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震怒] 同人展畫家收到包針的小點心

作者: arrakis (DukeLeto)   2017-05-10 17:52:04
※ 引述《lv256 (等級256)》之銘言:
: ※ 引述《tonyxfg (tonyxfg)》之銘言:
: : 我覺得這樣講不太對
: : 基本上社會能正常運作,很大部分是建立在"信任"上
: 我認為社會運作不是建立在這麼虛偽的東西上面,沒來由的我憑什麼信任對方?
: 社會正常運作應該是建立在「利益」之上,利益才是驅使人類一切行為的根源。
: 這裡所指利益並非純粹物質上的利益,還包括心靈上的正回饋。即是包括有形和無形的利
: 益。
不對。
信任對於交易=人際社會無時無刻在進行的行為,是最重要的。
因為信任貨幣(有價品)與各種合約的效力所以可以交易。
因為信任PTT(任何ISP)不會惡用資料所以會註冊。
(略五百例句)
因為信任 "這樣做會有習俗與制度的保障" 所以可以在社會活動。
當然,這有時候是缺乏根據而純基於"觀察到的機率"的盲信。
但在社會運作的大層面來說,缺乏廣泛的信任時,社會運作的效率會降低。
以商人來說,第一次交易的對象因為不熟是當然要提防的,
也就會設下不同於長年往來對象的交易規則,以防意外。
這類規則必然在某種程度上造成運作不便,且必定在相互信任後改為較利於操作的規則。
舉例來說,買鹹酥雞的時候被懷疑用假幣,所以老闆要檢驗,所費時間其實可以
繼續接待下一個客人;而客人等待檢驗的時間若能省下,就能去買下一家或回家。
也就是說,基於利益而選擇信任,只是片面,另一面是,因為信任可以帶來
更好的利益。當然,進一步講,為了避免信任被破壞,規則與制度必須有所保障,
但也是為了維持信任的存在。
(43)
: 正因為所有人都是自利為出發點,所以更要思考每個人表現出來的善意背後究竟隱藏什麼
: ,也就是最基本的「持疑」的態度。
不對,這不是信任的命題...一般稱此為世故,也就是理解社會的多變性,
並因應其多變來對應。這才是防人之心存在的意義:限制與預防損害。
(43)
作者: sillymon (塑膠袋)   2017-05-10 17:59:00
根據上篇的詭辯 信任只是眼光比較遠的利益
作者: susuki747 (神棍喵喵)   2017-05-10 18:01:00
我個人想請教一下 貨幣價值有其擔保品但信任的擔保來自於何呢?是相信我,相信那相信菃A的我這種群眾價值嗎?
作者: shawntwo (耀旭)   2017-05-10 18:02:00
話說這議題本來是綜合性因素,根本不是用信任或利益就能概括
作者: Yanrei (大小姐萬歲!)   2017-05-10 18:03:00
上篇就像那種人性本惡論啊,一切都是為了利益,沒有利益什麼都可以拋下太過極端化的論點
作者: susuki747 (神棍喵喵)   2017-05-10 18:03:00
竟然亂碼了w
作者: tsunamimk2 (我愛你 我需要你)   2017-05-10 18:04:00
信任不是最大的利益 而是最低的成本貨幣這種東西沒有擔保價值 都是浮動的會相信貨幣是因為發行的人肌肉夠多拳頭夠大或者是黃金/bitcoin那種數學上有限的東西更正 有限而且幾乎不會變化的東西因為信任很昂貴 所以請珍惜自己的可靠程度那是身為人混得好不好的基礎了另外 其實沒有擔保 所以這世上才需要避險避險也沒有擔保 一切都是市場 只好重申 信任很奢侈因為那是做各種事情的最低成本 互相來說都是人性本惡 不可信 所以守信的人值錢
作者: arrakis (DukeLeto)   2017-05-10 18:12:00
是的,擔保品是國力的一種。也可以說國力本身是擔保。
作者: tsunamimk2 (我愛你 我需要你)   2017-05-10 18:13:00
但像美國這種擔保人翻臉就是全世界跳海了所以還是保持流動性比較好 市場來說 波動才是正常的另外貨幣的“價值”其實沒人能擔保的 只有願不願意收.用什麼東西收的差異就算是相對垃圾的貨幣只要有人收 其實有機會套利我是這樣想 金錢 貨幣這是一種“窗口" 去觀察複雜至極
作者: yangzhe (yangzhe)   2017-05-10 18:15:00
這系列的文章要哲學化或經濟學化了嗎(拿爆米花)
作者: tsunamimk2 (我愛你 我需要你)   2017-05-10 18:15:00
的“市場” 所以重點是“市場"囤積貨幣本身沒有什麼意義 重點是交換的效率..至於為人的話 誠實最上策 這不是練肖話
作者: arrakis (DukeLeto)   2017-05-10 18:19:00
不就是"價值在交易中實現"嗎?
作者: tsunamimk2 (我愛你 我需要你)   2017-05-10 18:20:00
“價值”只有“交易”才會出現沒錯啊沒有辦法“交易”的就沒有“價值” 所以信任超貴所以不可靠的人市場上沒有價值 各種市場都是但有趣的來了 謊言卻也是必須存在的東西這個..就不好講太深了
作者: fang37564 (やりたい砲台)   2017-05-10 18:34:00
因為選擇信任能降低成本或帶來更大利益才會去信任吧從頭到尾信任與利益就是同一個東西,要怎麼分?
作者: arrakis (DukeLeto)   2017-05-10 18:37:00
不是同一個,因為利益不必透過信任取得,但信任可以造就利益。但不透過信任取得利益最嚴重會導致無法生存在社會最終變成因沒有信任而死亡或隔離於社會人際社會中的信任是可以玩死人的...
作者: fang37564 (やりたい砲台)   2017-05-10 18:52:00
說錯了,不是同一個,而是信任是利益運作下的一種表現預期心理衡量之下能獲得更大獲益,所以信任了等到被背叛過,在下一次評估時成本的權重會上升,所以不再信任,或需要更多獲益才會持續原先的行為背信而身敗名裂更是信任為利益所架構的最好證據因為付出了一個個體最大的代價=無法生存有很多利益是可以不透過信任但也沒有風險的,信任只是一種管道,一種共識我單方面幫助陌生人而自我感覺良好(心理獲利),這過程過程中就沒任何信任的成分
作者: arrakis (DukeLeto)   2017-05-10 19:01:00
不對吧,"覺得做了好事"有時是事後產生的不是事前評估啊點心藏針可以傷到人也是因為先預設沒有針,若"成功傷人"可視為一種心理獲利(爽),那這個利益便是透過信任才成立進一步說,人可以出門也是相信不會被無緣無故砍死在必須與人互動的前提下,人只能選擇信任或利用信任從不誠實而生的利益也是奠基於別人的誠實啊...
作者: fang37564 (やりたい砲台)   2017-05-10 20:30:00
事後產生獲益是另一種滿足的收穫,自我滿足於做了好事是事前的動機(要說預期到會有好結果也行)不是有人常說做好事不求好報?不出門帶來的不便遠大於因擔心"受害x預期機率"的成本如果現在門外在暴動或戰亂,就只有更攸關性命(缺水之類才會出門利用他人的誠實也得計算若破功對日後不法再如法炮製的成本無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