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廣論止-77

作者: ykkdc (ykk)   2022-12-12 20:51:06
摘自:《廣論奢摩他章略講》/宗喀巴大師造論/見悲青增格西教授
未三、具四種作意。
【如《聲聞地》云:「即於如是九種心住,當知復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二、
有間缺運轉,三、無間缺運轉,四、無功用運轉。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於
安住、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中,有有間缺運轉作意。於專注一趣中,有無間缺運
轉作意。於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
此說初二心時,須勤策勵,故有力勵運轉作意。次五心時,由昏沉、掉舉故,中有間
缺不能久修,故有有間缺運轉作意。第八心時,昏沉、掉舉不能為障,能長時修,故有無
間缺運轉作意。第九心時既無間缺,又不恆常勤依功用,故有無功用運轉作意。】
修九住心的過程,可以以六力來解釋,也可以以四種作意解釋:
一、力勵運轉作意。
第一、二住心是力勵運轉作意。稱「力勵運轉」是因為,此時心無法安住於所緣,要
努力才能安住於所緣。
二、有間缺運轉作意。
第三到第七住心是有間缺運轉作意。稱「有間缺運轉」是因為,此時有被沉掉打斷的
情況。
三、無間缺運轉作意。
第八住心是無間缺運轉作意。稱「無間缺運轉」是因為,此時已可以在無沉掉干擾的
情況下,長時間修定。
四、無功用運轉作意。
第九住心是無功用運轉作意。稱「無功用運轉」是因為,此時可以任運住於所緣。
【若爾,初二心時亦有有間缺運轉,中五心時亦須力勵,云何初二不說有間缺運轉作
意,於中五心不說力勵運轉作意?
答:初二心中,心入不入定,後者極長,中間五心住定時長,故於後者就三摩地障礙
立名,前者不爾。故雖俱有力勵運轉,然間缺運轉有無不同,故於力勵運轉作意未說中間
五心。】
有人說:第一、二住心也有被沉掉打斷,第三到第七住心也需要策勵,怎麼不說第一
、二住心是有間缺運轉作意,第三到第七住心是力勵運轉作意?
答:第一、二住心不能說間斷,有連接才說間斷,第一、二住心時,只有少數時間住
於所緣,所以不說間斷。
第三住心時,多數時間是安住於所緣,只有少數時間才散失所緣,所以才說間斷。雖
然第三到第七住心既有間斷,又有努力,但是因為「努力」之名給了前二個住心,名字又
不能重複,所以第三到第七住心才用「有間缺」之名。
【如是住前所說資糧,恆依精進修三摩地,乃能成辦正奢摩他。若略修習一次、二次
,還復棄捨所修加行,必不能成。如《攝波羅蜜多論》云:「由無間瑜伽,精勤修靜慮。
如數數休息,鑽木不出火,瑜伽亦如是,未得勝勿捨。」】
前面說過,出世間與世間的任何功德,沒有止都不能成辦,因此修止是必要的。
但是要成就止要花很大的力氣,多數人一輩子都得不到止。這輩子,如果去修止,又
得不到止,而且對上、中、下士道等都沒有努力,沒有留下任何佛法習氣,人生就白過了。
止只是個工具,本身功德不大,還比不上歸依三寶的功德。但是修出止,再用它來修
道,力量就很大了。
我們要權衡其中利弊,否則就像入海尋寶卻死在途中,即使找到寶物,取回不來也是
枉然的。
這段是說修止不能間斷。修止如鑚木取火,一再中斷是取不到火的,只是白費工夫。
所以,要麼不修止,要修就不要間斷,直到修出止。
我們現階段就是好好聞思佛法、學習《廣論》,努力集資淨障,自己的資糧夠了,去
修止自然容易成就。
(...待續...)
>>>>>
[1] 《瑜伽師地論》(唐.玄奘法師譯):
「即於如是九種心住,當知復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缺運轉作意
,三、無間缺運轉作意,四、無功用運轉作意。
於內住(第一住心)、等住(第二住心)中,有力勵運轉作意。於安住(第三住心)、近住
(第四住心)、調順(第五住心)、寂靜(第六住心)、最極寂靜(第七住心)中,有有間缺運轉
作意。於專注一趣(第八住心)中,有無間缺運轉作意。於等持(第九住心)中,有無功用運
轉作意。當知如是四種作意,於九種心住中是奢摩他品。又即如是獲得內心奢摩他者,於
毘鉢舍那勤修習時,復即由是四種作意,方能修習毘鉢舍那,故此亦是毘鉢舍那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