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關於藏傳、大乘跟小乘

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19-12-17 23:43:34
※ 引述《chen5566 (文心)》之銘言:
: 藏傳中的密教,實際上是印度教跟融合一部份的佛教,算是外道,在元朝跟清朝時被捧起
: 來的。
: 阿姜查苦行僧的方式也不算是佛教的方式。
頭陀行是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修行方法,例如大迦葉就是以修頭陀行而出名。
: 大乘與小乘的差別應該只有僧團的修行方式跟戒律的差別而已。
真正的佛只會說真話不會說假話,真正的佛說法不會自相矛盾,
上座部佛教不承認「小乘」「大乘」「密乘」這些說法。
: 在中國、日本方,因社會環境的關係,出家與乞食非常不易,所以更改了一些規則戒律這
: 樣。
: 兩者也都有菩薩道,在原始佛教中也有文殊、普賢菩薩啊!
上座部佛教沒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類宗教信仰。
: 菩薩與佛的差別就像碩士與博士一樣。
: 十地菩薩則是已修完博士學分,只需交論文跟口試就可以升格為佛(博士)。
: 阿羅漢就是大學畢業生。
: 辟支佛是從業界學徒,白手累積經驗及經歷來的。
真正佛經說明辟支佛、阿羅漢弟子和佛的解脫「無有差別」不需要再繼續成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36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六
(一四五)梵志品瞿默目揵連經第四(第三念誦)
尊者阿難答曰:「目揵連!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三
解脫無有差別,亦無勝如。」
佛、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已經用智慧斷除貪嗔痴走到了佛教的最終目的「涅槃」,
漢傳佛教中阿含經清楚說明了佛、辟支佛、阿羅漢弟子的解脫「無有差別」,
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不需要再繼續成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29
(一二五)中阿含大品貧窮經第九
漏盡阿羅訶比丘已知滅盡,拔其根本,永無來生。
漢傳佛教的中阿含經清楚記載佛說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已經「永無來生」,
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不會繼續輪迴在來生成佛。
真正的佛一定會幫助很多聲聞弟子覺悟證阿羅漢果,
要是所有眾生都成佛,誰來當佛的阿羅漢弟子?
上座部佛教的佛弟子是由自己自由選擇要成為佛、成為辟支佛或成為佛的阿羅漢弟子,
不管是佛、辟支佛、佛的阿羅漢弟子都已用智慧斷除所有煩惱不再輪迴
死後直接入無餘涅槃界。
佛的智慧和神通比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更高所需要的修行時間也更長,
成為阿羅漢弟子所需的修行時間比成為佛和成為辟支佛短,
因此大多數上座部佛教佛弟子不想成佛想要當佛的阿羅漢弟子早點消除貪瞋癡脫離輪迴,
想未來成為辟支佛的上座部佛教佛弟子比較少,
想未來成為佛的上座部佛教佛弟子更少,只有極少數的上座部佛教佛弟子想成佛。
http://dhamma.sutta.org/books/six_collection.htm
第一次結集時大迦葉提問,優婆離和阿難答題,五百阿羅漢共同認證巴利三藏的每一個字
都正確無誤。
西元1954年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印度、斯里蘭卡、越南、尼泊爾的上座部佛教僧
團推舉兩千五百個精通三藏的長老舉行第六次結集。
第六次結集時馬哈希提問,明昆答題,兩千五百阿羅漢共同認證巴利三藏、註釋、疏鈔的
每一個字都正確無誤。
馬哈希尊者和明昆尊者開示說明辟支佛、阿羅漢弟子永無來生不會繼續輪迴在來生成佛
http://www.nanchuanfofa.com/neiguanyaoyimahaxizunzhe/
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在《內觀要義》開示:
阿羅漢再繼續這樣禪修有什麼好處呢?他可能成為辟支佛嗎?或正等覺者(佛)嗎?不,
都不可能。他將是以阿羅漢的身分脫離輪迴,進入涅盤。阿羅漢不再有未斷或未鎮伏的煩
惱。一切的煩惱已斷除和鎮伏。因此,他沒有需要再作什麼,以斷除或鎮伏未斷或未平熄
的煩惱。他已無需再改善任何戒德、定力與智慧。應當圓滿的一切戒德、定力與智慧都已
圓滿。所以他無需再進行改善未盡完美的,或增加那已圓滿的。
上座部佛教《南傳菩薩道》是真正釋迦牟尼佛的菩薩成佛之道
為了說明真正的菩薩成佛之道,
明昆尊者特別把
上座部佛教巴利三藏和注釋中釋迦牟尼佛的菩薩成佛之道整理成《南傳菩薩道》,
有興趣了解真正菩薩成佛之道的人可以參考。
http://www.dhammarain.org.tw/books/sou/sou-all.htm
上座部佛教明昆尊者在《南傳菩薩道》開示:
什麼是滅苦的涅槃?當四道智證悟了無為界(涅槃;其相為寂)時,所有一千五百個煩惱
都被根除及不會再生起。當證悟阿羅漢道後,阿羅漢就不會再有來生,死後五蘊都全部息
滅,就好像熄滅的火一般。那無為界即是涅槃。
凡夫不能有如聖者一般清楚地明瞭涅槃的本質。若他們不清楚卻勉強要說或寫有關涅槃的
情況,以讓他人明白,他們是可能會犯錯的。暫且別說涅槃,就只說他們從書中得知的俗
事,若他們想要當作親眼看過的來向人解說,他們也很可能會犯錯。由於凡夫不能有如聖
者一般看到涅槃的各層面,他們應該只以上述的解說法來向他人解說。
當那些還未如實知見涅槃的人在想像何為涅槃時,他們可能會以為涅槃是一個金剛不壞的
城市或國家。當有部經把涅槃形容為安全的城市時,那只是一種形容法而已。涅槃並不是
一個城市或國家。但還是有人相信涅槃是一個城市,而其居民的身心是沒有老病死的。事
實上,佛陀、辟支佛和阿羅漢進入涅槃是指五蘊完全止息,死後不會再出生在任何一界裡
。(涅槃是道心和果心的目標,是一個究竟法。般涅槃則是五蘊或名色法完全止息,不再
生起。)他們進入涅槃並非進入涅槃城。在究竟上是沒有涅槃城這個東西的。
當人們行善時,他們的導師會訓誡他們發願證悟涅槃。雖然他們照辦了,但一般上他們都
不曉得涅槃的含意,所以他們對欲證悟涅槃並不熱心。因此,導師應該要他們發願解除一
切痛苦,這樣信徒才能真正明白,而能夠熱誠與認真地發願。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9-12-18 01:03:00
請問該如何解釋阿姜曼見到過去佛、阿羅漢眾這件事?阿姜曼傳 :「阿姜曼證得解脫後的接下來幾個夜晚,過去諸佛及其阿羅漢弟子們,前來恭賀他的解脫。某晚,某一位佛陀在十萬阿羅漢弟子的陪同下來看他;又隔一晚,另一尊佛帶領近百萬的阿羅漢弟子前來。每一晚都有不同的佛陀,帶著不同數量的阿羅漢弟子們來讚嘆他。」「阿姜曼回答,他對於真正的佛陀與阿羅漢沒有疑惑。他還會感到困惑的是:佛與阿羅漢證得無餘涅槃後,已無任何殘留的世俗因緣法,為什麼卻仍可以身體的形式現身?佛陀對他解釋這個問題 ...」上述很明確的指出,阿姜曼尊者並不是在無餘涅槃見到佛陀及其阿羅漢聖眾,而是在三界有身體的情況下看到佛身。答案在這 http://www.charity.idv.tw/r/18.htm佛陀有親自解答。如果連你最信任的南傳的佛陀親自說法,都無法說服阻止你繼續不斷的毀謗大乘,那就真的是因緣未成熟。"永無來生" 疑惑,舉個簡單例子 :你同學大學畢業了,有一天你發現他在學校閒逛,你會不會質疑他說 : 你不是畢業了,怎麼會出現在校園,你出現在校園,我推論你沒有畢業。永無來生 = 三界輪迴的課程修完畢業。來生 => 期中考、期末考、必修、輔修、報告..等。同樣在校園,在校生有課業壓力,畢業生沒有課業壓力。不會在三界輪迴 ≠ 不會出現在三界 (沒辦法出現在三界)。
作者: tmac012004 (寂滅寂滅就好)   2019-12-18 07:07:00
Sadhu
作者: chen5566 (文心)   2019-12-18 18:20:00
畢業了,可以選擇不升學,或是繼續深造啊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9-12-18 18:36:00
增壹阿含經序品第一於大眾中集此法,即時阿難昇乎座;彌勒稱善快哉說,諸法義合宜配之。更有諸法宜分部,世尊所說各各異;菩薩發意趣大乘,如來說此種種別。...契經一藏律二藏,阿毘曇經為三藏;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大乘在阿含就有了,不用刻意汙名化佛所說的文字。阿羅漢願不願意成佛那是個人意願。阿姜曼尊者傳,至少透露無餘涅槃的聖者,是有能力回到三界當中,以世俗形態出現。佛從無餘涅槃現身替阿姜曼尊者說法,並不代表佛又來輪迴~在三界受苦輪迴 跟 在三界自在現身,這是不同的兩回事。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則現何身,就是屬於後者。漢傳大乘就是指菩薩道,南傳菩薩道一書裡面自己也提到,菩薩道稱為大菩提乘。二方說法本來就一致。增壹阿含裡面提到的大乘也是在講菩薩道六度。這已是有憑有據的事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