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德意志零年:德國足球是怎樣重建的

作者: CHERYL7 (Hurricane Gilbert)   2014-07-28 11:39:05
Year Zero:
How Germany restructured itself - and why it couldn't work elsewhere
by Uli Hesse (442; 21 July 2014)
德國隊在本屆世界盃上的奪冠,讓眾多專家迫不及待地要求英格蘭(和其他國家)把德國
式的青訓系統移植過去。在接下來的一週,442 雜誌將分析幾隻在巴西表現糟糕的球隊將
對此作何反應、提出怎樣的改革方案。但首先,Uli Hesse 將向我們解釋,德國足球的重
生到底需要哪些特定條件,以及為何這些條件在任何其他時代、其他地方都無法被覆制…

伴隨著德國隊在世界盃上的勝利,有些事情已經變得眾所周知了,那就是德國隊這次奪冠
乃是多年來製造——或者更確切地說——規劃的結果。許多觀察家指出,奪冠的果實來源
於世紀之交開始的一場足球革命,而這導致了對德國足球比賽方式幾乎全面的變更。
許多其他國家的人會想,我們能不能把德國足球這場革命背後的結構也複製過來呢?(當
然,這種觀點暗含著一種認知,即德國人哪怕是搞革命,也是構架良好、紀律嚴明、秩序
井然。)
我們可以理解為何這種想法很誘人。有大量的數據和圖表在爭論,為何在過去幾年,原本
在 80-90 年代笨重、老邁、偏重防守的德國戰車會神奇地變形為一支有技術、年輕、偏
好進攻的球隊。這想法聽起來就像是,只要你不停投入資金,耐心點等待,你們的厄齊爾
和格策就會從天而降了。
壞消息是:事情沒那麼簡單。特別是因為資金投入僅僅是德國足球復興的其中一塊支柱,
而其他支柱卻難以輕易地在其他國家複製。而且,這些資金投入規模相當大。
金錢不是萬能的(但很有用)
不過,如果你想複製德國人的經驗,那麼資金問題是最容易解決的,那我們來看看到底要
花多少錢。
在過去 12 年裡,德國人不僅僅建立了 52 個卓越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以挖掘
學校中的優秀人才,而且還有 366 個地區教練基地,裡邊有 1300 名全職職業教練指導
年輕人學習現代足球比賽的基本功。
回到 2002 年,當這項名為人才促進擴展計畫(Extended Talent Promotion Programme
)的大規模項目正著手進行之初,德國足協(DFB)和各職業俱樂部在當年就向這個系統
投入了 4800 萬歐元。這個投入額還在逐年上升;到了今年,這個數字已經翻倍了。
這一巨額投資基本上相當於昂貴的補票,因為德國人在 90 年代幾乎錯失了每一次足球變
革。在那個十年,當時的德國隊主教練福格茨(Berti Vogts)曾一再發出警告,德國幾乎
沒有青年才俊湧現,德國再這麼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那很快就會被其他國家趕超了。
早在 1998 年,福格茨就推出了一項規模較小、也較溫和版本的人才促進計畫。但直到
2000 年歐錦賽德國隊災難性的表現才終於把德國人從睡夢中搖醒,意識到青年才俊枯竭
的情況有多麼嚴重。
更不用說有不少有天賦的孩子在當時還得不到重視了。在本屆世界盃上打破了世界盃總進
球紀錄的克洛澤,在 21 歲時居然還在第五級聯賽的業餘球隊裡踢球,因為當時全國只有
非常少數的球探會跑到德國的邊遠地區考察,而當時的克洛澤則靜靜地在練習著射門。
這就是為什麼前德甲門將、也是現任人才促進擴展計畫的主管約爾格 - 達尼埃爾(Jorg
Daniel)在項目開始向公眾實施之時,這樣來解釋項目目的:「如果有個百年一遇的足球
天才誕生在群山之中的一座小小村莊裡,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找到他。」
俱樂部 VS 國家
德國人也意識到僅僅是尋找青年才俊還不夠。如果讓天才接受過時的足球訓練,你還是無
法贏得比賽——比如,基於盯人防守的清道伕體系,在世紀之交時還在德甲賽場上廣泛使
用。同時也有不少資金投向教練培訓,針對的既有草根教練,也有頂級天才教練。而培訓
的中心就是由各俱樂部運營的卓越中心。
對那些想複製德國經驗的人來說,到這裡你就會遇到第一個——對一些國家來說根本無法
克服的——問題。因為不管嘴上說的有多好聽,不管哪裡的俱樂部其實都是一樣的:他們
才不關心你國家隊想怎樣呢。他們甚至對培養本土天才也沒多大興趣。
他們真正關心的是贏取下一座聯賽冠軍——如果允許從外國購買 11 名球星來打比賽,他
們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去這樣做。當然,如果青訓營搞得好,俱樂部也臉上有光。他們知道
如果能提拔幾個本地小孩上一線隊打比賽,公關效果肯定不錯。他們也知道自己培養青年
才俊可以幫俱樂部省下大筆轉會費。但是,他們也知道,沒有人能夠向你擔保,球星會像
流水線那樣源源不斷地湧現,更重要的前提是你還得擁有當代人已經十分稀缺的一樣:耐
心。
對俱樂部來說,花大筆錢購買從其他地方(不管這些球員是為哪個國家效力)培養的球星
是一種更簡單(而且風險也更小)的方式。在這方面,德國俱樂部與英超俱樂部沒什麼兩
樣。那為何德國俱樂部會突然改變他們的運營方式轉而為青訓投資呢?有三個主要原因。
為何德國的俱樂部會為青訓投資:歷史,資金和強迫
第一個原因基於歷史。如今德國聯賽的模式與英格蘭頗為類似。德國足協負責國家隊、本
土杯賽以及裁判的管理,而職業俱樂部有它們自己的協會——德國足球職業聯盟(DFL)
,自主運營最高兩級的聯賽。但是,這種模式其實是近些年才出現的。
在進入 21 世紀之前,德國足協負責組織所有關於德國的比賽,而每一傢俱樂部也僅僅是
德國足協的成員。俱樂部與足協的分離過程其實相當友好,是由需求而非仇視所驅動的,
到如今,足協與職業聯盟依舊緊密合作。作為這一分離的結果,在德國足壇出現了一個共
識,即有利於德國足協的,或許在長期也會有利於各俱樂部,這當然包括讓國家隊取得好
成績。
在令人尷尬的歐錦賽之旅結束後的 2000 年 8 月,德國足協的一個工作組開始研究該怎麼
幫助德國國家隊。這個工作組由 7 支德甲俱樂部的代表組成,由拜仁的魯梅尼格(Karl-
Heinz Rummenigge)領導,魯梅尼格曾稱 2000 年歐錦賽「是對我們所有人的重大衝擊」

而工作組的另一位成員、勒沃庫森後來的首席執行官霍爾茨豪澤(Wolfgang Holzhäuser
)說:「我們必須把國家隊看作是德甲的第 19 支、也是最優秀的球隊。」如我們所見,
不是所有俱樂部都會真的有這樣的感情,但對於德國足球的革命來說,足協與聯賽從未明
顯分離卻是一個重要的元素。
而俱樂部之所以願意為了國家隊的事情聚集在一起的第二個原因確實是關於錢——但諷刺
的是,因為缺錢。在 2001 年底,德國足球遭遇了一場嚴峻的財政危機,當時德甲的主要
電視轉播運營商面臨資金短缺的困境(這大致就相當於天空電視台破產了,而英國電信卻
不願去接手爛攤子)。
突然間,除了拜仁以外的其他俱樂部都或多或少不得不轉向使用年輕球員,因為在轉會市
場上,他們再也無法跟英格蘭、西班牙或意大利的俱樂部抗衡。多特蒙德就是一個極好的
例子。近幾年來,多特蒙德被認為是德國青訓運動的代表,但在過去,事情可相當不同。
即使多特蒙德的青訓基礎很成功(多特在 1994 至 1998 年連續 5 年奪得德國 U19 聯賽
冠軍),但幾乎沒有年輕球員有機會升上一隊。
俱樂部的政策很簡單:購買巨星以便在歐洲賽場維持競爭力。事實上,由於多特蒙德如此
輕視其青訓發展,以至於差點從德甲降級。
這引導我們到了德國俱樂部最終改變其運作方式的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他們
被強迫去改變。
按照德國聯賽的規則,只有在俱樂部達到了特定的監管要求後,俱樂部才能獲得職業足球
經營執照,這些監管要求大部分是財務上的。這就是著名的年度經營執照審核流程,經常
被認為是德國俱樂部經濟穩定的主要原因。
在 2001 年和 2002 年,伴隨著人才促進擴展計畫提出並實施,德國足協和德國足球職業
聯盟在監管規則中又添加了一項新規則:要求德國境內的每一家職業俱樂部必須建立或維
護一個卓越中心並培養年輕球員。
規則甚至詳細規定,場上要有多少德國國家青年隊適齡球員,俱樂部要聘用多少教練員和
體能師,俱樂部要以何種方式與本地學校進行交流,等等。達不到這些要求的俱樂部,經
營執照會被沒收。簡單的說,俱樂部要麼乖乖聽話,要麼就降級到業餘聯賽去吧。
從場上到場下文化的改變
按常理,你不可能去教像阿布(Roman Abramovich)這樣億萬富翁去怎樣經營切爾西,或
者向阿布扎比聯合集團(Abu Dhabi United Group)解釋為什麼他們應該為英格蘭國家隊
培養球員,但在德國,由於俱樂部並非私有,並且有著社區導向及為公共利益服務的悠久
歷史,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多特蒙德一直拒絕接受改變,直到他們面臨著被沒收職業足球經營執照的危險。到那時,
他們才最終決定建立一所卓越中心,而這所中心後來培育了在 2014 年世界盃決賽上打入
制勝球的那位球員。
此外還有兩個因素,在談論德國的足球革命中有時會被忽視,而這兩個因素也難以複製:
社會與文化的突變。
對於看過 2009 年歐青賽的人來說,社會變動是顯而易見的,在那屆歐青賽上德國擊敗了
英格蘭奪得了歐洲 U21 冠軍。那支德國隊最有意思的一點是其球員祖籍背景極其多元:
俄羅斯(Andreas Beck),波蘭(Sebastian Boenisch),加納(Jerome Boateng),奈
及利亞(Dennis Aogo, Chinedu Ede),美國(Fabian Johnson),西班牙(Gonzalo
Castro),突尼西亞((Sami Khedira, Änis Ben-Hatira),伊朗(Ashkan Dejagah)
和土耳其(Mesut Özil)。
和其他現代西方國家一樣,這是對德國成為移民國家的一個最終確認。這個確認來得如此
之晚,有著許多顯而易見的原因:德國在上世紀上半葉丟失了其全部的海外殖民地,而在
二戰結束後的那些年,德國也並非是最能吸引移民的國家。但成為移民國家的趨勢還是到
來了。比如對於剛來到德國第一代土耳其移民來說,他們從來不會夢想代表德國國家隊比
賽。但現在已經不同以往了。
對於在德國的年輕一代土耳其裔後代來說,選擇為自己出生地所在國而不是為自己爺爺的
祖國參加比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幸運的是,對於德國足球而言,這正好趕上了國內足球
比賽重建的時期。當一張比以往還要大的漁網放入一片魚群比以往多得多的水域時,收穫
可想而知。
最後,足球文化也在發生轉變。主要就是一批年輕、有創新意識的教練的湧現——這些教
練自己年輕踢球時並不必然是足球明星。這其中最著名的例子當屬克洛普(Jürgen Klopp
,但這樣年輕有為的教練還不少,像蘭尼克(Ralf Rangnick)和圖赫爾(Thomas Tuchel
)也是佼佼者。當然,還有勒夫(Joachim Löw)。
沒有什麼能比德國足協決定讓一個菜鳥執掌德國隊的做法更能說明這種文化轉變了。沒錯
,我們說的就是 2004 年上任的克林斯曼(Jürgen Klinsmann)。在談及德國足球革命的
故事中他被部分地忽視了,可他正是在那最危急時刻德國足球革命的旗幟人物。
想像下,假如兩年後英格蘭就要在本土舉辦世界盃了,英足總任命一個從未執掌過任何級
別球隊的人(打個比方,貝克漢)管理英格蘭國家隊,會怎麼樣吧。德國足球拼圖中最重
要的那塊,恰恰就是簡單的勇氣。沒錯,這是在重壓之下的勇氣,但不管怎麼說,就是勇
氣。
http://www.fourfourtwo.com/node/216000 442
http://goo.gl/rbPUET 翻譯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4-07-28 12:14:00
想請問一下老球迷,福格茨為何很多人說他很優秀他的重大戰績很多時候不是都烙高了嗎
作者: steve8010 (steve8010)   2014-07-28 12:24:00
作者: gogolct (無良企鵝狗)   2014-07-28 13:12:00
作者: emsian (emsian)   2014-07-28 13:23:00
作者: frafoa (妮妮薇)   2014-07-28 13:48:00
Vogts是勒夫之前國家隊勝率最高的主帥。至少拿了96歐錦最妙的是他執教其他球隊表現都滿平庸的
作者: gein (#16)   2014-07-28 14:10:00
作者: smileray (X______X)   2014-07-28 14:37:00
推 德國在很多方面都是值得學習的國家
作者: MajolicaYu ( 如夢亦如電 )   2014-07-28 14:39:00
B.Vogts現在兼任克林西的美國隊顧問,其他隊是亞塞拜然
作者: peacedream (冰冰)   2014-07-28 16:25:00
推!!
作者: frafoa (妮妮薇)   2014-07-28 17:25:00
Vogts其他隊:小拜、科威特、蘇格蘭、奈及利亞、亞塞拜然以一個德國功勳名帥來說執教隊伍和內容都滿奇怪的。
作者: Zazabi (靜かに搖れる)   2014-07-28 18:21:00
好文 推~
作者: emsil (emsil)   2014-07-28 21:35:00
作者: raruku (辣滷苦)   2014-07-28 22:16:00
雖然被迫改革 但總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而且療效很好
作者: beemay (反派美學)   2014-07-28 22:29:00
不走捷徑不炒短線
作者: sicer (Sicer)   2014-07-29 00:55:00
治本才有效 推
作者: purplelola   2014-07-29 09:31:00
推!有效的改革加上無畏的勇氣,造就了黃金的一代!
作者: nebbia (nebbia)   2014-07-30 00:19:00
推推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14-07-30 04:07:00
一般來說 執教國家隊和球隊還是有差 很多國家隊有成績的球隊卻沒有什麼效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