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界法師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16 下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1-09-11 00:08:15
  【94】十六觀之十四——上品生觀之上品下生
  壬三、上品下生觀
  標名
  上品下生者。
  正示:
  正明生因
  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
  基本上,上品生的行者,他的大乘善根都很強,就像善導大師說的:都是大乘的凡夫
。那麼他能夠相信善惡的因果,而且對大乘佛法也有基本的信心,決不譭謗,但發無上道
心,就是發了無上菩提心,以此功德,回向發願求生極樂國,有這種往生的願力。
  所感聖緣
  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
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贊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
  這個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跟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諸菩薩,手持金蓮華,化作
五百佛,前來迎接此人。前面上品中生一千尊化佛,所以這個菩薩的資糧力、福德力、智
慧力,相對來說,跟上品中生又差一些。這五百尊化佛,同時伸手接引他,都讚歎他說:
法子啊!你現在身口意清淨了,而且又發無上道心,所以我來迎接你!
  我們看上品下生他的因地──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上品中生雖然不
能廣泛的修習大乘經典,但是他善解義趣,於第一義諦心不驚動,可見得上品中生的理觀
─我空、法空的真如觀很強。但是上品下生,主要靠事相,理觀薄弱,事修強,就是修學
事相波羅蜜這一類功德。
  舍報往生
  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
  華開遲疾
  一日一夜,蓮華乃開。
  行者臨終的時候,見到西方三聖與化佛現前來迎接,他就自覺自身坐在金蓮華上,坐
好以後,華就合起來,追隨彌陀世尊之後,即往生極樂世界七寶池中;經過了一日一夜,
蓮華才開。
  華開得益
  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于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
眾音聲,皆演妙法。
  這個行者,在極樂世界須經七天,才能見到阿彌陀佛。雖見佛身,但對於佛身的八萬
四千相好,並不能夠很清楚的看見,一直要到三七日之後,才能夠清楚分明的看到阿彌陀
佛的相好光明,而且聽聞有情、無情皆來演說妙法,這是須經過三七日後,才能見佛聞法

  他方得益
  遊歷十方,供養諸佛;于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總結
  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行者開始聽聞佛法之後,證到什麼果位並沒有講,當然他的果報體有五種神通,便能
自在遊歷十方世界、供養十方諸佛;于十方諸佛前,聽聞大乘的妙法,經過三小劫的時間
,得百法明門。百法明門就是把一切的百法──無量的法門,會歸到明─我空、法空的真
理,叫做明。換言之,他能夠從假入空,把一切百法的假相,會歸到法空、我空的真理而
成就初地歡喜地,是名上品下生。總結前面這三個,叫做上輩往生。
  我們可以從經文來瞭解,能不能往生,跟你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有直接關係
。至於往生之後,什麼時候見佛?什麼時候華開?華開以後成就什麼果位?那就靠你的資糧
力了,也就是你在娑婆世界栽培的福德、智慧,兩種資糧的情況。
  關於品位的差別,我們依古德的批註,可以歸納成三種:
  第一個、臨終接引的景象不同。好比臨終的時候,從你所看到的蓮華座,大概就知道
是什麼品位──上品上生當然是金剛台,然後是紫金台、金蓮華等等,蓮華的高下有一些
差別。
  第二個、到了極樂世界,華開的時間不同。什麼時候才華開?有的是完全沒有合起來
直接到極樂世界、有的是經宿、有的是經一日一夜;品位不同的往生者,其所乘蓮華開花
的時間有早晚之差異。
  第三個、悟道的時間有不同。華開之後,見到阿彌陀佛為你說法,什麼時候成就無生
法忍、甚至於中品的是先成就阿羅漢果,這跟你宿世所栽培的善根,的確有關係。我們看
上品上生和上品中生的人,理觀都比較強,對道理的體驗很深刻、透徹。上品下生的就比
較偏事修,願力強─但發無上道心,雖然理觀弱,但是他的願力強,當然也因為具足大乘
善根,所以才能入上品。那麼中品生以下,大乘善根就更薄弱了。所以悟道有遲緩與迅速
的不同。
  【95】佛菩薩能夠幫我們把生死業障都消掉嗎?
  上課提問:
  問:上一堂課我們談到: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和尚開示淨除業障不同於
消災免難,一心稱名皆得解脫,即可消災免難,淨除業障不只於身口惡業,還需要意業的
觀想,所謂三密相應,請和尚開示:
  答:關於這段文,我們再解釋一下,我們看看講義的26頁,講到觀世音菩薩觀的身像
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不論是觀白衣觀音、滴水觀音、乃至於千手觀音,經常作這個觀,有
什麼好處呢?不遇諸禍,淨除業障。
  所謂不遇諸禍,是說你本來有些災難,因為你跟觀世音菩薩感應道交──結果逢凶化
吉,這個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淨除業障,我提到說還包括心靈的覺悟──你要有懺悔心!
  雖然我們現在修他力法門─本尊相應法,但也要先分清楚,只要跟福德力有關的,比
方說消除災障、增長福報,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都可以幫你。但是跟善根有關的,比方
說智慧的覺悟、煩惱罪業的消除,這個就不是單方面能做的。
  什麼叫業障?業障是你心中有妄想才有業障,他幫你消業障,意思就是他幫你消除妄
想,那怎麼可能呢?你要打妄想,誰也攔不住你!所以消除一時的災障有可能,但是要把你
的生死業障都消掉,不可能。除非你自己產生慚愧心、發願永不再造作,內因外緣──你
自己覺悟的心、再跟本尊功德的相應,那真實可以消業障!
  其實,即便是本尊相應法,有些功德也是要靠你自己去準備的。阿彌陀佛能給你一些
快樂、安樂,可以啊,但是你要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從業障中解脫出來、從報障生老病死
中解脫出來,那就不簡單!你自身的善根發心、你自己的覺悟,才有辦法。
  【96】我不觀想也沒有誦經,只有念佛,結果是什麼?
  問:請教和尚,學習十六觀經修法是修止或修觀?與持名念佛的止觀,此是所緣境不
同嗎?
  答:一般的持名念佛它是止,沒有觀,因為持名念佛的所觀境是音聲──心於所緣專
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所以念佛的時候是聽佛號的聲音,心中不能有分別心,它沒
有觀──心於所緣無分別住。但是本經它是觀想念佛,它要想像、要動名言分別,像落日
觀、水觀、琉璃地、寶樹、樓閣、蓮華等等,必須要觀想。一般來說,我們以持名為主,
但是觀想可以幫助我們對佛號的功德,生起皈依心。
  問:修淨土宗的人,觀想是很重要,但不好觀。看到很多往生極樂世界老菩薩,他們
都只知道念佛,相信他們並沒有修觀,所以要往生極樂世界一定要修觀想嗎?請師父慈悲
開示。
  答:的確不好觀!如果你修觀修不來,那你誦經也可以。因為誦經本身也是一種隨文
入觀,誦《阿彌陀經》、《觀經》、《無量壽經》都可以。如果你沒有觀想也沒有誦經,
只有念佛,可能會有問題。因為你對極樂世界太生疏了,這句佛號代表什麼,你能夠做功
德的聯想嗎?當你念這句佛號的時候,你能夠馬上想到極樂世界安樂、解脫功德嗎?如果你
完全不熏習淨土的景象,那你在娑婆世界塵勞的境界中,一句佛號,你真的可以攝心嗎?
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願力,蕅益大師判做是智慧門。他說一個人願意求生淨土,是一種
智慧的抉擇,不是只有持名而已,持名念佛跟願力不太一樣,因為:智慧門一定要從聞、
思而來!
  當然,你也可能聽到某個善知識說極樂世界很殊勝、勸你應該往生,那麼你從一種模
糊的認知當中,也可能生起一部分的仰信,但是這種信心如果沒有建立在勝解的基礎上,
這個信心可能會有問題。
  所以我常常說:你想要往生,跟你一定要往生,是兩碼事!你偶爾聽聞人家講極樂世
界不錯、你也感覺娑婆世界很苦,這你不用看經典,因為日常生活就是一部經典,可以讓
你厭離娑婆。但是欣求極樂你不一定有因緣,因為極樂世界沒有人去過,如果你不看淨土
的經典、不熏習,你可能會厭離娑婆,但是你不見得欣求極樂!我們不可能對一個生疏的
東西而產生欣求,不合理!
  一個願望的生起,來自於背後的勝解,有勝解力才有堅定力!
  為什麼菩薩在修行的時候,遇到逆境的刺激,能夠堅持下去,因為他對佛菩薩功德產
生勝解力,他有願力的支持。所以你常常不熏習極樂世界的功德,很容易退轉,你那個佛
號念起來力量就薄弱了,然後再有煩惱妄想干擾你,可能對佛號的專注力、意志力就相對
薄弱了。
  熏習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很重要,每天都要熏習啊!
  我們沒有人看過極樂世界!我們也不可能憑空去想像極樂世界,不可能,這個是要有
傳承的!所以必須靠經典的開示─修觀或誦經,而且每一次修觀或誦經,你對極樂世界的
莊嚴更清楚,往生的願力也就更加強,這叫淨法熏習─藉假修真,那麼總有一天這個假相
就變成真實的功德了,是這樣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