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odosteve (Hayashi Eriha)
2017-07-23 07:44:02※ 引述《tsaiminghan (nahgnimiast)》之銘言:
: 看日本的戰國小說,常會說到上洛和茶人
: 只玩過光榮的遊戲,不知道有沒有人可以詳細解釋一下。
就算只玩過光榮的遊戲,看看內建的歷史事典也不該沒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對....
: 茶人感覺像是很有名的外交家,像春秋戰國的縱橫家
茶人就是修習茶道的人而已,並沒有特別做甚麼國家情勢啦外交口條的修鍊,
不過基於傳承禮法的概念,茶人算是那個時代僅次於公卿的有禮之人了。
: 這解釋對嗎?不過為什麼要叫茶人啊?遊戲是有茶道
因為他們學習茶聖陸羽的茶經,專業泡茶啊。
: 這技能,不過不太了解茶道對外交有什麼作用?
茶道就是潮。 自茶道傳入日本以來就是文化的象徵,而只有夠強大的人才能搞文化。
山口文化(大內),一乘谷文化(朝倉),駿河文化(今川,都是京都文化的分支。
雖然這些整天念詩喝茶做和歌的人基本上都沒甚麼好下場,
但是也從側面證明當時的統治者也是相當重視文化的。
喜歡附庸風雅的人理應對茶人這種文化人禮敬有加,一個各方都禮敬(或至少尊重)
的人自然可以擔當外交斡旋的工作(和尚也是如此,所以有外交僧)。
: 上洛是帶兵上京都,感覺上是把朝庭控制在手上,有點
: 像挾天子以令諸侯,只是天皇還是留在京都,所以上洛後,
: 要把兵放在京都嗎?這樣離京都越遠的,要把路上的大名
上洛稱天下人自然要把天皇握在手中(負責京都警備)啊。
: 都搞定,所以就越不可能上洛囉?勢力在京都的細川三好
也不一定,武田信玄就有夠遠,但我覺得他比大和國的土豪容易上洛的多。
你離京都越遠就要越強沒錯,但是敢上洛的絕對有能守住京都的自信(一定實力)。
: 之類不就超容易上洛的?
三好家連將軍都敢殺,也實質控制過京都,這也不算上洛啊。
上洛只是一個口號,這個動作本身就是要以武力橫掃本領和京都間的一切反對勢力,
然後宣稱自己天下人的霸主地位。打天下又不是大富翁,走到京都就給你贏。
作者:
SamWhite (負心每是讀書人)
2017-07-23 08:49:00應該說是你有辦法鎮壓反對你的勢力那樣
作者:
Cishang (辭..)
2017-07-23 08:56:00不只是稱王 還有你們其他的都要聽我的當我小弟的意思
...機八到這種地步阿,這些諸侯跑去嘗試卻沒被打死真是萬幸
上洛就稱霸有點難理解,後見之明還是戰爭擴大領地才是發展之道
作者:
wetrest (非牛頭馬臉)
2017-07-23 09:21:00你要用武力上洛就是要打仗啊 打服了所有人你當然就是霸主
作者:
wetrest (非牛頭馬臉)
2017-07-23 09:27:00織田信長也是打服了畿內所有大名
別忘了 戰國時日本天皇可是有如神的地位也因此日本天皇才一直都沒有被取代而是被拱奉著所以上洛其實就是一種拜神的行為 還能拿到神的支持可以名正言順號令天下
作者:
linzero (【林】)
2017-07-23 09:52:00感覺挾天子是順便的,主要是打過去的實績跟展現力量。天皇在戰國期間根本沒實力,大名就算拿到像皮圖章,沒力量也沒人鳥
作者:
wetrest (非牛頭馬臉)
2017-07-23 09:56:00武田氏周遭的關東大名實力都很強呀
誰說沒實力...官職和大名身分都是要朝廷封的當時朝廷還有停戰的作用 好幾次信長都用停戰大絕救命就像曹操一樣 雖然獻帝也是橡皮圖章 但至少表面上大義名份還是要遵守一下 不然其他人有機會可以圍毆你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17-07-23 10:52:00上洛更像是春秋時期主持諸侯會盟稱霸
作者:
xm (Why so serious?)
2017-07-23 10:56:00那個…要朝廷封不能等於朝廷有“實力” 只能說是各方妥協的結果而且不是一堆人都在名字裡有官名嘛XD
名字裡有官名 那是他人稱呼 通常是祖先傳下來的或是去京都求封賞的...
作者:
xm (Why so serious?)
2017-07-23 11:04:00我意思就是 要用這點來說朝廷有實力可能不足佐證 不然“實力”應該伴隨“權威”也不至於滿街上總介
作者:
xm (Why so serious?)
2017-07-23 11:14:00所以才說這無法佐證啊(攤手另外大名身份要朝廷承認?
上洛大概類似民國時期統治北京的軍閥…守的住北京就有對外代表民國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