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從自己的心裡頭把累世的結解開

作者: Omitopho (pho)   2022-04-22 08:53:36
從自己的心裡頭把累世的結解開
  我們要盡量的學,向極樂世界學習,學什麼?學我們在境界當中學不受影響,我們守
住一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至善,純淨純善,用這個心待人接物。別人用什麼心對待我
們不要去管他,我們只用佛心待人,為什麼?我們要到極樂世界成佛,道理就這麼簡單,
就這麼一句話,我要成佛,我用佛心待人接物。這個世間有一些我們常講冤親債主,一些
不善的人找麻煩,毀謗、陷害、欺騙,幹這些事情對待我們,我們怎麼看法?首先不要怪
別人,他為什麼不對別人,不毀謗別人,不陷害別人,要對我?你就找這個原因。找不到
,我沒有得罪他,那前世、更前世呢?他來陷害我這是果,果必有因,哪有沒有因的果,
這找不到的,肯定是宿世前生我也是這麼糟蹋別人,今天都得到人身,遇到了,他來回報
,這很正常。你明白這個,這一報還一報,清了、帳了了。你看,歡歡喜喜,一絲毫怨恨
都沒有。報過之後,以後都變成好朋友了,這是什麼?報掉了。重大的怨恨,你把他殺掉
了,這個可麻煩大了,這就不是簡單的事情。那要怎麼樣?要有耐心,不要害怕,一昧以
真誠心對人,過去再不好的事情也都能夠化解。決定不可冤冤相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生生世世雙方都痛苦,何必?
  所以我們一覺悟,解這個結從哪裡解?從自己心裡頭去解,不能要求他,要求他就錯
了;我的心結解開了,問題就解決了。學佛人如果說不遭磨難,得要學這一招,你的磨難
全沒有了。有神通的看到,你旁邊沒有這些惹麻煩的,旁邊都是護法神。如果處處還是顧
著自己,過失都在別人身上,這個事問題就嚴重了,這是真正的過失。自己要承認過失,
要懺悔過失,要改過自新。方法,真的,第一個好方法就是念佛。你真會念,效果不可思
議,念佛不但得阿彌陀佛、釋迦加持,他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加持,你說這福報多
大!世出世間福報最大的,念佛的人,這沒人知道。把念佛看得太平常了,一定還有好的
方法、妙的方法高過它,這想錯了,全想錯了,那就天天打妄想,所以修什麼法門功夫都
不得力。這是我們想在一生成就,決定不能不知道。
  所以才有這個四句經文。「我」是法藏菩薩,就是現在的阿彌陀佛,我如果成正覺,
成佛了,「立名無量壽」,阿彌陀就是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念老在此
地把這四句話解得好,「此四句乃大願之心」,大願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從哪來的?就
是這個心。四十八願是接引眾生,這些眾生就像現在在學校念書的學生,是不聽話的、是
搗亂的、不好學的,最不好教的學生,阿彌陀佛發願來教他們。用什麼來招生,叫他來上
學?就用這一句佛號,你只要能念這句佛號,佛就來接引你,到極樂世界接受他的教誨,
保證個個成佛。所以十方諸佛讚歎彌陀「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他的教學成功了,究竟
圓滿的成功。願願都是這個心裡頭發出來的,他去考察一切諸佛剎土,就這麼個單純的心
。我想有個好的環境,有個好的教學方法,幫助這些苦難眾生各個成就,沒有別的念頭。
「全經之眼,十方如來度生之妙手」,手是手段,用什麼手段?最巧妙的就是念阿彌陀佛
,人人都會念,會念的,人人都得度。「一切眾生出苦之寶筏」,這個苦就是六道輪迴之
苦。
  「四十八願全是此四句之開演」,這個四句,引發法藏在因地集結一切諸佛剎土裡面
的美好,我們講真善美慧,成就了極樂世界學習的環境。這個前面講,他是大施主,建造
極樂世界供養大家,這是財施;每天為大家講經說法,極樂世界六塵都說法,這是法布施
,財布施、法布施都達到究竟圓滿。我們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跟
我們自性有密切關係。它的根源在哪裡?根源是我們當人自性,阿彌陀佛將自性顯出來了
,覺而不迷。我們今天迷而不覺,但是跟著他這條路,這條路是覺路,不是迷路,我們也
會覺悟。換句話說,中國古人所謂的教學相長,老師要成就,不能離開學生,學生要成就
,不能離開老師,互相幫助。教跟學分不開,就如同性跟相分不開,它是一不是二。所以
我們要認清楚,彌陀、極樂跟我是一不是二,這個信心才叫堅定,這個信心才不會為任何
境界所動搖。什麼時候到極樂世界?隨時可以去,在這個世界成就自己、幫助別人。如果
自己壽命到了,或者是這個地方的緣有障礙,我們就先到淨土,到淨土圓滿的成就,然後
再來,得大自在。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絲毫留戀,全是自己心現識變,那好有什麼留
戀?都沒有離開自心。這個根本的原理一定要懂。
  所以四十八願,十方如來度生的妙手,全都落在執持名號。古大德有說,持名念佛是
接哪一類人?上上根人。為什麼?上上根人相信,不懷疑。下下根人等於上上根人,下下
根人我們常講,鄉下的阿公阿婆,他什麼都不知道,他一天到晚只曉得阿彌陀佛。每天念
這個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問他什麼都不知道,你跟他講什麼,他都是回你一句阿
彌陀佛。等於上上根人,他已經一心不亂了,那個成就還得了嗎?四十八願落實在這一句
佛號,那也就是說,《大方廣佛華嚴》也是落在這一句佛號,真的,不是假的。文殊、普
賢、善財童子統統念阿彌陀佛,往生淨土,《華嚴經》可以做證明。《華嚴經》代表釋迦
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華嚴》歸淨土,四十九年所說的統統歸這一句名號。
這一句名號不但統攝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佛法,也統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一
切法。我們這一生能遇到,大幸!無比的幸運。我們不好好的學,對不起阿彌陀佛,對不
起釋迦,對不起十方如來。
  「如善導大師所謂願願皆標念佛」,四十八願願願皆標念佛。「阿彌陀聖號,具無量
義」,義是義理,無窮無盡、無量無邊的義理。具「無量壽」,這個具就一直貫下去,無
量壽是講德,「無量光」是講慧,「無量清淨,無量莊嚴」,莊嚴是美好到極處,「無量
智慧,無量菩提」,菩提是覺悟,無量覺,樣樣都覺,沒有一樣不覺,「乃至無量之無量
」,這一句名號裡頭。「無量壽表常住法身」,表不生不滅,那就是真的,不是假的。「
故以無量壽攝一切」,因為壽命在無量德裡面它是第一,如果沒有壽命,全落空了,所以
壽命是第一德。「如來名號,普聞十方。聞名眾生,俱來我剎,以稱名故,即多善根」。
我們不是想修善根、修福德嗎?這句名號裡頭,善根、福德統統具足。真正是求智慧、求
福報,念這句佛號就不得了,自然具足。難信,易行,三歲小孩都會念,八十老翁不知道

  難信易行之法,我們今天能夠聞到,有緣能聽到,我們感到很稀奇,感到很訝異。其
實佛在經裡頭講過,不是這一生。聞了,能有信心,想往生,這些人都是過去生中曾經供
養無量諸佛如來。這一生遇到緣,自然諸佛如來威神加持,你能生起信心,能夠發願,想
到極樂世界,真想去。可是由於許多障礙,障礙從哪裡來?習氣,過去生中的習氣。用什
麼方法能把這個習氣拔掉?就用念佛的方法,能拔掉習氣,而且非常快,我們自己要有信
心。要沒有信心,找別的方法,那就難了,這一生肯定就錯過了;修行,沒有更好的方法
能超過念佛。
  我們學佛六十年,得到什麼?得到就是我真正相信念佛的方法,無量法門裡頭的第一
法,我就得到這個。真搞清楚、搞明白,能不念佛嗎?哪有這個道理!《楞嚴經》上說的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個會集本、這個集註哪有那麼容易遇到的?遇到
的都是善根成熟的眾生。為什麼?遇到他要是真幹,這一生決定永遠脫離輪迴,他到極樂
世界去作佛去了。真正遇到,現前世間這些事情統統放下,不再過問,一句佛號念到底。
別人有事來找我,我幫助他解決,不妨礙我念佛。如果我們功夫不夠,煩惱習氣很重,我
們可以遠離,暫時不接觸。古人用的方法,住山,住山是住茅蓬,閉關,用這個方法,選
擇一個清淨環境去修,沒有不成功的;如果心地清淨了,什麼環境都沒有障礙。
  這句話我們要記住,「以稱名故,即多善根」,我還加了個多福德。「得生淨土,必
證菩提,殊勝圓滿,究竟方便」。為什麼我在這裡講有福德?就是這幾句話,必證菩提,
這個必證菩提就是必定成佛。佛,成佛是福慧二足尊,智慧圓滿,福德也圓滿,這才能成
佛。我們常常念三皈偈子,「皈依佛,二足尊」,那個二是什麼?福、慧;足是滿足,就
是圓滿的意思。智慧、福德達到究竟圓滿,這個人成佛了,不圓滿是菩薩。所以這一句佛
號裡頭,有究竟圓滿的智慧,有究竟圓滿的福德,你還需要修什麼?這就行了。「彌陀大
願,所以超世,並號願王者,正在此也」。這個此就是這四句經文。彌陀又稱大願王,大
願王就是阿彌陀佛。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庚四,如佛身相」。經文: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
  這是偈頌裡頭接著的,「願來生我剎之人,身相如佛,身皆金色同具三十二相」。「
此即願文中」,這個願文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裡頭第三願、第四願,這兩願的成就,
但比願文裡面講的更殊勝、更圓滿,因為跟佛一樣。第三願身金色願,第四願是三十二相
願,這個地方比願更殊勝就是『如佛』,跟阿彌陀佛一樣,不會比阿彌陀佛少一些,完全
相同。那我們就知道,阿彌陀佛的身相超過一切諸佛的身相,他集大成,他要集所有一切
佛相裡頭最美好的。圓滿的身相,圓滿的居住、學習環境,我們到極樂世界去省很多事情
,他花了五劫的時間去考察,捨人之短,取人之長。我們到極樂世界,全部都呈現在那裡
,我們去收這個果報,我們去享這個福。福是他修的,五劫時間修的,歡迎我們去享受。
世出世間我們講恩惠最大的,沒有超過阿彌陀佛的,阿彌陀佛是我們生生世世第一大恩人
,這一點要知道,知恩報恩。怎麼報恩?到極樂世界就叫報恩。他天天在歡迎我們到極樂
世界,我們為什麼不去?為什麼在這裡留戀?說一萬個理由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真的
就是放下一切,趕快到極樂世界去,只有這一條是真的。
心得: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