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老法師 - 發真心念佛 求生淨土

作者: Omitopho (pho)   2022-09-11 21:42:31
時間 : 2016年2月16日
地點 : 澳洲普至念佛堂
  諸位同修大家好,我們回到澳洲,看到澳洲這邊還是個福地,地球上像這樣地方不多
了,諸位在媒體、在報章雜誌上看到,這個地球上每天有多少災難,往後社會會變成什麽
樣子?我們看前面就能瞭解後面,過去這個十年,社會上的衝突,地球災難確確實實一年
比一年在增長,沒有衰退,往後十年,肯定是年年都在增長。
  怎麽知道?看看現在媒體報導就知道了。電視裡面,電腦裡面,小朋友遊戲機,全都
是負面的,把人從小到老全都教壞了,還在天天不斷在教。倫理道德沒有了,因果沒有了
,宗教教育跟聖賢也教育沒有了,這就是因,因不善,果沒有善的道理。我們生在這個社
會,最重要的、頭等大事就是信願持名、求生淨土,對這個世界沒有留戀,這世界太苦了

  今年在這段期間當中,我們看到各地方對漢學慢慢産生興趣了,這是個好現象,有這
個認識好,但是學漢學的人畢竟是少數,能教漢學的老師找不到了,但是老祖宗教給我們
求學的理念、方法還在,那就是「一門深入,長時熏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們同
學當中有兩個人,做出來榜樣給我們看。一個是劉素雲居士,她一生就是一部《無量壽經
》、一句佛號,念了二十年了,念到什麽樣子?我們不敢說大徹大悟,大徹大悟是明心見
性,大悟她得到了,沒有學過的經典,沒有看過的經書,拿去問她,她有能力知道,把它
講清楚、講明白,這不是大悟做不出來。
  我們這些年來,在經教裡得的信息,修行,清淨心現前,小悟;平等心現前,大悟;
破迷開悟,這是大徹大悟。大徹大悟是法身菩薩,大悟就是三賢菩薩,小悟是二乘,可以
做得到,不是做不到。海賢老和尚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大徹大悟,我們看他的光碟,看他
的《永思集》,他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農民,種莊稼出身的,出家之後,二十歲出家
,師父只教他一句阿彌陀佛,告訴他「一直念下去,明白了不能亂說,不能說。」
  師父只教他這幾句話,這幾句話用意很深,換句話說,這個人很年輕,二十歲,他師
父一見到就知道,這個人可以造就,他是個人才,他具備大才的條件。大才是什麽,大才
就是決定成就,沒有不成就的,他的條件是老實、聽話、真幹,非常難得。到哪裡去找這
種學生? 找到這個學生那就不能放手,所以指導他的言簡意賅,大道,簡單,不麻煩,一
句佛號,你看他聽話,叫他一直念下去,他念了九十二年。
  像這樣的人,他心是清淨的,他沒有染污,他沒有名聞利養,他也沒有是非人我,看
一切人都是菩薩,看一切事都是好事。這樣的人念佛,我們看《淨土聖賢錄》,看《往生
傳》,裡面不少,應該有一半以上都是這樣的人,念到功夫成片就是小悟,什麽叫成片?
心裡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麽念頭都沒有了,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
叫功夫成片。
  這種程度就具足往生的條件,一般決定能夠得到,阿彌陀佛把信息送來了,也就是告
訴他,或在夢中或在定中見到佛,佛告訴他,你的壽命還有多少年,時候到了,佛來接引
他往生,他踏實了,極樂世界已經註冊了,已經有他一分了。在這個時候,很多人抓住這
個機會不放,求阿彌陀佛,我的壽命不要了,我現在就跟你走,佛很慈悲,絕大多數的狀
況之下,都能夠接受,就帶他走了。那個並不是他的壽命,好像念佛三年他就往生了,其
實不是的,三年到功夫成片,他不要壽命,是這樣往生的,這些理事我們都要明瞭。
那他沒有往生,不求往生,或者是佛勸他住世。你像海賢老和尚,他活那麽大年歲,
不是他的壽命,實際上他的壽命也跟一般一樣,七老八十,七十幾歲、八十幾歲,這很正
常的。一百一十二歲,阿彌陀佛延長的,爲什麽延長?阿彌陀佛要他長住世間,給念佛人
做個好榜樣,給佛弟子做個好榜樣。他完全做出來了,做得好就勸他多住幾天,他也很聽
話,知道住世是表法,做好樣子給別人看,這就是積功累德。
  功夫成片再向上提升,我們覺得五年到十年的時間足夠了,提升到事一心不亂,事一
心不亂等於阿羅漢,往生方便土上輩,不是在同居土了。再向上提升,我們就預算給他十
年,再向上提升,所以海賢老和尚念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也就是說世出世間一切法他全明白了,這就是師父早年剃頭的時候教他,明白了,什麽明
白了?大徹大悟,明白了。明白了不能說,不能亂說。爲什麽?時節因緣不對,你要說,
人家說你胡說八道,說你造謠言,加上罪名,麻煩就大了。
所以要知道,唐朝時候,惠能大師大徹大悟,要到獵人隊裡去躲藏十五年,緣不成熟
,你要是露身分的時候,害你的人很多,所以要躲避十五年。海賢老和尚要躲避一輩子,
一輩子都不敢說,但是偶爾露一點,細心的人看出來了,你比如說談話當中,曾經說過這
麽一句話「我什麽都知道」,就是不講。這什麽都知道,就是大徹大悟,如果不是大徹大
悟,說「什麽都知道」,這叫大妄語,大妄語是阿鼻地獄,他是老實人,決定不敢說這個
話,他真知道。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他沒有不知道的,還是裝得像平常一樣,
什麽都不知道,老老實實種他的地,種他的菜,他每天幹這個。
  看到《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這本書,我們有理由相信,阿彌陀佛告訴他的,
你什麽時候看到這本書,我就來接引你往生。這個問題他不開口,誰送書給他看?老和尚
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從來沒有聽過經,也沒有進過講堂,誰會送書給他?所以這不可
能有人送書給他。二0一三年一月,有幾個信徒真的帶了這本書上山,稀奇。他看到有人
帶書給他,問他那是什麽書?別人告訴他,這個書叫《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
  他聽了之後非常歡喜,到房間裡面穿袍搭衣,恭恭敬敬拿著這本書,要求別人給他照
相,三天以後就往生了。自在往生,沒有生病,往生那天是晚上,白天還幹了一天活。從
早晨太陽出來到太陽落山,一整天在菜園裡面整地、拔草、澆水,幹一天,晚上走了。你
看他表法,所以大道至簡,一句佛號能圓滿成就。哪裡要多?你們又要這個又要那樣,把
悟門全堵死了,不可以。
  我現在介紹同修就是三本書,第一本書,《無量壽經》,一本書夠了,別找麻煩了。
第二本書,黃念祖老居士最後的遺教,《淨修捷要報恩談》,這本書費了很長的時間才把
它整理出來。因爲老居士晚年,他是跟人談話,學生大概只有五、六個人,在家裡,沒有
任何儀規,在一塊兒拿著這個《淨修捷要》聊天,想到哪裡說到哪裡,所以把它整理成一
本書,很不容易,這個我們做出來了。這本書,我們可以說是小本《無量壽經》,它是《
無量壽經》註解的補充。 《無量壽經》他作出註解,這是註解的補充,你看不懂註解,
你先看這個《報恩談》。 《報恩談》看完之後,再看註解就懂了,你就會看懂了。這個
《報恩談》,也可以說是佛學概要,它在這一點點東西裡面,把佛法大乘小乘、宗門教下
、顯教密教全部都收在裡頭,你對整個佛法有個輪廓的認識,好,非常之好!所以這本書
重要,我看來將近一百遍了,越看越歡喜。
  第三本書就是來佛寺這三位大德的《永思集》,這是什麽?這給我們做證明的,證明
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真有、彌陀四十八願度眾生不是假的,是真的。最貼切對我們的
幫助,爲我們證明。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真經,字字句句釋迦牟尼佛講的,他沒有改
動一個字;證明黃念祖老居士的《大經解》。你看看他蒐集的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
祖師大德的註疏,做成這一部《無量壽經解》,我們可以用四個字來肯定它,這個註解「
正知正見」。沒話說的,他字字句句下面註明出處,是從哪個地方節錄過來的。
  《報恩談》就是《大經解》的補充,說得更清楚、更透徹,讓你不能不信,這三樣東
西。海賢老和尚給我們作證轉,讓我們斷疑生信,依照這三種東西來修,三種東西以《無
量壽經》爲主,每天讀個幾部就可以了。要在《報恩談》上下功夫,《報恩談》上真正得
利益,回過頭再看《大經解》很容易,你全明白了。這部經可以幫助我們決定得生淨土,
沒有絲毫懷疑,幫助我們度一切眾生,幫助一切有緣人往生極樂世界,最難的是信,信字
太難了!
  我們到這個地方來也是緣分,到這邊來還有幾次學習大經,正好學習發菩提心這一段
,這個不容易,道綽禪師這個四段,我們細說什麽叫菩提心。第一段,菩提心的作用,說
過了;第二段,我們底下一堂課就講到了,菩提心的名、體,這個名稱、體是什麽,難得
!我們現在的心是散亂心,這樣也好,那樣也好,這個也想學,那個也想學,結果是一事
無成。本來就有問題,爲什麽?我們沒有根,這是現在求學之難。
  根是什麽時候扎的?根是你母親懷孕的時候扎的,胎教,你沒有這個根,你母親沒有
教你,出生之後,從睜開眼睛,你所看的,你所聽的,你所接觸的,負面多於正面,現在
可以說完全是負面,這都要紮根教育。紮根教育是父母,不是別人,特別是母親,母親從
你生下來到三歲,這一千天沒有教你。
  換句話說,根沒有了,怎麽能跟古人比?古人無論是貧富貴賤、鄉村都市,小孩多多
少少都會有這種教育,有這個機會,母親真把培養下一代這個使命做到了。我們國家動亂
,滿清亡國以後這一百多年來沒有安定過,是個動亂社會,所以教育丟掉了。所以現在這
種年齡再來補習,沒辦法,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真正想幹,那要學胡小林,學劉素雲,
行,一部經,一天念十遍,念上二十年,成功了,她心清淨,她什麽都不想,什麽都不要
,名聞利養邊都不沾,自己過那種清苦的生活過習慣了,快樂。這種快樂就是法喜充滿。
  第二個胡小林,昨天晚上我看了他一段,報告,錄像,《大乘起信論》講三細六粗,
看了一小段,講得好,今天出家、在家,裡面能夠找到講《大乘起信論》,講得像他那麽
透徹、清楚明瞭的,很難,找不到了。他告訴我,他用了六年時間,《大乘起信論》讀了
三千多遍,就是一部,就是一樣,不能搞第二樣,今天是《大乘起信論》的權威。我們在
英國辦漢學院,漢學院裡頭有四個學系。第一個是漢文,文字學,漢文;第二個是佛學系
,道學系,儒學系。那我就推薦他到佛學系裡面講《大乘起信論》,他可以做兼任教授,
做學校特約教授。六年,成功了。
  我在四十幾歲的時候,佛光山,我在那裡教佛學院,星雲法師找我,我擔任教務主任
,我跟他建議,那個時候有一百三十多個學生,三個人一組,分成一組,專攻一部經,時
間十年。我告訴星雲法師,十年之後,佛光山至少會有二十到三十個講經的法師,他們的
水平在我之上,不會在我之下。他不能接受,他說這不像學校,我說像學校不出人才,不
像學校出人才。他不相信,那我也就離開了,我在佛光山住了十個月。晚年後悔,晚年談
到這樁事情非常後悔,如果那個時候佛光山真有二、三十個這樣的法師出來,那佛光普照
全球。可惜,很可惜!所以時節因緣一定要掌握到,成功失敗就在這個地方。好了,時間
到了。
心得:
感恩老法師開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