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台灣還有什麼梗好當題材?

作者: ak47good (陳鳥仁)   2015-04-19 18:07:51
※ 引述《youtien (小叮噹X)》之銘言:
: 大家怎麼說了那麼久,都沒有提到一個不管什麼題材都通用的題材呢?
:   語言。
→ eva05s: 其實你說的方言梗套到日系作品上就是腔調梗 04/19 17:11
→ eva05s: 這種東西很難推廣出發源地 因為外人根本聽不懂.... 04/19 17:12
說到方言梗的話,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早期的粵語電影
裡頭一些梗非粵語人士很難體會出其中的笑點
更頭痛的是,早期的翻釋,大多都是直接配音了事
對於裡面的粵語專有名詞也是照搬過去
像是……
「只有兩分鐘,你做『魚生』還差不多,認輸吧小子!」
「就作妓女也用不著被人打吧……咦!對啊!我是『媽媽生』啊!」
……等等諸如此類的,外人難以理解的名詞,或許魚生還詞還能理解
而媽媽生這詞那時我怎麼看都看不明白那是甚麼東西……
但是粵語電影卻成為華人電影的代表之一,會有人在乎甚麼梗、甚麼詞看不懂嗎?
還有同樣流行閩南語的新馬地區
他們拍的電影也有不少是講著當地通行的星馬華語和福建話
其中有些詞是從馬來語和其他台灣人未曾聽過的漢語方言來的
但說真的,好像沒人會去對裡頭那些聽不懂的詞鑽牛角尖的
有件事蠻有趣的,很多人老是會擔心過於本土化的題材無法打入國際
但說真的,我不知道各位在看英語、日語等外語電影的時候
會擔心裡面甚麼語言梗無法理解嗎?
或許有人說,一些地方梗外人無法理解
所以我們要弄一些國際化的題材
不過台灣過往一些賣座的題材,好像都不怎麼國際化的樣子
順便一提 豬哥亮在新加坡好像蠻紅的,而大尾鱸鰻除了台灣外
在中國星馬也有不錯成績的樣子
縱然我不怎麼喜歡這部電影就是…
作者: flysonics (飛音)   2015-04-19 18:09:00
我這樣講好了 語言絕對不會是作品大紅的必要因素之一
作者: eva05s (◎)   2015-04-19 18:09:00
你說到重點了 沒人在意 所以何來推廣....
作者: sdfsonic (S音)   2015-04-19 18:10:00
說的也是 像是我喜歡蘿莉是因為她可愛 跟她是甚麼國籍沒關係(誤
作者: m3jp6cl4 (幽狄)   2015-04-19 18:11:00
我看大尾鱸鰻是一直想到KICKASS就是
作者: tonyxfg (tonyxfg)   2015-04-19 18:16:00
新馬很多人是說中文的,跟馬來西亞做生意可以直接中文對話
作者: jileen (發瘋的說書人)   2015-04-19 18:17:00
原封不動的語言不會影響閱讀和視聽?那我問個問題[忌廉]有人知道是啥嗎?
作者: tonyxfg (tonyxfg)   2015-04-19 18:19:00
話說粵語電影在台灣不是都會重新配音成普通話嗎?
作者: jileen (發瘋的說書人)   2015-04-19 18:20:00
還有港片的梗沒有翻譯或配音不可能會大受歡迎的……
作者: tonyxfg (tonyxfg)   2015-04-19 18:21:00
然後再配上中文字幕,其實原文就消失得差不多了這樣的話受歡迎的其實不是語言,而是劇情啊
作者: llzzyy01 (我是清流)   2015-04-19 18:43:00
同意你的意見 一部好的作品不會因為語言硍翻不出來就變成糞作與其整天想 要用什麼語言 不如好好把劇情想好
作者: hinajian (☆小雛☆)   2015-04-19 19:11:00
我還是很好奇youtien要怎麼用語言當"題材",固然每部漫畫有它使用的語言,但是要作題材這需要充足學識作後盾
作者: jileen (發瘋的說書人)   2015-04-19 20:13:00
他覺得他自己知識很充足了 2000年文字前他都看得懂我跟你說..忌廉=鮮奶油=cream..這是香港用的詞...你覺得這樣用所有華人都看得懂?你錯了 很多作品為了讓台灣人看得懂. 配的字幕有時候根本面目全非翻譯作品也是 日文的梗翻中文了我們也看不懂.你口中的早期粵語作品是多早?邵氏?還是周星馳?
作者: yudofu (豆腐)   2015-04-19 22:09:00
很多歐美小說都會引用他們的文學作品,不要說比較小眾的、就算引用莎士比亞的作品,如果沒有註解恐怕九成九的讀者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就算有註解、大概還有八九成不是沒讀過就是不熟,導致引用(或者)隱喻該作品時當地讀者能夠體會的片斷外國讀者根本不懂,就算看了解釋也不會有一樣的感動,因為沒有那個背景。就好像跟外國人講江湖能夠用中國的黑社會或者mafia來解釋嗎?根本難以簡單的解釋。因此原本100分的內容可能只能理解到八九成甚至更低,這就可惜了。如果只能理解八九成的電影好看的話,能夠理解十成不是更好嗎?而這個轉換的動作如果由作者自己作反而就不好了,因為同樣的、作者也不一定能夠充分地了解怎麼樣轉換才能讓不懂的人懂。因此除非作者自己要求原汁原味,否則由專業的團隊在必要時作一些適度的修改不但能尊重作者的創作也能讓讀者更好地理解。甚至反過來說堅持原汁原味的人除非自己外文很強,否則即使去閱讀外文原著,除了用外文看懂了之外,若是一點典故或者隱喻、文學背景等沒能看出來,那除了表示他語文強之外,就那部作品來說恐怕他吸收的還不一定比看經過改動的版本的一般人要多,正所謂弄巧成拙。回過頭來,日本動畫的語言因為是陌生的、很多原本中文不能接受的怪裡怪氣娃娃音、或者一堆口僻好像就可以接受了,如果用國產動畫國語用一樣的配法大概就被罵到翻過去了。因此有的時候某方面的阻礙也可能在另一方面造成正面的結果。
作者: hinajian (☆小雛☆)   2015-04-20 01:22:00
樓上何苦不直接回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