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咸豐死前的決斷是否有誤?

作者: chocho55 (協辦大學士)   2013-02-01 03:43:25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引述《argus0519 (微風輕動)》之銘言:
: : 咸豐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的差勁,道光立儲時是喜歡老六,可是咸豐是嫡長,
: 這點我持同樣意見,其實道光也一樣不差,這不是個人智力的問題
: 他將碰到的問題,是整個社會現存的思維體系都不曾面對過的,無法理解也沒有解答
: 把我們任何人放到那個時代長大並當皇帝的話,我們的決策看起來都會像白癡
: 套句黃仁宇的話,這是「整個社會的失敗」不是個人的問題
這是在清朝野史大觀中很有名的故事,從咸豐老師杜受田到咸豐的師兄
弟杜受田的兒子杜翰一路上所受到的特別禮預,應該是跟真實生活有很
接近的地方‧
道光人品沒什麼特別不好的地方,但是當皇帝最需要的一點是識好人
這點,他實在不算很合格,被穆彰阿耍的團團轉,是最受人批評的地方‧
咸豐這點上面就比他老爸強一點,但是心眼小了一點,不能跟恭親王共事,
導致後來的問題,是可惜了,但是跟恭王的問題不能全怪咸豐,因為恭王
個性使然,光是看後來兩宮當政時恭王連慈安都得罪過就知道了‧
: : 那時候的中國因為康熙55年禁海令,閉關鎖國,導致清末皇室一直把自己擺
: : 成天朝上國的姿態,個人認為那時期的皇室觀念導致清朝滅亡的原因,而且
: 1683年鄭氏滅亡之後,1685年康熙解除海禁,英國的船隻就來港口貿易了
: 所以把海禁當成總原因顯然並不合邏輯
: 「清末」應該不是康熙時代(笑),清末並沒有「鎖國」這回事
咸豐不知道為什麼好像有點怕跟外國人打交道,但是這種事也很難說,恭王
後來的表現出來涉外的手段,可能是因為前面咸豐強迫他去跟外國人交涉有
關,沒這種歷練的話,恭王可能跟咸豐差不多‧ 這就沒人會知道了
作者: smvv (美麗天空(三等士官長))   2013-02-09 00:35:00
明清以來皇帝都不會直接跟外夷打交道的。王親大臣交涉就已是最大誠意,清末越後期層級就越高。這表示國勢已日衰,天朝思想越來越吃不開,但是仍要保有自尊光同治年間外國使節想要晉見皇帝一面,就可以搞得那麼久就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