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 人與人的緣分四種緣

作者: Omitopho (pho)   2022-04-19 15:43:33
淨空法師: 人與人的緣分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
我們在這個世間,跟我們認識的,跟我們有往來的、有關係的,無論這個關係是善、是不
善,統統都跟前生前世有關係。沒有關係,這一生當中不認識,就是在一起同一個車、同
一條船都不認識,都不講話的。你遇到一個人,陌生人跟你點個頭,或者瞪你一眼,前世
都有因,如果沒有因,不可能發生這個事情。那是一個因緣很薄的,可能一生當中就碰到
一次,緣分很厚的就變成一家人,變成你親戚朋友。
佛告訴我們,人與人的緣分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大乘經裡面,佛對於這些
事情講得很多,幫助我們覺悟。在人生,在這一生當中,要把過去生中的緣,不管是善緣
惡緣,都要把它化解開。記住,不跟任何人結惡緣,結善緣不求報,否則他來生還來報恩
,到你家來。別人欠我的,原諒他,不要了;我欠別人的,應當要盡心盡力的要還他,把
這個緣了了。要跟佛結緣,特別要跟阿彌陀佛結緣,這個緣對我們是決定有利益的,阿彌
陀佛幫助我們一生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這是其他法門裡頭沒有的,我們不能不知道。
經裡面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兩句話的意思非常的深長。人身確實難得,在
六道裡面,現前這個時代,人的壽命不長,得來真不容易。這在佛法裡面講業報,我們有
業就有果報,你沒有法子不來,你受業力主宰著。業有兩大類:一類是引業,引導你,六
道,引導你到哪一道去,這稱為引業;第二種稱為滿業。你到這一道來,譬如我們現在都
到人道來了,到人道來,我們的引業相同,佛法簡單扼要的告訴我們,就是你在過去生中
修五戒。五戒的內容,跟中國傳統文化裡面五常,意思完全相同。五常是仁義禮智信,我
們過去生中曾經修過,修得不錯,這個業在這一生當中成熟了,遇到緣,成熟了,果報就
現前。這現前是什麼?我們到人間來,得人身。可是雖然得人身,每個人一生當中際遇不
相同,身體狀況不一樣,吉凶禍福不相同,有人富貴,有人貧賤,這個是屬於滿業,滿是
滿足的滿,這個業就是屬於滿足的滿,這個不一樣,所以才有這麼多很複雜的現象。都能
明白之後,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就知道應該做些什麼事情,我們就有方向、就有目標。六道
輪迴還能再搞嗎?不能了。要不要出離?真的要出離,不再幹這個事情了。這是人身難得

到這個世間來,無論到哪一道都是緣分。當然,來的時候要找父母,父母跟我們有緣,沒
有緣你不會找他。什麼緣?找父母來投胎是滿業,這不是引業,滿業裡面頭一個是找父母
。找父母的緣分,跟父母有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這四種緣。沒有這四種緣,
你決定不會找這個人做父母,佛說得清楚,說得明瞭。
報恩是父母過去生中對我有恩,我這一生是來報恩的,這個兒女自然就是孝子賢孫,他報
恩的。如果是報怨的,那是來找麻煩的,這小孩就很難教,不聽話,長大之後會搞得你家
破人亡,他報怨的。討債的,那要看欠多少,父母欠他少,幾歲他就走了,他討完他就走
了;欠得多的,可能十幾年、二十幾年,父母好不容易把他栽培到大學畢業,拿到博士學
位他走了,這是討債討得多的。還債也有多少,那是什麼?這個兒女前世欠你的,欠得多
,小孩長大對父母供養就多,物質生活照顧很周到,但是沒有孝敬的心,只是在物質生活
上照顧到;如果是欠得少,那可能他很富有,他對父母很苛薄,這些事情只要我們稍微留
意一下,在周邊都能看到,這欠債少的。
父母養育我們,不管什麼因緣來說,他對我們有恩!縱然是報怨來的,他如果要學了佛、
學了聖賢的教誨,他明白了。過去生中雖然是有不善的緣,這一生當中父母養育你,沒有
父母,你從哪裡來?
學佛就有辦法改進,學佛了解事實真相,自己覺悟了,幫助全家老少個個覺悟,叫明白了
,把世俗的這個緣分,把它轉變成法緣,一家學佛,一家覺悟,這種情形完全能改善。
佛家講的因果的道理!一家人是有這個緣分,我們在社會上親戚、朋友,凡是相識的都是
有緣人,但是緣分歸納起來也不外乎這四大類,只是緣有厚薄不相同,統統都要把它變成
法緣。大乘教裡面說普度眾生,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把我
們世俗的那些觀念,乃至於宿世的這些緣分,全都化解了。我們學得跟佛菩薩一樣,來處
理我們這一生的際遇,放下一切的恩怨,心平氣和,我們走菩薩道、走佛道,不再走六道
,這就對了。
如果在得人身這一生當中沒有遇到佛教,你想出,出不了。沒有遇到佛教,你對於這些性
相、理事、因果,你也搞不清楚。換句話說,這一生是迷迷糊糊來了,走的時候也迷迷糊
糊走了,諺語所謂「醉生夢死」,生的時候像酒醉的人一樣,死的時候迷惑顛倒。換句話
說,出六道就難了。
經典裡面佛告訴我們,「欲知前世因」,我們要曉得前一生做了些、幹了些什麼?佛說「
今生受者是」,我們這一生所受的就是。要想來世我們有什麼樣的果報,佛說你「今生作
者是」,你這一生想的是什麼、說的是什麼、做的是什麼,這是因,來生果報就現前。佛
家講三世因果,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人,任何一個眾生,生命是永恆不滅,這是真
的,生命永恆不滅。
生死,身體有生死,靈性沒有生死,靈性是自己,身體不是自己,這個一定要認清楚,身
體不是自己。身體是什麼?在佛法裡面說,身體是我所有的,它不是我,我所有。像我們
穿的衣服,衣服是我所有的,衣服不是我,那要認清楚,身體不是我,是我所有的。為什
麼?你把時間展開就曉得了,無量劫來我們曾經在天上住過,曾經在人間住過,也曾經在
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都住過,在哪一道住就得哪一道的身,這身常常換,那不就跟換
衣服一樣嗎?常常換,所以它不是我。不管換什麼樣的身,天上、人間、畜生、餓鬼,不
管是換什麼身,靈性還是自己,一個靈性。回歸自性,那就稱佛、稱菩薩,不再迷惑了。
明白這樁事情,了解這些道理,就明瞭我們學佛是為的什麼,就清楚了。
學佛主要的目的,第一個,了解事實真相;第二個,擺脫六道輪迴,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我們這一次得人身,又遇到佛法,這是何等的幸運!
這個機會就像開經偈上所說的,「百千萬劫難遭遇」;前清乾隆年代彭際清居士所講的,
「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一天」,這是什麼?說我們今天,你得人身遇佛法,無量劫難得遇
到的這麼一個機會,遇到了。如果你能夠把這一生的機會掌握住,認真學習,你這一生可
以成佛,可以成菩薩,不但超越六道,永遠超越十法界,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末法時期的成就,只有淨土。修禪不能到大徹大悟,他到哪裡去?在從前學禪也很了不起
,都得禪定,得初禪的到色界初禪天去,得四空定的到無色界天去,都沒有出離輪迴,壽
命雖然長,出不了六道。換句話說,他在天上壽命終了,他又到下面五道去輪迴去了,什
麼時候得人身繼續再幹,那都經過很長的時間。人間壽命短,天上壽命長。所以了解這個
狀況就覺得很可怕,什麼時候再遇到?深深體會到祖師大德慈悲,常常告訴我們,「人身
難得,佛法難聞」,真的,一點都不假。我們這一次得到,能不珍惜嗎?為什麼不知道珍
惜?不知道人身難得這個難,不知道佛法難聞的難,不知道,疏忽了,以為我這一生不是
很容易得到嗎?你看人身也得到了,佛法也聽到了,都以為很容易。其實是真不容易,佛
菩薩、祖師大德告訴我們這些話不是勉勵,跟我們說的句句是真話!所以善導大師也不例
外,為我們宣揚阿彌陀如來的本願。
念佛求生淨土是最重要的法門,因為一切善惡凡夫統統都能得生,要記住這一句,不要以
為「我造了很多很多惡業,恐怕不能往生」,那你就真不能往生,為什麼?你沒有信心。
這個就是聽經聞法就重要了,他不聽經,他不聞法,他對這個法門沒有透徹的了解,他懷
疑、畏罪,所以他不能往生。反過來說,凡是往生的,無論是行善、造惡往生的,統統都
是依靠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如果不是依靠彌陀的願力,你就不可能往生。這是教我們什麼
?一心投靠,不要再打妄想了。修什麼法門?像經上告訴我們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
菩提心是什麼?真信、切願就是菩提心,蕅益大師告訴我們的。我真相信,我一點不懷疑
,我發個大願,我這一生沒有任何願望,就求生淨土,什麼念頭統統放下,你就對了。不
要再有妄念,你有念頭全是妄念,只有這一句佛號,這是正念,這是一定要搞清楚、搞明
白的,不能再錯過這個機會了。
心得:
感恩老法師開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