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現觀] 正式的觀=止觀雙運,止觀雙運的界限 (40)

作者: ykkdc (ykk)   2023-07-06 08:13:11
: 摘自:《入菩薩行論》禪定品 達賴喇嘛尊者教授
: 一般奢摩他或禪定,它本身應該是一個無記的性質,既非善也非惡,可是它卻是內外
: (內外道)共同的修行內涵,內道和外道,都有奢摩他(止),也有毘婆舍那(觀)。
補充:外道也有修止(奢摩他)、觀(毗婆奢那),外道的止觀認為有個常一自主的我
摘自:2019-11-23 國際比丘培訓中心/達賴喇嘛尊者教授 國際比丘培訓中心
「奢摩他」(止)只是訓練我們內心專注力的提升,非佛教圈裡也常見到這種修行;
「毘婆舍那」(觀)的分析觀,通常也會出現在佛教,與非佛教的領域裡。
如果,某毘婆舍那的分析觀,是建立在無我論或緣空奢摩他(以無我的空性正見為所
緣獲得奢摩他)的基礎上,將會變得很與眾不同,迥異於其他的古印度傳統。
有我論,還是無我論?這是哲學(宗義)的差異。
(非佛教徒)有我論是:身心之外(五蘊身心之外)有個獨立的我。但這種觀點,無
法直接對治無明,所以佛陀詮釋了無我的理論。
(外道認為有個與五蘊身心無關之常一自主的我,佛教說無我,沒有外道說的我。)
>>>>>
[1] 非佛外道也有止、觀的修習。以佛教而言,外道的毗婆奢那觀察慧,並不是正確的。
慧不一定都是正確的,慧有正見、顛倒見。外道的毗婆奢那觀慧,屬顛倒見。外道的
毗婆奢那觀慧,認為有個獨立於五蘊身心之外,與五蘊無關的常一自主之我,屬顛倒慧。
[2] 摘自《入菩薩行論佛子正道》日宗仁波切教授/口譯:如性法師/筆記:道寬比丘尼
為什麼要特別介紹數論派(在印度宗教當中,數論派是早於佛教數千年的宗教)的宗
義?因見多將此數論宗安立餘名,許為無上瑜伽續之密意。因為有很多人不了解這個道理
,將數論派取了其他的名字,而認為數論派的宗義是無上瑜伽續的密意。
而現今有很多人,並不了解這當中的差異,所以在解釋《時輪密續》的時候,完全是
以解釋數論外道的宗義來作解釋,但這樣的解釋方式並不正確。(註:外道認為有個與五
蘊身心無關之常一自主的覺知(心)是我,以此解釋佛教內道的大乘、密法,並不正確。)
[3] 格西上課說過,外道因為沒有續(續流)的觀念,所以認為我是獨立而常一自主的。
我執有分別、俱生,外道這種我執屬分別,是外道的分別妄想,首先要放下這種我執
。內道聖者在明心見性,現證心的自性時,首先完全斷除了分別我執,之後斷俱生我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