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該如何處理這張儲蓄險?

作者: ameryu (雨龍千尋)   2017-08-25 17:58:03
※ 引述《zelda312 (Marquez)》之銘言:
: 標題: [請益] 該如何處理這張儲蓄險?
: 時間: Tue Aug 15 20:09:13 2017
:
: 各位理財大神大家好,
: 我媽說9年前為了做人情幫我買了二張保單,
因為原PO沒有提供年齡的資訊,那僅能以假設來推算之。
假設是大學畢業時投保的,22歲 + 9年 = 31歲
這張保單再繳 11年,就不用再繳。
當繳費期滿時,您的年齡會變成 42歲左右(領第20次)。
以平均壽命75歲來推算之,75 - 43(領第21次) = 32年
大概還可以再領個32次左右。
從帳面上來看,只要活的夠久,好像沒有虧錢,只是好像......
年金險,主要用途是用來轉嫁『長壽風險』,活得太久也是一種風險。
: 是新光人壽的「全心終身還本保險」及「全意終身還本保險」。
以『結果論』來說,這份保單,要算年金險。
實際總繳保費,為 28728 + [ ( 28728 -10000 ) X 19 ] = 384560元
假設75歲死亡,一共領了52次,加上身故理賠40萬。
實繳384560元,可能,可以換到92萬的保障。但是其中有40萬,您是花不到的。
講一句比較不中聽的,那個40萬,算是喪葬費......
這個要用畫圖的來解說
條款截圖放在最底下,保險條款的內容,網路上面找就有。
全 偶數年領取生存保險金 ( 實際上,要算年金 )

■ ■ ■ ■ ■ ■ (全心,領取的時間點)
├─┼─┼─┼─┼─┼─┼─┼─┼─┼─┼─┼─┼─┼─┼…………
■ ■ ■ ■ ■ ■ (全意,領取的時間點)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保險年度
全 奇數年,領取生存保險金

第三年度,開始領取第一次的生存保險金,之後每隔兩年領一次,
所以才會變成,奇數年,領取生存保險金
以理財規劃的角度來看,年金險的規劃是有必要性,
除了轉嫁長壽風險之外,亦算是在資產配置中的分散風險。
但是,實務上,因為轉換率實在不怎麼高,
通常是給經濟狀況較好的人,閒錢太多的人,在規劃用的。
畢竟他的本質,還是保險。
:
: 保單資訊如下:
: 繳費期間: 2008-2027共20年
20年期的保險,實際上跟繳房貸差不多了,
差別在於保險要『年繳』,才不用額外支付利息錢給保險公司。
: 保費年繳: 14438+14290=28728元
: 目前保單狀況: 墊繳74131元
沒有『薪資收入』的資訊,這樣很難去進行分析。
: 要保人將會改成我,以後由我來繳,
: 和保險員了解了一下發現這就是所謂的儲蓄險
: (附帶各40~60萬的壽險、意外險、癌症險),
這部份,條款裡面有寫,身故是保額的兩倍,
意外死亡是保額的三倍。
癌症險的部份,有點怪,您可能要自己去了解。
從保費上的計算來猜測,您這份保單可能沒有其它附約。
: 年繳28728,第三年開始每年領回10000元,
: 先不管墊繳的利息...= =
: 20年繳滿=28728x20=574560元
: 20年回本=18萬元
: 總共20年支出=574560-18000=394560
這邊要更正一下,是減掉190000元
: 10000/394560=20年後每年回收2.5%
所以是, 10000 / 384560 = 2.60%(大約)
換句話說,你實際總繳保費只有 384560元,身故給付是40萬元。
因為這部份,是自己花不到的,至於要怎麼規劃,那就看您自己是怎麼想。
這會關係到受益人的權益,N年以後。
: 這樣真的划算嗎?0.0
划不划算,其實應該要看您目前以及未來的收入來決定,
第一年所繳的保費是28728元,之後每年都會有生存保險金,一萬元。
至於這筆一萬元是誰拿走的,您要自己評估一下。
若是回到自己的口袋,那次年度所繳的保費,就只有
28728 - 10000 = 18728 元
以年繳保費 3萬來計算之,如果這筆保費佔您的年收入不到『5%』
30000 / 0.05 = 600,000,換言之,如果您的年收入,有大於60萬。
是可以考慮保留,因為這張年金險的保單,是可以保單借款的。
若以次年度所繳保費是 18728,年收入 600000元,
月攤大約是1560元,此年金險,繳費出去所佔的比例,
會下降到年收入的 3.12%。
註︰這個月攤金額,跟N年前的郵局五年吉利平安保險的月繳是差不多。
以繳十年保費,且無墊繳的狀態下,
帳面總繳保費,28728 X 10 = 287280,
可借金額至少會有總繳保費的四分之一,
實際上要去看保單上面列出來的『可借金額』,
有的會列出來給您參考,有的則不會,
如果沒有,就是去看『解約金』那一欄。
以繳費10年來估算,保守一點,大約可以借到解約金的8成。
要精準一點的數字,就是打電話去新光的客服詢問。
繳費未滿十年,可借的金額與成數就會有所差異。
這個保單借款的額度,可以規劃成『緊急備用金的額度』。
雖然說,動用就是要算利息的,但是緊急備用金的訴求,是要能夠快速變現。
別家保險公司到底有沒有這機制,我是不太清楚,
不過新光跟郵局,倒是有這個功能。透過ATM,進行保單借款。
也可以透過網路銀行,進行保單借款。三更半夜也可以,系統維護時間除外。
年金險,在繳費期間內,是看保額跟條款。
身故保險金:保額的兩倍。
全心保額10萬,全意保額10萬,合計保額為20萬,身故保險金為40萬。
因意外而身故,為保額的三倍,就是60萬。
http://imgur.com/gQPPDVi
http://imgur.com/jBW8eim
http://imgur.com/HQabsG3
http://imgur.com/s1hN32G
繳費期滿後,就是真的進入到,『退休金規劃』的領域了。
算法A 首年 領回 實際總繳保費 換算投報率
1 28,728 - 28,728 0.00%
2 28,728 -10,000 47,456 21.07%
3 28,728 -10,000 66,184 15.11%
4 28,728 -10,000 84,912 11.78%
5 28,728 -10,000 103,640 9.65%
6 28,728 -10,000 122,368 8.17%
7 28,728 -10,000 141,096 7.09%
8 28,728 -10,000 159,824 6.26%
9 28,728 -10,000 178,552 5.60%
10 28,728 -10,000 197,280 5.07%
11 28,728 -10,000 216,008 4.63%
12 28,728 -10,000 234,736 4.26%
13 28,728 -10,000 253,464 3.95%
14 28,728 -10,000 272,192 3.67%
15 28,728 -10,000 290,920 3.44%
16 28,728 -10,000 309,648 3.23%
17 28,728 -10,000 328,376 3.05%
18 28,728 -10,000 347,104 2.88%
19 28,728 -10,000 365,832 2.73%
20 28,728 -10,000 384,560 2.60%
繳費期滿之前,那些投報率都只是帳面上的假像。
保險公司,都是博穩贏的,一旦你解約或是減額繳清,
保戶永遠是『虧』。
繳費期滿後,每年都可領回總繳保費的 2.60%。
依保單的條款是保額的10%。因為是組合式的保險商品,
透過保單設計,把年金入帳的時間錯開,就會變成年年都有年金可以領。
年金險,要理解很簡單,
你就把他當成是貸款買『一間超迷你的小房子』出租給保險公司。
買房來收租的收支現金流,實際上跟年金險的現金流的呈現方式,
是類似的,差別是買房需要拿頭期款出來。
前幾年的投報率換算出來,好像很漂亮,實際上並不然。
之前有提到,年金險的轉換率其實並不高。
這個就要用『租金/房價比』來說明,
你買了一間房子之後,升格當了房東對不對?
正常的狀況是,你的房租收益,拿去繳房貸,扣掉必要性支出之後,
應該還要有『剩』。
假設房屋之總價 384560元來計算之,
第一年要繳比較多是 28728元,與第二年相比會多一萬,當成買傢俱。
第二年開始到第十九年,都是繳 18728元。(把它想像成年繳的房貸),
合理的租金報酬,18728 / 384560 = 0.04896 = 4.896%。
4.896% / 12 = 0.408%,換句話說,
月租金的收入,至少要有『千分之4.08』以上,
這個投資項目,對您而言,才不算虧錢。
每個地方的租金行情,都略有不同,
以年收租報酬,僅有2.60%。
註:房租 ÷房屋總價 = 年收租報酬
= 『租金房價比』(這是一個指標)。
這般的租金行情,
比較可能發生在北部,通常房子租人只是過度,
等時間一到就會趕快賣掉。
正常來說,我們會去尋找租金報酬率至少有6%的物件,
換算過去就是,月租金,落在房屋總價的『千分之5』以上。
簡單舉個例,假設一間 800萬的權狀20坪小套房,一個月的租金,
800萬 X 0.005 = 40000元 =_=?
800萬 X 6.00% = 48萬 ?
這樣好像有點難租吧?
查了一下租屋行情,租兩萬算有點勉強了。
( 2萬 X 12 ) / 800萬 = 0.03,年化報酬 3.00%。
『租金房價比』的數值大小,是代表您可以在房地產上,獲利的空間大小。
再來,回到年金險的部份,
10000 / 384560 = 2.60%,就看您是否可以接受這樣的報酬率。
到這邊為止,就是年金險轉換率的說明。
如果租金收入的年報酬,低於一年期定存,您真的要好好考慮一下。
至於身故保險金的部份,就是保險公司把迷你小屋買回去,
然後他會給你的家人一筆錢,40萬元,等同快速變現。
【 如果不想領身故保險金 】
期滿後,再解約,就要去看解約金的部份,要把兩張加總。
要用實繳保費去比較,才會知道那一年不虧,或者虧比較少。
藉由年金險的說明,讓各位稍微理解一下,
當各位在貸款買房時的『房貸月繳』之計算基礎,
為何是用年金法的計算公式,做為計算基礎。
21 - -10,000 384,560 2.60%
22 - -10,000 384,560 2.60%
23 - -10,000 384,560 2.60%
24 - -10,000 384,560 2.60%
25 - -10,000 384,560 2.60%
26 - -10,000 384,560 2.60%
27 - -10,000 384,560 2.60%
28 - -10,000 384,560 2.60%
29 - -10,000 384,560 2.60%
30 - -10,000 384,560 2.60%
從2017開始推算,到保單週期的第30年,中間還會經過21年,
若依照這種調整基本工資的節奏繼續走,
21年後,實質購買力,大約只會剩一半左右。
31 - -10,000 384,560 2.60%
32 - -10,000 384,560 2.60%
33 - -10,000 384,560 2.60%
34 - -10,000 384,560 2.60%
35 - -10,000 384,560 2.60%
36 - -10,000 384,560 2.60%
37 - -10,000 384,560 2.60%
38 - -10,000 384,560 2.60%
39 - -10,000 384,560 2.60%
40 - -10,000 384,560 2.60%
領到忘了呼吸為止,不過這個是,帳面上的數字。
再經過10年。
若加計通膨進去,其真正的實質購買力,大概只會剩下現在的四成。
這個有表格可以查,
但是,如果基本工資,年年調漲的話,其實質購買力,可能會更低。
您仔細回想一下,30年前的一萬元,可以買到什麼東西?
年金險,最大的敵人,就是通膨跟物價指數。
: 如果是各位請問大家會怎麼做?
如果收入負擔的起,就繳一繳,順便把墊繳的部份,也還一還,
墊繳的利息,可不低。
假設真的繳完了,您的退休資產配置裡面就會多了一項。
保證報酬收益,但是並非『無損本金』
至於算法,就看您是要採用那一種。
算法A:用實際總繳保費去計算。
10,000 / 384,560 = 2.60%
算法B︰用帳面總繳保費去計算。
  10,000 / 574,560 = 1.74%,微妙的地方就在這裡了。
未來定存的利率會怎麼走,有點難預料,
如果您覺得,未來繳費期滿的時候,一年期的定存利率會大於 1.74%,
用最單純的數理比較,好像解約會比較好一點?
不過,您要確定,您把錢挪走之後,
另外一個投資部位,都能夠連續20年以上,
都是正成長,且年化報酬,要大於1.74%。
若是以真正的實際總繳來比較,換算過去的投報率有2.60%,
這時候,您就要自己衡量與評估,11年之後,銀行給的
一年期定存利率,會不會超過 2.60%?
【 利率本身就是一把雙面刃 】,不管升息或降息,總會有人的荷包要失血。
正常來說,『利率』應該要回歸合理的市場機制,
如果讓一年期的定存利率回到 2.40%左右。
有可能會經歷一片『金融黑暗時期』,有一堆撐不下去的企業,
會先倒閉,進而引發『骨牌效應』,
可能有公司為了求生存,而進行裁員,不然就是放個無薪假,
繳不出房貸的人就會越來越多,造成連鎖反應,
銀行呆帳變多的時候,房價可能會崩跌一段時間,
景氣會蕭條一段時間。
不過別高興的太早,有實力的大戶,是不怕接刀的。
所以,別指望房價打折的幅度,會打到『腰斬』或『骨折』。
如果一年期定存利率回到2.40%,
房貸利率可能就會來到 3.60%,以上。
另一種可能性,就是房貸評分機制重新調整,拉大利差。
例如:一年期定存利率,來到 1.80%,但是房貸的行情利率,變3.60%。
這時候,若想買房子,可能就有人會因為利率過高而不敢下手。
以20年房貸來說,現在是貸一百萬,月繳5000元左右。
但是,當房貸利率來到 3.60%時,每貸一百萬元,月繳就要5851元。
假設同樣都是貸款500萬,( 5851 - 5000 ) X 5 = 4255元。
在利率拉高的狀況下,月繳就會更沉重。
銀行是靠『利差』在維生的,吸收一億的資金進來,
給這些定存戶 180萬的利息。
然後從貸款戶那邊,收取360萬的利息收入,以及申辦貸款的手續費收入。
扣除必要支出與人事費用,以及一些哩哩叩叩之後,就是銀行的獲利。
若繳費期滿幾年之後,想解約拿出來用,就要去看解約金表,
自己算一下,那一年解約的虧損是最少的。
基本上,一定會賠掉『貨幣的時間價值』。
: 不管怎麼看都是燙手山芋
如果繳款有壓力,就朝向減輕壓力的做法。
若沒壓力,拿來規劃成『緊急備用金』的一部份,也是可以的。
: 感謝各位大大!
是你在玩錢,不要被錢玩。
關於年金險的分析,到此結束。
某些保險商品或金融商品,
真的很難去硬比較,『好』或者『不好』,
只有適用性的問題,適用別人的方案,未必會適用在自己身上,
這個要考慮清楚,重點是,您要把這份保險用在什麼地方?
如果是投資,那請三思。
如果是保險,至少還有身故保險金給付。
如果是年金,除了這個項目之外,還需要拉別的東西來組成一個套餐。
以上是理財規劃中的其中三個面向,
若再加計『長壽風險』。那就算玄學了,
世事難料,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人生無常。
ameryu. 2017-08-25 #
小小的備註一下,關於書的進度,目前在等出版社的作業當中,
這個需要時間來等待,若有前進到下一個步驟,會更新進度讓大家知道,謝謝。
作者: appr (MySeLf)   2017-08-25 21:40:00
頭推,謝a大~~~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17-08-25 21:56:00
一點都不想算...-.-
作者: ThisIsNotKFC (Time to Change)   2017-08-25 23:43:00
只能推了,超用心
作者: dayaju (艾草)   2017-08-26 00:08:00
推清楚概念
作者: jhihansyu (桐島蕾)   2017-08-26 05:06:00
看了完全不想買,也還好身上一張儲蓄險都沒有。
作者: quadrad (Am到天亮)   2017-08-26 08:08:00
幫推
作者: kipi91718 (正港台灣人)   2017-08-26 08:17:00
好詳細喔! 幫推!
作者: roy0710 (綽號暱稱)   2017-08-26 16:05:00
再強調一次 儲蓄險等於垃圾 駐版保險業務不服來辯
作者: a334561 (Doumei)   2017-08-26 16:54:00
要買儲蓄險就出國買吧,相比下來台灣的真的很糟...
作者: roy0710 (綽號暱稱)   2017-08-26 18:38:00
我根本沒看過你的文章啦 駐版業務是真的指駐版發站內信的業務
作者: quaketw (O_O)   2017-08-28 22:49: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