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類] 種續流、質續流。種子、習氣的差別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4-05-16 16:35:23
: 確實啊!
: 有好些較輕的結不容易發現,此時看一般人則易有過度發言。
: 還是引什公答慧遠的話
:
: 慢者,得是深法,若心不在無生忍定,或起高心:
: 我於凡夫,得如是寂滅殊異之法。
: 此言殘氣者,是法身菩薩結使也。
:
: 有些板友或許本身障輕,例如較不會有色欲煩惱,
: 從而忽視了對煩惱較重的板友應具同情來理解,
: 造成雞同鴨講,這是很可惜的。
:
: 有二種障:
: 一者三界諸煩惱,障涅槃道。
: 二乘菩薩結使,障於佛道。此最難斷,以其微隱故。譬如怨賊界避,內賊難識難知。
:
: 我想這還是值得許多精進板友留心的。
: 在判斷別人的煩惱時不要說得太過帶慢心,把自己相對無煩惱的情境套入。
:
: 說得更具體一點,
: 上面討論串有板友因性慾而困擾,
: 有板友因看不見(他所太過簡單化模型的)「因果」而困擾。
: 我會覺得,這些苦我都深有體會,是可以心平氣和地探討的。
:
: 可是某些板友本身或許很清淨,
: 沒有過多的性欲也不會太在乎別人是否有果報,
: 但也因此在別人提出自己的煩惱時,回答得似乎太具慢心。
: 這似乎就是初階菩薩自己有了點境界,然後自高的習氣。
: 我覺得這情況或許是可以稍稍改善的。
:
這可能有在說我 今天比較有空了試著溫情講話看看
近來回文的模式變成一兩句話主要是我現實生活變忙啦...比較沒有聊天的心情
只講一兩句想講的 可能看起來很冷酷還是高慢輕視人之類的
白話說看看 五戒只有戒到邪淫 沒有全禁 屬戒定慧三學 戒學的規範範圍
就是說 戒學某種程度是上單純意志力就可以做到的事(如果認同要做的話)
而往後要再去拚減少或無行為 需要定慧的介入 這邊講狹義一點 就是較正式的禪修
反過來講 如果沒有正式的禪修幫忙 就是多少在靠意志力硬忍
自己的經驗在禪修前 靠忍是不下來的 葛印卡的開示也表示說不該在一開始就要求
學生完全沒有 會隨著禪修逐步的減少 而有開始禪修是開始的重點
阿 師兄我一路聽經念佛過來很辛苦了 生活還要奔波 你就一句話去上課打坐打發我...
嘛...就是如果是菩薩道人還年輕 是有時間越學越多東西的啦
至心求願,積累善本。雖一世精進勤苦,須臾間耳。
汝等廣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進。慈心專一。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
善百歲。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皆積德眾善,無毫髮之惡。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
諸佛國中,為善千歲。
就是進步了 所以被要求能承擔更多的修行
如果被逼太兇 就先"知道"此時不做 先做現在的事 口上盡量要隨喜(不管開不開心)
這樣隨喜的緣就會順 有天力量因緣都到就會過去
=============================================================================
一些技術問題例如說 只靠念佛為什麼不容易壓下來?
因為念佛是一種屬增強的因緣 要把念頭轉少屬還滅的因緣
技術上是兩件事 技術上有法是專門在做還滅這件事的 可以分別先修
再把還滅的力量加到佛號裡面
有會說靠一句佛號就過去了 或許能力更高 但我個人經驗上比較不行 要先分開修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