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中國的數學天才柳智宇出家為僧9年終於還

作者: loby1234 (天策四象)   2021-08-01 14:59:15
柳智宇是中國少見的數學天才,當年獲得了麻省理工的保送資格及全額獎學金的時候,他卻決定出家為僧,據聞他從小體弱,經常在家閱讀大量書籍,有科學、物理,甚至文學書等等,從小就在思考自己生存的價值,後來在中國龍泉寺出家,只是後來龍泉寺住持被爆出強辱女信徒醜聞,加上有傳言主持盜用他的著作,以致讓他心灰意冷,於是最近還俗了,有關他的報導如下:
人生啊,是這樣不可預測,沒有永恆的痛苦,沒有永恆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時是那麼平展,有時又是那麼曲折。——路遙
中國少見的數學天才,代表國家隊參加國際數學競賽,數次斬獲金牌。這位傳奇的少年被保送進了北大數學學院,大學期間更是聲名遠揚。當他獲得了麻省理工的保送資格,還申請到了全額獎學金的時候,出乎意料的是他又放棄了決定出家為僧。過了九年,他終於決定還俗了。
柳智宇出生在湖北武漢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是物理老師,母親是工程師。或許是遺傳,或許是從小家庭學習氛圍的影響,柳智宇在學習上很優秀,尤其是數學更是十分突出,從小到大的考試基本都是第一名。
柳智宇的老師對柳智宇在數學上的天賦十分珍惜,推薦他參加各種數學比賽,還讓他去培訓班更加系統地學習數學。柳智宇的數學天賦也因此得到充分挖掘。
在2005年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迴圈賽上,柳智宇以滿分為中國隊摘得一枚金牌。通過媒體的宣傳,一時間柳智宇成為風雲人物,大家紛紛稱他為數學天才。後一年,他入選國家集訓隊,代表國家隊在國際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又獲得金牌。高三的時候,柳智宇拿到北大數學學院的保送資格,前途一片光明。
柳智宇在數學上得天獨厚的天賦令他的同學敬佩不已,也令教過他的老師記憶深刻。
柳智宇的高中學弟評價他說,“他是我高中的學長,我們學校的同學都聽過他的故事。他在數學上真是一個天才,數學奧林匹克比賽那麼難,他卻能以滿分獲得金牌!”
後來柳智宇的大學同學也說了一些展現他數學天賦的細節。在數學集訓隊的時候,柳智宇的視力不是很好,他的同學就幫他讀題,但是基本上同學講題目讀完,他就知道題目的解法了。為了照顧同學的心情,他還故意等一會兒才說出答案。
柳智宇的高中老師對他的天賦驚歎不已,表示柳智宇在數學上的天賦,腦筋的靈活程度,是他教了一輩子書遇到的第一個人。多年以後,他高中的數學老師依舊對他讚不絕口。由此可見,柳智宇確實是一個數學奇才。
柳智宇數學天賦卓越,性格內向溫和。數學上的成績帶給他無數的榮譽,也帶給他很多壓力。天才總是孤獨的。在父母、老師眼裡,他很聰明也懂事,所以對他充滿期望。他不能有一次失敗,不能辜負他們的期望,儘管有能力,但是心理上的壓力令他疲憊。而在同齡人的眼裡,他是數學天才,是大神,他們敬佩他,但也對他敬而遠之。
內向溫和的性格也讓柳智宇敏感多思。他常常思考人生的意義,疑惑自己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為此他還向初中的語文老師求助,希望遠離冷漠、孤獨、傷害,渴望得到善良、仁慈、忠誠和智慧。
聰明的人更加懂得自我約束,柳智宇對自我的學習和道德要求非常高。他從來都是個善良,樂於助人,甘於奉獻的人,但是漸漸地,他發現自己把一些時間花在計較利益得失上面。
柳智宇喜歡數學,覺得數學充滿智慧和奧祕,在數學的世界裡面沒有凡俗瑣碎的得失譭譽。但是為了奧數比賽,他被老師、家長要做繁重的習題訓練,他覺得自己並不需要金牌,需要金牌的是老師、家長、學校。這些讓學習數學變得功利,也讓柳智宇覺得壓抑。
進入北京大學以後,面對各種壓力,讓柳智宇向宗教尋求幫助。他參加了北大的“耕讀社”,堅持吃素,研修佛法。他頻繁參加法會,去寺廟裡去做義工,拜訪各地高僧,尋求心理上的解脫。切身感受著佛學的洗禮,柳智宇的內心終於得到平靜,他慢慢找到了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求。
柳智宇說,接觸了佛學之後,他心態變得平穩,不再計較得失,沒有了以前的焦慮與痛苦。這樣的生活狀態,是他真正追求的。
北京大學畢業後,柳智宇本可以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留學,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放棄出國留學選擇在北京的龍泉寺出家。家人和朋友都感到十分震驚,也沒有想到此後他在那裡一呆就是九年。
在龍泉寺這座古老的寺廟裡,柳智宇和所有在那裡的出家人一樣,身著簡單的布衣,吃著簡單的齋飯,過著嚴守戒律的苦行生活。儘管生活清苦,但是那裡遠離世人的喧囂和紅塵的紛擾,柳智宇感到平靜和安寧。
後來柳智宇表示,學數學救不了世人,世俗太亂了。這也是他放棄數學的原因。在禮佛期間,柳智宇接觸了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也是一種自我探索。
9年後他順利考取了三級心理諮詢師執照以後,他終於決定還俗,下山為世人做心理諮詢,普渡世人。他打算按照這些年自己對於佛道的理解與領悟,開設了一道佛繫心理諮詢課程,為世人答疑解惑,遠離憂擾。
柳智宇擁有卓越的數學天賦,可是最終放棄數學,選擇出家遁入空門。我們尊重他的選擇,卻也為此感到十分遺憾。其實這樣從小身懷天賦的數學天才中國從來都不缺,可是很多這樣的天才在最後或泯然眾人,或太過功利走錯了道,或像柳智宇一樣找不到數學的意義就此放棄。
就柳智宇的家庭教育環境來看,父母都是高階知識分子,對兒子的教育十分嚴格。柳智宇的父親是一位高階物理老師,教出過優秀的學生,對自己的兒子的期望就更高。在中學階段,柳智宇週末都被要求在家看書,幾乎沒有節假日。高中以後,為了他能將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母親將生活後勤全包,後來還校外租房陪讀。
柳智宇入選奧數國家隊,在國際比賽上獲得金獎,最後保送北大,他父母對他的付出和嚴格培養似乎得到了回報。但是人生很長,儘管柳智宇數學上十分突出,可是心理上承受著煎熬。他在數學上找不到快樂,也找不到人生的意義,最後只能通過學習佛學自我解救。
中國的家庭教育太過注重卷面上的成績,把成績看得太重要了,往往忽視一個孩子長大成人需要心理上的關注。身心健康,未來之路才能走得更長,某些程度上來講,是中國的家庭教育把數學天才們教育成了廢材。
出處:https://www.nanmuxuan.com/zh-tw/classic/hhkyexnjuqt.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