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達賴尊者:什麼叫修?

作者: opiloom (Jonas)   2020-10-29 15:15:04
心得:今天在臉書看到這段影片與逐字稿,我想真的很受用。佛教的核心,無論外在的事
相如何,始終脫離不了針對內心的調伏做工夫。佛陀曾言:「自己始終是自己的救護者」
,面對人生任何的歡樂、困難,我們始終得回歸到自我去尋求空正見與菩提心的追求,如
果遠離這一切就算行佛事亦是遠離佛陀的教法。希望板上的大家都能在佛道上一起共同努
力。
https://www.facebook.com/161726813857996/posts/3684669408230368/?vh=e
什麼叫修? 1995年1月9日於印度達蘭薩拉寢宮
各位兄弟姐妹們,我非常榮幸在此為大家講法,有關心靈的快樂。
當然,我始終相信,人生最終的目標是快樂。快樂有兩種:一種主要來自身體上的舒適,
另一種基本上是來內心的想法,或是透過心理的訓練。
很明顯的,身體與心理上的舒適,這兩者間心理上的舒適較為優越,優越的意思是影響力
更大。理由是,如果我們心理平靜、快樂,即便身體上有一點不舒服,一點疼痛,我們都
可以克服。換個方式來講,如果心理不安、不舒服,即便此人擁有最好的物質生活,這個
人也不會是個快樂的人。這點非常的明確。
因此,心理的感受比生理的感受更為重要,當我們在講經歷的時候,這代表心理感受。心
受的直接因來自生理,另一個主因來自心本身,所以有兩種感受。因為心理的感受變得非
常重要,很自然的,舉個例子,(心性的改變靠的是)我們內心的訓練。身體上的舒適是
可以靠某些方式努力得來的,主要是靠金錢,我們可以要求物質設施。
再來就是心理上,心理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很自然的 …我不知道如何形容,(我們)
可能會產生好奇心或是其他問題,像是有否其他訓練的方法可以到達心理上的快樂。
一般來講,人的腦是非常聰明,不像其他的哺乳類動物。
只有我們人類,透過好幾世紀,發明某些(訓練內心的)技巧,運用這些個技巧,塑造我
們的心。其他的動物沒有辦法做到,我們通常稱為「修」。通常,「修」有兩種,一種是
觀察修,這主要是以理由的應用。另一種「修」只是 單純的讓我們的心專注在單一的境
上。不經觀察,只是針對單一的點。這兩種方法都能讓我們得到相同的結果及目標。
基本上,心的態度是非常重要且非常有影響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當我們早上起床的時候,在那個當下我們可以感受到清新及喜悅,如果我們的心情在那個
當下是愉悅的,那麼在接下來的這一天,一般來講即便會遇到些困難,但因為早上的心情
很好,因此早上的心情會延續,當天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會更為容易些。
某天當我們起床時,心情困惑,或是做了糟糕的惡夢。因此起床時帶著不愉快的心情。因
此那天即便是發生非常小的事情,馬上就爆發。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心態是非常重要的因
素。只要精神狀態保持平靜,即便是有不好的事情、不好的消息、災難發生,也不太會被
干擾。
通常很多人在這個現代化的社會或是覺得金錢和物質提升是很重要的。實際上,大家把所
有的趨勢和氣氛的中心安置在金錢和財富。透過教育可以得到財富,教育也朝向金錢方面
發展。我們一般不顧及也不照顧我們的心,太過注重於物質問題,對心的關注卻不充足,
我們忽略了做人最基礎的本質,還有對內心的忽略。
當我們講到愛、慈悲、人的情感,這些我們都無法在商店買到。無論你多有錢,你都無法
買到這些東西,無法透過教育給予。這些是透過經驗、覺知。這些感受會慢慢崛起。因此
現今某些問題,我覺得是因為缺乏意識到或無法接受人的基本價值。另一種講法是,我們
缺乏正確照顧內心的方法。
因此修變得很重要,修是種工具來去塑造我們的心。根據我的一點經驗,透過修,當然我
是佛教的僧侶,我通常形容我自己是個平凡的僧侶。因此根據我自身的經驗,當然也是透
過佛教禪修的方式。
當我年紀越來越大,某些問題事情變得很嚴重時,全心投入的責任也越來越重,我的心隨
著年紀也跟著變得越平靜,我希望不是因為身體變弱的原因,身體看起來還滿壯的。但是
憤怒、仇恨等,相較下減少了許多,結論是我的心更為平靜、快樂。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
或困難發生時,這些對我非常的有幫助。
當然我認知到這是個困難,我必須要去面對。但在此同時我的心情並沒有受到影響。我絕
對可以說這是因為修行的結果。修是非常重要的。修有好幾種不同的方法。在此我想跟你
們分享。修是可以塑造我們心的工具,改變心。
我們不應該把其視為宗教課題,如同慈悲心、寬恕他人等這些。我通常統稱這些都是人類
的好品質。很明顯地,當我們一出生的時候,我們不受任何邏輯理想所影響,從一出生起
,我們便離不開其他人的關愛,之後才會接觸宗教。所有的主流宗教帶著相同的訊息如:
慈悲、愛、寬恕、和諧、我們都是兄弟姐妹的概念,這些都是所有主流宗教一再教導我們
的。
我感覺在所有主流宗教裡,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然而這並不代表如果你接受慈悲和
寬恕的價值,就必須擁有一個宗教,也不代表如果你不再接受任何宗教信仰,就必須忽略
慈悲和寬恕等這些的價值。因此我們要能夠分辨不同點,單純的宗教性質是信仰及人類的
善良基本品質,這兩種是不同的,對於我來講,我覺得,所有主流宗教都是在提升人類的
善良基本品質,沒有其他的。
如果我們一出生就沒有這些人類的善良基本品質,如果這些都不存在,宗教則無法發揮其
效應。因此宗教是建立在人類的善良基本品質之上,然後單純的加強這些價值,然後再加
上一些哲學概念等這些訊息,為了能夠達到、加強、增加這些好的價值。
讓大家知道這是不同的領域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有宗教信仰或是沒有宗教信仰者,這些
人類的善良基本品質,只要有人,只要我們想要成為快樂的人,我們就會想要擁有一個快
樂的社會,否認這些好的價值是沒有意義的。沒有這些價值,個人、家庭、社區都無法快
樂,這是非常明顯的。
例如我自己也是,上午和下午的想法有時候是互相矛盾的,只要是人,都有這顆聰明的頭
腦,會帶來不同種想法,因此存在很多衝突矛盾,即便只有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點會有
不同的想法,因此矛盾會存在。修不一定是宗教的課題,單純訓練心也是一種修,這不是
宗教的課題。
商人、科學家、醫生、老師,各種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如果心變得更警惕、平靜、敏銳會
對不同領域的人非常有用,心是最主要的推動者,任何領域的人都需要訓練自己的心,這
非常有幫助。
止觀二修中哪個重要
============
如何訓練我們的心?如同我之前所講到的,修有兩種。解剖分析式的觀修,我覺得這是比
較有效果的,因為人的聰明智慧,我不太確定這個詞是否是正確的用詞。善擇的智慧,你
也知道,我懂的英文詞彙很少,知道的詞彙意思很有限,有時候我可能會用錯詞彙。
在人腦裡,善擇的智慧是人腦最健全的品質,以佛教的角度而言,應該是以懷疑的態度,
不輕易的接受,不要急,再實踐,然後再觀其理由,看到理由,再由實踐後的經驗產生了
覺受,之後才去接受。這才是佛教徒應有的態度,科學的途徑。運用理由是非常有必要的
,透過理由讓我們改變原有的概念。
只是簡單的專注一境的靜坐,在那個當下你可能會覺得減少了干擾,但長遠來講對我們的
心沒有什麼作用。解剖分析式的觀修,分析情況,透過理由及實踐才能產生真正的信心,
一旦有了信心,你的信仰才會變得非常堅定。即便他們說這不是這麼一回事,我已經實驗
過了,我已經對各種情況做過分析。對我而言已經非常的清楚,因此其他的解釋不會輕易
動搖我的心。
專注一境的禪修,即是:你會單純地專注在某個點上,禪修不需產生堅定的信心,如果接
收到不同的訊息,你會馬上隨著那個訊息而轉變。因此解剖分析式的觀修較為重要、有用
。這倆者中,在解剖分析式的觀修時,即便你是正在分析,你應該將內心的能量全部集中
為一,這樣一來,我們的分析力會變得更強大及深入,為此,我們需要某種程度上的專注
一境之禪修。
這兩種修中,解剖分析式的觀修,在學術界裡被廣泛地使用,如果你曾有專注一境禪修的
經驗,便可增強解剖分析式的觀修,令其品質變得更佳、更容易些。
-=====
止修
====
現在讓我們練習專注一境的心,通常最好在噪音聲較少的地方,如飛機、汽車、卡車的這
類聲音,特別是滴、滴(電動三輪車)的聲音非常容易被干擾,還有風和瀑布的聲音,無
論我們住在哪裡,我們必須運用現有的資源,達到最有效率的方法。趁著卡車司機還在睡
的時候,我們早起,這是最佳的時刻,即便身在城市之中,相對的也較少噪音,最重要的
是我們的頭腦清楚,訓練心的意思是改變我們的心,靠的是心本身,不是改變外在的意思
,頭腦必須要很清晰,沒有一點倦怠的感覺,非常得清楚,保持戒備的狀態。
如果你運用你的心,並保持這種狀態。那麼就可以有效率的做到。傍晚的時候,我們的心
會有點懷疑、倦怠感,即便你希望可以做些事情,心就像疲憊的動物,我們無法準確掌控
。因此早上是非常好的時間點。
對於初學者,首先先把心收回。 即便心是在我們的身體裡,並不是在身體之外。
但心雖然在這裡面,但總是往外探索,事與願違。心總是望外看並議論、干涉外在的事情
,從不關注心自己本身,所以我們現在要給心新的指示,至目前為止,心你們對外在的事
物檢視地非常徹底,非常好,現在是時候檢視心本身,往內看。
有時閉起雙眼會比較有幫助,有時雙眼睜開,以長遠的利益而言,雖要睜開眼睛,但也不
應刻意。更不應刻意閉上眼睛,不要在意睜眼或閉眼,不要受其影響。像是內心想著某件
事情或任何事物,在心裡觀想著,不要在乎眼睛所看到的,眼皮如何移動。忽視這些事情
,在心裡面觀想,主要的心專注在這裡面
首先,把眼識、耳識等心識收回,一開始你下定決心,在接下來的幾分鍾內,我不會讓這
些眼、耳的感官緣取外境。尤其是,即便感官緣外,也不會讓主要的這顆心緣外。內心中
,也有緣過去的記憶,以及緣未來的想法,這種必須刻意的遮止,如果可以,在沒有任何
的妄念下,慢慢的把時間拉長。這段期間裡,你可能會產生「空」朗朗、什麼都沒有的感
覺,像是在虛空之中,又像在深海之中,海面上的海浪雖在進退,但是水還是保持清澈,
類似這種。
這是一種方式檢視心的本質,既便不是很容易,但是非常值得一試。
另一種非常容易的方式,就是只閉眼,什麼都不想,只是完全的休息,這樣的修沒什麼幫
助,但你可能會產生短暫的釋放。
=======
悲心
=======
這是一種,然後另外一種層次是悲心,我想在此解釋什麼是真正的悲心,真正的悲心不只
是有很親密的感覺,前提是悲心並非建立在「這是我的好朋友」的基礎之上,這是對我有
好處的,在這個基礎之上,感覺關心、親近,這不是慈悲心,實際上這比較像是附帶條件
的愛,真正的慈悲心是建立在觀修的基礎上。
這些眾生跟我是一樣的都想要快樂,也都有克服痛苦的權利,在這個基礎上所感受到的關
心、親近感,這才是真正的慈悲,這種慈悲才可以延伸至你的敵人,從某刻角度,這個人
或是這個社區對我、我們製造麻煩,因此叫做敵人,是真正的敵人,實際上是真正的敵人
,因為對我們造成傷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我或社區而言,他們都是人類、眾生,跟
我是一樣的。他們也有同樣的權利克服痛苦,在這個基礎上,建立真正的關心的感受。這
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慈悲是不偏不倚的,我們狹隘的慈悲或感受到愛的慈悲,這些都是
狹隘的,如:首先,現在我們觀修這些不幸的人,這些人正在挨餓,或心靈受到傷害的這
些人,記住這些(遭苦的現象),然後你由此產生真正的關心、慈悲的感受。再想諸如此
類的更多理由,這些情感是建立在理由的基礎之上,這是有所不同的。貪等情緒是不需要
理由的,瞋等情緒的基本性質也是不需要理由的,是種直接反應的情緒感受,(但是,)
這種慈悲心是無法自發性的產生。
解剖分析、反覆思維其理由後,才能慢慢產生這種感受。這種情緒是建立在理由的基礎之
上的。即是看上去都是相同情緒、強烈感受、 參與感在此。透過理由產生了不同的情緒
,因此這兩者是不同的情緒。
當強烈情緒產生時,試著去分析這個感受,當強烈感受生起時,令心止住在這個點上,全
神貫注在這個點上,單純的止修在這個點上,沒有任何雜念。這就像寫作在最後時要做結
尾,分析到最後像是結尾般的,你的心會下定決心我會持續這麼做,類似這樣的情況,你
的這種感受逐漸變弱時,再次進行分析,並試著讓這種強烈的感受再次產生,並在這個點
上止修,這是一種方法。
如此的日復一日、週復一週、月復一月,我們的心終究會改變,會有更多的慈悲心產生,
更容易抓住憤怒、瞋心、痛恨,這類強而有力的負面情緒,如果你的分析缺乏了堅穩的基
礎,卻可突然生起強烈的感受,(這時的你)在負面情緒產生的時後,將會非常的難以控
制、應對其負面情緒。
(透過這種)訓練慈悲心的正確方法,同時隨喜慈悲的感受更加強烈時,你會看到憎恨等
負面情緒,
========
認識嗔恨
========
憎恨所帶來的許多問題,包括我們的健康。持續的生氣會有血壓、失眠、厭食等這些症狀
,即便是對你最親近的朋友都會產生負面情緒。因此憤怒對於全球、國際、家庭、個人都
會帶來災難。有時候生氣會帶來強而有力的能量,但這種能量我通常稱之為盲目的能量。
即便透過嗔恨會帶來其他的附加能量,但這種能量基本上是盲目的。因此無法確認,由這
種能量所生之果是破壞性或非破壞性,在某些情況下,我們需要對抗這種情緒,如果某些
人無理、不合法的佔你便宜,我們當然有權利去反抗,但必須是不帶瞋恨,這我們是可以
做到的。不是件簡單的事,但是我們是可以做的,這種解決的途徑應該透過分析的觀修,
而非嗔恨再去對抗,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對抗是較有效率的。
這是塑造我們內心的一種方式,時間久了之後,你會更明白負面情緒是有害、無用的,是
具有破壞性的。
一方面,你會歡喜由正面情緒所帶來的效應,再加上對負面情緒的全面觀,現在的你會更
謹慎,從心深處與負面情緒保持距離。
因此,負面情緒會自然減少,負面情緒不會像之前一樣出現的這麼頻繁,在此同時正面的
情緒會增加。這才是轉變我們內心的方式,越多這方面的訓練,無論是解剖分析式的觀修
或專注一境的止修都是讓我們的心更加敏銳,警覺心也會增加。對於日常的工作也會更有
效率。
==================
一但我們的心變得敏銳、警覺性提高了,處理事情變得很冷靜,讓我們在專業領域上更成
功。
最重要的結果是,當越多慈悲心產生的同時,自信也隨之而來。畏懼自然減少,越多的自
信會帶來更多的毅力、意願的力量。意願的力量若來自傲慢,這也是種盲目,如果自信是
來自於真誠的動機,這是一種自信。
當我們分析某些事情對身體好壞的時候,我們需要準確的區分,同樣的當我們講到心的時
候有許多種類。有些是有幫助的,有些是有害的。還有因為其他的因素,相同的想法,觀
待其他因緣,哪怕是相同的想法,其效應有時是正面的,有時卻是負面的。
如欲求,有時是正面,有時卻是負面,即使是生氣,有時候可以是正面或負面。憎恨我想
永遠是負面的,面對憎恨的「憎恨」有可能是正面的。平等,也是有正面或負面的,為了
能夠檢查我們的心,我們必須分析這些細節,這是非常重要的。
=======
修忍辱
=======
忍辱,內心越強大的時候,忍辱越是容易發起。再強大的自信之下,因為明顯地看到真理
,就能自然發起忍辱,短視、狹隘的心對於修忍辱會有困難,自然無法產生忍辱之心。
如果你的心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的角度,只要有自信、決心,自然忍辱就會產生。忍辱、原
諒在我們生活當中是非常重要與實用。
特別是現今,很不幸的由於不同宗教信仰,藉由宗教的名義發動流血等事件正在發生。真
的感到非常的遺憾,因此我想要與大家分享忍辱,在眾多的信仰當中所代表的意義,我覺
得這是非常重要的。
==================
世界主流宗教如:基督教、不同種類的印度教、伊斯蘭教、猶太教、佛教等
這些主流的宗教即便有著不同的哲學教義,都有對人類幫助、服務,讓內心平靜的潛能,
是有共同點,我們是可以一起合作的。
不只是合作,每個主流宗教都有他們專長,每個宗教都有他特別專業的地方,彼此應該密
切的合作,了解彼此。特別修行者的我們,更應該要密切的交流,我們才可以學習到其他
宗教的每日修行。豐富我們的傳統與經驗,不光是共同點,每個宗教都有他獨特的地方,
所以我們可以相互學習,並從其他宗教的觀點充實我們的修持。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以
現實的角度來講,單一的宗教無法滿足所有的人類,無論這個宗教有多好,都無法滿足所
有的人類,就像食物,
如果我們有一間餐廳,賣早、午、晚餐,只賣一種,今天、明天、下星期、下個月、一整
年都只賣一種。沒有人會來的,有更多的種類,也就會有越多的客人來,不是嗎?
很自然的人的心有很多不同種想法及需求,很明確的只有一種宗教是無法滿足所有的人類
。還有這些主流宗教已經有好幾個世紀了,一個宗教是無法消除另一個宗教的,這也是事
實。無論我們喜歡或不喜歡,我們都得在一起生活。在這種情況下,和睦相處才是更好的

特別是在印度,傳統無害行的精神非常的濃厚,而且有著相當傑出的哲學理念。因為透過
好幾世紀的相信及訓練無害行的信念,這個國家不只融合了各家不同思想,不只如此,還
有來自外來不同宗教思想,也在這個國家找到了家。
如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既便在宗教的領域上,也存留了這種無害行的傳統,隨著
時間的推移,這些豐富的傳統哲學思想,的確沒有任何理由去忽略,相反的,我們必須要
保存這些價值。
有時候我半開完笑的跟印度朋友說,雖然這個國家出產無害行的思想,但你們過度地將這
種思想外銷出口,出口量太大了。導致在這個國家內,再造這種傳統的能力不足。
在過去,印度以外的過家並不在意無害行的觀念,很多人認為無害行是一種懦弱的象徵
。隨著時間的流去,世界開始提倡無害行、非暴力,越來越多印度以外的國家對無害行越
來越有興趣,但是此發源地卻忽視了無害行,這是很不幸的,我很真誠的期望在印度的兄
弟姐妹們,保存你們傳統文化價值是極為重要的,當然像是一些古老的封建制度,這些必
須要改,必須放棄,但是,跟心有關的深層價值,這些傳統我們必須保留,當我們獲得西
方的科學與科技時,我們好幾世紀所擁有的傳統必須保留,還有傳統心靈價值必須與現代
物質相結合,這不只是對印度這個大陸有幫助,還能幫助所有人類,這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FHShih (hou)   2020-10-29 17:05:00
推推 很正確的教授。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10-29 17:31:00
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0-10-30 08:06:00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0-10-30 08:37:00
這是菩提心的修持我覺得很厲害的地方是,可以不用佛教名相,談論佛法,又不令感覺是在說佛法,或在說教,就像在談自身的問題.
作者: mintiest   2020-11-03 04:04: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