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個人都應該懂心理學

作者: shunn (Dana)   2014-11-17 19:37:10
突破700人>////</
網站好讀版:http://wp.me/p4C58v-bI
若想用email收到新文章通知,在網站的下方填入email就可以訂閱囉:)
記得訂閱之後去信箱收取訂閱確認信按下確定才會有效訂閱
我認為了解「人」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比什麼都重要。這意思不是我認為其他
的學問不重要,而是我認為這是能夠讓生命更加有價值的核心之一。心理學,應當成為每
個人都要懂的學問。
了解人之所以被我認為是最重要的事情的原因是,這個世界上我們所能接觸到的
東西,幾乎都是由「人」所建造出來的。我們建造了科技、文化、社會規範、經濟規則、
股市、商業、政治…..等等除了自然界的東西以外,能說我們所經手的事物,幾乎都是從
「人」的基礎開始的。
要了解人類世界如何運作,如何在群居的社會中優遊自在,不了解「人」絕對是
不行的。因為這世界上有太多的事物,牽扯到「人」這個元素。我們看似理所當然的事物
,其實並不理所當然,那都是比我們早存在的人類們,去「創造」出來的東西,一點一滴
累積、一點一滴傳承。然而這世界上有非常多的人在研究人心如何運作,所以才會延伸出
所謂「商業手法」、「政治操弄」、「洗腦」等等技術以及操弄的方法。
其實這世界上只要牽扯到人的,沒有什麼東西不是政治。
(只差有沒有良心而已。)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會什麼會說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呢
?因為在科技越來越進步的狀況下,如果沒有「自覺」人也就會越來越懶,越來越依賴科
技,進而更容易被操弄、控制。但在資訊越來越透明化的狀況下,我們也有了更多管道能
夠產生自覺,開始漸漸知道自己身處的環境、世界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而這
時候,M型化的社會形態將會在各種方面于社會上展現出來。其實就跟金錢一樣,端看你是
被科技控制,還是去控制科技。
既然要了解人,我們就必須要去了解「人性」,人性有其美好的一面,也有其醜
陋的一面。兩者都不應該去低估,或是以偏概全。在以「人」為基礎的建構上面,如果不
考慮「人的心理因素」在裡面的話,我想真的很難去駕馭或是真的了解那些系統。這世界
上太多「眉角」,掌握差了一點就差了很多,依照我自己的觀察,這些「眉角」很多跟「
人性」脫不了關係。
但很可惜的是,大部份的人將系統視為理所當然,自然也不會想要去改善系統以
或是顛覆系統。而要了解人性,很多事情就不得不去了解,也就是所謂的心理學以及腦科
學,雖然我認為這兩者幾乎是同一件事情,但心理學著重於「行為」以及input 與 output
,而腦科學則是打破了我們很多對於我們自身的認識。
人腦分為新腦與舊腦,我們人有兩種的思考模式,系統一就是「快思」,由舊腦
掌管,快速、直覺而且自動化,這是動物們都有的思考模式,大多發生在無意識的時候。
另外一種系統二則是「慢想」,由新腦掌管,也就是所謂的費力思考,是人類特有的,也
就是為什麼人類能夠「思考」。
而系統一的腦部運作,跟「潛意識」有很大的相關聯性,我們人的腦袋,其實能
夠記錄、接收所有我們從出生到現在我們的五官所記錄的「所有訊息」,但是能夠到我們
的「意識」的東西,其實只有非常非常小的一部份。如果有大約知道「速讀術」以及「記
憶術」的相關書籍的話,可以知道我們大腦其實能夠儲存的資訊非常大量,而且是「過目
不忘」,像是「掃描機」一般。
但為什麼我們會記憶力不好,也沒辦法讀書讀得像掃描機一般快,其實是我們的教育方式
把我們教壞,我們學習閱讀的方式並沒有依照大腦原本的特性來進行。我們「整理資訊」
跟「截取資訊」的能力很弱,才會無法把東西記起來亦或是看過就忘記了。如果你知道人
類是利用“重複”的方式在學習的話,那麼這就很合理了,看過越多次的東西,你記得越
清楚。如果每次我們都真的「忘記」了,那麼其實「重複」的方式對大腦來說並沒有效果
。而是一次一次的資料輸入,都能夠使那筆被重複輸入的資料的墨水印更深更明顯,跨過
了我們大腦能夠「意識」到的階段的時候,我們才會去「意識」到那筆資料,變得更容易
截取。但我們「忘記」或是「沒注意到」並不代表那些資料「不存在在我們的資料庫裡面
」。就像是我們時常經過某一個地方,就會對那個地方的很多細節越來越熟悉。
(另外感官跟我們記憶的關聯以及如何訓練記憶、速讀的方法我這邊就不多提,之後有時間
再來專門寫一篇腦科學的文章給大家看,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兩本書:
記憶人人hold得住/ 學習必勝:速讀術)
大部份的時候,我們大腦系統一是凌駕于系統二的,這就是為什麼人很容易被操
弄的原因,若是沒有「自覺」、「意識」自己的大腦是如何運作的話,我們根本不會去質
疑我們大腦所做的任何決定。思考是很費力又費時的,而人的天性就是懶惰。我們為了達
成懶惰的目的費盡心思跟力氣,這才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方便更人性化,其實該怎麼說,
人性化其實就是懶惰啊(笑)
我發現其實要理解這個社會的運作方式,第一個就是把自己當成創造者,人們思考運作的
模式都有互通性也有獨特性,這並沒有任何的衝突。當你做某件事情得到某種結果的時候
,我想你應該不是就是接受,而是去思考「為什麼」。要如何保持好奇心,就是不該把生
活周遭的一切當成理所當然,不管看到什麼現象,只要你有興趣的,就去思考「為什麼」
。學習去質疑一切你想不通,沒有經歷過的事,尤其有人要教你應該怎麼思考時,學習去
質疑,甚至是質疑我,我發的文章,我說的理論,自己去證明,到底是不是有用的。學習
去質疑,那些叫你做些什麼事的人,到底是不是在操弄你達成他的目的。
但操弄這個詞是中性的,會有好的出發點(例如想要世界和平的人)、壞的出發點(例如
想要達成一己私欲的人),如果你做的只是為了反操弄而走操弄者反方向的路,那麼你還
是被操弄著的,搞不好,還正中下懷。我們要訓練的只是能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的能
力,不論這是否滿足了操弄者的目的,你才能算是,沒有被操弄。
不論是為何自己人緣不好還是在生活周遭看到什麼樣的現象,大部份的時候,那些並不
是偶然。宗教不是偶然、經濟不是偶然、股市不是偶然、商業不是偶然、社交不是偶然、
奇蹟不是偶然、成功不是偶然、只要牽扯到人的,幾乎都不是偶然,那是意個意念、一個
想法、一個價值,在所有我們看到的世界、現象、產品的背後。
但人性總是懶惰的,我們習慣把我們生活周遭所發生的一切事物,不管多小,歸
咎責任給「偶然」、給「先天條件」、給「命」,但事實是,即使這些我們無法控制的元
素存在,我敢保證,一定還有更多事情你可以做,但沒去做的。如果能夠去想到、做到那
些你能做,但沒做的事情(例如多花點心思思考)你的生命一定會活得更自在。
選擇簡單的路走的人,會有困難的人生。選擇困難的路走的人,會有簡單的人生。
我們的生物性有很多的不堪,但我們是被設計成可以思考的動物,所以我們有機
會超越、有機會變得更美好、更有智慧。然而這不會是一條輕鬆的道路,但心態對了,這
覺得又累又好玩。你可以不用學會思考,但對於被操弄這件事,你要甘願。
呂世浩:「用思辨探究歷史,讓歷史成為大用。」
http://tedxtaipei.com/2014/09/lu/
學歷史的大用:呂世浩
http://tedxtaipei.com/talks/2014-shih-hao-lu/
PS. 我分享的所有東西都是跟大家想知道的學問有相關聯的,但要自己學會去思考XD
懂愛情不能只懂愛情,只懂愛情的人不懂愛情。
作者: erwin0421 (erwin0421)   2014-11-17 22:07:00
實用~
作者: oftenside (Wayne)   2014-11-17 22:32:00
了解人性,啟發智慧,演講的內容很棒!
作者: Change (改變的開始)   2014-11-17 22:51:00
作者: cityskyline (Calcifer)   2014-11-17 23:16:00
推,不過是「潛」(ㄑ一ㄢˊ)意識唷
作者: desertroses   2014-11-18 10:54:00
推推推
作者: pinkhoney (粉紅甜心)   2014-11-18 12:36:00
作者: as4723903 (棉花糖)   2014-11-19 20:26:00
推。謝謝分享
作者: himawari9 (晚安城之美)   2014-11-19 23:37:00
謝謝分享>///<
作者: zxcv0224 (心)   2014-11-20 09:59:00
推 【學歷史的的大用】,先思考自己會怎麼做,再去參考古人的做法,以史為借鏡。
作者: Lucassss (Lu)   2014-11-22 00:10:00
太讚了
作者: ne579 (ne579)   2014-11-23 19:3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