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每天打坐10分鐘?

作者: nissan168 (pingGO)   2020-05-02 15:00:46
我看網路上介紹,每天冥想10-15分鐘,可以養心性。這個冥想,就等於佛教的「禪修」
、坐禪。
這邊有人每天都坐禪的人嗎?
到底持續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以上,到底會有什麼變化?
可以分享一下嗎?
感謝閱讀。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0-05-02 15:44:00
禪定之樂遠超過人間的欲樂。所以初禪天是在欲界天之上的
作者: Xras (想不出來)   2020-05-02 17:40:00
去法鼓、中台這些長年開設的初級禪修班學些基本的方法、原理,回家自己體會但基本上來說,十分鐘差不多就是慢跑前熱身運動的概念
作者: yaqqq (^^)   2020-05-02 18:04:00
推樓上!佛教第一步是親近善知識,這點非常重要。再來回答你的問題:你冥想的內容為何?佛教大都是數息和念佛為多。靜坐的姿勢為何?雙盤的話,身體會很痛,但就我來說,長期下來是真的對身心都有一定助行。再來心性的變化:這就是我強調「親近善知識」的重要了。有人善根深厚,有人反而是我慢很重。也有人是能引發幻想,卻把這幻想當成神通...等等,諸多心性變化難以想像。所以要學真的要去正信的佛寺學習比較好,不過每天10分鐘是個熱身而已沒錯,不過也是好事一件。如果你想養心性的話,如果你信彌陀or觀音的話,念聖號or大悲咒10分鐘,可能是比靜坐更好的選擇。(這是我個人的意見)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0-05-02 18:53:00
佛教經典常說到: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止觀禪修:獨一靜處就是"止",把心靜下來去除昏沉、掉舉的干擾。獲得安止要做什麼呢?要做專精思惟就是"觀",觀察思惟世尊為我們說的法要。所以,在修止、觀前,要先聽聞思惟佛陀所說的法教,於佛陀所說的法教做止修、觀修,佛教的修習是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聞、思、修次第一貫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20-05-02 21:27:00
推yaqqq大的「親近善知識」,打坐還是要有人教比較保險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0-05-03 00:29:00
一年以內可能還有明顯的身體上的關卡要走 然後一開始禪修會有精神變好的現象 人會先把那個能量拿去工作、學業 等到遇到關卡 或是一開始有比較認真學教理 會漸漸學習到坐禪的佛教目的以及該怎麼引導人生目標總之如樓上諸位所說 親近道場 親近善知識 讓他們指路
作者: funkystyle (放其屎待有)   2020-05-07 07:02:00
沒什麼變化,依然無常,依然有我,依然滑手機,哈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