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中觀和唯識對「一切唯心造」的不同詮釋(2)

作者: ykkdc (ykk)   2022-04-08 15:04:16
摘自《入中論善顯密意疏》091 講解:卻配格西 翻譯:扎西老師 2021-01-16
承許無外境,也就是要遮止外境有,並且承許有所謂的外境空的道理,主要是唯識宗
,附屬的包含瑜伽行中觀自續派,也承許有所謂的外境空的道理。
他們在論述有關於外境空,一方面要從教的部分來成立,一方面從理的方面來成立。
從教的部分成立,就是要依據教典,他們主要依據三部佛所說的佛語、教典來成立外境空
的道理。哪三部呢?前二部主要是《解深密經》,其次就是《楞伽經》。
《解深密經》和《楞伽經》雖然在詞面上有顯示無外境,遮止外境有,而說外境空的
道理,但是,是不了義的。所以,中觀應成自宗對於唯識宗成立外境空的依據,《解深密
經》、《楞伽經》這兩部經是藉由以不了義的說法來說明、顯示他的意趣。
第三部經就是《十地經》。《十地經》在詞面上說到:三界唯識。中觀應成自宗的解
釋:並不認為三界唯識有顯示出遮止外境,而顯示外境空的道理。因為三界唯識是說明:
由無明為等起而造業。造業了以後,業的習氣放在識之上,所以,才會造就世間輪迴,因
此,說到根源是由無明所產生的,所以,說三界唯識。
三界唯識當中的「唯」字,它並沒有要遮止外境有。「唯」字是要遮什麼呢?是為了
要遮外道所承許的世間的造物主,包含大自在天,或者承許由共主所造作的,或者是由常
我所造作的,所以,三界唯識的「唯」是要遮止這些,並沒有要遮止外境有。
三界唯識只是要說明:由無明為等起以後,造作的世間輪迴,所以,自宗藉由這樣來
解釋《十地經》所說的三界唯識,並且說明在詞面上也沒有要顯示外境空的道理。
我們看到如《十地經》云:下面這一段。在《十地經》的經文當中,如果詳細地去閱
讀的話,它是有講到十二緣起的道理。所以,我們可以說自宗在解釋《十地經》所說的:
三界唯識,是由十二緣起的角度來作解釋,是完全符合經典的意趣。所以,在《十地經》
裡面說到──
【「隨順行相觀察緣起(觀擇隨順行相緣起)。」】
「隨順行相」這個是指緣起,它有分為順轉,所以,隨順行相緣起是指順轉緣起。「
隨順行相觀察緣起」在藏文是「觀擇隨順行相緣起」。
「隨順行相緣起」是指順轉的緣起。因為緣起可以分為二種:(1)順轉緣起;(2)
逆轉緣起。順轉緣起,又稱為緣起流轉次第;逆轉緣起,又稱為還滅次第,這是翻譯上的
差別。
順轉緣起來說,指的就是從最初無明作為因緣之後,再下來是行,由行作為緣之後,
再下來識,依此一直乃至到老死,這是屬於順轉緣起。
逆轉緣起就有兩種解釋:有一個解釋就是指:既然是從無明為緣乃至老死,推回去的
話,老死是由生為緣,生又是以有為緣,所以,就是由第十二支緣起再往前推,這是逆轉
緣起──這是一種解釋;另外一個解釋就是指: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這是另外一
個解釋,所以,逆轉緣起來說,就有這兩種說法。
(1)從第十二支緣起支的產生是由前面的緣起而生,這樣不斷地推到第一支,這是
一種;(2)另外一種就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這是第二種說法。
這裡說到的是順轉緣起──「觀擇順轉緣起」,是誰觀察呢?一樣是第六地的菩薩。
第六地的菩薩能夠證得隨順緣起的道理。六地菩薩既然能夠通達順轉緣起的流轉次第,所
以,接著後面說到:
【「如是但生純大苦蘊、純大苦樹。其中都無作者、受者。 」】
「但」指的是「唯是」,有「唯」字。
了解由順轉十二緣起,就可以知道,由順轉十二緣起的道理,有漏的近取五蘊,它純
粹是大苦蘊。「蘊」指的是聚合。所以,是說:所有的苦、所有的過患都聚合在有漏的近
取五蘊當中。
「純大苦樹」是形容有漏的近取五蘊,它是所有的苦都聚集,如同大樹一樣。大樹有
根、莖、葉等種種支分,所以,大樹是一個總合體,這裡形容它如同大樹一般,也是在說
它的總合體。什麼的總合體呢?就是「苦」的總合體。
藉由十二緣起順轉次第的觀察,可以了知我們所得的有漏近取五蘊,是純大苦蘊,純
大苦樹。「但」是指唯是苦蘊而已。有漏近取五蘊,它唯是苦蘊,所以,形容它是純大苦
蘊,純大苦樹。
「其中都無作者、受者」是因為這個有漏近取五蘊,它沒有其他的作者、沒有其它的
受者,但是,不代表它沒有作者、沒有受者。
因為作者來說,就是前面提到:因為造作業的關係。因為造作有漏業的緣故,所以,
它才會感得有漏近取五蘊。所以,是有作者的,作者就是業、造作的有漏業。除此以外,
不會有就像前面所遮止的那些不對的世間的造物主的這種,所以,說到「其中都無作者、
受者」。
如果能夠現前了知上面所說的道理之後,接著──
【「彼復作是念(指六地的菩薩,又進一步思惟到這個道理),由執作者,方有作業。既
無作者,於勝義中業亦無得。」】
「由執作者,方有作業」就是說:作者就是在前面提到造業的補特伽羅執有自性,接
著因為我執的緣故,所以,才會造業。
「既無作者,於勝義中業亦無得」,是說:如果作業的補特伽羅不是有自性的話,那
麼「於勝義中業亦無得」意即業也是無自性的,這都是加上勝義簡別,或加上自性成立的
角度來說。
【「彼復作是念,如是三界皆唯有心,」】
接著,他又思惟到:因此,「三界皆唯有心」。
主要就是「三界唯心」這句話。這個「心」來說,指的是「業」。因為這個世間三界
來說都是因為業的關係,也就是所謂的作者最主要就是「業」。
【「如來分別演說十二有支,一切皆依一心而立。」】
「一心」唯一的心(世間的作者唯一是心,不是造物主),指的是業,因為它是作者。
十二緣起支來說,乃至這個世間都是由業作為作者,因為造業的緣故,所以,才會有
其他世間的成立。
業照理說應該不是心王,業是心所。這裡提到「一切皆依一心而立」,都是指「心」
。「心」是指心王,這樣一來,為什麼能夠安立業呢?
回答這個疑問後面也會說,就是:業是心所,因為我們說:業是思心所、業是心所。
但是,思心所在策動的時候,不會與心王在沒有關係的情況下獨自策動。也就是思心所在
生起的時候,一定是與心王相繫屬,它才能夠產生。
所以,這裡說「皆依一心而立」是指一定帶有思心所相繫屬的心王來說的,後面會解
釋這個相關的內涵。
後面就說明──【乃至廣說。】
【此經但成立無作者、受者。解釋唯心(業)之義,】
「此經但成立無作者、受者」是解釋前面那一句:「其中都無作者、受者」。
「其中都無作者、受者」是指:除了心以外的作者、受者是不存在的。「唯是苦蘊」
,除了心以外的作者、受者不存在,唯是苦蘊的道理,這是前面的經文所說。
「此經但成立」中的「但」是指「唯」。照理說「唯」是要結合到唯是苦蘊。「無作
者、受者」是指除了心以外的作者、受者是沒有的。應該要這麼說。
「解釋唯心(業)之義」是在經文的後段當中提到「如是三界皆唯有心,如來分別演
說十二有支,一切皆依一心而立。」所以,「唯心」的「心」,是指「業」。
【則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故此經之「唯」字,但遮離心之作者,不遮外境。】
「心」指的是業。因此,在經文當中所說的「唯」字,是遮什麼呢?只有遮離心之作
者,就是除了心以外的其他作者,並沒有遮外境。
後面說到:
【此之敵宗,】
在這裡的敵論宗,主要是指唯識宗。中觀應成派要破上面所引的教文,「唯心」的「
唯」結合到外境有,所以,引申出這部經是詮釋外境空的經文,主要是唯識宗這麼說,所
以,敵論宗就是唯識宗。
【是如《攝大乘論》云「此中教者,如《十地經》,薄伽梵說,如是三界皆唯有心。」】
《攝大乘論》是無著菩薩所寫的。為什麼敵論宗這麼說呢?因為在無著菩薩所寫的《
攝大乘論》裡面說到:「此中教者,如《十地經》,薄伽梵說,如是三界皆唯有心。」
因為無著菩薩在《攝大乘論》當中,他要成立外境空的道理,必須要依正理,以及依
教典。依教典的部分,就如同《十地經》。就是說,他以《十地經》作為依據,並且說明
「如是三界皆唯有心」,就是在成立外境空的道理。
自宗(應成)為什麼在此處要特別針對於《十地經》要作一些破斥,說:三界皆唯有
心,不是在詮釋外境空呢?就是因為唯識自宗他們在他們的教典當中,很明確地引《十地
經》。
假設在引經的部分,是以前面所說三部經當中的《解深密經》、《楞伽經》的話,文
字上來說是有直接顯示出無外境,或外境空,反而不會有這些諍論。但因為他引《十地經
》,自宗對於《十地經》的解釋,並不會如同唯識,最主要是在「唯」字的解釋不同。
所以,說到──:
【由教理比知唯識中,引此為教證。】
由《攝大乘論》裡面,他由教、理這兩方面,在「教」的部分,他引《十地經》作為
教證。不僅是《攝大乘論》,還有──
【《二十唯識論》(藏文是《二十唯識論自釋》是世親菩薩所寫的。《二十唯識論》
就是《唯識二十頌》是世親菩薩所寫的,自釋也是世親菩薩所寫的)世親菩薩在這部論裡
面,亦引彼教。】
因為世親菩薩是無著菩薩的弟子,當然《攝大乘論》怎麼承許的,世親菩薩就要如是
來作承許。所以,他也同樣引《十地經》作為教證。
【謂「心」字意取相應心、心所法,「唯」字遮遣外境。】
所以,他(世親)在解釋「唯心」的時候,他解釋「心」不是只有心王,還包含心所。
所以,他說:「『心』字意取相應心、心所法」,就是心王、心所都在三界唯心的「
心」字意趣當中有,這個唯識也是這麼說明。
「唯」字的說法就不一樣了,「唯」字遮遣外境。所以,唯識宗來說,把「唯」字拿
來遮遣外境。
【如上破者,清辨論師曾先破,月稱論師亦隨破。】
「如上破者」就是在唯識他們所引的《十地經》的教文當中提到了「三界唯心」的「
唯」字,不應該解釋為「遮遣外境」。
「唯」字不應該解釋為遮遣外境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在經文當中,是藉由宣說十二
緣起以後,才提到了「三界唯心(業)」。所以,在《入中論自釋》裡面,去詳細地閱讀
《入中論自釋》,他是有把《十地經》的經文完整的引出。
所以,在《入中論自釋》當中所引出的《十地經》的經文,是先闡述十二緣起。十二
緣起詳細地、一一地解釋完了以後,他才說:「十二緣起皆唯依在一心之上」。「皆唯依
在一心上」的這個心,主要是指業。因為造作業才會成就世間輪迴。
「唯」字以這樣的意趣來看,「唯」不是遮外境,「唯」是在遮離心以外有其他的作
者,這樣的解釋才符合經文意趣的內涵。
有關於這樣一個破斥的道理,最早是出自於清辨論師,因為清辨論師是在月稱論師之
前。清辨論師和月稱論師同樣都承許外境有,所以,他們都要破唯識宗所引的《十地經》
,並且對《十地經》作這樣的解釋。
清辨論師之前寫《般若燈論》,所以,在月稱論師以前他已經有破。月稱論師只是延
用清辨論師如何破唯識宗所引的《十地經》的解釋,延用這樣的破斥之理,而將它收錄在
《入中論自釋》當中。
【未二、復以餘經成立彼義】
我們剛剛在第一個科判,純粹藉由在《十地經》本文當中來看,說明:三界唯心,或
三界唯識,「唯」字不應該解釋為遮外境。「唯」必須解釋為遮離心以外的作者,也就是
承許離心而外,有所謂的世間的造物主、共主等等,是應該要這麼作解釋的。
除了在《十地經》的經文當中藉由他宣說十二緣起的內容來作說明「唯」字並沒有遮
外境以外,還有《楞伽經》的經文當中,也有解釋到相關的道理。
也就是當提到「唯心」的唯字時,並沒有遮外境,而是遮共主等這些內容。藉由《楞
伽經》也可以拿來作解釋。這是因為《十地經》和《楞伽經》,佛是先說《十地經》,之
後才宣說《楞伽經》。所以,講完《十地經》的三界唯識以後,《楞伽經》會再針對於三
界唯識而作解釋。所以,我們就可以依據《楞伽經》所說的來說明:唯識宗對於《十地經
》所作的解釋是不對的!
【如是已說《十地經》義,】
在上一個科判解釋《十地經》的經義。
【唯心之「唯」字是破餘作者。】
唯心或唯識的「唯」字來說,是在破離心以外有其他世間的造作者。
【更以餘經顯示此義。】
「餘經」就是《楞伽經》。以《楞伽經》來說明這個道理。
下面是《入中論》根本頌,說到:
【頌曰:「故為增長智者慧,徧智曾於楞伽經,以摧外道高山峰,此語金剛解彼意。」】
解釋一下後面這個偈頌。
一開始說到:「故」,指是故。「是故」是要連結上面說到:因為在《十地經》當中
說到唯心的「唯」字,是要遮離心以外的其他的作者。所以,接著在《楞伽經》當中「增
長智者慧」(為了增長智者),此處具有智慧者,是指堪能證得空性的菩薩。
為了這些堪能證得空性的菩薩,為了使他們的智慧,能夠更加的增長,所以,導師世
尊(遍智、佛薄伽梵)接著在《楞伽經》當中,「以摧外道高山峰」意即《楞伽經》在《
十地經》以後,也就是接著導師世尊進而在《楞伽經》當中「以摧外道高山峰」。
「外道高山峰」是指外道的見解、外道的邪見是非常執拗的,所以,說到:外道見解
的高山峰,就像外道他們承許這個世間的造作者有共主的說法、大自在天的說法、或常我
的說法,還有蘊、塵的說法,有諸如此類的說法,這都是屬於對於世間的造物主,或作者
的一個錯誤解釋。這些所有外道的見解,就像高山峰一樣,佛在《楞伽經》當中就是破斥
他們的這些見解。
所以,說到「此語金剛」。此語金剛是指《楞伽經》的經文當中,稱為語金剛。這一
點在後面會解釋。就是語金剛是指在《楞伽經》的經文當中,《楞伽經》的佛語就像金剛
一般,他可以摧壞外道見解的高山峰,所以,說到「此語金剛解彼意」。
所以,「此語金剛解彼意」可以有兩個解釋:(1)結合前面上一句,也就是說《楞
伽經》的語金剛,他能夠破壞外道的見解高山峰,也就是像外道承許的有所謂的造物主、
大自在天、共主或常我的執著。(2)第二種說法,或者可以解釋到:藉由《楞伽經》的
語金剛,可以拿來解釋《十地經》所說的三界唯心的「唯」字,是什麼樣的內涵,所以,
叫作「此語金剛解彼意」。
後面就要解釋前面根本頌的內涵,就是「此語金剛解彼意」後面這一段的解釋。因為
這個解釋來說,還有很多要詳細說明的,我們先休息一下,下一節課再完整地來說。不然
,說一半,然後,又休息,可能銜接性不夠完整。所以,我們先休息一下。
再下來我們看到後面的解釋:
【由此「唯」字破餘作者是《十地經》義故。】
「故」是在解釋前一個偈頌裡面,第一句提到「故為增長智者慧」,提到「故」,即
是故。
是故是銜接上面「由此『唯』字破餘作者」,三界唯識的「唯」是要破離心以外的作
者,這是《十地經》經義的內容的緣故。所以,接著說到:「增長智者慧」。
【(「智者」來說就是指堪能通達真實義的智者。為了令他的智慧增長的緣故,所以,說
到:)復為增長諸能通達真實義智者之慧故,佛一切智於《楞伽經》中,】
這裡開始是要解釋第二句「徧智曾於楞伽經」,
【曾以如下所述此語金剛,摧壞外道身中執我及自性等為世間作者之惡見高山,解釋餘經
宣說唯心之密意】
──這就是要解釋後面的「以摧外道高山峰,此語金剛解彼意」。
「曾以如下所述此語金剛」這就是在下面會引《楞伽經》的一個偈頌。《楞伽經》這
個佛語,稱之為語金剛,這是因為它如同金剛一般可以摧壞外道錯誤的邪執。
所以,這裡說到「摧壞外道“身”(身是指相續)中」,這一段就是下面會引《楞伽
經》的這段經文,他可以將外道相續當中,執世間的造物主,譬如常我。所以,「執我」
的「我」是指常法,及「自性」是指共主;「等」字包含大自在天。
外道的相續當中,他們有執這些是「世間的作者之惡見高山」,因為它是邪見。這種
邪見的高山,藉由《楞伽經》以下要引的這一段偈頌的語金剛能夠將它破壞。
「解釋餘經」的「餘經」是《十地經》。因為觀待於《十地經》來說的話,《楞伽經
》是餘經。如果是以《楞伽經》來說的話,《十地經》就變成是餘經。以《十地經》來說
,《楞伽經》是餘經,所以,在此處「解釋餘經」是指《十地經》。所以,《楞伽經》要
來解釋《十地經》宣說唯心之密意。
這裡(「此語金剛解彼意」)的時候,有兩個意思:(1)藉由《楞伽經》如下將要
引出的這一段偈頌,一方面可以破壞外道他們的邪執的惡見高山;另外一方面可以解釋(
2)《十地經》宣說所謂的三界唯心的意趣。
「語金剛」就如同下面所引《楞伽經》偈頌的經文:
【其語金剛,如《楞伽經》云:「餘說數取趣,相續、蘊、緣、塵,自性自在作,我說唯
是心。」】
所以,這一段就是《楞伽經》的經文,也就被稱為「語金剛」。也就是藉由這樣的一
段佛語,一方面就「遮遣品」的角度,它能夠摧壞外道相續當中,執常我等為世間的作者
的邪見高山;就「成立品」的角度來說,它能夠解釋《十地經》所宣說的三界唯心的意趣。
「餘說數取趣」,外道所說的,譬如世間的作者就是數取趣。數取趣就是補特伽羅,
這裡的補特伽羅是指常我;「相續」(藏文原文是續流):有一些外道會認為:蘊的續流
才是世間真正的作者;
接著還有一派認為:是「蘊」本身才是世間的作者;還有認為「塵」。為什麼會認為
塵?「塵」是指無方分的極微塵是構成器世間真正的作者,塵是這個意思;還有「緣」(
緣和塵分開)。
所以,(1)常我、(2)續流、(3)蘊、(4)緣、(5)塵。還有(6)「自性」,
是指共主。共主的承許來講,就是屬於數論無神派。(7)「自在」指的是大自在天,是
數論有神派,他們承許「作」指的就是世間的作者。
這些都是要遮止的。因為要遮止這些,所以,「我(佛)說唯是心」。佛在哪裡說呢
?在《十地經》。雖然這一句是《楞伽經》,但是,佛說:因此,「我」過去在《十地經
》當中說到「唯心」,「唯」就是前面所說的七種錯誤的說法,都是要遮止的。
在《楞伽經》的經文當中,我們要去抉擇:到底他究竟的意趣是如同唯識宗的解釋呢
?還是中觀應成派的解釋?
就像在《楞伽經》的偈頌裡面,他只有說到「我說“唯”是心」,這個「唯」字要遮
遣「餘說數取趣」等等這一些,但是,並沒有明確的說這個「唯」字沒有要破外境。如果
有明確的說:「唯」字是為了要破外境的話,可以說《楞伽經》可以就唯識宗的解釋。
在這個偈頌只有說「唯」字是要破數取趣,即外道所說的這些,而來說三界唯心,但
是,他也沒有明確地說:「唯」字是破外境,或沒有破外境,所以,它到底是要朝中觀應
成派的解釋,還是要朝唯識宗的解釋,光是這樣也很難作定論。
再者,到了《楞伽經》的第二個偈頌時,他就明確的說到:「唯」要破外境。所以,
唯識宗才會認為《楞伽經》可以作為他無外境,或外境空的依據。因為在這個偈頌以後的
第二個偈頌就有說到:破外境。這樣一來,似乎又可以作唯識宗的意趣來解釋了。但是,
到了第三個偈頌又說:這是不了義的。
因為這三個偈頌放在一起,所以,你就唯識宗的角度來作解釋,到了第三個偈頌,似
乎又變成不了義,純粹就中觀應成派的第一個偈頌來作解釋,在第二個偈頌當中,又明確
地說到要破外境。所以,《楞伽經》的經文要就中觀應成的解釋,而來理解《楞伽經》的
意趣呢?或是就唯識宗的解釋來理解《楞伽經》的意趣?這方面就會有很多的諍論,而沒
有辦法產生一個定論。
在此處中觀應成派他在破唯識,就是:《十地經》的經文「三界唯心」的「唯」,不
能夠作遮止外境的角度來作解釋。因此,就引《楞伽經》的偈頌來說明:「唯」字應該是
破外道所說的這些常我等等。
但是,後面也會引《楞伽經》經文的偈頌來說明《楞伽經》有承許破外境的道理,這
個在《入中論自釋》也有引出來,就是:《楞伽經》的經文有明確地說到破外境。
但是,接著在後面的經文當中也同樣是引《楞伽經》,又說到:諸法唯識的說法是不
了義的,是為了要引導某一些所化而說的一些內涵,所以,又說這是不了義的。
所以,藉由這三段經文來看,才會說:到底是要就中觀應成派的解釋,或是就唯識的
解釋,而去理解《楞伽經》的意趣,就會有很多的諍論。
這一段《楞伽經》的偈頌是什麼意思呢?
【此謂餘人說補特伽羅,乃至大自在天以為作者,】
外道所謂的世間的作者說到:補特伽羅一直到大自在天。
【我說彼等皆非作者,作者唯是自心。】
佛說到:這些都不是世間的作者,真正的作者是什麼呢?「作者唯是自心」。所以,
將「唯是心」的「唯」字解釋為他要遮遣有其他的作者。
【今為解釋此經義故。】
才會連結下面根本頌的文。後面月稱論師《入中論》的根本頌就是為了要解釋上面所
引的《楞伽經》的這段經文──
【頌曰「各如彼彼諸論中,外道說數取趣等,佛見彼等非作者,說作世者唯是心」】
「各如彼彼諸論中」這當中的「彼彼」是外道各自所增益、杜撰的論典中。在這些諸
論當中,「外道說數取趣等」,外道說到:數取趣(常我)等,包含續流、蘊、緣、塵、
共主、大自在天,「等」就包含在其中,唯世間的作者,這是在外道各自的論典當中所陳
述的。
但是,「佛見彼等非作者」。藏文中是指:佛不見彼等為作者。實際上在解釋的時候
,應該如同中文的翻譯,即佛不僅不見彼等為作者,而且佛還見彼等非作者。意即佛看見
這些都不是真正世間的作者,唯一的作者是什麼呢?所以,「說作世者唯是心」,即唯有
心才是世間的作者。
「說作世者唯是心」,佛說世間的作者就只是心,心指的是業。雖然業它是思心所,
但是,因為它也跟心王相應、相繫屬,所以,當講唯是心的時候,完全都含攝在裡面。也
就是這個世間可以分為情世間、器世間。情、器世間的造作者,都是依靠業才會產生的,
所以,才說:唯有業是情、器世間的作者。
後面解釋說到:
【各如外道自宗彼彼論中(他們各自的教典),說補特伽羅等以為作者(就是常我等
是作者)。「等」取相續及蘊等(「等」字就包含續流、蘊等等)。佛見彼等皆非作者,
故說世間作者唯是自心。頌言「外道」,意取多分,以內道佛弟子亦假立補特伽羅及相續
等為作者故。】
「頌言『外道』」就是在前面的根本頌第二句說到「外道說」,有提到「外道」。而
實際上這樣的說法來講,其實不只外道這麼說。
既然不只外道這麼說,為什麼要特別指明「外道說」呢?「意取多分」,意思就是說
:這種說法大部分還是以外道居多,所以,才特別說到:「外道說」。不然,內道佛弟子
也有這麼說。
所以,後文說到:「以內道佛弟子亦假立補特伽羅及相續等為作者故」。內道佛弟子
當中有一些支分宗義的見解當中,也有提到會說:補特伽羅或是蘊的續流為世間的作者,
但是,這是假立。也就是會假立補特伽羅或蘊的續流為世間的造作者,所以,才會說:「
內佛道弟子某一些也這麼說」。
但是,內佛道弟子絕大多數都是說到:業是情、器世間的作者。所以,這一點來說,
不管是小乘宗義,或是大乘宗義,可以說是共許的說法。就像在《俱舍論》的第四品當中
一開始開頭的第一句就說到:「情、器世間唯業所生。」;
中觀宗的教典也是這麼說,就是:業會產生情世間、器世間。所以,就可以知道佛教
內部宗義大多的共許都還是指業。所以,世間的作者是心(業),這主要是佛教內部宗義
的承許。
或者另外的解釋──【或凡計補特伽羅等為作者者,即非內道佛弟子數,如同外道】
或者另外的解釋,他認為:只要承許補特伽羅為作者,或剛提到蘊的續流為作者,這
個就是非內道佛弟子數。其實真正解釋來說:他有可能已經成為內道佛弟子,可是,他的
見解如同外道。
所以,如果詳細地分辨的話,應該這麼說,而不是全然不是內道的佛弟子。他是內道
的佛弟子,但是,他的見解如同外道。所以,說到「或凡計補特伽羅等為作者」,表示這
時候他的見解就是外道的見解,所以,接著說到「即非內道佛弟子數」,是指他的見解非
內道佛弟子數,因為他的見解如同外道,有這樣的見解──
【不能無倒通達佛經之義,】
如果有這樣的見解,他就沒有辦法正確的通達佛經之義。
【故「外道」言能遍一切也。】
他就認為當在根本頌提到:「外道說」的時候,是周遍的內涵,不是「大多」,而是
周遍。也就是說:只要有外道的見解,所以,是就外道的見解來說周遍。
【《寶鬘論》亦云:「凡說人蘊者,世間數論師,鵂鶹徒無衣,問彼離有無。故知唯佛教
,宣說甘露法,離有無甚深,是正法殊勝。」】
《寶鬘論》亦云:「凡說人、蘊者(實有的補特伽羅或實有的蘊),為世間的作者,
這樣的說法來講,就是數論師(數論派)有這樣的承許,鵂鶹(勝論派的另外名稱)徒無
衣(裸形派。數論派、勝論派及裸形派的承許),問彼離有無(假設問他們是否有如同他
們所說的,這是有?還是沒有?當然是沒有!是他們自己杜撰或增益的)。故知唯佛教,
宣說甘露法,離有無甚深,是正法殊勝(唯有佛所說的才是正確的)。」
在後面會解釋前面這一段的內容。在外道當中有數論外道、勝論外道、裸形外道。如
果問他們:他們所承許的補特伽羅實有,或蘊實有,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世間的作者,所以
,他們就認為:補特伽羅或蘊是實有。
「問彼離有無」就是說:它或有或無?「有」是指自性有;「無」就是名言無。能否
遠離自性有、名言無相關的諍論,對他們提出來的話,他們是沒有辦法好好回答的。
唯有佛所說的「故知唯佛教,宣說甘露法,離有無甚深」,佛教來說才能夠妥善的來
解釋。因此,他(佛)可以離有無。也就是佛的說法才能夠離自性有,同時也離名言無。
「有」是自性有(常邊);「無」是名言無(斷邊)。遠離了自性有就是無自性(遠
離常邊)。但是,遠離名言無,就是名言有(遠離斷邊),因此,它可以離有、無二邊,
這樣的甚深中觀道來說,「是正法殊勝」,唯有佛所說的才是最殊勝的。
在後面解釋到:
【此說,凡說補特伽羅與諸蘊為實物者(實有),雖似宣說雙離有無二邊之義,應當問彼
(這時候,如果對他諍難,問到:為什麼他可以遠離有、無二邊呢?),彼必不能解說其
義(外道是沒有辦法回答的)。是故當知永離有無二邊之教義,唯是正法差別,是為他宗
所無之勝法。】
內道來講,可以遠離有無二邊──自性有(常邊)、名言無(斷邊)。因此,是殊勝
的正法。
【由此生死無始故,諸惡分別何所不有、何不當有。】
──這一段是《入中論自釋》當中有提到的。
「由此生死無始故」,就是說:我們過去無始生死以來,「諸惡分別何所不有、何不
當有」。我們的惡分別累積地相當的多。
所以,說到「何所不有」是指“過去”怎麼會沒有呢?「諸惡分別何所不有?」就如
同上述所提到的這些承許──補特伽羅實有、蘊實有,並且實有的補特伽羅和蘊作為世間
的作者,這種的惡分別、這樣的見解,過去無始以來怎麼會沒有呢?
「何不當有」是指未來怎麼會不產生呢?所以,何所不有是結合到過去;何不當有是
未來。因此,是說:無始以來過去怎麼會沒有?如果無始以來過去就有這樣的惡分別,“
未來”怎麼不會產生呢?即「何不當有」。
【即現在世,白淨斷等,亦計實有蘊等而為作者。】
即現在世(這裡結合到“現在”),也就是:就算是在現在,有些修白淨斷等(有很
多不同的解釋,主要是在《入中論自釋》當中提到:白淨斷者是指修靜慮者、修禪定者。
因為一般來說斷除者是指禪定者的另外一個名稱。所以,白淨斷者就是修靜慮者),他雖
然努力地在修持靜慮,可是他的見解並沒有如同佛所說的在改變。所以,他的見解還是有
外道的一些見解,譬如承許有所謂的實有的蘊來作為世間的作者。
所以,說到「亦計(也承許)實有蘊等而為作者」,就算是在內道當中,就是「現在
(當時,講這部論的時候)」有一些修靜慮者,他的見解來講,還是如同外道一般,承許
有實有的蘊作為世間的作者。
後面就是要針對於前面有提到有所謂的「白淨斷者」,要作解釋──
【有本作「白淨乞等」,《疏》中譯作「苾芻白淨等」,釋彼義,謂諸露形苾芻。】
有一些釋論,在《入中論自釋》裡面提到的:「白淨斷者」,他解釋為「白淨乞者」
。「《疏》中譯作『苾芻白淨等』」,所以,「白淨乞者」來說,在某一些的解釋「乞者
」是指比丘,所以,應該是指「比丘白淨」。
「釋彼義,謂諸露形苾芻」此處的比丘不是在講內道。也就是在解釋時所說的「比丘
白淨」的「白淨」是指他完全沒有穿衣服,所以,是裸形比丘。「露形苾芻」即裸形比丘
。就解釋到裸形外道(即耆那教)的說法。
但是,宗大師在解釋時,認為不應該如此。所以,下面說到:
【然「斷」是靜慮之名(「斷者」是指修靜慮者。所以,「斷」是靜慮的名稱),故是內
道說諸蘊實有為作者之一派,名白淨靜慮者也。】
「斷」是修靜慮的意思。因此,應該是說:在內道當中,有一派宣說:諸蘊實有,就
是有實有的蘊來作為世間的作者,這一派稱為「白淨靜慮者」。也就是在《入中論自釋》
裡面所提到的「白淨斷者」。
為什麼要解釋為內道?因為在前面有提到:某一些內道的弟子來說,雖然他已經入內
道弟子數,但是,見解如同外道。這是哪一派呢?就是「白淨斷者」的這一派。這樣的解
釋才符合前文的意趣。
從見解的內、外差別,和大、小差別的分類,非常明確的說法來講,就是:內(內道
)、外(外道)的差別是以許補特伽羅有我,及許補特伽羅無我,來作為見解上內、外的
差別;大、小乘的見解上的差別,就是由許法我或法無我,來作為大、小乘見解上的差別。
意思就是說:假設見解承許補特伽羅有我的話,這個見解是外道的見解;假設見解是
承許補特伽羅無我的話,那麼,就可以作為內道的見解。
在內道見解當中,又再來區分有所謂的大、小乘的見解。也就是說:假設見解是承許
法有我的見解,那麼,這就是內道的見解當中屬於小乘的見解;假設在承許人無我見解的
基礎上,並且承許法無我的見解,這就是內道當中屬於大乘的見解。
所以,小乘的見解來說,雖然承許補特伽羅無我,但不承許法無我。他雖然承許補特
伽羅無我,但不承許法無我,是因為他承許法有我,因此,他是屬於內道當中小乘的見解。
我們現在從見解來分,譬如大、小乘的差別,這是就宗義的角度來講,入大乘、小乘
宗義者的差別,而不是入大乘、或小乘道者的角度來分。因為我們是由執持見解的差異,
而來區分大、小乘宗義者的差別。
剛剛是從見解品來分大、小乘和內、外。這裡從行持品來分內、外,就是:是否對三
寶生起皈依?由對三寶生起皈依,所以,是內道;沒有對三寶生起皈依,而對他們各自所
承許的神產生了皈依是外道。
真正在判斷是否是佛弟子時,主要是以見解,還是行持來分呢?主要是以行持來分。
也就是說:只要他有對三寶生起皈依,他就是佛弟子;因此,雖然他是外道的見解,但不
會因此就排除說:他不是佛弟子。因為最主要還是他對於三寶有皈依,就可以稱為佛弟子。
可能在很多時候,譬如像現在,也有一些他對於三寶有信心,並且也有皈依佛門,但
是,他的見解還是外道的見解,因為他並沒有學習知識。也就是說他的見解還沒有成為佛
法宗義的見解,這樣的人是不是佛弟子?他還是佛弟子!雖然他的見解還沒有成為佛法的
見解。
就像在宗義裡面,縱使是毗婆沙宗,他已經是內佛道的弟子,可是在他的見解當中,
有一些毗婆沙宗的宗義裡面是承許補特伽羅有我,就像我們在這裡是指蘊實有,但是,他
們承許補特伽羅實有、補特伽羅有我,這樣的見解,也是存在的。除此以外,佛在經典也
有說到:所謂的《有我經》。在那一部經典裡面就有承許補特伽羅有我。這一點在後面應
該也會說到。
雖然有這樣的見解,可是,他還是佛弟子。為什麼呢?因為就行持來說,他對三寶是
有皈依的。
就像在毗婆沙宗當中有所謂的犢子部。一般在說:補特伽羅無我的時候,可以有補特
伽羅常一自主空,以及補特伽羅獨立實體空,這兩類的說法。犢子部他只有承許補特伽羅
常一自主空,這是屬於比較粗的承許。但是,他承許補特伽羅獨立實體有,因此,他算是
承許有我的,因為在其他的宗義,除了犢子部以外,不管是中觀宗、唯識宗都遮止補特伽
羅獨立實體有的見解。所以,對於這一類的行者,也就是承許補特伽羅獨立實體有的這類
內佛教徒的行者,佛就會宣說有我。
後面第三個科判(未三)「成立唯字表心為主.....」,這個我們下次上課再說。
這裡面主要的內容就是說:因為《十地經》說到三界唯心,這不是一般的補特伽羅所
說的,這是佛所說的,所以,我們就要重視,並且要去理解說:佛衪所說的三界唯心是什
麼意思呢?可以將他分為:(1)遮遣一個內涵;(2)成立有二個內涵。
(1)遮遣就是要遮離心的作者。當說「三界唯心」的時候,就是要遮有所謂的離心
的作者。也就是除了心以外,還有其他的作者,這是不對的!(2)成立的有二個,其中
一個就①心才是世間的作者。第②個要成立的就是:在補特伽羅相續中有所謂的心和色二
者,這二者當中,是心作為主要的。所以,以心為主要,而作為世間的作者。這是第二個
要成立的。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卷九終
>>>>>
註:因為板規一天最多只能轉貼兩篇文章,且至少其中一篇要有心得,心得已加註在前一
篇。今日已稿齊,<廣論止>系列文待明天再續貼。
又,十二緣起支的識、名色、六入、觸、受等,是專有名詞,格西說過可加上"支"字
,作為專有名詞的區別,例如:識支、名色支、六入支、觸支、受支,如本文提到的識,
是指識支,比較不會混淆,因為聖者如佛也有心識、佛也有第六意知,但佛沒有識支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