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faarr (遠)
2021-04-16 08:50:56※ 引述《femlro (驀然回首已在燈火闌珊處)》之銘言:
: 標題: Re: [公告] 新板規上路
: 時間: Thu Apr 15 22:20:55 2021
:
: ※ 引述《LiamTiger (Liam)》之銘言:
:
: : ※ 引述 《femlro (驀然回首已在燈火闌珊處)》 之銘言:
: : :
: : :
: : :
: : : ※ 引述《sarino (ocean)》之銘言:
: : : : 板主的主張就是本板人氣太低,我讓這個版人氣很旺…何錯之有
: : :
: : : 是阿
: : : 何錯之有?
: : : 反過來說難道不斷限縮議題讓本板人氣墮落
: : : 甚至之前沒板主沒人鳥
: : : 變成一些活動的廣告區有比較好?
請問如果板主覺得之前叫「廣告區」,
之前上任了半年多有作任何事來改變這件事嗎?
沒有啊,從小組長那邊拿到板主權限之後
連要怎麼管板個說明都沒有。
(就算覺得人氣差,也該發個說明
講述你覺得版應該怎樣都好)
更不用說當板主之前一個多月還發
十幾篇文,申請上了之後板主之後,反而幾個月連文都不發了。
直到股板飛哥事件就突然開始訂版規去拉人。
想請教板主,你當時的想法是什麼?
難道是20人的版你覺得沒有管的必要?
(那幹嘛申請當板主)
200人才值得你管?
(即使這樣也該當選後公告說明啊)
對新來版友我也覺得歡迎,我覺得新版友沒有什麼應該批評的,
但也請你們了解為什麼我們 會對板主有這麼多不滿。
: : 這邊是理財版
: : 理財一直都不是只有投資
: : 為什麼你總是要把別人的勸誡講得好像我們認為投資不重要
: : 投資是理財的一環
: : 但是理財有非常多的面向要處理
: : 那這就是本版的初衷吧?
: : 而不是炒短線投機
:
: 理財的本質就是賺錢
: 無論怎麼賺
: 我隨便舉都能舉出炒短線對社會的貢獻
: 人家光賣出繳的證交稅就比你做長線的人多了
: 要這樣比
: 來比比看是繳的證交稅多還是我繳得多?
: 稅金繳得多基礎建設都是這些每天短線交易的人貢獻的
:
: 你說這些人零合賺走別人的錢
: 那就有趣了
: 有這個論點的人
: 你怎麼不說買車也是零和
: 車商給你車導致你賣二手車虧損
: 你給他的錢他放在銀行卻不會衰退
:
: 交易本來就是我買100賣200
: 買200的人自己預期到400
: 假設股價到了400根本沒人虧錢
: 就算跌到100那也有可能之後又漲到700
: 股價的事情誰說得準?
覺得你搞錯重點了。
第一個是把消費買賣跟投資扯在一起。
對消費和買賣來說,重點大家想要的東西不同, 買的人想要車
,賣的人想要錢,各取所需,沒有什麼零和這種問題。
但在投資,正如你所說,大家要的都一樣,就是賺錢,所以
是不是零和很重要,因為這牽涉到 做這件事對於賺錢的
整體期望值是多少。不是說期望值低或零和就一定不能做,
但做之前至少要有了解作為「基本常識」。
那麼第二交易是不是零和呢? 「做交易的人的績效不是零和」
但「做交易這件事帶來的結果是零和」,或說因為貢獻了很多給
國家和券商,所以負和。
股價會漲會跌本來就是未知數,在整體思考是不是零和的時候當然是
要把所有的狀況都考慮進去。
現在假如某支股票的10年長期報酬是年化10%(10年共約159%),
這10年從頭到尾長期投資的人,獲得的報酬就
是完整的159%。 那沒有長期持有,中短線交易的人呢?
有人當沖這支股票,一個月就賺50%了。有人跟單跟到高手在起漲之前
買進,然後下跌之前賣出,10天就賺了30%了。有人
用技術線抓到最好的波段,半年就賺到100%。
他們的確都靠交易賺了比這支股票本身平均提供還多的年化報酬率,
但平均年化報酬就是10%而已,那麼這些多賺的錢是哪來的呢?
就是其他沒有長期持有10年的持有的人少賺或虧損的啊,
一定有人在這10年間曾經交易過這支股票(不管是當沖、
想賺波段還是短線跟單),可是結果虧損,或是結果沒賺到10%年化。
那些贏家多賺多少,這些人就相對損失多少,這就是
「交易」這件事本身為什麼是零和(扣費用就是負和)。
如果連這個基本算數都不認清,還來鼓勵大家
去作交易,還要大家風險自負,我認為不是合理的介紹,
而是誤導。
:
: : : 一小部分是那些多數不瞭解投資操作多重要的人
: : : 給自己保守的安慰理由罷了
酸選擇其他理財風格,不覺得交易重要而更重視整體規劃和風險的人是
「為自己的保守安慰找理由」
請問版主大人你判決中說的「不要批評與你理財方式不同的人」,
這句話是不是應該提醒你自己,還是說有沒有問題是由你認定?
: : : 如在矽谷上班的我教教主obov
: : : 現a十個0所說
: : :
: : : 投資就是
: : :
: : : 看對
: : : 壓大
: : : 捏覽趴
: : :
: : 喔原來這叫做投資啊呵呵
: : 現在大多頭你可以捏懶趴壓
: : 你有想過空頭年?
: : 你有沒有想過每個人的背景不同?
: : 賺錢能力風險承擔都不同
: : 壓大什麼?
: : 別人的人生你賠的起?
:
: 空頭年你是不會放空
: 不會空手喔?
: 每天再賠不停損喔
: 背景不同沒辦法承擔風險
: 自己就不要槓桿開那麼大阿
:
: 這麼簡單的道理還要人家教嗎?
: 發這種文的人
: 都把自己看得很高
: 好像別人都跟單
: 又知道跟單的人都沒做功課都很笨了?
: 你又有知道別人背景很弱還是很無知了?
上一篇說「投資就是 看對 壓大 捏懶趴」
這篇又說不會空手嗎?不會放空嗎? 你不覺得很矛盾啊
會壓大 捏懶趴的人當然都認為自己看對啊, 你以為
教主押AMD 都是一路漲沒有跌的嗎?
照你這篇的說法 看苗頭不對又要停損是嗎?
到底哪個才對啊?
如果說要人隨個人狀況應變,就請不要說這種會讓人誤會的話
說什麼「投資就是 看對 壓大 捏攬趴」
好像就投資這麼簡單一樣。
:
: : : 我投資也是向來都佔據資產非常大一部分
: : : 甚至在股市低點把房貸全部做理財
: : : 最有效率最快速的人力資本就是交易
: : : 日本最強股神BNF每天就是不停交易
: : : 美國的最傳奇基金大獎章也是
: : : 最終BNF賺到買一棟商業大樓也是說房地產很難賺
: : :
這個之前推文就說過了,還是再說一次,只講成功的人,
不講失敗的人以及相關風險(好啦,我知道你有說風險自負)
,我認為是推廣自己的理財策略很不好的論述。
你舉一個股神來支持「最有效率最快速的人力資本就是交易」
不是什麼合理論述,因為交易的人這麼多,你要把所有交易的人
賺賠的錢相抵,再除以花的時間精力成本,得出來才能知道交易
賺錢有沒有效率。
而如前所述,所有的交易平均能造成的報酬是零(或負),
然後如我之前推文說的,我們會因為看到 NBA球星 年紀輕輕就財務
自由了,就跟大家說,打籃球才是最有效率的賺錢方式嗎?當然不會啊,
因為我們都知道,就算努力,要成為頂尖的籃球選手的機率有多低。
所以請教版主,你這麼推崇 用交易賺大錢的方式,你能
告訴版友,有多少人像你這樣作,又有多少人靠這個成功財務自由?
多少人失敗而延後自己的各種人生規劃? 成功機率有多高?
: :
: : Zzzzz
: : 反正你滿腦都是投機
: 不是吹噓阿
: 認識我的有些鄉民都知道
: 甚至去看過我的房子
: 也知道我就是靠投資賺到錢
: 也沒有一夜致富阿
: 就一路走來賺錢
: 比一般上班族好很多
: 生活過得高興 不用被老闆管 不用上班也有被動收入
: 你覺得我這種人很糟糕
: 你也可以去上班 被老闆管 把錢拿去定存阿
: 我也沒有說我一定對
: 人生自己選的阿
:
: 你要獲得高報酬自然要有高槓桿
: 就這麼簡單阿
: 不然你就要超強選股低槓桿也是可以啊
: 看自己囉
: 選擇權槓桿30幾政府開放合法阿
: 你怎麼不寫信叫期交所把選擇權給關了
: 叫期交所把期貨給關了
: 說這種東西害死人
:
: 這跟我長輩聽到期貨就說不好不好
: 股票就說不好不好差不多
:
跟前面一樣啊,你用自己一個例子(不舉其他失敗例子和失敗機率)
就鼓吹大家去交易就是忽略個別差異
如果某個NBA球星說,大家上班拿死薪水的生活不好,
像我一樣來努力成為NBA球員就財務自由,
你會覺得他說的是好的理財規劃嗎?
:
: : :
: : : 依據經濟學的供給需求理論
: : : 本板在市場的需求大幅提升
: : : 導致人氣大增
: : :
: : : : 不喜歡不習慣自然可以離開,只是希望新進的這些新手真的要把版主“自己要為自己的
: : : 投資/投機行為負責”, 這樣才是保護自己也保護版主阿
: : :
: :
:
: : : 我是覺得吼
: : : 就算你是市場老手也不要覺得自己很厲害
: :
: :
: : 今天會來這版發問的很多是第一天開始健身的菜雞
:
: 你是怎麼判斷人家是菜雞?
: 問今天怎麼投資0050搞不好人家東區收租一個月一億收入
: 玩個0050意思意思買個八千萬
: 輸了也不痛不癢
:
: : 然後你就開始叫他第一天開始學進階課程?
: : 我覺得你根本沒搞懂來這版發問的人本身的問題在哪
: : 就在那邊說好無聊沒內容
: : 基礎的都搞不定了
: : 你還叫人開槓桿玩期權當沖啊?
:
: 又開始知道別人基礎都不好
: 你基礎最好
: 我就說人要謙虛點
: 不要一直抱持自己以為的觀點去看別人
那麼「保險要買0050等還遲遲無法決定的新手」 這算是你的自以為是嗎?
版上本來就是各種理財階段的人都有,鼓吹高風險的東西本來就要多考
慮或說明清楚。更何況你還是版主。
: : 一串數字教人投資?
: : 這分享真是簡單又有幫助Zzzz
: : : 35萬到500萬自己看看自己的績效
: : : 多跟新手學習好嗎?
: : :
: : 買大樂透的300變成3億
:
: ㄜ
: 35萬到500萬是人家操作績效
: 買大樂透是賭博
: 兩者如何相提並論?
只講操作績效而不談論策略本身本來沒什麼意義啊,你應該知道投資
績效,短期菜鳥只要押對也能贏股神吧。就像有人能中大樂透一樣。
: :
: : 操作很重要
: : 但是對於一般人來說工作也很重要
: : 為什麼?
: : 你下面就有提到股癌
: : 股癌說了你可以跟單一輩子?
: : 要嘛自己有能力要嘛沒能力注重本業有穩定收入
: : 把收入投入在市值型ETF
: : 結果你在這邊推廣一堆80%的人都沒辦法好好做的事情
:
: 你可以聽他去買阿
: 我也沒說不行啊
: 他說他的
: 我說我的
要是他聽說你拿他例子來鼓吹理財規劃板板友去交易應該很orz。
:
: : : 想我當年比特幣跟朋友研究半天
: : : 書也看了
: : : 3000元沒抄底勇敢進場後悔不已
: :
我承認我是為了飛哥才來這個版看,但這週這樣看完,我突然(自以為)理解版主爭議大的點,我支持飛哥,但也覺得違反股版版規被桶是無可厚非的事,所以也支持股版版主;本來是感激這邊版主願意收留飛哥啦,但現在也覺得這邊版主的言論與做法不太ok……
作者:
nyc0125 (乃)
2021-04-16 09:55:00哆啦王++
作者:
Honoeye (發呆)
2021-04-16 09:56:00我覺得你要被水桶了
作者:
C8C8DHC (11111111111111111111111)
2021-04-16 10:01:00真的是哆拉王
作者:
f11IJ (f11IJ)
2021-04-16 10:36:00推多拉王 不過多拉王危險了 幫QQ
作者:
f11IJ (f11IJ)
2021-04-16 10:37:00請問多拉ㄟ夢有被水桶過嗎?
作者: Xray2002 (不婚 = 不昏) 2021-04-16 10:46:00
來逛街的人很多但實際消費的人跟金額卻不多,那對商家的實際幫助是?
你真的要問商家的話?連人都沒有,更別說消費了一律都是先有人潮才有錢潮...外行了吧...
作者: Xray2002 (不婚 = 不昏) 2021-04-16 10:52:00
那我們就繼續看下去吧~不同客群之間會不會有排擠效應?你希望吸引的是哪一種客群?還是只是看人數就好?八卦版人氣也很高不是!?
對我而言,買幣也是理財的手法之一,只是已經有幣版了,沒必要再來這邊討論,那這版明顯被分流掉...可惜了
作者:
slchao (slam)
2021-04-16 11:12:00會吸引發新聞不分析的人,卡板要發神卡文,至少還會有心得XD
作者: grmoon (露兒) 2021-04-16 11:14:00
我覺得連午餐吃什麼都跟理財有關呢,理財也談日常支出嘛
笑了,這裡以前有進hot過嗎,版主帶來人氣還不感謝
作者: ersfw4418 (隱身術) 2021-04-16 12:12:00
可惜了這個版
作者:
shixi 2021-04-16 12:14:00以前這個版沒有HOT的時候我也覺得這個版的文章很值得參考
統計數據報告 今天CFP版從早上到現在大概3200人次 科
作者: SyunYin (æ´µå‡) 2021-04-16 12:57:00
.
Ptt 當時架構的時候也是一堆問題跟bug ,還記得洗登入數嗎?不也是後來慢慢完善的?現在覺得這個版人氣一上來就要完善?你已經變成你最討厭的大人了
作者:
crazycy (LCY)
2021-04-16 15:02:00.
作者:
ksm (卡西姆)
2021-04-16 16:24:00推
作者:
jim2012 (JimCHEN)
2021-04-16 16:39:00推 這篇邏輯正確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1-04-16 16:39:00看對...,是極其困難的事情?
我有問題 10年的年化報酬是159% 這個報酬不是也要賣掉才能入口袋嗎? 那賣掉的那一秒不就有人接了159%的股票這樣不是零和嗎?
作者: aliangh (嘎嘎) 2021-04-16 16:41:00
亂入推哆啦王 寫的有理 不過還沒看到飛哥的文阿 敲碗
作者: chaseyu (chase) 2021-04-16 16:48:00
公司有賺錢 分享獲利給股東 就不是零和
作者: chaseyu (chase) 2021-04-16 16:59:00
持有時間夠長 公司有賺錢隨著時間淨值自然會增加長期通常只能拿到公司營利的"普通報酬"想要追求超額報酬,相對就會多承擔風險
作者: chaseyu (chase) 2021-04-16 17:06:00
當一日股東(當沖)賺錢沒什麼不行,只是這個獲利並非公司給你的只是有人用比你更高的價格買你手上的股票價格只是人買賣出來的,未實現、已實現獲利差很多
作者:
ENEP (Moo)
2021-04-16 17:46:00邏輯正確 不過也不用跟他吵了 本來有些文章滿有參考價值偶爾會上來看一下 現在可以不用來了
作者:
f204137 (Fj)
2021-04-16 19:30:00這篇解釋的不錯
作者: plonkerlp33 (qwertasdf) 2021-04-16 19:41:00
多啦王
作者:
yoche2000 (Sushi Desu! 在下壽司)
2021-04-16 20:21:00為甚麼fj會在這裡qq
作者: HelloFumi (哈嚕~麩咪) 2021-04-16 21:04:00
推多啦王 但你知道的 請保重
作者: ColaLing (摳拉另) 2021-04-16 22:30:00
推
作者:
jkliop (meatball)
2021-04-16 22:32:00推
作者:
stuppi (stuppi)
2021-04-16 22:49:00推一下多啦啦
作者:
supermin (Music!Msuic!)
2021-04-17 08:22:00推
作者: z7956234 (heygulumove) 2021-04-17 10:02:00
推
作者:
sarino (ocean)
2021-04-17 10:27:00這是投資哲學的差異,指數化投資不相信人是理性的因此才採取比較容易被複製的投資方式;主動操作要有所成就必須對自己高度自信,習慣掌握主動權,相信人是理性不為情緒所影響,雖然並非每個人都能做到,但那也是每個人的自業自得。比如我們進行理財規畫諮詢,還是要認知的真正對自己的財務安全負責的其實是自己,財務規劃顧問的意見只是參考,讓我們可以學習到實務上是如何去探索跟建構自己的金錢觀,價值觀跟人生觀版主的問題在於將自己主動操作的自信推己及人,認為所有參與這些操作的人都可以這麼理性,如果沒這麼理性,若是因自我評估不足導至資產減損那也是當事人的問題。只能說有觀感上的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