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實況] 黎明之劍 (一戰大砲打中古騎士)

作者: JustinTW (DoW FAN)   2019-06-23 02:13:06
關於這系列討論,稍微舉幾個政策執行時常見的問題:
1.閱讀障礙的人:
隨便節錄Wiki的說法: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B1%E8%AE%80%E7%97%87

失讀症(英語:Dyslexia、reading disorder、alexia),或稱讀寫障礙、難語症、誦讀
障礙、閱讀障礙,是描述在智力無缺損的狀況下,對於閱讀和書寫文字具有困難的症狀。
症狀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其他的症狀包括難以拼出單字,難以快速朗讀字詞、無法專注
閱讀、難以連續書寫、無法言說腦中的字彙,或是無法理解閱讀的內容。這些症狀最先往
往在學校時發現。這些讀寫上的困難,並不是患者自己可以控制的,讀寫障礙患者對於學
習的渴望,通常與常人並無二致。
一般認為,讀寫困難可能肇因於先天遺傳因素與後天環境因素。有些則看似與家族病
史相關。罹患注意力失調症的患者,通常也較容易發生讀寫障礙,且也常同時出現算
術障礙。如果成人開始出現相關症狀,也許是腦部創傷、中風或失智症所導致。相
關的病理機制與大腦處理語言的過程有關。診斷過程包括了檢測患者的記憶、拼字能
力、視力和閱讀技巧等。診斷的過程中需先排除因為未受閱讀教育或閱讀教育品質不
良所導致的閱讀困難,或是患者可能具有的視聽障礙。
治療通常包括了依據患者的需求,調整教學的方法。雖然這無法治療造成疾病的原因
,但可能可以改善讀寫困難的情況。治療視力對於患者沒有療效。讀寫障礙是最
常見的學習障礙,且患者廣布全球。該病主要大約影響3%~7%的人口,但其
實有近20%的人口擁有某些程度的症狀。常見確診為男性患者,但研究認為讀寫障
礙並無性別差異,也無地緣差異。有些人認為應將失讀症視為學習路徑與常人不
同的群體,這對於個體的學習可能同時有利有弊。

注意重點是,按照較狹隘定義話佔總人口3~7%,按照廣泛定義的話,可以高達20%的人口。
2.多給財富=願意多勞務的邏輯可能不是那麼適用每個族群:
一樣拿我看過的文章舉例唄:
http://newcongress.tw/?p=11222

十九世紀末葉,英國人開始在馬來內地大肆推行橡膠產業和錫礦產業,大量需要勞工,而
這個時候他們招募了大量華工。
招募華工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馬來原有的部落組織不大適應資本主義勞動體系。我
們要清楚,就是說,資本主義不是人人都可以搞的。記得馬克斯·韋伯曾經提到過這件事
情,就是說,有些人在殖民地設廠,希望給當地的勞工發工資漲工資,把他們吸引到新的
企業中來,但是效果非常不好。因為當地的人習慣於原有的生活方式,他們沒有資本主義
意識形態下人人都想多掙錢那種動機,即使他們在名義上做了工人,也沒有辦法遵守工作
紀律。如果你用漲工資的辦法吸引他們多幹活,結果是適得其反。因為他們的目的不是為
了掙更多的錢,而是為了保證原有的生活方式。比如說你原來給他們100塊錢,他們吊兒
郎當地一天只工作三個小時,你以為你把他們的工資漲到200塊錢,他們就能夠一天給你
工作8小時了。其實不是。你給了200塊錢以後,他原先只工作三個小時,他現在只工作一
個半小時了。理由很簡單,我原先幹三個小時掙100塊錢,現在你把工資漲了一倍,我就
只幹一個半小時了,因為我只需要100塊錢,我現在只需要一個半小時就能掙100塊錢了,
多余的時間我拿來玩兒更好~
但是中國人不一樣。說句難聽話,從大清帝國出來的這些華人是以勤勞和生活水平低而著
稱的。他們是最佳的苦力材料,因為他們願意接受任何條件的工作,而且希望錢掙得越多
越好。同時,他們也跟歐洲的工人不一樣。歐洲的工人經常為了爭取待遇或者是政治權利
,不斷地鬧事,搞工潮搞工會什麽的。而華工的特點:第一就是他們願意接受低工資;第
二就是他們愛錢,你只要肯給他們漲工資,他們肯定願意多幹活,願意給他們加班費的話
,不愁他們不肯24小時中連續18小時工作;第三就是,他們只講家族,不講社會性的團結
,他們有錢了只會給本家弟兄或者什麽幫會組織,他們不會組織工會,不會搞什麽政治活
動來分解權力。所以從各方面來講,他們都比馬來的部落民要好一些。
所以,英國殖民者大量地引用華工,以至於本地的華人人口迅速上升,從最初,殖民地剛
剛建立的時候不到10%,一直上升到抗戰前夜的40%,在大概是1944年前後,馬來的華人人
口一度超過了原有的土著部落民的人口。主要原因是什麽?我們可以簡單說,就是,比較
原始的馬來部落民,他們不適應資本主義雇傭勞動的邏輯;而華人呢,不僅適應資本主義
雇傭勞動的邏輯,而且在某些情況下,他們很適合奴隸勞動的邏輯,他們不要求西方工人
階級視為理所當然的那些權利。
在這個過程中間,他們的錢如果按照英國資本家的角度來看,當然是微不足道的。但是,
因為這些人是自動來打工的,所以你可以合理地推論,他們在這兒的種植園或其他地方打
工掙到的錢,比他們在廣東或者福建內地打工掙到的錢要多。所以他們相對於英國人來說
雖然沒有錢,相對於內地來說還是很不錯的財主。有很多人在南洋掙到錢以後,就跑回廣
東去,去當財主。所以國民黨在革命時期把他們當作重要的募捐對象。

這就是我以前說過的,種田小說往往都是假設我給你更多物資,你就會願意更努力工作,
但這是典型"華人思維",或者更精準地說是"受過類似資本主義思維的長期薰陶的族群才有
的思維"。以前也有個類似的笑話是嘲笑美國人的,相信應該還有人記得那個"美國人去大
溪地度假時指點大溪地人應該要更努力工作,才能像他一樣來度假"的笑話。
作者: wizardfizban (瘋法師)   2019-06-23 08:00:00
我的回應就有說了 黎明的社會架構是貴族有絕對權力平民早就習慣被貴族命令了 現在執行命令還有收入平民願意做有什麼好奇怪的然後拿失讀症來做通例討論也很奇妙明明書就有寫多數人也就到達勉強能讀報的水準而已又不是高文弄個全民教育兩年就人人都能吟詩作對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