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新聞] 波蘭的遊戲產業為何越來越紅火

作者: eflu2974 (e-niyaw)   2017-01-06 21:17:45
※ 引述《hermis (火山菌病病人No.01221)》之銘言:
: : 總之就是個從無到有的典範.......
: 我覺得這就是教育的勝利帶來的結果
: 一個良好的教育制度,是能讓人突破自己的極限,從無到有一步一步走
: 下去甚至於超越過去的知識範疇,搞出全新的東西。
: 我覺得這就是東方人最貧弱的部分,所以即使我們在喊文創原創喊得
: 多大聲,仍然避免不了要撿別人玩過的東西來玩。
: 當然所有人普遍耐性不夠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了.......
.
..
...
(探頭)
不曉得我有沒有榮幸能夠認識這篇貼文,與底下幾位留言參與討論的作者們
我實在太愛這篇討論串了!
基本上,我十分認同hermis的觀點
以下是我自己的想法補充:
同意,教育制度的確是台灣創新的一大問題:
年輕人創造力不足,教育問題
創作者過於呆板守舊,教育問題
大多數人不夠勇敢,不敢跨出自己的舒適圈,投入遊戲、電影或其他創新產業,教育問題。
老實說,教育體制問題雖然是「存在」的,
但是,和其他創意大國:歐美、日本,以及原文中所提到波蘭比起來。台灣在遊戲與動漫產業缺少的主要是以下四塊:
一、 資源(人才與資金)的整合
二、商業化思維
三、欣賞者與經紀人
四、失敗者的復健體系
可以說是四個主要問題與四個項目,原串底下回文其實都有講到一小部分
首先是第一點,回文中有人提到:我要做台中版GTA!
這個點子有沒有創意,有!
有沒有市場,有!
先不論實踐這個點子的技術上是否可行
(我認為是可行的,看看每年新一代設計展各種經驗的3D遊戲作品、還有各種VR應用)
要做出這部作品唯一的問題是,回文者、或是其他有同樣想法的創作者,可能缺乏完成這部產品所需要的「所有」資源
要做一款創新的遊戲,所需要的資源至少要有:
1. 創新的點子
2. 能夠實踐點子技術
3. 資金、或可以取代開發資金的資源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單憑一個人
很難能夠完全同時擁有這三種東西,除了極為少數的「天選之人」例外,一個人就可以負責從點子、研發、量產到行銷的流程。
「資源整合」的能力是個很抽象的才能,而且它太容易被忽略
擁有點子的人認為,有好的創意,產品自然會大賣
擁有資金的人認為,投入夠多的錢,產品自然會大賣
擁有技術的人認為,作品質量夠高,產品自然會大賣
這些話難道不對嗎?都對!都對一部分
因此我們看到往往某個產品擁有很棒的想法與技術
但因為缺乏行銷和宣傳而乏人問津,這就是台灣的獨立製作圈常見的問題
看我們看到看似普通的產品,往往投入了過量的行銷資源,結果因為內容貧乏,過一陣子就會消聲匿跡
然後我們就會說某某老闆或公司只想要炒短線、短視近利。
這就是資源無法充分整合的結果
我們不尊重點子與創意,更不會尊重將資源整合起來的技術
舉個例子,我們看一部好看的電影,會去讚嘆導演、編劇的功力、演員出神入化的演技
但幾乎很少人會去討論,為了拍攝這部電影,片商或投資人再背後付出的努力
我就看過有人在某款作品的評論說:做這個沒什麼了不起,就是請一大堆繪師把圖片畫出來而已。真的是如此嗎?
第二點跟第三點有機會再講,我在C洽版或其他版偶爾會看到一些文章,例如:JK羅琳如果出身在台灣會不會成功?虛淵玄、龍騎士07這些創作者如果出身在台灣會不會成功?黃色小鴨、PPAP夠紅、夠創新了吧,如果它是台灣藝術家的點子,會不會紅到世界各國去?
這就是商業化思維、欣賞者與經紀人的問題,
台灣缺乏的不是創意、也不是缺乏消費者市場,而是我們環境容易埋沒創意人才。
有才華的創作者缺乏商業化思惟、市場缺乏伯樂與經紀人。這些之後我會花時間再講
第四點,失敗者的復健體系
原文中作者提到:
「東方人怕不怕失敗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東方人對敗者都是很殘酷的
對吧?
因為這樣,所以失敗的經驗很難被傳承下來
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句話有時候就是句空話
我們總是只注意到成功的,卻忘了失敗的人的處境」
這句話我很認同,但他是在檢討消費者市場
對於創作者來說,特別是對我而言
最最不應該檢討的,就是消費者和市場
「我的作品會失敗,怎麼想都是你們的錯」對嗎?(微笑)
這個問題沒錯,但這不是最關鍵的問題
各國與歷史中對於,失敗者的下場都是殘酷的
歐美鄉民也好、日本鄉民也好,對於難看的電影、糞game的批評也不會溫柔到哪裡去
今天,問題的重點不在於「我們對於失敗者有多麼嚴苛」
而是「失敗者不知道自己如何站起來」
以為我例,
我主導了兩款恐怕是全台灣最知名、也是最失敗的遊戲募資專案
在此之前,挖出我的黑歷史,也是失敗、終止開發的專案多於順利完成的專案
人們在失敗的當下,通常會做出兩種生理反應:
1. 坐以待斃,什麼事也不錯
2 被壓力、情緒所影響,做出不正確的決策
我會知道,因為我兩種反應都做過
我曾經連續好幾天不看ptt、不回應信件
眼看事情逐漸惡化下去
也曾經被恐慌、焦慮等情緒影響,做出旁人看上去不理智、甚至是瘋狂的決策
你們覺得「最最不應該檢討的,就是消費者和市場」這句話
現在從我口中說出,我在三個月前會這樣想嗎?
講一句很像「人被殺,就會死」那樣的至理名言:
「失敗者就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失敗,所以他才會失敗」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我們不是應該在創作者失敗的同時
給予安慰跟拍拍
那樣太矯情、而且國內國外鄉民也不可能做到
而是創作者應該學習在失敗時,如何能夠找出自己的錯誤
重新振挫起來
多數人在失敗、自己創意沒人買單、產品銷售不佳時,做法就是神隱
消失在大眾眼前
當然,這跟我們的教育制度有關(又找到一個跟教育有關的藉口了!)
在國內,從失敗的谷底反彈的例子少之又少
願意分享自己慘痛、致命失敗的人幾乎沒有
原po最後講了一句「失敗的經驗很難被傳承下來」
我心有戚戚焉,沒錯啊!
當初也沒有人告訴我過,被刀劃開的傷口是如何癒合的?
已經失去的信譽,應該如何挽回
正如同賽門‧西奈克在〈千禧世代在職場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所言:「要獲得工作上的成就感,那是一趟緩慢、痛苦而且曲折的過程」
因此別人來找我聊失敗經歷的時候
我總是盡可能暢所欲言
總結來說,
創新跟文化一樣,是一段需要慢慢累積的過程
謝謝大家
作者: f222051618 ( 珍 珠 奶 茶 )   2017-01-06 21:23:00
為什麼老有著要創新這種一步登天的想法.....創新是文化的衍生物 台灣連文化都累積不太起來了
作者: eiin (eiin)   2017-01-06 21:25:00
應該說沒有後路,你不成功的話就只能泯滅眾人難以再起
作者: f222051618 ( 珍 珠 奶 茶 )   2017-01-06 21:26:00
創新根本是癡人說夢
作者: eiin (eiin)   2017-01-06 21:26:00
因為環境就是這樣 要再找到復起的機會實在太難
作者: Aggro (阿果)   2017-01-06 21:52:00
文化這東西時間夠多就會慢慢累積阿 資源多就累積快一點美國才幾年還不是有自己的東西 重點在於有沒有自己的玩意
作者: gutzflower (anti-shianming)   2017-01-06 22:02:00
不懂f大何必澆原PO冷水,台灣沒有文化累積?沒有創新能量?請問我們是住同一個地方嗎?你的生活圈觸角沒伸展到那幾塊不代表就是沒有,土溝 灣寶 相思寮 溪洲美濃 林邊 農村文創 地方誌書寫 社區營造 文化景觀歷史建築古蹟 音樂節 農民市集 社群支持認購系統 小旅行我才只是舉農業的例子就有各種在地商業模式,這不叫文化累積?這不叫創新?反正推原Po,加油。敝人從事教職,對於同業的專業評價比較嚴苛,大部分教師沒有創新教育的素養和視野,當然沒有能力設計成課程來操作。但還是有很多非主流年輕老師默默耕耘,需要每一位慧眼獨具的家長 同事或主管支持下去。
作者: f222051618 ( 珍 珠 奶 茶 )   2017-01-06 22:37:00
我從高捷少女 台南三寶企劃剛開始就follow的人 腳踏實地成功養IP的過程就是那樣啦真的有心想"創新"搞一推543 還不如花錢跑一趟希萌公司去付人家諮詢費
作者: sleepmage (睡法師)   2017-01-06 23:42:00
可能是因為原po的五年五百億,所以推文比較嚴苛吧但是同意台灣有不少默默在做文化累積的人
作者: f222051618 ( 珍 珠 奶 茶 )   2017-01-07 00:39:00
樓上沒講我還真不知道這是五年五百億的ID呢那會有這篇文章我就不意外了看來上次失敗了還是沒學到教訓
作者: TellthEtRee (開出頭獎)   2017-01-07 09:50:00
作者: zxcmoney (修司)   2017-01-07 10:47:00
推一下,另外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文化,能否讓人感興趣則是另一回事。
作者: lpdpCossette (科賽特)   2017-01-07 12:35:00
台中版沒搞頭啊 你一定要賣"出去" 才會有報酬有飯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