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123(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20-02-13 00:40:02
一、苦樂是相對的,苦樂都不要放在心上,就是極樂
  『色身諸根,悅豫清淨』,「諸根,指色相身之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悅
豫」就是喜樂的意思,歡喜快樂。「清淨」,《嘉祥疏》講「光顯也」。「又《寶積經》
曰:如來身者,自性清澈。何以故?如來久已遠離一切煩惱諸垢穢故。」極樂世界的人過
的日子跟阿彌陀佛決定是平等,是同一個稱性的安穩快樂,所以稱之為極樂。極樂第一個
定義,離一切苦。從來沒聽過什麼叫苦難,這就是離究竟苦。離究竟苦就是得究竟樂。
  苦樂是相對的,苦樂都不要放在心上,就是極樂。樂放在心上,被喜悅染污;苦放在
心上,被苦染污。苦樂都是染污,自性清淨心中,沒有苦樂、染淨,不得已稱之為極樂。
極樂在現前,只是我們被染淨、苦樂迷惑了,障礙了性德。性德就是悅豫清淨,喜樂清淨
,這是明心見性的境界。能大師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自性本來清淨,沒有染污。
過去沒有染污,現在還是沒有染污,未來總不染污,叫本自清淨。染污是假的,不是真的
,是一場誤會,沒有染污自己以為有染污。
第一個是本自清淨,第二個是「本不生滅」,自性沒有生滅,它不是生滅法。一切現
象,物質現象,精神現象,念頭,大自然現象,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它有生有滅,
找不到一樣東西不生不滅。色身諸根是物質現象,悅豫是精神現象,快樂。清淨是自性本
具的現象,我們用自然來稱它,它不是心理現象、物質現象,它是自性裡本有的,本不生
滅。而且具足萬法,它要不具足,它就不能現。「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自性裡頭本來
具足萬法,沒有一樣欠缺,遇緣它就現,沒有緣它就不見了,這叫隱現不同。
二、不可得你要得,要把它放在心上,你那個心就有病,病態了,不健康
  本性「本無動搖」。本無動搖就是定,自性本定。所以明心見性,條件就是本自清淨
、本無動搖。這兩句幫助我們明心見性,回歸自性。這兩句是因,因上轉,本自具足、能
生萬法是果上轉,果報就現前了,因一轉果就現前。果是一真法界,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
嚴土,就是淨土宗所講的極樂世界。所以極樂世界是本有的。
  本無動搖就是平等,像水清淨沒有染污、不動,外面色相照得清清楚楚。照是性德,
照得很清楚是作用,這叫智慧;能照是根本智,照見是後得智。照見是什麼?了解萬法真
相,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生滅法,雖然有色相,色相不可得。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秒鐘二
千一百兆次的生滅,包括我們的身體(物質現象),我們起心動念(心理現象),統統是
在這個頻率之下產生的幻相。所以,色相、物質現象不可得,起心動念也不可得,能生萬
法,萬法的相不可得。不可得你要得,要把它放在心上,你那個心就有病,病態了,不健
康。健康的是本自清淨、本無動搖。所以佛為什麼教人修定?修定是健康的,修定是回歸
自性。定功愈深跟自性愈接近,深到一定程度,跟自性本定融合成一體,修證一如,那就
叫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徹悟,整個宇宙你全明白了,全宇宙一切萬法是自己心性變的。
三、現在人心地浮躁古人作夢都想不到
  自性本定,本不動搖,我們現在這個心是又動又搖,不定,那就是妄想、念頭太多,
無量無邊。現在人知識比古人多,但是浮躁,古人心清淨、平等,即使浮躁,小風小浪。
現在人心地浮躁古人作夢都想不到。他看得太多,五花八門,聽的、接觸到的,他心是動
的,定不下來;他心是染污的,無法清理乾淨,只能把染污減輕一點而已。如果不好好學
,那個污染是一天比一天嚴重,來生不堪想像。心地有一點清淨平等,來生可以得人天福
報;如果是大風大浪,嚴重染污,三途去了。三途進去很容易,出來很難!釋迦牟尼佛當
年祇樹給孤獨園,看到地上有螞蟻窩,佛告訴大家,七尊佛過世了,牠還沒脫離螞蟻身。
畜生不容易回頭,不容易得人身。
要知道人身太難得了!得人身容易覺悟。畜生太愚痴,不容易覺悟;餓鬼、地獄太苦
,苦到沒辦法覺悟。天人享樂,迷了,修道他不願意;人道苦樂參半,苦多樂少,容易覺
悟。得有人提醒,沒有人提醒不覺悟。有人提醒是緣分,但是自己必須有善根、有福德,
遇到善知識能接受,能信、能修、能證,這比什麼都重要。
四、學佛學什麼,學清淨心、學平等心
  學佛學什麼,學清淨心、學平等心。佛講戒定慧三學,戒的目的是清淨心。我曾看到
有學戒的,樣子持得很像,穿袍搭衣,托缽吃飯,都是些形相。他貢高我慢,對沒有像他
那個樣,他瞧不起,毀謗人破戒,將來你們都墮地獄,這是心不清淨。心不清淨,戒白學
了,學戒的目的是得清淨心、恭敬心、真誠心,他學了戒瞧不起人。古人從小培養孝、敬
,他有根,所以戒管用,真正幫助他得清淨心。現在沒有孝、敬,心浮氣躁,學會了一點
就到處量別人,不合標準就批評他,造口業!
  道宣律師,大菩薩示現,表演給後人看。道宣律師持戒精嚴感動天人供養。窺基大師
來了,天人沒有來送供養。為什麼沒來送供養?他說昨天大乘菩薩在這,滿山都是護法神
,進不來。這都表法,大乘菩薩持的是心戒,《梵網心地戒品》,他不動心。眼見色沒有
起心動念,哪來的分別執著?這誰的境界?法身菩薩的境界。佛法是圓融的,圓人說法,
無法不圓;圓人修法,也是無法不圓。從戒裡頭得定、得慧,從慧裡面有戒、有定,都是
圓滿的,戒定慧三學一體。
  現在最困難的是根沒有了。根一定要從《弟子規》紮起。現在學來得及,把這個根補
出來。地基不夠堅固,我們加功用行,把它補足,往後就一帆風順;不補足,遇到境界現
前會動搖。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無論哪個法門,你不要動搖。修地藏法門?行,只要一
門深入;學基督教?行,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會得定、開悟,你把修學迴向往生極樂
世界,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你。「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基督教是不是在萬法裡頭?不離
自性!不同宗教、族群、文化是一家,你學通了,完全明白了。沒有通達的時候有隔礙,
有分別、執著,自己給自己帶麻煩;完全搞清楚了,分別執著全消了。
五、任何一片葉、一個枝你慢慢去找,最後,最後找到阿彌陀佛
  「一切法從心想生」,誰的心想?自己,不是別人。所以佛看一切眾生,無論學哪個
法門都好,不同宗教、文化,最初創始的那個人都是諸佛如來,在我們眼睛裡看去都是阿
彌陀佛。一切世間都是極樂世界,只要你能把清淨平等覺找回來,你就真的看到極樂世界
,就在眼前,沒離開我一步。《華嚴經》說一切即一,一即一切,那個一是任一,不是專
一。任何一個法門,一就代表一切,一切就歸到一,你能掌握這個一,你一生成就。
  根性劣的,佛教我們,用阿彌陀佛最好,阿彌陀佛是自性的德號。阿彌陀佛是一切眾
生的真如本性,一切法都是從真如本性發生出來,真如本性就叫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什
麼意思?無量覺,只有自性稱無量覺。這是把總源頭找到了。任何一片葉、一個枝你慢慢
去找,最後,最後找到阿彌陀佛。每一片葉、每個小枝條跟這個根都是一體,所以平等。
你的平等性從這裡生起,平等的慈、平等的悲,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沒有了,這時就見
性了。這部經上,每一品、每一章、每一節都是究竟圓滿的大法。
==
苦樂是相對的,苦樂都不要放在心上,就是極樂。樂放在心上,被喜悅染污;
苦放在心上,被苦染污。苦樂都是染污,自性清淨心中,沒有苦樂、染淨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0-02-13 16:52: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2-13 21:39:00
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0-02-14 00:06:00
苦非苦~樂非樂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20-02-16 17:11: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