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外息諸緣 內心無喘 心如牆壁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3-09-08 08:16:00
達摩祖師的「安心法」
淨慧老和尚
如是安心 如是發行
如是順物 如是方便
今天要跟大家提出來交流的,就是達摩祖師的一個方法。他的這個方法是什麼呢?叫做安
心法。達摩整個的思想有四句話,這四句話是他的弟子(曇琳)總結出來的:要如是安心
,如是發行,如是順物,如是方便。達摩祖師的禪,達摩祖師的思想,就是這八個字:「
安心,發行,順物,方便」。
這位曇琳法師進一步解釋怎麼樣叫做安心,怎麼樣叫做發行,怎麼樣叫做順物,怎麼樣才
算是方便。他說:「如是安心者壁觀」,把我們這個心呢,就像一堵牆壁一樣,我們這個
心所面對的就是一堵牆壁,叫「壁觀」,你能夠做到這樣,就能安心。「如是發行者四行
」,「如是順物者防護譏謙」,「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
今天講其中的第一句話,只能講這第一句話,「如是安心者壁觀」。比如我們今天是在這
裡打坐,可我們每個人當前的心態能不能就像面對著一座牆壁,大家靜下心來,坐五分鐘
試試看。靜觀自己的心態,靜觀自己剎那起念的心念。
我們如果能保持五分鐘的安靜,那我們就非常地有希望。因為修行跟其他的任何事情一樣
,都是一種積累。還是要有堅定的信心,不要動,要忍痛,年輕人一定要有信心,有信心
是一種自我肯定,有信心是自己生命價值的表現。「心如牆壁」,僅僅是一個比喻而已,
大家千萬不要移來一座牆壁放在心頭,那樣就會成為毛病。
「心如牆壁」,就是我們的正念能夠打成就一片,妄念沒有地方進來,那個意思就是牆壁
,這個初步的意思就是這樣。當然,「心如牆壁」它還有更高的要求。但是,第一步就是
不讓妄念在心頭起伏,要正念相續,讓正念一念一念地連續起來。如果我們真正地在心頭
竪立起一面牆壁,那可能就會堵在心裡,會給我們的呼吸順暢、血液流通帶來毛病。
「心如牆壁」在禪宗的典籍中叫作「壁觀」。唐朝的圭峰宗密禪師作了一本書叫《禪源諸
詮集》,他說達摩以「壁觀」教人安心。「壁觀」的具體要求是什麼呢?有四個步驟:「
外止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外止諸緣,就是我們在修禪定時,要專心
致志,心無二用,跟外面的人和事暫時停止接觸、停止攀緣。
比如說我們在打坐時,肯定要把手機關掉,把門關起來,給家裡人一個交代,告訴他們自
己在幹什麼,希望他們不要打擾。如果家裡人很同情你,你可以把實情告訴他,說「我現
在在打坐」,如果家裡人不同情你,你不妨跟他說,「我現在要休息,請你們保持安靜。
」這算不算打妄語呢?不算,這是一種善巧方便,為了保護自己。
我想,說「休息」是最好的。因為休息的意思包括不跟外部接觸,也包括我們內心的妄想
能止息,一語雙關。所以要外止諸緣,諸緣主要指的苦樂憂喜,人我是非等等。像這樣的
事情我們都要停止攀緣,停止去考慮它。內心無喘,這個喘就是心在起伏,心裡面經常有
的妄念。
「外止諸緣」是指比較具體的一些事情。「內心無喘」呢?就是要停止一些內心的雜念,
使我們的心像牆壁一樣,針插不進去,水潑不進來,那就能夠做到心如牆壁。能夠達到如
此的要求,才可以入道。入道是什麼呢?是入修行的門、修道的門。我想可以用這四句話
來指導我們調整自己的心念,檢查自己在用心的過程中能否達到這個要求,或者說能有多
長的時間達到這個要求。
開始的時候不能要求太高,有一分鐘做到這樣也是不錯的。我是很實在的,因為我們實際
上連一分鐘都做不到。如果再說絕對一點的話,連一秒鐘都做不到。如果用這樣的要求來
看待我們的心念,你就會曉得這個問題太嚴肅了,絕對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我們的心是分分秒秒都沒有停止妄想分辨。我有一個要求,要求從一秒鐘開始。有了一秒
鐘,就有兩秒鐘,如果有六十秒鐘都能心如牆壁,那就有了一分鐘。有一分鐘能夠靜下來
,那就是我們修行上很大很大的進步。把「心如牆壁」的要求用時間來量化了,修行、修
禪定就很具體了,就不那麼抽象了。
如是安心者壁觀。
https://i.imgur.com/ocUo6ss.jp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