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台灣電競跟運動發展不起來的原因還是不一樣啦。
運動這塊很殘忍,身體條件和人口基數就是擺在那邊。
我對棒球比較不熟悉,所以這邊就拿籃球舉例吧。
在運動上,永遠是先有球員才有球迷,當大家發現某項運動的比賽變的很刺激,該項目的
粉絲才會變多。也就是一個端不出好比賽給大家看的聯盟是吸引不了觀眾目光的。而很遺
憾的,現在有個NBA在那邊,全世界最強的球員幾乎都在那邊,沒有任何一個聯賽的規模
可以跟NBA相比。他們是市場的先行者,靠著規模就可以源源不絕的吸引全世界的頂尖好
手。
而假如其他國家是先行者,有沒有辦法創造出一個跟現在NBA一樣的聯盟?只能說答案是
有難度。NBA草創階段雖然以白人為主,但是真正大紅大紫卻是因為幾個黑人
作者:
Kendai (ShouldIStayOrShouldIGo)
2015-10-17 21:45:00NBA早在兩個MJ之前就已經大紅大紫了..不要再想當然爾啦
作者:
ELF004 (艾爾夫澪澪肆)
2015-10-17 21:46:00一大堆錯誤觀念.......
作者:
LADKUO56 (KYOUALL)
2015-10-17 21:46:00沒有魔鳥對決跟喬神NBA說不定就倒了SBL現在還好 以前還有限制洋將身高的
事實就是台灣電競沒賺頭,參加的賽事獎金根本就不高附加利益也不大,根本沒人會想投資電競和搞房地產一樣賺的話不奶扆角W多好幾支戰隊...
話說先假設能賺(畫餅) 那在台灣搞電競主要是能賺什麼呢?
作者:
Kendai (ShouldIStayOrShouldIGo)
2015-10-17 21:51:00如果我知道怎麼賺錢 為什麼要在這邊講呢(笑)
作者:
Fezico (尬廣跟上)
2015-10-17 21:51:00NBA沒有紅色光頭大概就全球化速度會慢下來而已
作者:
Kendai (ShouldIStayOrShouldIGo)
2015-10-17 21:52:00當大多數人的常識跟認知都覺得不會賺錢 正是成功的機會啊
作者:
ELF004 (艾爾夫澪澪肆)
2015-10-17 21:53:00沒有紅色光頭 NBA至少還是像NFL一樣能在國內賺錢
作者:
arrakis (DukeLeto)
2015-10-17 21:58:00是當作張大帥時代不存在喔
作者:
LADKUO56 (KYOUALL)
2015-10-17 22:00:00張大帥時期跟早期MLB的死球時期差不多吧...現在SBL像Patrick O'Bryant這種超過210的都有了只是被操到死而已(挖鼻
作者:
Fezico (尬廣跟上)
2015-10-17 22:03:00張大帥時期還叫ABA吧?
作者: jn9515 2015-10-17 22:04:00
我反對人口論的論點 美國人口雖然3億多但有很多的職業聯盟
作者:
Fezico (尬廣跟上)
2015-10-17 22:04:00ABA+NBA合併後,配上之後的夢一跟紅色光頭。NBA才快速的全球化。
作者: jn9515 2015-10-17 22:05:00
去瓜分市場如籃球棒球美足足球網球等等多到數不清
作者:
LADKUO56 (KYOUALL)
2015-10-17 22:05:00ABA是1967年 張伯倫差不多是草創時期的
作者: jn9515 2015-10-17 22:06:00
重點還是制度的建立與風氣
作者:
LADKUO56 (KYOUALL)
2015-10-17 22:06:00Dr.J或George Gevin才是ABA出來的
作者:
Kendai (ShouldIStayOrShouldIGo)
2015-10-17 22:09:00全球化的關鍵還包括媒體頻道與衛星技術快速在各地市場紮根
最後提到球員破產的問題,這個球員個人的理財能力比較有跟
作者:
Kendai (ShouldIStayOrShouldIGo)
2015-10-17 22:10:00以我所知,有線電視在美國於70年代早期才把基礎建設完成
作者:
Kendai (ShouldIStayOrShouldIGo)
2015-10-17 22:11:00之前透過電波播送時期,頻道跟節目內容都掌控在少數媒體集
不只跟球員的理財能力有關喔。很多球員從籃球場上退下後就等於失業,只能吃老本才會導致這個問題。
那多半是球員們在現役時期過於揮霍造成的,所以現在聯盟和球員工會有比較注重這個問題
文化因素差距很大啦 西方人兩千年前就在看競技場了以前職業運動是角鬥士殺來殺去,或是獅子吃基督徒要我們花錢買票去球場看球? 不敢說沒有,但不會有人像美國人一樣買全季套票
作者:
maikxz (超級痛痛人)
2015-10-17 23:14:00Lamigo已經在賣季票了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