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213(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20-11-26 00:16:48
一、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所行慈愍行者,願求己之所行,能如世尊之慈愍行也」,這個世尊是指阿彌陀佛。
「世尊以無緣大慈,哀愍眾生」,無緣,我們今天講無條件,無分別、無執著、無條件。
世尊知道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哀愍眾生,眾生走錯路,一念不覺就跟著它去了。
我們這一念不覺,底下的念頭全是不覺,帶動了完全不覺;諸佛菩薩一念不覺,他下一念
是覺。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裡面一個不覺,再一個他覺了。我們的麻煩就是這一念不
覺,跳出來後面一個他也不覺,引起一連串的不覺,這就是麻煩。
  不但那個不覺是假的,那個波動也是假的。自性本無動搖,現象沒有,自性沒有,真
心裡頭沒有,動搖就是妄心。他妄心才動,馬上就沒有了;換句話說,連那個一動也不可
得。古人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問題要覺,不能不覺,不覺就墮落了,覺就提升。
時時刻刻要知道,那是幻相,那不是真的。為什麼這麼多人放不下?他把它當真了,虧就
吃在這裡。念頭一動他就有個我,這很麻煩,這就是六道凡夫,我執沒斷,身見沒破。
二、淨宗信願持名達到登峰造極,一切眾生普度,真的是悉登彼岸
  所以佛法修行,第一個破身見,見煩惱五大類,第一個就是身見。這個身就是色受想
行識五蘊結合的。我們身上取下一個細胞,那個細胞也是五蘊,大小一樣,沒有兩樣。佛
經上講極微色,極微之微,裡頭還是五蘊具足,色受想行識。這個東西組成我們一個身,
這身相全是假的。把虛妄統統放下,真的就現前。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把這個東西放下
了,完全是真的,沒有一樣不是真的。
  所以他能興起無緣大慈,哀愍眾生,「等同一子」,愛一切眾生就像愛獨生子。「拯
濟負荷,悉登彼岸」,拯濟,這是幫助、引導他破迷開悟,給予他智慧、快樂。拯濟負荷
,淨宗信願持名達到登峰造極,一切眾生普度,真的是悉登彼岸。現前社會哪一個人不迷
惑顛倒?迷在七情五欲裡頭。六塵境界色聲香味觸法,順意起貪念、歡喜,不合意討厭它
,這叫造業。怎樣去拯濟荷負把他救出來,救出來之後,悉登彼岸,就是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菩薩們天天幹這個事情,沒起心動念就把事情做得這麼圓滿,起心動念就做
不到,起心動念是凡夫,不起心、不動念才有這個本事、智慧、福報。所以願要大,跟佛
一樣,願度一切眾生。一生念佛求生淨土,就是為了這樁事情。所以求佛的智慧、慈悲,
「智悲並運,圓契菩提」,圓是圓滿,契是契合,菩提是覺悟,覺悟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
是一體,才有同體的大悲心、大慈心幫助眾生離苦得樂。智、悲,「如鳥之雙翼,缺一不
可」。有智沒有慈悲心,不肯度化眾生;有慈悲心沒有智,想度眾生,能力做不到。
三、佛弟子要學佛的精神、苦行、認真教化,身做樣子教人
  有這麼一個大願,「如佛無礙智,所行慈愍行」,下面經文是四句偈:
  【常作天人師。得為三界雄。說法師子吼。廣度諸有情。】
  來佛寺海賢老和尚,『天人師』、『三界雄』、『說法師子吼,廣度諸有情』,他真
做到了。無論你在不在位,在位是佛、菩薩、阿羅漢,不在位沒有這個地位,也能教化一
方。海賢老和尚廟裡就二、三個人,他在那裡教化一方,方圓一二百里鄉下人都認識他。
他常常救濟,種糧食很多,每一家去布施。他布施人總是勸人念佛,勸人念佛就是弘法,
就是「說法師子吼」。對人那麼好,那麼老實真誠,人家感動聽他的教誨,就是天人師。
  佛弟子要學佛的精神、苦行、認真教化,認真教化是身行言教,身做樣子教人。海賢
老和尚見任何人是滿面笑容,非常謙虛、隨和,人人都喜歡跟他接近,身行。把仁義禮智
信、五戒、十善、三福、六和做出來給人看,這就是天人師,這真正三界雄。說法,人家
一見到他,馬上想起「南無阿彌陀佛」,妙!
  「常作天人師」。天人師是佛的十號之一。淨業三福第一句「孝養父母」,第二句「
奉事師長」,學佛的根就在這兩句,成佛才是圓滿的孝敬。孝跟敬是根本,老師對父母尊
敬,父母對老師尊敬,小孩看到了,就學會了。教育一定是身教擺在前面,沒有身教光有
言教,小孩不聽,說你欺騙他的。
  「得為三界雄」,三界雄也是佛的德稱。《法華經.方便品》說:「世雄不可量。」
這都是對老師的稱讚。老師是三界的導師,雄是英雄,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一般人
都搞世間名聞利養去了,釋迦牟尼佛捨棄王位,教化眾生。「《淨影疏》云:世雄,佛之
異名。佛斷盡一切煩惱,故為三界中之大雄」,斷煩惱,一般人做不到,他能做到。煩惱
是什麼?貪瞋痴慢疑,根本煩惱,煩惱的根。發作的時候,怨恨惱怒煩,七情喜怒哀樂。
這些東西常常現前,就是造業。佛弟子無論在家出家,一定要把見思煩惱斷掉。
四、佛教我們從斷五種見惑做起,尤其頭一個身見
  身見,一定要知道身是真心隨順幻相,念頭波動的幻相,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是
它存在時間,所以不可得,沒有兩個物質現象是相同的。如果每個假相都是我,那一秒鐘
有二千二百四十兆個我,講不通了。起煩惱的時候想像這句話,冷靜一下,沒有我。見惑
第二個,邊見。邊見是二邊,對立。有我就有對立,我跟人跟環境對立,對立就生煩惱。
海賢老和尚一個年輕信徒,三個月沒去看他了,他拄個枴杖,他去看這個信徒。信徒很感
動,問老和尚來幹什麼?來看看你,好久你都沒有到我那裡去了,看看你在幹什麼。
第三個見取見,第四個戒取見,合起來,我們常講的成見,主觀觀念。戒取見是因上
的主觀觀念,見取見是果上的主觀觀念,有主觀觀念,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總自以為是
,別人不如我。最後邪見,你把事情看錯了,錯看了,錯看了都叫做邪見,你誤以為是真
的,會造出很多不幸的事情,就是冤枉人。
  佛教我們從斷五種見惑做起,尤其頭一個身見,你從這裡做起。淨宗的方法微妙到極
處,就用念佛。念頭、分別才起,阿彌陀佛,就把它換掉。時間久了養成習慣,心裡只有
佛號,沒有雜念、妄想,心就清淨,清淨心就得到了。這叫真修行。
五、修因證果,為三界眾生做好榜樣
  前面講四十八願。「上言無礙智,求智慧也。自慈愍行以下,表誓願」。《會疏》說
「願是萬行之先導,慧即佛道之眼目」,要發願度眾生,有願這個動力,你就不會懈怠,
你會勇猛精進;有慧,你看得清楚,不會走錯。「願以導因行,慧以照佛道」,有慧,你
走的是佛走的路。「願慧成滿,即名如來」。願滿了慧也滿了,這就成佛了,就叫如來。
「故謂得為三界雄」,三界裡的眾生不能辦的事情你能辦,這稱為英雄。
  「蓋誓願與智慧,成佛正因也。兩俱圓滿,從因得果,故為三界之雄。」這一句做為
總結。願要非常堅定、堅強,我這一生就走這條路,一定要走成功。像海賢老和尚,他的
願就是求生淨土,這一生滿了他的願。為了給眾生做好樣子,廣度諸有情,《華嚴經》上
講,菩薩代眾生苦,為我們表演。故為三界雄,修因證果,為三界眾生做好榜樣。
==
念頭、分別才起,阿彌陀佛,就把它換掉。時間久了養成習慣,
心裡只有佛號,沒有雜念、妄想,心就清淨,清淨心就得到了。這叫真修行。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0-11-26 01:02:00
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20-11-26 10:10:00
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11-26 17:22:00
阿彌陀佛!
作者: minpanda   2020-11-26 22:36: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