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144(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20-04-17 00:50:32
一、為什麼要成佛道?為普度一切眾生
  「《會疏》曰:願力者,四宏誓願能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故。」「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弘誓願一切是為眾生,要達到
度眾生的願望,必須有德行,斷煩惱是德行;學法門是智慧,法門無量誓願學;最後成就
圓滿功德,那就是成佛道。所以為什麼要成佛道?為普度一切眾生,所以一定要成佛。學
佛一定要成佛,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只是無量劫來迷失了自性,隨緣妄心做主宰。自
性裡本來具足的智慧、德能、相好統統能現前,這才能普度眾生。
  「今法藏菩薩所具殊勝之願力,無能及者,是故號為大願王」。法藏比丘成佛就是阿
彌陀佛,憑什麼成佛?憑所具殊勝的願力。他度眾生終極的目標是幫助一切眾生,在極樂
世界成無上道。真正是究竟圓滿的普度,到極樂世界的人個個都成就,所以此地讚歎他無
能及者,沒有能跟他相比。所以十方諸佛尊稱他為大願王。
二、海賢老和尚成功的祕訣就是念慧力,專念阿彌陀佛
  「又念慧力指念力及慧力」,五根、五力都有念慧,念根、慧根向上提升、增長,那
就是念力跟慧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稱為五力」。這五種力幫助我們
向上提升。「《智度論》曰:五根增長,不為煩惱所壞,故名為力。」五根向上提升就成
五力。這個根統統是自性裡頭本有,只是煩惱把它破壞了障礙了,雖有不起作用。我們今
天念的是輪迴法,念念製造六道輪迴,沒辦法脫離煩惱,見思煩惱都沒方法脫離。六道眾
生無量劫來修行,不能出離六道,原因在此。海賢老和尚成功的祕訣就是念慧力,專念阿
彌陀佛。專念阿彌陀佛,念力圓滿,得阿彌陀佛加持。專念阿彌陀佛,信願持名,那就是
慧力。不是智慧他就產生變化,他可能放棄,修學其他的法門。
  五根增長有力,不被煩惱所壞,見思煩惱斷了,五力成就。「又天魔外道不能沮壞,
故名為力」。天魔是指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王波旬。世尊示現八相成道,降魔主
要就是對波旬。魔干擾我們總不外乎財色名利,財色名利就是天魔障道的手段。輕一點的
誘惑,持戒能對付;持戒不能時,用忍辱,能忍;忍辱波羅蜜還不能成就,用定慧力。
三、淨宗法門全靠念力,這個念力專門念阿彌陀佛名號
  「又念力者,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念根增長能破一切諸邪念,淨宗法門全靠念
力,這個念力專門念阿彌陀佛名號,確確實實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念久了邪念就沒
有了,妄想、雜念統統沒有了,這是好境界。「慧力者,慧根增長,能破三界諸惑」。三
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慧根增長成慧力,三界這三種煩惱都能夠化解,它們是從妄想
裡面變現出來。所以佛法用戒破見思煩惱,持戒清淨,能放下身見、邊見、成見(就是見
取、戒取)、邪見,見惑五種;思惑五種,貪瞋痴慢疑。
  所以真正修行在哪裡修?六根在六塵境界上修。離開境界不是真修。真修就在境界上
,眼見色,不著相,不執著境界相。《金剛經》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
相」,小乘人修的。大乘人修破四見,四相粗,四見微細,就是沒有念頭。見就是你的看
法、想法,「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沒有分別。前面是破執著,後面
是破見,根本念頭不生。眼見色清清楚楚,沒有我見,也沒有我所見到的境界相,知道凡
所有相皆是虛妄,所見、能見都是虛妄,都不存在。所以見色聞聲如如不動、清清楚楚,
清清楚楚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如如不動是大定,「何期自性,本無動搖」,自性本定。看
得清楚,聽得明白,那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三界諸惑統統不起作用,這叫功夫成就。
四、念阿彌陀佛就是修定,把念頭集中在一點,不讓它散開
  會用功的人,一切時、一切處都是修行的道場。修行修什麼?如如不動,不起心、不
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超越十法界,就是慧根增長,能破三界一切迷惑。誘惑粗,迷惑
細,統統是假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有一切境
界相,它生滅的速度像閃電,你捕捉不到。像彌勒菩薩所說,眼前能見的根身、所見的境
界,整個宇宙生滅的速度,一秒鐘二千一百兆,從來沒有中斷過,我們一點感覺都沒有。
宇宙的振動是我們自性的振動。自性不動,振動是假的,振動是迷,不動是覺。所以
心要定,身要動,身不動就發生故障。心要清淨,不能有念頭,有念頭心就病了。佛法修
行用拜佛,拜佛身在動,心是清淨的,不能有念頭、妄想。初學的人把念頭放下,專念阿
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就是修定,把念頭集中在一點,不讓它散開。功夫深了,時間久了,
自自然然沒有妄念,那就成功了,那叫得定。定起作用就是智慧,因定開慧,智慧現前,
無所不知。所以要向自性當中求,心外沒有法。
五、修行修什麼?對人、對事、對物沒有我
  「又靈峰大師曰」,就是蕅益大師,「念根增長,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
。特別是念佛法門,念力非常明顯。「慧根增長,能遮(止)通別諸惑」,通惑是所有眾
生都有的見思煩惱,念根提升變成念力,慧根增長,定生慧。通別諸惑,通是聲聞緣覺,
他們沒有見思惑,他們有塵沙惑、無明惑;菩薩見思惑、塵沙惑斷了,無明惑沒斷,這叫
別惑。通別諸惑都斷了,「發真無漏」,就是明心見性,這是慧力。「見思惑為通惑,三
乘所同斷。塵沙惑、無明惑為別惑」,它是菩薩所斷。「慧光止惑」,智慧光能破迷惑,
「顯發無漏真智,名為慧力。如是諸力,悉皆殊勝。」法藏菩薩殊勝的大願,將五根提升
到五力,讓五力都起作用,這都增上。
  「增上者,有強力勢,能使它法增長上進曰增上。今經中增上,至極殊勝。因所增上
者,非是餘法,而是其心。其心者,當人之自心也」。佛法修什麼?修自心,增上其心這
個心是當人之自心,是自己。《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從哪裡修起?一
定要從無我修起。六道眾生住在五陰裡,他的心自私自利、貢高我慢、迷惑顛倒。這心全
都錯了,念頭錯了,行為錯了,果報就是六道輪迴。所以首先要看破,這些想法、看法全
錯了,不是真的。
我們持戒持什麼戒?專門對治這個四大煩惱。真正修行人,海賢菩薩,他不但沒有身
見、我見,貪瞋痴都沒有了,完全在日常生活當中能隨緣,「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
。我們在生活當中跟外頭人事物相接觸生什麼?生我愛、我慢、我痴。所以修行修什麼?
對人、對事、對物沒有我。沒有我,誰在做?不知道。海賢老和尚,人家問他,不知道。
怎麼不知道?那還在迷裡頭。真正懂得的話,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契入境界。
==
初學的人把念頭放下,專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就是修定,把念頭集中在一點,不讓它
散開。功夫深了,時間久了,自自然然沒有妄念,那就成功了,那叫得定。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0-04-17 02:57: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0-04-17 12:48: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4-17 17:26:00
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20-04-17 17:48: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20-04-17 22:06: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johnyuko (...)   2020-04-18 02:40:00
阿彌陀佛
作者: mikehale (窗外正暴雨)   2020-04-18 15:52: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