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投資」與「學貸」兼顧的可行性?(第二集)

作者: ameryu (雨龍千尋)   2016-04-12 01:10:53
=================================================
== 重點提醒;建議看電腦版的,不然格式會跑掉。 ==
=================================================
= Age 23 = [投資]與[學貸],兼顧的可行性?
#先聲明一件事,各位目前看到的[心得],算半成品。
#小編先分享上來,標點符號的部份再慢慢修正回來。
#以上兩行字,文稿修正完成後會,連同本行自動刪除。
第二集
: 【相對容易存到錢的族群】
:
: (一)住家裡。
: (二)不用補貼家用。
: (三)不用給孝親費。
:
: 光是這三點,在每個月的可存金額上就會差很多了。
社會是現實的,生活也是現實的,
你沒有辦法選擇您的父母是誰,但您可以選擇怎樣過生活。
苦情悲催是一天,笑笑過日子也是一天,
沒有富爸爸,也不用太灰心啦!
小編倒是覺得,靠自己最實在,
在這世上,有幾樣東西是別人沒辦法從您身上奪走的,
一、等著您去實現的夢想。
二、被您吸收進腦袋的知識,掌握在手裡的技術。
三、別人沒有的本事,或是別人沒有的能力。
以上三點,請各位在『投資自己』時,稍微參考一下。
努力投資自己是好事一件,就怕您是「三天捕魚兩天曬網」,
有一搭沒一搭的,這樣就真的有點浪費時間跟金錢。個人覺得啦!
投資自己,真的算是相對不虧錢的投資。
至於能不能反映到您的薪資收入上,就看您的手腕了。
基本上,小編能夠講解的部分,大概也只能
以『定存』+『三點一理財法』做為主軸,來寫心得分享文。
註:事實上,理財手法還蠻多種的,
信封理財法,算是所有理財手法中,基礎中的基礎。
用卡通『海賊王』來比喻,大概就是一檔跟二檔的差別。
進化比較表:
PS. 這邊可能會有點無聊,不過若想知道來龍去脈的可以稍微看一下。
信封理財法,你研究到最後,其精髓,就是『專款專用』的概念。
什麼叫做專款專用?
先用大分類去分類,一個大分類一個信封,不夠用再拆開。
【 大分類 】=> 子分類,如果怕會亂掉,就是拆開存,多開幾個子分類。
【居住開銷】房租,水電,瓦斯,第四台,室內電話,撥接網路,寬頻網路。
【生活開銷】基本的『食衣_行』,居住開銷,要拆開。
【儲蓄規劃】早期的觀念是留點錢在身邊,以備不時之需。(現在叫『備用金』)
【存錢購物】例:買機車,或是手機,如NOKIA 8250,或Moto的CD928。
【保險規劃】儲蓄險跟年金險有段時間賣得很好,跟客人推醫療險,會被轟出門 =_=!
【旅遊基金】例:明年要去日本的旅費、後年要去歐洲的旅費。
以上共六項對不對,在古早時期,薪水幾乎都是領現金。
所以,古早人就會準備很多個信封,
拿到薪水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依照『每個信封的需求』,
把錢放進每一個信封裡。
早期的長輩是比較懶,都是直接分三份,
一份付房租跟其他家用。
一份家庭領用金跟買菜錢。
一份是儲蓄以備不時之需,又或者是替存小孩的高中學費。
早期的時候,某些私立『國中』,還要考筆試才有辦法進去就讀。
那學費,真的粉貴。
在早期多數長輩的觀念,相對薄弱一些,再加上,
『生吃都不夠了,還曬乾勒。』所以早期的長輩,
大多數都是沒有規劃保險這區塊的,
能有閒錢去買保險的,家境不是「小康」就是「大康」。
至於,網路銀行,黑係啥咪小叮噹?在古早時期的理財環境是這樣的。
所以很多長輩,對於『儲蓄險』跟『定存單』,會比較有興趣。
台灣曾經有段時間,銀行定存利率 9%多。有興趣的可以去台灣銀行找找,
資料庫應該是還沒被下架。
講古時間結束,
若沒先講『信封理財法』的基礎運作模式,後面您可能就會看不懂了。
所以,小編還是先『概略』的講一下。
【信封理財法 V.S. 三點一理財法】
套一句俗話說的,不管是黑貓或白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基本上,不管您用『啥咪稀奇古怪』的理財手法,
只要能存到錢,那就算好方法,若是有部分轉投資。
一部份就是看『實力』,另一部分就是看『運氣』,
萬一碰上『黑天鵝』,就請多保重囉!

信封理財法 三點一理財法

運用的層面較廣, 此法,則是採用『比例原則』,
可以依照自身的項目需求, 來作為基準點,一般是分成四個區塊,
去使用『預算型理財法』。 居住、生活、儲蓄、保險。
亦可以『專款專用』, 先套基礎理論,30% X 3 + 10% = 100%
甚至是『指定特別用途』。 再根據自身需求去調整,
例:存錢買東西就是一種。 重點在於儲蓄的這個區塊,
算是在早期,金融網路; 夢幻儲蓄率是:37.5% 以上,
還沒有很發達的理財方法。 儲蓄率30%, 僅算普通儲蓄率。

小編個人會比較傾向『三點一理財法』,
其中有一個相對比較簡單的原因是,當您的薪水增加的時候,
在實務狀況,應該也會增加一些支出,
因為『人性』是這樣的,我加薪了,所以我可以;
買好一點的手機,貴一點的筆電,稍微奢侈一點點,多吃幾頓大餐......等。
想盡辦法,說服自己,多花這一點點錢,『 沒、有、罪、惡、感 』。
被小編說中的,看要不要,自己去『面壁思過』反省一下!
問題是,您薪水增加了,每個月若是存『固定金額』,
說真的,對您的理財是沒有幫助的,
收入少,能存的不多,小編也經歷過,而且會存得很辛苦。
所以,剛開始在學理財,學存錢的時候,會建議,
先存『固定金額』,等緊急備用金存夠了,或是薪水有增加了,
改存『固定比例』。這樣您的存款,才會隨著「收入之增加而增加。」阿拉機?
【該如何處理學貸?】
前面講了一堆,基本上都只是方法。
現在要來說一點概念性的東西,
小編會建議,新手們,請先帶好全罩式安全帽。
不然,有可能臉會很腫。並非是小編故意要打某些族群的臉。
ㄚ~靠,現實就這樣,差別就在於您會不會『想』。
這跟實際年齡沒有太大的關係,跟『心智』成不成熟,有一點點關聯性。
一開始小編就有提到,相對容易存到錢的族群,那就很現實啊!
不然您可以『白目一點』說要自立自強,自己搬出去外面住。
一個人租屋過一年試看看。
除非您的月收入,大於基本工資的三倍,差不多是六萬元左右。
不然存錢的速度,大概跟『蝸牛跑百米的速度』差不多。
以『三點一理財法』為原型,小編用分析的跟您說要如何處理『學貸』。
為避免各位忘記,小編再把那些資訊搬過來。
相對容易存到錢的族群;
(一)住家裡。基本上,您的居住開銷,就會很少,甚至貼近不用花錢。
(二)不用補貼家用。若不用補貼家用,您賺的錢,就能接近全部支配了。
(三)不用孝親費。如果平日沒給孝親費,逢年過節,亦不用包紅包,送禮。
若沒這三項支出,您還存不到錢,要去學一下『記帳』跟『分析帳目』。
註:這個後面再詳談。
正如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會去貸學貸的原因百百款,偏門就不談了。
基本型(採用比例原則),若您是一個人在外租屋,大概就是這樣去列帳。
居住30%:房租/房貸,水電,室內電話,家用網路,有線電視......。
生活30%:平日部分:三餐 + 下午茶、點心、宵夜,飲料。
假日部分:簡餐 或 大餐,輕旅行......等。
交通費 :平日 + 假日,或是從外地回家。
儲蓄30%:以上前兩大項的支出,說真的,算貼近固定,就算您想省,
效果也不會太好,因為能省的有限,一個月省個幾百塊或幾千元。
算非常了不起了。這個您實際去記帳就會曉得。
要處理學貸,基本上,大多數就是從『儲蓄率』這邊,
挪錢出去繳學貸,或是信貸,再不然就是您額外消費的卡費。
若是想存旅遊基金的,基本上也是從這邊著手。
如果居住的支出可以壓下來,才有辦法在這邊多存一點點。
想存緊急備用金的,也是從這邊;
但這邊就會產生一個差異點,
如果您是住家裡,是可以把『居住的30%』轉換成要繳學貸的部分。
這個時候,您就會有多錢。
順便再補充一點,學貸的設計,是真的有透過精算師去精算過的。
有考量到各位的還款壓力,基本上很少超過,您個人的月收入的30%。
不信的話,您自己去問看看周遭的朋友,學貸會繳到超過月收入的30%。
真的很少,除非是因為特殊科系,學費是私立大學的兩倍以上。
那才會超過月收入的30%,故意延畢也算其中之一。
大多數人存不到錢的原因,有不少人是因為在外租屋,
隨工作而居。然後又有學貸,甚至還要再給孝親費或補貼家用。
雖然您不住在家裡,但家裡還是替您留了一張床,不是嗎?
學貸的處理方式,大多數的狀況,就是看您要繳多少學貸?
再用 預定儲蓄金額 - 學貸的月付金 = 實際可存金額。
如果算出來是 『負的』,只能建議您自己想辦法加薪,或開源節流。
若儲蓄金額,不足以支付學貸,那連『投資金融市場』都不用想了
您可以做最低限度的投資,花錢買書,花時間上網,投資自己的腦袋。
想辦法變出一顆,會理財又會賺錢的腦袋。
保險10%:除非您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上下班,不然這邊就是用來支出,
商業保險;向保險公司或業務購買的保險。
產物保險;最基本的也要投保強制險,如果您原先的生活手頭已經很緊,
最好想辦法擠一些錢出來,加一下財損,少說也要30萬的財損。
不然,萬一真的發生交通事故,您有可能會破產。
關鍵字:交叉理賠,產險肇事理賠比例原則。
若是機車,應該是會有剩,汽車的部分,就看您有無投保,超額責任險。
黃牌、紅牌的保費就不便宜,而且願意承保的保險公司並不多。
這個就要去問了,一般僅承保『機車強制險』。
若對於『三點一理財法』的運用,如有任何問題,煩請用推文提問,謝謝!
小弟的手機怪怪的,有時若有『箭頭』手機不會顯示。
致 kaizhizun 先跟您說聲抱歉,因為您現在的真實狀況,
其實應該也不少人也是陷進同樣的掙扎。
那種心情是很糾結的。所以小弟在這邊,完整回覆。
: kaizhizun: 推你的虛榮心慾望論...我現在就是為了買房頭期而刪去 04/11 03:38
: kaizhizun: 許多非必要的慾望...小有成果,但看著別人爽很痛苦, 04/11 03:39
: kaizhizun: 出國旅遊,買新衣新包包,吃大餐,拿IP都已離我遠去... 04/11 03:40
: kaizhizun: 現在伴隨我的是中華電信188沒綁約,剪髮都去百元快剪, 04/11 03:40
: kaizhizun: 這樣存非常快,看到你這樣說心有戚戚焉 04/11 03:42
這部分,小弟可以分享一些讓您心裡比較平衡的東西,
削減慾望,盡量壓抑虛榮心,這個真的很不容易,
小弟會建議,您用一種,花小錢的犒賞自己的方式,不用花很多錢,
但一定要『買到快樂』,不然您存錢會存到最後,會沒有動力。
就像洩了氣的熱氣球一樣,要重新灌滿熱風(熱情),要花不少時間。
甚至有可能會開始懷疑,自己這樣做,真的對嗎?
小有成果,算好事,不過您『賺錢的速度』,再加上『非工資收入』的賺錢速度。
是否能追得上房價,您就要自己評估了。因為您列了不少東西,小弟還有一點時間,
就針對每個項目,分析給您聽,其他鄉民朋友,亦可參考一下。
出國旅遊,個人覺得,只要時間許可,自己規劃一下,當成是犒賞自己的獎勵。
因為小弟不知您的頭期款目標金額是要多少,僅能假設,
反正頭期款要多少先不管啦! 以這個時代來講,假設存到現金一百萬+旅費。
就飛出去吧! 用『奇檬子』來分析,因為已經存到了一百萬,
那種心情很難用言語形容,存那麼多錢,自己都沒享受到,犧牲那麼多,值得嗎?
買新衣跟包包,這就有點頭痛,
如果您是男生,基本上,大概就是留兩套正式一點的西裝、襯衫、領帶。
包包的部分,買一個好一點的,要可以用很久的那種。
不要買合成皮或標榜環保材質的,有的會自然分解。
皮鞋建議買那種可以換天皮的。就厚腳根,有增高效果的那種。
一樣不推環保材質。特價時,應該是三千有找,甚至更便宜。
如果您是女生,正式深色套裝,一套。這套可以買好一點,正式場合穿。
內襯就看您自己。
半正式套裝,看起來很像輕熟女的那種,兩套,
朋友喜宴,或是比較沒那麼正式的場合,可以穿。
包包跟鞋子的部分,我就沒研究那麼多。
只不過,個人倒是不太建議女生穿高跟鞋,影響健康。
吃大餐的部分,個人覺得,是可以久久一次,
反正您就看您的存款速度,每增加多少就可以去吃一次大餐。
例如,每多存十萬元,就可以去吃一頓。
先講好喔!如果您的大餐是那種一餐一人份要價好幾千,
甚至是破萬的,那我會建議您改成,每增加五十萬再去吃一次。
如果是吃幾百元的簡餐,我可以分享一招給你。
拿定存生出來的利息,去吃即可。(記得改,按月給息啊!)
基本上,我都是把『緊急備用金』生出來的利息,拿去吃簡餐居多,
價位大約在250~450(不知在貴三小叮噹),
均價大約是300~350左右,就可以讓我吃得很開心了。
當然也要看店家還有居住地。這方面您就自己衡量一下。
註:不管利率怎麼變,小編都會想辦法,
讓利息的年所得至少有3600左右,超過也沒關係,
反正扣掉跨行轉帳手續費之後,大部分都是被我拿來吃掉居多。
央行降息,小編就是補錢進去這樣,以上供各位參考。
【重點提醒】
若是住家裡,有學貸的,又想存錢的,
就看您的居住開銷有多少?
若為零,那就是直接把『居住開銷』轉換成『貸款月繳』。
理論型的配置就會變成
【學貸月繳】 30% 以下
【生活開銷】 30% 左右
【儲蓄部分】 30% 左右,學貸繳剩下的,先拿來存『緊急備用金』。
若無備用金之需求者,可以先小額投資玩看看。
【保險部分】 10% 左右。
針對一般鄉民的建議是,有剩的先不要急著還學貸。
您先存一筆備用金。為什麼?
阿就很簡單,你確定你這份工作會做很久,不會有待業期的問題?
您可以去問問人資(HR)新人的流動率有多高,
存活率,陣亡率,烙跑率???
少說也存個四個月的月收入來當備用金額度。
這樣您還比較有本錢,去撐過待業期,找到理想的工作,
或是薪水高一點的工作。
等您的備用金開始再生利息了,到時要加速還學貸就會比較輕鬆了。
到這邊,都算觀念建立,還沒太多的計算。希望各位可以看得懂。
想要一邊還學貸,一邊碰投資,是真的可以,但是您要有多的『閒錢』。
賠錢的機率會比較小啦!
未完待續......2016-04-11 PM 01:08
ameryu.
作者: Go2 (勾兔)   2016-04-12 01:50:00
先推再看 XD (上一集有看完)
作者: charles269 (嵐)   2016-04-12 04:40:00
如果是考上公務員 建議要先還完學貸嗎?
作者: miauhuei (宅..也是不得不的選擇啊)   2016-04-12 08:10:00
謝謝分享^^
作者: energy00091 (阿晉)   2016-04-12 12:46:00
推^_^
作者: Freeven (夏舞楓)   2016-04-12 13:06:00
作者: x94ao3tp6 (芙)   2016-04-12 14:13:00
作者: kaizhizun (凱)   2016-04-12 17:05:00
媽我被CUE了~(笑)真的,就像a大說的,這樣存的方法到後面,真的會很無感(對生活),有確實的必要做一個調整,看到您的這些文章讓我提醒了我自己,我到底在做什麼?謝謝您讓我重新燃起熱情
作者: slz2501 (虎是丹丹)   2016-04-12 22:00:00
先推再看
作者: raja88848384 (Waiting)   2016-04-12 23:43:00
看完來推!
作者: wuhoho (不是我在說)   2016-04-13 00:01:00
好實用的文! 謝謝您
作者: Akulamaru (Akula)   2016-04-13 00:59:00
行動電話網路算是居住還是生活開銷?XD
作者: Danielpuu (布先生)   2016-04-13 01:02:00
大推!謝謝用心貼心又實用的文!
作者: Akulamaru (Akula)   2016-04-13 11:11:00
辛苦了,是說我個人會把行動電話列為居住開銷因為個人理解居住開銷像是房租水電等等就是每一兩個月繳一次並且金額大約在一定範圍的必要開支那麼行動電話也是這樣的性質,就和吃穿等等不同不知這樣理解是否正確?
作者: ameryu (雨龍千尋)   2016-04-13 11:23:00
觀念很對,但在記帳上,算對一半,看你的居住實況。
作者: Akulamaru (Akula)   2016-04-13 11:30:00
了解,感謝指教
作者: ameryu (雨龍千尋)   2016-04-13 11:45:00
下一集會有現實範例兩個,可供參考,第3種,目前還沒想到
作者: quaketw (O_O)   2016-04-14 02:03:00
推!
作者: acclkk (殘兵的春天)   2016-04-14 07:12:00
大推~
作者: jaming (jam)   2016-04-14 21:5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