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127(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20-02-25 00:34:59
一、佛都念佛,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光光相照,又智智相照,故云相念也。」釋迦牟尼佛心中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
中有釋迦牟尼佛,心心相應就通了,就是所謂加持。念一個人會跟這個人有感應,最常見
的,母子連心。母親時時刻刻想著兒子,小孩有感應,小孩也想媽媽。一個道理,我們念
佛、念菩薩、念古聖先賢、念老祖宗,念心目中最嚮往佩服的人,都會起感應。如果對方
也念,感應就很明顯;我念他,他不念我,我這裡感應有,他那裡感應不能現前。要彼此
相念,感應就很明顯。我們念三皈依,用真誠心、恭敬心、清淨心來念就能得佛加持,心
愈虔誠感應愈多,這叫相念。
  《甄解》說,「去來現佛等」,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舉三世佛相念,以推度今
佛所念。」,佛都念佛,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阿彌陀佛的名號是所有
一切諸佛共同的名號,是從法性上說的。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是從相上說的;念阿彌陀
佛,是從性上說的。阿彌陀佛意思是無量的智慧、無量的覺悟。無量的智慧、無量的覺悟
就叫做佛,所以他是通稱。哪一尊佛不是無量智、無量覺?統統是。所以一句阿彌陀佛,
把諸佛名號全包括了,一個也沒有漏掉。《華嚴經》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就是
阿彌陀佛,多就是一切諸佛。一切諸佛個個都是無量覺、個個都是無量智,明心見性就入
這個俱樂部。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宣講大經之前放光現瑞,明顯得到諸佛如來加持,佛加持
佛,讓他這個瑞相格外殊勝,前所未有。與會大眾見到了,對佛的信心充滿,不再有絲毫
懷疑,這是放光現瑞的作用,幫助人起信心。
二、無論是善念是惡念,是念佛還是念人,這一念都周遍法界
  「《合贊》曰:我以三世諸佛相念,類知」,比類而知,「得無今佛亦念諸佛?」既
然三世諸佛是相念的,常常念到的,想必今佛也念諸佛。「現此奇相,有何故耶?」現這
樣殊勝奇特的相好,是什麼緣故?「經云:威神顯耀,光瑞殊妙」,黃念老居士解釋,「
表所現色相,光顏巍巍」,巍巍是形容其廣大,「威神難測,放光現瑞,殊勝絕妙,十方
寶剎映現光中,是故《合贊》稱為,超過諸佛也」。為什麼能超過諸佛?這是稱讚的話,
也是老實話,確實有事實。最特殊的是十方諸佛如來剎土,在世尊這個光中都能看見。賢
首國師《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中三種周遍,第一種「周遍法界」,
自性也包括法相。相裡頭有性,性裡頭有相,性是體,相是性所現的,我們動個念頭
,周遍法界,無論是善念是惡念,是念佛還是念人,這一念都周遍法界。說明法界一體,
自然就周遍。第二種「出生無盡」,第三種「含容空有」,這三句都是形容性德。自性不
可思議,有,只是悟的人起作用,他清楚、他明白;迷的人起作用,他不清楚、不明白。
三、我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怎麼會不知道?
  諸法實相,《般若經》上常說一切法的真相。念頭才動,周遍法界,我們念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怎麼會不知道?阿彌陀佛知道,十方一切諸佛都知道。我們念阿彌陀佛,十方
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歡喜,諸佛如來度眾生,這一法是最重要的一法。《華嚴》十大願王
導歸極樂。看懂了,你就會死心塌地念阿彌陀佛,什麼東西你都會放下了。掌握住這一句
阿彌陀佛就掌握一切。廣學多聞,了解事實真相,原來沒有一法離開阿彌陀佛的,才真正
相信信願持名功德無量無邊。我們得不到這個功德是我們念佛有懷疑,用輕慢心去念佛,
不是真誠心,所以功德有限。那個有限功德也很殊勝,也很了不起,臨終遇到增上緣,他
過去宿世根很深,只是被煩惱習氣迷了,臨終一念放下他就往生。經上告訴我們,他得過
去無量劫所供養的一切如來以威神加持他,不是僥倖。佛法裡頭沒有僥倖成就的。
  我們自己起心動念也重要,決定不要以為沒有人知道,那就完全錯了。含容空有是心
量,心量要能包容。這是這是自性原本的心量,不是學來的,是自己本有的。學佛沒有別
的,把心量找回來。
四、信願持名,往生淨土,這是導師之行、最勝之道
  「阿難因現睹光瑞,前所未見,歡喜慶幸」。所以阿難想,「今日世尊現希有之光明
,顯難睹之瑞相」,很不容易見到這樣的瑞相,「故知世尊必入大寂之定,住奇特之法」
。底下,「此定此法即是念佛三昧、導師之行、最勝之道」,這個定是念佛三昧,此法就
是導師之行、最勝之道。真正能引導眾生了生死出三界,才稱之為導師。如果他能幫助你
往生極樂世界,那是導師之行,得究竟樂。世尊宣講大乘《無量壽經》,是引導我們信願
持名,往生淨土,這是導師之行。可以稱導師,可以稱大師。這個法門確實能幫助人一生
成就,信願持名,求生淨土。不是專修淨土,其他宗派乃至其他宗教,學得很好,把修行
功德,迴向求生淨土,臨終信願持名,一念、十念都能往生。廣大包容,真實慈悲。
念佛三昧是念同佛,導師之行是行同佛,決定幫助這個人一生成就無上道。最勝之道
就是度眾生成佛之道。最勝道是什麼?信願持名,「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道是最
勝之道,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承認的。我就抓住這一句阿彌陀佛。就這一句佛號,這
一部《無量壽經》,幫助我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一生證得圓滿成就。千萬不能再
錯過,如果再錯過,這一錯就是無量劫,那就太可怕!
五、諸佛念我們,我們沒念佛,沒法子起感應道交
  「蓋以三世如來佛佛相念」,過去世已經成就,現在世將要成就,未來世就是我們這
些眾生。相上是凡夫,如來的性沒變。諸佛念我們,我們沒念佛,沒法子起感應道交。佛
念我從來沒間斷過,我今天要念佛,也不應該有間斷。釋迦牟尼佛現在正在念佛,但是不
曉得他念哪一尊佛。「故問曰:為念過去未來諸佛耶?為念現在他方諸佛耶?若不是念佛
者,何故今日佛之威神顯耀,光瑞殊妙乃爾」。這是到這種程度。
  「威者,勇猛也。神者,不可測度也」,凡夫無法想像。「顯耀者,光麗也。佛光中
映現莊嚴之十方寶剎,妙顯《華嚴》不可思議之玄門」。《華嚴經》上講十玄,這部經上
全有,所以古人稱這部經叫中本《華嚴》。「妙顯《華嚴》不可思議之玄門,所現光瑞殊
妙絕倫。」只有佛能做到,菩薩做不到。皈依三寶就是求佛加持,求佛法僧三寶加持。皈
依佛,佛是覺悟,覺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見,正而不邪;皈依僧,僧是清淨不染
,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所以三寶是自性的覺正淨。用自性的覺正淨來聽聞佛法、接受佛
法,你就真得利益。我們得不到真實利益,就要想到心不清淨產生障礙,帶著懷疑、煩惱
習氣,自己造成障礙,不能契入。如果沒有這個障礙,用覺正淨的心來聽,就能契入如來
真實義。
==
我們自己起心動念也重要,決定不要以為沒有人知道,那就完全錯了。含容空有是心量,
心量要能包容。學佛沒有別的,把心量找回來。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0-02-25 15:55: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2-25 17:26:00
阿彌陀佛!
作者: dxdx58 (^^)   2020-02-26 08:00: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20-02-26 14:04: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