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達賴喇嘛:佛教的基本見解「四法印」(3)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4-03-09 13:09:07
摘自:2018年7月30日《入菩薩行論》從第七品開始 達賴喇嘛尊者教授
現在念第7句,透過了暇滿大義,還有念死無常的思惟,所以我們應該要想說死是決
定的,來去策勵自心行善斷惡,否則常執會一直認為我絕對不會死,即便明天是要死的人
他也覺得說我還能夠活下去,但是仔細的想的話,我們如何能百分之百的確定明天不死呢
。(破除執今生還可以一直活下去、眷戀貪著今生的常執,與底下的常執不同。)
在外道的經典裡面有說到了常、一、自主的我(除了五蘊身心之外有個常一自主的我
),由此而來去成辦前後生的。佛教的典籍破除了常、一、自主的我,因為認為身心之外
如果有個我的話,將會有諸多的過失,所以說到了身心之外沒有我(破除外道遍計我執)。
(註:認為今天我不會死、明天不會死、下星期不會死...死的都是別人...我還不會
死這樣認為我一直活下去的常執,與外道認為常一自主之我的常執,是兩種不同的常執。
外道認為我是不依蘊安立而有個常一自主的離蘊我,認為有個與五蘊身心異體的常一
自主的神識(靈魂)是我,從前生投生到今生、今生投生到來生;佛教說不存在這種我。)
與身心的性相不相順的我不只沒有以外(不存在與蘊體性異的離蘊我),與身心相順
在身心體內的補特伽羅獨立之實質有的我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與蘊體性一的即蘊我)。
所以,與身心相順的補特伽羅獨立之實質有的我執(我與蘊體性一的情況下執我是不
依蘊安立就能夠自己獨立存在的實質有),這個就是屬於俱生執了(俱生我執),但與身
心不相順的這種的補特伽羅獨立之實質有的我執(我與蘊體性異的我執)是屬於遍計執。
通常我們在講我的時候,或者念想我的時候,會覺得說有一個我為主、身心(五蘊)
為次,彷彿是可以掌控身心(五蘊)的這種我,這個我到底是否存在?如果這個我是存在
的話,將會有許多的矛盾(破除粗分俱生我執)。
(破除粗分俱生我執之後)在我的體內當中如果要找到一個我的話,那這個我是什麼
,所以有一些佛教論師(自續派以下)說根識(根識的心識)並非是我,但是心識(意識
的心識)是我。
但是我們要知道說,心識它也是剎那轉變的,它都是完完全全依賴著因緣而有的,它
是有為法的,如同佛教典籍裡面有說到了諸行無常,一切剎那轉變者都是無常性,所以它
是每一剎那都是轉變當中。
粗分的無我,稱為續流的無我(不存在不依心識的續流安立的我,屬了解粗分無我的
智慧,包括不存在外道遍計我執所執取的我,也不存在粗分俱生我執所執取的我);
但是這個心識(施設我的施設處心識)它是每一剎那都在轉變的,這每一剎那轉變的
性質,不需要依賴它緣而是因為由前因具有同樣的屬性所生的緣故,而說到了每一剎那都
在轉變,所以一切的果都是隨著因的性質而轉的,就是隨因而轉的。
像是眼識(眼識是心識覺知),雖然可以透過增上緣眼根(內色),還有所緣緣色法
(外色)而產生,但是眼識之所以成為眼識(覺知),是因為有等無間緣(意根的心識覺
知),眼識(覺知)必須要來自跟自己(覺知)相同性質的主因而產生,等無間緣(只有
色法沒辦法產生覺知,還要有等無間緣的覺知)才有辦法產生。
如果這麼思惟的話,這個細微的心識(等無間緣的意根的心識覺知)產生的時候,不
只要有主因(前一剎那的近取因)還要有助緣(與前一剎那近取因同時存在的助緣),不
只要有助緣以外還要有主因,這個主因(前一剎那的近取因)就必須跟它(心識覺知)性
質相同,所以沒有辦法透過外在有形色的色法轉為無形色的心識的主因,因為它(色法)
性質不同;所以心識的主因(前一剎那的近取因)必須要跟心識相同性質才有辦法,與心
識性質不同的或者相違的這個外在的色法,是不可能成為心法(心識覺知)的主因的。
那如果心法(心識覺知)不需要依賴主因(近取因)就能夠有的話,那就無因而有之
過患了(破除無因而生的不順因生),或者是由初因而有的過患,如果是初因而有,有很
多矛盾,為什麼第二個心識需要有因,第一個心識不需要因緣,這樣也沒有道理(破除自
性有而生的不順因生)。(心識無自性,破除細分俱生我執。)
所以佛家是以這種邏輯的方式而來去證實心識之前有心識、心識之前有心識(心識有
前一剎那的近取因,前一剎那的心識有前一剎那的近取因、前前有前前乃至無始),所以
今世之前有前世(反之今世結束後心識會持續下去),所以由這種的方式而來去證實了前
後今生。(佛家不說身心之外有個我投生,而是說心識不是從它異類的性質產生。)
(破除了如上諸多所破之後)所以思惟無常是相當重要的,今天我們在此,大家都很
安逸的在這邊聽法,而且身體也非常健康,可是我們能夠確定明天還能夠繼續來到這裡嗎
?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可能說可以,但是我們沒有辦法百分之百的確定明天絕對能夠還在這
邊聽法嘛,因為死亡的來臨是非常突然的。念死無常,所以今生並非是永恆不變的,我們
很珍惜的今生的這種常執,透過了無常的真相的認知,自然能夠被減少。
在死的時候,唯有心續上累積的善業能夠幫我們以外,財富幫助不了我們,再多的親
眷幫不了我們,再多的名望也幫不了我們,這時候唯一能夠幫助我們的是心續中所累積的
善根、善業,那這個的善種子、善習氣才能夠幫助我們以外,除此外的財富、名譽、權力
都無法幫我們。(第8句...下略...)
>>>>>
[1] 講法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Xl7cZMuLBI
[2] 無明我執分為人我執、法我執,二種我執當中,人我執(補特伽羅我執)的粗細分:
1.執我是除了五蘊身心之外有常、一、自主的離蘊我,屬外道宗義才有的遍計我執。
2.執「五蘊如包袱,眾生包袱者」五蘊好比是我的包袱,我猶如背著五蘊包袱者,好
比主人與僕人的關係,彷彿身心背後有個獨立實體的我在控制身心,屬俱生我執。
3.佛教內道中觀自續派以下(包含唯識宗、經部宗等)皆破除上述我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