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關於多爾袞

作者: lightjoy (卓翊)   2012-11-17 03:03:27
※ 引述《jinnyi (snoopy)》之銘言:
: 最近在看清宮風雲
: 所以對正史想了解一下
: 大玉兒和多爾袞真的相愛在先是皇太極奪人所好嗎
: 多鐸真的那麼大膽行刺過順治嗎
: 多爾袞起兵造反過嗎
: 謝謝
多爾袞,生於萬曆四十年,也就是西曆1612年。關於他生平最早的記載,
是天命九年(1624)時,蒙古科爾沁部的桑噶爾寨和青巴圖魯台吉兩人送女兒
至努爾哈齊處,被努爾哈齊賜與多爾袞為妻。多爾袞時年十二歲。對當時的滿
洲、蒙古人來說,十二歲結婚並不算太早,特別對於身處在皇家的多爾袞來說
,這種政治聯姻和他的年紀並不需要有必然的關係。然而,雖然當時的滿洲人
結婚甚早,卻不代表在那個年紀時他們便有獨當一面的行動能力。多爾袞直到
天聰二(1628)年二月才初次「隨征遠國」察哈爾,此前並未有他離開過瀋陽
的記載。為什麼要特別強調這一點?因為這和原PO所關心的謠言中另一位主角
布木布泰──又稱莊妃、大玉兒、孝莊皇后或博爾濟吉特氏──有密不可分的
關係。
科爾沁部的布木布泰,很巧地,也生於萬曆四十年。天命十年(1625)時
被哥哥吳克善台吉親送給皇太極為妻,皇太極為表達誠意,也一路親迎到瀋陽
北岡,老丈人努爾哈齊更是率領各福晉、貝勒出迎十里,以示對科爾沁部的重
視。這次很可能是多爾袞和布木布泰兩位主角的第一次見面。此時年僅十三歲
的兩人,此前在家族的管教下,並沒有獨自出遠門與對方私會的可能性。即便
退一萬步來說,兩人或許可能在雙方部族會面時有過接觸,然而就連努爾哈齊
與科爾沁部的接觸也不過數次,你說這兩個小孩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培養出什麼
情愫,也是相當不可能的事。於情於理,兩人都缺乏在皇太極成婚前培養感情
的客觀條件,當然皇太極橫刀奪愛什麼的就更不用提了。
但回答至此,或許有人會好奇:為什麼小說、劇作家那麼喜歡拿多爾袞和
布木布泰的關係做文章?就連一代宗師金庸都採用了這個橋段,甚至將皇太極
之死安在多爾袞頭上?那麼多人都說的煞有介事,總不可能全是假的吧?其實
要回答這個問題,便涉及到清史裡的一個巨大謎團,所有的傳聞、推測,都是
由此而來,這個謎團就是清初三大疑案之一──太后下嫁。
福臨(即順治皇帝)即位後的八年間,朝政由多爾袞一手把持,文才武略
的他展現出了驚人的天份,精準地抓住那千古難逢的一瞬,一口吞下了名存實
亡的大明。這樣的一個狠角色,為何在皇太極過世後沒有自己接手皇位,反而
是選擇支持福臨即位?又是為什麼在日後的官方檔案中,可數次見到「皇父攝
政王」的稱呼?對於這些史無明文可解的疑問,人們便各自揣想、自得其樂。
其中尤其讓清末漢人興奮的一種解釋便是:多爾袞仗著自己權勢滔天,便娶了
他老哥皇太極的遺孀為妻,這種禽獸不如的行為正只有禽獸不如的滿人做的出
來!要知道在當時反滿的情緒下,什麼血滴子啦、呂四娘啦等等破壞滿人形象
的傳言可說是漫天飛舞,多爾袞娶兄嫂一事也不例外(註一)。至於兩人早有
情愫什麼的,不過是小說家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的延伸罷了。
讓我們先別在意這件事的真假(反正也不可能討論出結果),而從另外一
個角度來看看這則謠言。它其實是個很漢人本位的產物。為什麼這麼說?因為
只有漢人會以為「娶兄嫂」這件事是傷風敗俗、萬人恥笑的劣行,但若放到清
初的時空背景一看,便會知道事情並非如此。在關外時期和順治年間,滿族間
的收繼婚制依然相當盛行,弟娶兄妻、叔娶姪妻等等漢人禮法不容的事,在他
們的文化裡並不是禁忌。正因如此,當初那些謠言的散佈者或許抱有狎侮的心
態傳說「太后下嫁」這件事,但在今日的歷史學者看來,卻能知道這即便為真
,也是一件相當正常的事。
註一:支持「太后下嫁」一說的學者,常引張煌言《蒼水詩集》中「上壽稱為
合巹樽,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一詩來作為佐
證。然而,張煌言明明是清初人,這本詩集卻直到清末才刊行,時間上的巧合
讓人不得不對其真實性存疑。
作者: gfneo (gfneo)   2011-01-17 11:56:00
推,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但怎麼寫又是另一回事了XD
作者: mecca (咩卡)   2011-01-18 18:53:00
早年台灣也常有收繼婚
作者: likelove (夏戀)   2011-01-21 15:17:00
我的曾祖父就在親哥哥往生後娶了他的嫂嫂因為家窮負擔不起另一份聘禮也無女子願意下嫁為了香火的延續不得不的作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