:如果有人想訴說,請您好好傾聽。」「書中的每一道風景,於我已不再陌生
,因為我學會了隨時傾聽城鎮的聲音。」
周奕君則認為,河野史代給讀者的另外一個啟示,就是那些沒有遭受災難的人,除了捐款
跟旁觀,甚至是轉身遺忘,「我們是不是還可以去做些什麼?」河野已經用這本漫畫證明
了。
本刊也獨家與人在日本的河野史代進行書信QA,由於花蓮今年才剛發生大地震,被問到想
對台灣的災民與讀者說些什麼,她表示,「心裡的傷,每個人都不同。但不用焦急,試著
去做自己做得到的事,就可以了。」
以下為QA全文,負責台灣出版《我想寫信給太陽》的木馬文化主編周奕君則適時補充說明

1、您徒步五年用畫筆記錄日本311震災後的場景,這需要相當大的耐力與體力,是什麼動
力或原因驅使您這麼做?在記錄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什麼?
A:作為見證這個時代的一份子,我希望用畫筆,將某些事物保留下來。日本許多震災區
仍可見海嘯殘留的痕跡,我在走訪的過程中深深感覺到,那些警示海嘯的紀念碑或避難過
程遺跡,都是歷經災難的人們在告訴我們,絕對不能忘記。
2、最想在《我想寫信給太陽》中傳達給讀者的理念是什麼?
A:我希望公雞先生所飛過的每一個地方,能讓讀者感到自己彷彿也置身此處,產生共鳴

3、《我想寫信給太陽》以一隻公雞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當初為什麼會想要以「雞」為
主角,而不是人類?
A:這是由於人們在讀「人」的故事時,總是會忍不住去思考:自己和主人翁是否相像,
或自己是否喜歡那個角色。
主編解讀:因為當主角是人的時候,讀者可能會過度把自己的喜好與情感投射到他身上,
會少了對公雞走過的風景的關注。公雞很中性,反而會讓大家會把更多的關注放在她所描
寫的這些風景,這也是她設定動物當主角的一個重要原因,讓讀者看到這些災後的風景才
是她主要的目的。
4、您曾說過「我的一生,將致力於描繪具有人性光輝卻隱而不言的小人物故事。」《我
想寫信給太陽》也是藉由小人物(公雞)去述說平凡生命的日常,為何您對於小人物的故
事情有獨鍾?
A:因為我自己,也是個小人物不是嗎?
5、除了這次的震災紀錄式漫畫,您以往也關注戰爭、歷史、核能等議題,是什麼原因讓
您對土地有如此深切的關懷?
A:其實我並非特別關注戰爭或社會議題,只是想將我眼中世界的姿態,以漫畫呈現出來

6、《我想寫信給太陽》是您向手塚治虫名作《火鳥》致敬的作品,《火鳥》也是一部以
「生」與「死」為題材的漫畫,可否談談《火鳥》對您的影響?
A:《火鳥》是一部以實驗性手法、天馬行空構思創作,相當了不起的作品,我特別喜歡
其中細膩描寫愛的神奇與無常的〈亂世篇〉。
7、台灣跟日本一樣都位於地震帶,台灣更在今年2/6剛發生花蓮大地震,震後的重建與悲
傷都需要時間復原,如果可以給台灣的讀者或災民一些鼓勵的話,您會說些什麼?
A:心裡的傷,每個人都不同。但是不用焦急,試著去做自己做得到的事,就可以了。
主編補充:雖然是同樣的災難,但每個災民遇到的狀況是不一樣的,她知道很難去講安慰
的話,這點我覺得她非常理性。但是她又說,做自己能做到的事,雖然她不是災民,但她
去做自己能做到的事(用漫畫記錄震災區),她也想請災民們能去做自己能做到的事,為
你的家園,為你所愛的人。
8、《日の鳥》如同紀錄片般,是一部紀實性的漫畫,以漫畫的形式記錄真實的內容,而
紀實性漫畫近來也在歐美跟台灣興起,您對於紀實性漫畫的看法如何?對於紀實性漫畫有
沒有更多的期待?
A:紀實性漫畫在日本也很盛行!但是畫起來比想像中還要難啊?!
作者: tony3366211 (00)   2018-04-21 14:21:00
動物超多,植物茂盛?
作者: gaym19 (best689tw)   2018-04-21 14:26:00
動物超多 植物茂盛沒錯喔 車諾比也是這樣
作者: zero6410   2018-04-21 14:34:00
一定有藏怪獸
作者: student90429 (困境的人)   2018-04-21 14:34:00
原來人類才是大自然最可怕的敵人@@
作者: Cishang (辭..)   2018-04-21 17:44:00
人類本來就是大自然最可怕的敵人
作者: pttsea (心-永遠跟隨光)   2018-04-21 19:10:00
車諾比之後的生態復甦的還不錯,但是生物還是多少有受影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