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冥想 – 開啟你發掘自我意識的旅程

作者: skykissx (雨過天青即是自由處)   2018-07-14 20:31:25
這邊也補充一下兩本書 把看似很玄的冥想 和inner game 或是個人魅力作個連結
這兩本書分別是 《魅力學》與《最高休息法》
魅力學這本書開宗明義把魅力的構成分為三個要素:
「影響力」(Power)
-你是不是個咖
「親切感」(Warmth)
-你讓我感覺好親近 和善
若只有影響力 沒有親切感 會讓人覺得很有距離
若只有親切沒有影響力混合、則比較難產生反差與層次、造成情緒波動
兩者混合的圖像
大家可以試想 一頭兇猛的獅子 但願意為你乖順 必要時又很可靠可以保護你
臨在感 (Presence)
-一個人是否全神貫注於當下的氣場
這邊的魅力不只是兩性之間的吸引力 更可以擴及職場
用比較白話文的說法來解釋缺乏臨在感,便是「心不在焉」
而這本書特別提到 在這個有太多事物讓我們分心的時代,
全心專注與人互動成為了一項珍貴的才能 也讓你可以脫穎而出
這種臨在感會構成一種被很認真專注被對待的感受
而不是一種親則生狎,因為太過熟悉而不認真對待的「背景」
日常生活中 有不少的便利商店店員的聲音是不專注在當下的
「歡迎光臨」說的有氣無力 聲音的指向沒有落在人的身上
範例請看影片 17:1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KeonCzh9fM
和人吃飯時,可能也滑著手機 東看西看 沒有仔細覺察吃的是甚麼
也很久沒有直視過對方的眼睛了
那怎麼練臨在感?這就要接到第二本書 《最高休息法》的守備範圍了
最高休息法這本書 是用小說的方式帶出冥想這一個活動,
已經被腦神經科學各種實證研究證實對人體有益,
並引進各大知名企業(EX:G中提升專注力與身體健康
更精確地來說冥想想帶出來的是「覺知」(Mindfulness)
也就是
不作任何判斷,主動地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經驗上
順帶一提,我比較喜歡把Mindfulness翻成 覺知或是內觀,
更勝於「正念」這個常見的翻法,因為正念或誤導為這樣的動作就是要正向思考
但其實未必,還是和處於當下有關。
書中有一句我很喜歡的話
呼吸是意識的錨
心煩氣躁時回歸感受呼吸,冥想的關鍵不在於去除雜念,
而是讓呼吸像是錨讓你不會流放漂流到無盡的意識之海
除了專注於呼吸之外,重新專注放大感官的體驗也是一種mindfulness的做法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獵人漫畫提到的圓,搞不好更好來形容這種狀態,而不是
被冥想的「冥」這個字誤導為虛空、虛幻的無謂行為。)
好比吃東西的時候感受食物進到你口腔的感覺 形狀 大小 質地
像是第一次吃到這個食物一般 細細咀嚼 吞嚥的感覺
而這樣的方式有助於打開感官 讓臨在感更強
很多時候人際交往的焦慮是來自於困在腦袋裡 也就是困在過去 與未來
明明和眼前這個人互動 但是腦內小劇場想著
過去:
他之前不是說 不可能愛我...他現在為什麼又......
該死 剛剛我失分了 好後悔好後悔
未來:
我現在要來接一下Combo技 先來一個話題秀一下自己的價值、再接這個說法
等下轉場到一個很有Fu的咖啡店、咖啡店的時候 我要講一個文青的故事當慣例
然後........ 靠邀....對方剛剛再講甚麼 和我想的怎麼不一樣...糟了....
於是就這樣困在腦子裡,無法進入到一種流動的狀態
也失去了自在的社交感覺
對我來說inner game我的理解比較是強調非語言狀態的掌握
感受情緒的流轉 特別是魅力學提到的第三向度臨在感
以上,算是看了文章還有書籍的一點補充
作者: abovelight (o.oa)   2018-07-14 22:17:00
推!
作者: crownempire (Collin)   2018-07-15 00:43:00
推 很精闢
作者: jim830724 (為了生活我可以忍!)   2018-07-15 03:36:00
我覺得我還是先從放空開始好了
作者: CakeCola (嘛哈)   2018-07-15 11:28:00
天空親竟然還在
作者: skykissx (雨過天青即是自由處)   2018-07-15 11:56:00
偶爾還會來巡一下田水XDD
作者: DarkBottle (固始汗)   2018-07-15 13:09:00
作者: Freeven (夏舞楓)   2018-07-15 17:46:00
我來去看這兩本書好惹
作者: flyaway2100 (我是好人)   2018-07-16 23:41:00
魅力學是本很好的書 真心推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