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1871 神聖衝擊

作者: wahaha01 (原來她是個機娘)   2017-08-07 22:41:11
呼!總算看完了。
第二部花在選舉的篇幅非常多,內容又是背刺來背刺去的,看得很悶。
因為實在是太黑暗了,只能看著一群人在內部互相廝殺,卻不顧來自列強的危機。
奇怪,好像沒看到方秉生當選自由黨議員的劇情。是之前的網友筆誤了嗎?
隨便聊聊。
先來說李明昌這個人。
他全家被太平軍殺光,但是太平軍的內應陳寶強是因為李明昌的父親強姦他姊姊
為了報復才當內應。
李明昌是屬於壓榨平民的階級,但他對此沒有自覺。
後來李明昌加入湘軍,知道湘軍其實也對平民姦淫擄掠,但他為了報仇選擇漠視。
直到湘軍被宋軍打敗,李明昌瘸了腿,只好在海宋寫報紙維生。
本來以為李明昌很有膽色敢寫文章諷刺皇帝,結果最後還是依附權威。
就這點來看,李明昌這時在書中算是有自覺的儒家派。
再來,我對書中儒家父子生活中相處頗有興趣。
儒家是有"君子抱孫不抱子"的說法,書中有三個父子相處的例子。
1.李濂文,生有六個兒子。
這六個兒子在經濟上被父親牢牢控制,彼此爭奪資源。
對父親的感情其實是來自於父親的財產。
父親為了控制慾,也牢牢地掐住兒子經濟上的命脈,不准兒子分家。
2.方秉生,有個兒子叫方博文。
方秉生對兒子動輒打罵,反而造成兒子畏縮的個性。
父子關係極端疏離,原因是兒子無法帶給父親期望的社會地位。
周亨福也是書中的儒家派,父子生活反而相對融洽(其實描寫很少)
有可能是方秉生眼界高,更看不慣兒子成就太低。
對了,方博文當特務的文章是?我看帝國暴力24小時好像也沒提到啊。
3.陶父與陶益能
這是受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影響吧。
不注重個人的意志,反而只把子女當成傳遞血緣的工具。
還無端連累了鄰居。
陶父小看了明國執法的決心,以為求求情就能逃過一劫,完成傳宗接代的計畫。
結果父子皆死。
有人對儒家家庭生活有研究的嗎?
可否說說這三個例子算不算是儒家的影響?
作者: ron761230 (Ron)   2017-08-07 23:40:00
方博文畏畏縮縮成那樣,有辦法當特務也滿扯的
作者: wahaha01 (原來她是個機娘)   2017-08-08 18:55:00
結果還是不知道哪一章有提到方博文當特務Q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