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分享『理財學習』的書單。 Part 7

作者: ameryu (雨龍千尋)   2016-08-13 00:56:38
這篇是這系列的「最後一篇」了,
辛苦各位了,看這麼長的文章。
底下,幾乎可以說算是閒聊的成份居多了,
到底要不要往下看,請您自行判斷。
當您有一些『理財基礎』與『投資基礎』,
差不多就會開始想找一些,進階版的叢書來看,
甚至是專業叢書之類的。
學習的過程大致上是這樣的,
(一)初階入門階段:多方面的廣泛地『攝取』知識。
在這邊最容易遇到的瓶頸,
或是讓您對理財這檔事,望之卻步的因素。
大概如下列所述,
1). 覺得自己的算術不好。
ans:算術不好也沒關係,拿出紙筆,
一行一行列出來,再用計算機慢慢算。
由於科技的進步,現在的智慧型手機,
大多數都能夠進行簡單的連續複利運算。
例如:
年利率0.6%,假設利率固定。
本金一萬元。
一年計息一次,
定存三年。
註:現實生活中,絕對不要對連續複利有任何幻想。
你實際拿到手的,搞不好會比計算出來的數字還要少。
連續複利的計算公式:
(本金) ×( 1 + 年利率 ) ^ (週期;一般是N年)
= 本金經過 N年複利後 的本利和。
代入數據,
10,000 ×( 1 + 0.6% ) ^ 3 = ?
計算順序,
先算 0.6% = 0.6 ÷100 = 0.006 ,
註:有些計算機沒有「%」這個符號,所以要另外先算。
再計算,(1+0.006)^3 =1.018108(小數點取六位~八位即可)
再代入,
10,000 ×1.018108 = 10181.08 元
以上是用手算的順序。
因為目前僅有少數的智慧型手機內建的計算機,
有支援整列運算。
範例照片網址:
台灣品牌的手機,但並不是每款都有支援整列運算。
http://imgur.com/a/BmwTV
一般智慧型手機內建的計算機
1.水果牌(照片後補)
http://imgur.com/a/ekdqh
2.in牌
http://imgur.com/a/iuw5v
http://imgur.com/a/AZddu
由於此計算機沒有%的符號,
所以您要先把 0.6% 換算成 0.006
不然就要打成
10000 ×( 1 + 0.6 / 100 )
再按下等號,『=』
10181.0822
3.NOKIA Lumia 920(windows phone)
在我家防潮箱,不過我確定他有三種模式,
你轉橫向之後,有一邊是工程計算機,有三角函數的。
在翻轉到另一個方向,會變財務計算機。
windows phone的工程計算機app,按鍵有點多,
可以找簡易版的。
4.去跟唸工科的同學,收購他們用不到的工程計算機。
例如:casio fx-991ms 這台還不錯用,我買了兩台。
一台是新的,另一台是大學畢業時跟同學半價買來的。
基本上,只要可以打整列算式的即可。
若手機沒內建整列運算的計算機,
可以用試算表,或是去下載APP。
總之,算術的部份,沒有您想像中那麼難。
2). 看見陌生的『名詞』。
如果書上沒解說,而您看見一個沒看過的『名詞』。
在『投資理財叢書』,最容易發生這種狀況。
因為作者會認為您在閱讀本書之前,
應當要知道那些名詞。
若作者沒有特別解說,
那就上網google或是問問週遭的親朋好友吧!
多問幾個人,總會有一個懂的。
3.) 理財計劃出現變數。
這個時候,若自己沒辦法處理,
一樣是找google大神,再不然就是問問高手之類的。
這邊要特別說明一點,
您只是現階段,沒辦法處理這個財務問題,
並不代表以後沒辦法處理。
說白一點,就是別人指導過您一次,
您差不多就能學到七八成。
那剩下的部份,您應該就能自行處理了。
4.) 不知道『情報』跟『資源』該去那裡找。
ans:這沒別招,
一、找人開口問。
說不定要花點電話費,打到該公司去,
或是該金融機構去。
二、上網去各大論壇爬文,
基本上,在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
找資料,應該不算難事。
勤勞點就是了。
在這裡談的『攝取』,指的是,
類似各位在小時候快要轉大人時,
大多數的家長,
都會要您多喝「大骨湯」或是「吃中藥」那樣。
原則上就是多看點書,吸收知識去餵自己的腦袋。
這邊會有一點小小的風險,就是『接收到不太正確的資訊』。
PS. 所以各位才會看到,字的背景綠綠的。
就是要讓他故意看起來怪怪的。
還有另一種狀況,就是您自己解讀錯誤。
這部份,當您開始去涉略進階版的理財書籍或是投資書籍,
有大多數的狀況,會被您自己矯正回來。
(二)基礎轉進階的部份。
如果您的理財基礎打得夠紮實,
基本上,每個月要拿出一筆錢來進行投資,
應該都不是啥大問題。
當您多方面接觸之後,應該會了解,
投資什麼,會有什麼風險?
簡單舉幾個例子,(以24小時皆可變現的速度及風險來排序)。
1.) 定存,
風險層面,銀行擠兌或倒閉的風險,機率約為 兩萬七千分之一。
獲利層面,獲利非常的少。
金流層面,資金的流動性與變現性是最高的。
24小時網銀做定存與解定存,以前有討論過,
沒看過的人,請爬一下文,謝謝!
2.) 儲蓄險,雖然不建議把儲蓄險當投資工具,
但是經過,銀行端,還有許多金融機構對民眾的洗腦。
讓大多數民眾誤以為,那是低風險的投資工具。
但是他絕對不會告訴你,解約會有損失。
風險層面,綁約期間,用錢的風險。
獲利層面,獲利比定存好一些。
金流層面,資金的流動性,因為綁約的關係,幾乎等於零。
不然您就要付出一些代價,
看是要保單借款,或是採取別的解決方案。
3.) 外幣投資,門檻比較低,幾百元也可以玩,
但是,若本金不大,獲利就不會多到那裡去。
風險層面,貶值的風險。
獲利層面,非保證收益的東西,要看您怎麼操做。
金流層面,資金的流動性,反而會比儲蓄險和基金、股票高一些。
理由很簡單,除非央行關匯,
不然銀行就是保證買回,
股票你還要等交割成功,並匯入交割銀行才能拿到錢。
4.) 基金投資,門檻是不高,以定期定額來論,一個月2000元就能玩。
風險層面,基金的淨值會隨股市及其連結的標的,而有漲跌的價差。
獲利層面,非保證收益的東西,要看您怎麼操做與『平損』。
金流層面,資金的流動性,不一定會比股票高。
理由很簡單,基金是保證贖回,
但是贖回的等待期有點久,現在還有『閉鎖期』的問題。
單筆投資,要一段時間之後才能贖回,
因為資訊有點混亂,之前有段時間的閉鎖期規定是90天,
現在小弟不太確定。
之前會買,皆是因為捧場性質,時間一到,
業務員或營業員就會自動提前兩週或提前幾天提醒,
所以我都沒仔細去記(大部份都是新募基金)。
如果他忘了提醒,那就沒有下一次了。
這算個人原則,各位可以不用學。
至於這個閉鎖期是怎麼來的,就跟金管會有點關係,
還有在『閉鎖期』的規定下達之前,
很多人都是把基金當股票在玩,這有點算金管會管太多就是了。
5.)投資股票,以整股而言,就需要多一點的本金。
對每月僅能存幾千元的小資一族而言,
『 存零股 投資術 』會是您投資的好朋友。
風險層面,股價有漲有跌,風險自承。
但可透過『平倉』的技巧,降低持股成本,
增加獲利的可能性。
獲利層面,非保證收益的東西,要看您怎麼操做與*[m*[1;33;41m『平損』*[m。
金流層面,股票有賣不掉的風險,
若有賣掉,那變現速度就會比基金還快。
6.)房地產及其它的民間私人企業投資,不過相對的門檻就會高一點,
例如:民間企業私募的增資股份,一人份的投資門檻,
普通一點的也要10萬~30萬一股(或一張),
再往上,就是百萬等級的。
說法有很多種,有入股或是插股(台語)。
以私人企業來說,最大的風險就是掏空跟惡性倒閉。
如果當您要退股的時候,
能不能全部把錢拿回來還是一個大問題。
獲利分紅,基本上都會比18%還高,但是請您記住,
你要承擔的風險是,本金有可能吃『歸零膏』。
房地產部份,算變現速度相度對較低,但是金額算是頗高的。
除非您運氣很好,今天說要賣,隔天遇到一個買家,
說要用現金買。應該是幾天之內就會拿到錢,
若本身對這領域的流程很熟,自己去跑地政及一些相關機構。
有可能早上賣,下午,錢就進口袋了。
當您摸清楚您自己的『投資屬性』之後,
差不多就要轉向『專精的道路』了。
簡單的說,如果你玩股票會賠,但是玩房地產會賺,
那就放棄玩股票,因為你不會玩,那就等同於去當飼料的份。
投資不用樣樣都專精,只要找『你會賺錢的那幾種就好。』
(三)獵取知識的管道,
當您進階到某種程度後,開始想專攻某幾樣時。
如果是很專業的東西,說不定要花錢去上課,
甚至可能需要,耗費一點生命,
進到該行業去了解一下,『真實的黑暗面』。
如果志在當巴菲特二世,可以學學股市憲哥,
自己去考分析師的執照。
如果志向沒那麼大,只想找幾檔可以領股息領久一點的股票,
那小弟用『獵取知識』這個形容詞,
絕對是很妥當的。
為何這樣說?
因為您開始走向專攻某項投資的道路時,外面的投資叢書,
大概都無法滿足您了,因為上面理論一大堆,
真正能拿來實戰的沒幾樣,除非有人帶,或是跟您討論。
換句話說,您真的要『四處打獵了』,
有可能在便利商店,看到一本標題聳動的雜誌,
翻開一看,對您有參考價值僅有兩頁。
那請問您會掏錢買回家,還是站在那邊,花一點時間,
把那兩頁看完?
不瞞各位,小弟都跑去看免錢書居多,
尤其是剛買完房子的前兩年,放假都泡在成大的圖書館。
然後拿鉛筆跟橡皮擦,還有筆記紙,進去裡面看書,
跟抄重點,然後再回家用電腦整理過一遍。
最後要來解說一下那些
由小弟所示範的
『投資自己,「失敗」的最佳範例。』
還是要貼一下照片,
照片網址:
http://imgur.com/a/BXGNP
這次是要看,最左手邊,那些看不見書名的書,
被橫著放,拿來當書架的那些,
那些都是買來看沒多少,就被閒置在書櫃上長灰塵的書。
有些是自己趕時間,只看前面幾頁就拿去櫃台結帳,
看到三分之一左右才發現,ㄜ~跟別的書有重疊,
然後翻的速度就很快,有的甚至是沒看完,=__=!
基本上,您書看多了,多多少少都有可能會碰到這種狀況。
這種時候,也只能檢討自己了,
不然還能怎麼辦?
(四)自我反省,面對自己的錯誤。
是不至於說要寫懺悔文之類的啦,
僅需記得,為何會造成浪費?
儘量下次避免這種錯誤。
至於在投資面,要如何面對自己的錯誤,
這個嘛,學費繳下去,等到你會痛的時候,
看能不能領悟,或是清醒過來。
如果一直昏迷不醒,那就是一直繳學費。
因為,『投資』,在本質上算很主觀的東西,
偏偏有人是說一套做一套,
說要打房,看壞房市,結果勒,
還不是左手進,右手出,在實價登錄上面做手腳,
爽賺價差。
不用懷疑,這種人,大有人在。
而且他打嘴砲還用兩個『口』跟你打。
插個題外話,有些書,是小弟在新手時期,
看他是暢銷書排行榜上前幾名,
就跑去買了,結果發現,筆者的寫作風格,
是小弟看不太下去一種。
這下就GG了,通常這種書,小弟要分好幾個月,
才能忍耐的把他看完,
我自己的理由是,『基於不想浪費錢的心態』。
到最後,萬一真看不下去,就只能拿來蓋泡麵,
或是擺在書架上生灰塵。
至於書名就不貼出來了,免得產生爭議。
然後各位會看到有三本橫放的日文原文書,
那個是小弟從日本的二手書店(BOOK OFF)買回來的書,
有一本是在講長期投資日股的方法。
有一本是在講,關於企業再生術。
另外有一本白色書皮的,
裡面就是在談純理財的東西。
基本上在談,個人理財與家庭理財。
小弟日文並沒有很好,大概只認得五十音跟幾個漢字。
不過有些東西,用猜的,大概八九不離十。
為何想去看日本的理財書?
ㄚ就很簡單啊,你看人家日本民眾,
在接近零利率的狀況下,
是怎麼理財的?
基本上還是『定存』。
下次有機會再去日本,可能就會去找一些,
日本的理財叢書,有機會再分享給大家。
雖然目前不確定,要何年何月才有機會再去了。
額外提供的資訊:
【簡易資產負債表】
照片網址:檔案有點大,開啟時要等一下。
http://imgur.com/a/6Q8Qj
我這邊是有一份『現成的舊版資產負債表』,
可供各位參考,新版的還在修改中,
各位就將就一下吧!
【結語】
每個人的學習速度與進度是不同的,
把心思放在您眼下所必需學的,
會遠比您在那邊『想東想西』要實在多了。
謝謝大家耐心收看。
ameryu.
作者: vodka (伏特加)   2016-08-13 02:09:00
推推!!
作者: zxc9638500 (hea)   2016-08-13 02:32:00
大推 每天都期待你的發文
作者: adata5678 (xd)   2016-08-13 08:36:00
作者: jaming (jam)   2016-08-13 09:06:00
推,謝謝分享
作者: Freeven (夏舞楓)   2016-08-13 12:11:00
推,謝謝分享
作者: toper (鄉民編號310680)   2016-08-14 08:45:00
感謝
作者: av8d2124 (時雨秋人)   2016-08-14 11:06:00
感謝分享
作者: quaketw (O_O)   2016-08-14 12:10:00
推!
作者: chunnone   2016-08-15 00:26:00
a大發文 必推 感謝分享
作者: katana22 (濱崎瑋)   2016-08-16 16:58:00
推 感謝分享
作者: kingof303 (乾戰玄)   2016-08-16 17:42:00
作者: eryal (已成往事)   2016-08-16 21:04:00
感謝a大提供的這些資訊
作者: solluw (喊著獨立宣言)   2016-08-21 10:59:00
作者: pttkiller (dj)   2016-08-28 01:24:00
推推
作者: kgman (無)   2016-09-02 14:09:00
這篇好棒!大推
作者: ahmoon (*阿夢*)   2016-10-02 00:22:00
推,感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