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慈心如何培育?

作者: ykkdc (ykk)   2021-11-27 21:40:20
※ 引述《icteric (小比菲特)》之銘言:
: 對治嗔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慈心
(避免引言過多,以下恕略)
佛教常說所緣相同、行相相違的修行,慈心、瞋心就是一例。慈心是想給予對方安樂
,瞋心是想傷害對方,所以是所緣相同、行相相違。
比如內心緣某位有情,內心想要給予安樂,希望對方獲得安樂,這是慈心的行相。
瞋心同樣緣某位有情,卻不希望對方獲得安樂,甚至獲得傷害,這是瞋心的行相。
所以說慈心能夠對治瞋心,因為慈心跟瞋心的行相是相違的。如果緣一位有情產生瞋
心,內心無法獲得安樂,其實第一個傷害的就是自己,因為自己已經無法獲得安樂。
如果緣某位有情產生瞋心,我們又知道慈心是瞋心的相違品,可以對治瞋心,那麼如
何生起慈心、培養慈心?以下提供思惟參考。
首先,如果我們沒有對有情產生親近感,是沒有辦法生起慈心的。這裡說的親近感並
不是說貪愛,這裡說的親近感至少不要太排斥。
比如可以思惟說,我是人,對方也是人,我想離苦得樂,對方也想離苦得樂,所以我
們有基本相同的面向,不要只把焦點擺在自己,看看對方也有跟自己相同的地方,我們都
要離苦得樂,如此可以產生親近感、尊重感,減少排斥感,進而減少瞋心,進而以親近感
的基礎生起慈心。
除此之外,也可以思惟有情具恩,比如一般我們也常說抱持感恩的心,佛法說的有情
具恩,就更加深廣。也可以思惟對方具有的優點,不是只專注在缺失上,或從現況的不足
處,思惟改善之道,是否能夠提升自己幫助自他。
另外像是《入菩薩行論》提到,將行為與行為者分開來看,我們可以對不當的行為表
達譴責,但是對這個行為者心懷慈悲,因為他會有傷害的行為也是受煩惱的控制,如同醫
生醫治病人,並不會對病人產生瞋恨。
再者佛教說到業果的道理,想想業因果的道理,如是作如是受。由思惟業果的道理,
也能思惟到空性的道理。今天為什麼遭受惡業,過去因為缺乏空性的智慧,因為我執的無
明愚癡造作惡業,今日遭受苦果。由思惟空性的道理,進一步也能生起懺悔,遮止再造惡
業、惡因的增益,避免再陷入同樣困境。又能夠寬恕體諒他人的無知,也是培養慈心的方
法。
以上提供幾點思惟,至於生起慈心的禪定,另外要配合禪定的教授。如四無量心說:
願我及諸有情具樂及樂因,願我及諸有情離苦及苦因。願一切有情永離苦處,慈心增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