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118(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20-02-01 00:36:49
一、普度眾生的第一個法門
  「法眼者,乃菩薩為度眾生照見一切法門之智慧」。經文「演慈辯,授法眼」。度眾
生不容易,沒有智慧,只怕把眾生引到邪道偏見上去。一定要通達世出世間法,才有能力
。通達世間法,度眾生契機;通達《大藏》,度眾生契理。上契諸佛所說之理,下契眾生
可度之機,這才有條件度眾生。所以度眾生的法師,一定開了法眼。我們法眼有沒有開?
沒開就是以盲引盲,不如鄉間小廟的阿公阿婆,一句佛號念到底,自度度他,他念佛能往
生,跟他學的人個個都能往生。他找到佛經裡普度眾生的第一個法門。
  這個法門只要信願。經上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蕅益大師告訴我們,深信切願
就是大菩提心。深信淨土,西方真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確實發
四十八願接引苦難眾生,專為我發,專為我得度而建立這個殊勝微妙的法門,我們感恩戴
德,信願持名,求生淨土,一生圓滿成就,這才能報佛恩。度眾生學法門,一切都到極樂
世界再說,到極樂世界,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我們也跟法身菩薩一樣,具足五眼
,才真能度眾生。能夠認識眾生的煩惱習氣,認識他的病,能在經典裡找出一個法門對治
,真有法眼。沒有這個能力,老老實實就信願持名,念佛求生淨土,無論什麼人,上中下
根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統統有效。有百利而無一害,一切眾生不管什麼病,都能治好。
二、就用念佛這一門,這一門穩穩當當
基礎是什麼?戒定慧三學。你們學戒學出很多偏見,我學的戒定慧,幫助我念佛往生
。學戒解不圓,有分別、執著,甚至於分別念佛不如持戒,念佛不能消罪業,持戒行。持
戒消罪業非常淺顯,小罪馬上見效,它治標不治本。念佛的功德是治本也治標,本治好了
標自然沒有了,你真得受用。大開圓解,解要圓那是智慧,圓解真得受用。「圓人說法,
無法不圓」,圓人學教,無教不圓。沒有這個能力,你就死心塌地老實念佛,一門深入,
別去學別的。理一心不亂,世出世間一切法全圓了,這才心開意解,法眼現前,指導眾生
不會指錯路。
  五眼是自性本自具足的,我們現在只有肉眼開了,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都不起作
用。就用念佛這一門,這一門穩穩當當,幫助你開天眼、開慧眼、開法眼。開天眼,你可
以生天道,你是天人。如果慧眼開了,你是聖人,小聖,聲聞緣覺;法眼開了,你是菩薩
;佛眼開了,你是法身大士,五眼具明。我們憑自力這一生做不到,唯有仗佛力,萬緣放
下,一心念佛,學海賢老和尚就不會錯。貴以專,海賢老和尚告訴我們,「天下無難事,
只怕心不專」。一部經、一部論、一句佛號夠了,不會耽誤自己,也不會誤導別人。
三、「信願持名」,就能自度度他
  「《會疏》曰:佛道正見,名為法眼。」可見法眼就是學佛人的正知正見。你所想所
看,與經教祖師的開示相應,不相違背,這叫法眼。《淨影疏》說,「智能照法」,智慧
能照正法,有能力辨別邪正,這是法眼。沒有能力辨別邪正很麻煩,用錯了就是自誤誤他
,罪很重。「由上可見,法眼者,了達眾生種種根器」,這是俗諦,認識人。「善知一切
救度之法」,你教給他確實能幫助他,他也歡喜接受,這是法眼,認識法,用什麼方法幫
助眾生。我們沒有開法眼,但是自己學這個法門,等於開法眼,守之以恆、以專,信願就
是菩提心,持名就是一向專念,「信願持名」,就能自度度他。我們深受其利,信心十足
,介紹給別人,決定不會有錯。「應機施與,而度脫之」。「如上之智慧,即名法眼。淨
影又曰:教法生解,名授法眼。」老師教我們,我們明白了,開悟了,這老師給我們的法
眼。「蓋教導眾生,於佛法生正解,如同以法眼授與眾生也」。
我們今天得到的法,是世出世間第一稀有之法,純淨純正,就這一句佛號。這一句佛
號要有信、願在裡頭,聲聲佛號都具足真信切願。念這句佛號為的什麼?就為求生淨土,
為親近彌陀,沒有第二願。這是念念具足大菩提心,菩提心是往生第一條件,發菩提心,
一心專念,一念十念這是臨命終時,決定得生。臨命終時最後一念是不是阿彌陀佛,決定
你能不能往生。
四、把清淨心念出來了,這就有功德
古人教你讀經,讀書千遍,那是叫你得定,讀經時從頭到尾不起一個雜念,把清淨心
念出來,就對了。一面讀經一面還有妄念,還想著事情,這不行,把功夫完全破壞了,等
於沒有念。讀經是一種修定的方法,不能有雜念、妄想,修清淨心。念一千遍、二千遍、
三千遍,把清淨心念出來了,這就有功德。為什麼?生智慧。在日常生活當中,眼見色,
在色塵裡面沒有分別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法身菩薩的大定。看得清清楚楚是智慧,如如
不動是禪定,定慧等學,眼在見色上修,耳在聞聲上修,鼻在聞香上修;舌在嘗味上修;
身在接觸上修;意在念頭上修,真修行。這個方法就是戒律,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是真
正的修行。
我們天天修行,六根在六塵境界當中,肯定起心動念。如果有分別有執著,你在凡夫
位上原地踏步,一點進步都沒有。起心動念一年比一年淡薄,一月比一月淡薄,一個星期
比一個星期淡薄,上上乘功夫,哪有不成無上道的道理。所以要曉得,分別執著把我們害
慘了,修了幾十年功夫不得力,明白之後要把分別執著放下,我不分別不執著,為什麼?
假的。海賢老和尚說,「好好念佛,啥都是假的」,假的就應該放下,什麼都要放下,就
抓住這個佛號,這是念佛人。這個法門最踏實、最簡單、最容易,而且成就殊勝。
五、一句佛號幫助我們斷貪瞋痴,成戒定慧
  我們學這個法門,把這個法門介紹給人,這就是授法眼。老師把法眼傳給我們,我們
得受用了,也把這個法眼傳給別人。它的效果,『杜惡趣,開善門』,斷一切惡,修一切
善,自自然然的,沒有絲毫勉強。杜是堵塞,惡趣就是畜生、餓鬼、地獄三惡趣。畜生餓
鬼、地獄是從事相上、果上講的,因是什麼?因是貪瞋痴。海賢老和尚一生,沒有怨恨過
一個人,沒有發過脾氣,他決定不墮地獄。他沒有貪心,點點滴滴都是為供養大眾、供養
別人,自己生活非常節儉,他不墮餓鬼道。他有智慧,心裡很清楚、很明白,生智慧不生
煩惱,生活雖然清苦,常生歡喜心,不墮畜生道。從早到晚,歡歡喜喜、快快樂樂,心裡
沒有貪瞋痴,只生戒定慧。貪瞋痴反面就是戒定慧,生戒定慧不生貪瞋痴,惡趣堵塞了。
  「惡趣極苦,欲令出離,教人離惡,則閉塞通往惡趣之道」,這就是杜惡趣,真正把
貪瞋痴斷掉了。用什麼斷?一句阿彌陀佛。信願持名,功夫好的,貪瞋痴自自然然不見了
,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對一切人都好,決定沒有批評人輕視人,對人對事對物真誠恭
敬,這叫修行。身口意三業行為錯誤了,把它修正過來,隨順貪瞋痴是錯誤的,堵塞貪瞋
痴是正確的,用什麼方法?一句佛號。貪念頭起來了,阿彌陀佛,把貪打掉;瞋恚生起來
了,阿彌陀佛,瞋恚心息掉了;愚痴生起來了,阿彌陀佛,轉愚痴為智慧,一句佛號幫助
我們斷貪瞋痴,成戒定慧。自己如是修行,也用這個方法幫助別人,閉塞通往惡趣之道。
  「今經彌陀大願曰:來生我剎,不復更墮惡趣。是真實之杜惡趣也」。往生極樂世界
就不再墮三惡道了。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它凡聖同居土只有兩道,人道、天道,所
以往生到極樂世界,永遠脫離三惡道,真杜惡趣。
==
我們法眼有沒有開?沒開就是以盲引盲,不如鄉間小廟的阿公阿婆,一句佛號念到底,自
度度他,他念佛能往生,跟他學的人個個都能往生。他找到佛經裡普度眾生的第一個法門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0-02-01 07:19: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2345678 (歐海)   2020-02-01 13:08: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2-01 21:41:00
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20-02-03 08:05: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