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廣論止-37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8 10:26:13
摘自:《廣論奢摩他章略講》/宗喀巴大師 造論/見悲青增格西 教授
轉自: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
【二、淨行所緣者,由此所緣能淨貪等增上現行,略有五種,謂不淨、慈愍、緣起、
界別、阿那波那。】
淨行所緣用於特別的對治,如大家都有貪,但是貪特別重就要修不淨觀,瞋特別重就
要修慈悲觀,愚癡特別重就要修緣起,我慢特別重就要修界別,思考紊亂就要修數息。「
阿那波那」:數息。通常會找可欣境來觀修,如果心仍外馳,為了對治特別的情況,要找
對應的所緣修。
【緣不淨者,謂緣毛髮等三十六物,名內不淨,及青瘀等,名外不淨。是於內心所現
不淨、非可愛相,任持其心。】
不淨有分內不淨、外不淨。修時,取其不可愛相,將心盯在其上。
對治法門有很多,多數是一對治一,如以慈悲對治瞋。
一對治一切的只有空性與無常。要斷除貪、瞋、無明等最好的方式是修空性,然而對
於初學者來說,容易將空與完全沒有劃等號,因為不了解空性,也就無法以空性作為武器
對付煩惱。
其次是無常,會說無常如象跡為第一,然而初學者也修不出無常。在這種情況下,就
要觀修不淨等。
修不淨觀,也不是三十六項等都要修,是看特別貪哪一項,是形狀,還是顏色等,針
對特殊的毛病分別對治。修青瘀觀是個別的情況,修白骨觀是將一切都觀為白骨,是這種
方式中涵蓋較廣的對治法。觀修之時,不能當作看電影,要將自身不淨的實際經驗拿來觀
修。
【慈謂普緣親、怨、中三,等引地攝,欲與利益、安樂意樂。即由慈心行相,於彼所
緣任持其心,名曰緣慈,是於心、境俱說為慈。】
先觀悲,觀一陣子再觀慈。如討厭一個人,先看他也有可憐的地方,久了就會覺得沒
有生氣的必要,之後再去觀慈會比較好修。
【緣緣起者,謂唯依三世緣起之法,生唯法果,除法更無實作業者、實受果者,即於
是義任持其心。】
這是說修無我、無我所。三世的法都是依緣起而生,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對這樣
的內容修止觀。
【緣界差別者,謂各別分析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即緣此界任持其心。】
如五蘊開演出十二處,再開演出十八界,可以剖析地十分複雜,意指傲慢者看這些可
以降低慢心。或依據界說沒有實有的我,《寶鬘論》說:「士夫非地水,非火風及空,非
識非一切,何者是士夫。」字面雖然沒有說沒有實有的我,但是要知道。
【緣阿那波那者,謂於出、入息,由數觀門住心不散。】
修數息。像現代人思慮較多,就要修數息。
>>>>>
[1] 五種淨行所緣,《瑜伽師地論》(唐.玄奘法師譯):
「云何名為淨行所緣?謂不淨、慈愍、緣性緣起、界差別、阿那波那念等所緣差別」
[2] 淨行所緣(淨化貪行、瞋行…等),觀身三十六不淨物對治貪身,《雜阿含1165經》:
「更有因緣,如世尊說,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為比丘說:“此身從足至頂,
骨幹肉塗,覆以薄皮,種種不淨,充滿其中,周遍觀察:髮、毛、爪、齒、塵垢、流唌、
皮、肉、白骨、筋、脈、心、肝、肺、脾、腎、腸、肚、生藏、熟藏、胞、淚、汗、涕、
沫、肪、脂、髓、痰、(病-丙)+陰、膿、血、腦、汁、屎、溺。”」
世尊說,分析觀察我們內身包覆著種種不淨物。究其本質,是從有漏業和煩惱而來,
本質是不淨的。觀身不淨的身,所分析觀察我們色身這三十六不淨物,屬色法。我們內身
的內不淨包覆著種種不淨物,以及死亡時身體浮腫、爛掉、流出黃色的水等外不淨。
內身三十六不淨物,包括腦(如車禍腦汁迸裂),屬身根所攝的色法。以此延伸略說,
有誤以為腦是心,或說腦是意根,這是不對的。心無形無色,不是色法,我們的六根,意
根是心法,不是色法;意根是覺知,心心所的心王。腦不是意根,腦屬身根所攝的色法。
[3] 之前提到佛在經中說「周遍所緣」有四:「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事邊際性、所
作成辦」,這四種周遍現在說的淨行所緣,以及接下來要說的善巧所緣、淨惑所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